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观鸟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观鸟会(英语: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是香港一个旨在欣赏及保育香港鸟类及其自然生态的民间组织。观鸟会成立于1957年,于2002年被认可成为公共性质慈善机构,在国际鸟盟于1994年成立后便成为其香港支会(Associate Member),2013年正式成为际鸟盟的成员(Partner)。

香港观鸟会的会徽是黄嘴白鹭,曾有在香港繁殖的纪录,现在只在迁徙期于香港出现,全球数量少于3,400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组织架构

香港观鸟会由执行委员会负责监管及营运,目前有20位全职工作人员,同时亦设有多个委员会负责不同范畴的工作,包括红耳鹎俱乐部委员会、会员事务委员会、教育及推广委员会、自然保育委员会及中国自然保育基金委员会等等;亦有针对不同品种鸟类的研究小组,包括麻鹰黑脸琵鹭燕鸥鹭鸟燕子、水鸟、白腹海雕及鸟类环志小组。

活动

香港观鸟会每月举办不同的观鸟活动,另外属下的“红耳鹎俱乐部”每周一天分别在香港公园九龙公园免费带领有兴趣的公众人士在园内观鸟。亦有定期围绕观鸟、鸟类研究及自然保育等主题举办室内讲座,并举办《观鸟证书课程》。

香港观鸟比赛

香港观鸟会每年一度举办《香港观鸟会香港观鸟比赛》(HKBWS Bird Watching Competition),是一项队际比赛,分公开组及学校组,每队最少三人、最多六人,参赛队伍需在24小时内寻找及辨认香港境内出现的野生雀鸟种类。

鱼塘源野艺术节

香港观鸟会和“艺术到家”( Art Together )于2018年合办第一届《鱼塘源野艺术节》,于1月20日一连两日带公众走进元朗大生围村,欣赏自然与艺术如何说故事。是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了解鱼塘对香港生态环境多重要。而这次艺术节亦招募了六位艺术家驻村考察,从大生围的人、事、物中寻找灵感创作[1]

保育

香港政府于2004年11月推出“自然保育管理协议试验计划”,列出12个须优先加强保育的地点,由公私营界别合作推动自然保育工作。香港观鸟会获得“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资助,从2005年12月开始在新界北区塱原推行名为“人鸟和谐自然共存──塱原可持续生态管理计划”的湿地生态管理计划[2],透过与当地农友合作,推行特定的管理措施以提升塱原特别是雀鸟的生态价值,维持及改善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和改善耕种活动的可持续性,试验计划在2008年3月结束,为延续计划效益,香港观鸟会以主要执行计划合办人身份和长春社合作再向基金申请资助,并于同年三月展开“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计划”,为期两年[3],并于2010年期满后再获续批两年至2012年[4]。计划继续获基金支持,持续至今。

参考资料

  1. ^ 【魚塘源野藝術節】編漁網塑泥鴨 用藝術訴說大生圍農業故事.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獲得撥款的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試驗項目:人鳥和諧自然共存──塱原可持續生態管理計劃 (PDF). 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2010-1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16)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獲得撥款的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試驗項目: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PDF). 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2010-1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0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獲得撥款的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試驗項目: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PDF). 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2010-1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0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