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盐水欢雅国小原大礼堂及时钟座

坐标23°17′35″N 120°14′37″E / 23.29303°N 120.24362°E / 23.29303; 120.2436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17′35″N 120°14′37″E / 23.29303°N 120.24362°E / 23.29303; 120.24362

盐水欢雅国小
原大礼堂及时钟座
礼堂正面(上)及时钟座(下)
位置 台湾台南市盐水区欢雅里31号
建成时间礼堂:
中华民国 民国45年(1956年)
时钟座:
中华民国 民国41年(1952年)[1]
官方名称盐水欢雅国小
原大礼堂及时钟座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学校
详细登录资料

盐水欢雅国小原大礼堂及时钟座位于台湾台南市盐水区欢雅里,于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9月22日公告为历史建筑[1]。其中大礼堂建于民国四十五年(1956年),曾暂时充作教室与办公室使用;时钟座是由二次大战后第七届校友所捐赠[注 1],设于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2]

沿革

礼堂与时钟座所在的盐水欢雅国小是盐水区历史第二久的国小,日大正八年(1919年)3月27日时创立时是“盐水港公学校番子厝分校”[2]。番仔厝是欢雅里的旧地名,欢雅即番仔的谐音[2]。该校于大正十一年(1922年)3月31日独立成“番子厝公学校”,昭和年间又改为“番子厝国民学校”[2]。二次大战结束进入民国时期后,先是改为“盐水镇第二国民学校”,不久改成“盐水镇欢雅国民学校”,到了1968年才改为“盐水镇欢雅国民小学”[2],而后又因2010年的行政区划改制改成今名。

大礼堂兴建于民国四十五年(1956年)5月[1],约一年多后才落成[2]。该建筑在刚落成时由于学生数过多,新校舍又尚未完工,所以礼堂的一部分与原作为教师办公室的旧校舍被拿来当作教室使用,而礼堂的另一部分则作为教师办公室[2]。民国七十八年(1989年)时盐水镇长邱廖芸华曾争取百万经费将屋顶黑瓦更换成红色铝锌钢板[2]

时钟座则是由该校战后第七届校友捐钱所兴建,于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落成[2]。最初位置是在一进校门口便可看到的地方,后来因兴建办公室而挪动至今址[2]

建筑

原大礼堂的正立面
原大礼堂
时钟座

大礼堂为砖造一层楼建筑,坐东朝西,屋顶则是木构屋架[2]。正立面有三个圆窗,其下的“大礼堂”三字为当时盐水镇长陈行昌所题,而再下方便是设有雨庇的大门[2]。大门两旁都有设了雨庇的窗户,而在门窗之间及窗旁共设了四个扶壁[2]。至于礼堂南北面则各设了四扇窗户与两扇门,此外还有九个扶壁,东边则只设了两个大窗与四个扶壁[2]

时钟座位在礼堂北边,砖造结构外面铺上洗石子,高有两米[2]。时钟嵌于上方中央,下面横书“爱惜时间”四字,在下面则有校友敬赠的碑文[2]。时钟原为发条式,后改以电池为动力,但因为时钟现在拔不下来而无法更换电池,所以现在已停止运作[2]

注释

  1. ^ 台湾的学校的校友届次是从战后1947年开始算,二次大战前日本时期的校友届次会说成是战前第几届[2]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鹽水歡雅國小原大禮堂及時鐘座.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郑秀梅. 《南瀛歷史建築誌·鹽水歡雅國小原大禮堂及時鐘座》. 台南县政府. 2009年3月: 224-235页. ISBN 978-986-00-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