瓦尔哈拉撞击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木卫四上瓦尔哈拉撞击坑的多环结构。

瓦尔哈拉撞击坑(Valhalla)是木星卫星木卫四上的一个巨大多环结构撞击坑,也是太阳系中最巨大的多环结构撞击坑。名字由来于北欧神话阿萨神族的主神奥丁英灵殿。该撞击坑中央有一个直径约360公里的明亮区域。较内部的山脊和槽状区域以及明显的同心圆结构自撞击坑中心延伸约1900公里远[1]。数个大撞击坑和链坑在瓦尔哈拉撞击坑内部。这个多环系统是在撞击事件中形成的,且可能原因是撞击的物体将木卫四的岩石圈撞穿,使底下的半液体或液体物质流到木卫四表面而形成[2]

概要

瓦尔哈拉撞击坑是木卫四,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多环撞击坑(直径可达3800公里)[3]。该撞击坑于1979-80年间由航海家计划的探测器发现。其位置位于木卫四面对木星的前半球,并且位置在木卫四赤道北方低纬度(18°N,57°W)。以太空地质学的观点来看,瓦尔哈拉撞击坑可被分为三个区域:中心区、内部槽与脊区、外部槽区。

瓦尔哈拉撞击坑的中间区域。可见到明亮的山丘周围是阴暗的平原。

内部区域(直径360公里以内)是变余结构的范例:一个源自撞击事件的高反照率环形地质特征。在中央区域的表面相对平坦且有斑驳外观。许多在这区域内的撞击坑都有阴暗的晕状物。在一些伽利略号的高分辨率影像中,瓦尔哈拉撞击坑的中心部分看起来是有许多小丘陵的地形,而这些较明亮的丘陵周围围绕着阴暗的平原区域,且这些区域小型撞击坑并不多[1]

内部槽与脊区环绕着中心的变余结构区。最靠近中心区的山脊有面向外的陡峭峭壁。当以高分辨率影像研究时,会发现这些断崖其实是一系列不连续的明亮小丘陵,周围环绕着平坦而阴暗的物质。这些区域明显是被侵蚀的结构。槽的部分位置则比弯曲的山脊要远离撞击坑中心,而且看起来是宽度约20公里的地堑。内部的槽区范围可延伸至从瓦尔哈拉中心约950公里处[1]

外部槽区的半径约1500至1900公里。其外部边缘尚未明确定义。它是由很宽的两道弯曲的线状峭壁形成的状结构,就类似内部槽区的地堑。虽然地堑宽度较内部的槽宽(最大宽度可达30公里),但却受到强烈的侵蚀,并且和内部槽区一样是由一系列的丘陵形成。目前在航海家号和伽利略号的高分辨率影像中尚未发现地堑是因为火山活动或其他内生起源运动而形成的迹象。所有瓦尔哈拉撞击坑内的结构被认为是因为撞击或板块运动而形成[1]

撞击坑本体

有数个明显的大撞击坑和链坑在瓦尔哈拉撞击坑的结构内。在瓦尔哈拉撞击坑北缘可以看到Gomul链坑、艾格瑟(Egdir)撞击坑和密米尔(Mimir)撞击坑。该链坑是由一系列线状排列的撞击坑组成,可能是由类似舒梅克-李维九号彗星这种分裂彗星撞击造成[1]。在瓦尔哈拉撞击坑南缘则可以发现到Sarakka和Nar撞击坑。而东方内部槽区和外部槽区的交界处则可看到诗寇蒂撞击坑和Svol链坑。瓦尔哈拉撞击坑的西方则可见到另一个巨大的多环撞击坑阿斯嘉特撞击坑[4]。瓦尔哈拉撞击坑的中间区域撞击坑数量比外部年代较久远区域来的少。这代表瓦尔哈拉撞击坑形成年代明显比木卫四晚[1]

由来

瓦尔哈拉撞击坑周围的槽状结构(断层)。

多环结构的瓦尔哈拉撞击坑可能就像其他木卫四上的多环盆地一样是因为大规模的撞击事件而形成,而这样的撞击规模会穿透木卫四表面的岩石圈,到达岩石圈下较软物质形成的区域[5]。而这些较软物质可能是温度较高的水冰,甚至可能是经由磁强计资料中所显示可能存在的海洋[6]。这个环状结构的形成是因为天体撞击造成木卫四表面岩石圈以同心圆形状破裂,之后岩石圈下的软物质流向撞击坑中心填补了撞击后产生的空间[2]。目前仍无法确认瓦尔哈拉撞击坑的年代,但可知道这是木卫四上多个已知的多环结构中年代最近的。估计其年代约20至40亿年之间[1]

伽利略号探测器所拍摄瓦尔哈拉撞击坑的对跖点影像中并未发现相当复杂的地形。正常来说,在撞击后产生的震波会在撞击点的对跖点辐合,产生相当混乱的地形。在对跖点无法发现这样的地形暗示了木卫四表面以下可能在瓦尔哈拉撞击坑形成时已形成海洋,吸收了大多数的撞击能量[7]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Greeley, R.; Klemaszewski, J.E.;Wagner L.; et al. Galileo views of the geology of Callisto.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0, 48 (9): 829–853. Bibcode:2000P&SS...48..829G. doi:10.1016/S0032-0633(00)00050-7. 
  2. ^ 2.0 2.1 Shenk, Paul M. The geology of Callist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5, 100 (E9): 19,023–40. Bibcode:1995JGR...10019023S. doi:10.1029/95JE01855. 
  3. ^ Callisto, one of Jupiter’s moons, 1979. Science & Society. [February 5,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4. ^ Controlled Photomosaic Map of Callisto JC 15M CMN,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2. [201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4). 
  5. ^ Klemaszewski, J.A.; Greeley, R. Geological Evidence for an Ocean on Callisto (pdf).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XXXI: 1818. 2001 [2011-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6-04). 
  6. ^ Spohn, T.; Schubert, G. Oceans in the icy Galilean satellites of Jupiter? (PDF). Icarus. 2003, 161 (2): 456–467. Bibcode:2003Icar..161..456S. doi:10.1016/S0019-1035(02)0004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2-27). 
  7. ^ Moore, Jeffrey M.; Chapman, Clark R.; Bierhaus, Edward B. et al. Callisto (pdf). Bagenal, F.; Dowling, T.E.; McKinnon, W.B. (编). Jupiter: The planet, Satellites and Magnetosphe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11-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