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丁子君/草稿1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 |
---|---|
出生 | William Ford Gibson 1948年3月17日 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康威 |
职业 | 小说家 |
国籍 | 美国、加拿大 |
创作时期 | 1977年–现在 |
体裁 | 推想小说、科幻 |
文学运动 | 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后赛博朋克 |
代表作 | 《神经漫游者》(1984年) |
奖项 | 星云奖、雨果奖、菲利普·K·迪克纪念奖、迪特玛奖、日本星云奖、Prix Aurora |
官方网站 | |
williamgibsonbooks |
威廉·福特·吉布森(英语:William Ford Gibson,1948年3月17日—)是一位美国裔加拿大推想小说家、散文家,被公认为开创了科幻下属的艺术类型赛博朋克。吉布森在1970年代开始写作,其早期作品多属黑色小说,背景设于近未来,探讨技术、控制论和计算机网络对人类造成的“结合了低端生活和高新科技”[1]的影响,在1990年代互联网普及之前,描绘了信息时代的前景。[2]吉布森创造了“信息空间”一词,意为“普遍的,互相连通的数字技术”,首用于其短篇小说《烧铬》(1982),并随后用于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神经漫游者》(1984)中,自此广为人知。吉布森的上述早期作品在1980年代被认为是对科幻文学的“革新”。吉布森随后续写《神经漫游者》,于1986年写下《零伯爵》,于1987年写下《蒙娜丽莎超速档》[3]。三部书统称为《蔓生三部曲》,以反乌托邦为主题。此后,吉布森与布鲁斯·斯特林合作,于1990年合著长篇小说《差分机》,成为蒸汽朋克这一艺术类型的重要作品。1990年代,吉布森写作《桥梁三部曲》系列小说,探究了近未来城市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后工业社会、以及晚期资本主义等主题。自世纪之交,九·一一事件之后,吉布森写下了一系列愈发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即《模式识别》(2003)、《幽灵山村》(2007)、《零历史》(2010)三部作品,均设定于略同于当代的世界。这些作品是吉布森的首批主流畅销书。吉布森最新的两部长篇小说,《边缘世界》(2014)和《机构》(2020),重新开始直白地引入技术主题和典型的科幻主题。1999年,英国《卫报》称吉布森为“可能是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说家”;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称其为赛博朋克的“黑暗先知”。[4]纵观吉布森的写作生涯,共著有短篇小说二十篇;并著有十部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其中一部与他人合作;为数部主要出版物供稿;并经常与演员、制片人、音乐家合作。他的作品被认为影响广泛,及于学术、设计、电影、文学、音乐、网络文化及技术等多个领域。
早年生活
童年,流离,青少年
吉布森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临海城市康威,童年大部分时间在父母生长的故乡,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小镇弗吉尼亚州威斯维尔度过。[5][6]吉布森小时候,家里因为他父亲在大型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经常搬家。[7]吉布森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就读派恩斯小学(Pines Elementary School)。学校老师不鼓励吉布森读书,他父母对此感到不悦。[8]吉布森年幼时,[a]上小学一年多,[8]父亲出差时在餐馆噎死。[5]母亲无法把这一噩耗告诉吉布森,让他人转达了他父亲的死讯。[9]汤姆·迈达克斯评论道:吉布森“生长在一个和J·G·巴拉德的梦境一样令人不安的、光怪陆离的美国”。[10]
父亲去世几天后,吉布森和母亲搬回了威斯维尔。[6][11]吉布森后来把威斯维尔形容为“一个现代性虽然算是来到,但深受怀疑的地方”,并认为他与科幻文学的联系,他的“原生文学文化”,就是从忽然被放逐的感受中起源的。[11][5]吉布森十二岁时,“一心只想当科幻小说家”。[12]他就读热衷篮球的乔治·威斯高中(George Wythe High School),荒废了几年,大把时间待在自己房间里听唱片、读书。[8]十三岁那年,吉布森瞒着母亲买了一本垮掉的一代文选,从而接触到了艾伦·金斯堡、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的作品;巴勒斯对吉布森的影响尤其深远,使他对科幻文学大为改观。[13][14]青少年时期的吉布森性格笨拙腼腆。他生长在他认为“大有问题”[12]的单一文化环境中,自觉地远离宗教,读科幻小说、巴勒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作为生活上的寄托。[11][15]吉布森学习成绩不好,他母亲不满意,威胁他要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结果他母亲惊讶地发现吉布森很乐意。[8]当时吉布森的母亲“长期焦虑,患有抑郁症“,自从丧夫之后就一直待在威斯维尔,付不起送吉布森去他想去的加州南部的费用,把他送到了图森的南亚利桑那州男子学校(Southern Arizona School for Boys)。[5][6][11]他愤恨私立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结构,但后来回忆时,却感激这段生活逼迫他社交。[8]吉布森在SAT考试中,写作部分得了148分(满分150分),但数学部分只得了5分(满分150分),他的老师都不满意。[8]
逃役,放逐,反文化
吉布森年仅十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8]吉布森从此离校,没有毕业,很长时间孑然一身,去了加州和欧洲旅行,融入到反文化之中。[6][11][15]1967年,他“逃避因越南战争实行的兵役”,前往加拿大定居。[5][11]当时,在兵役聆讯上,他对面试官坦白道,他人生的目的就是把每一种精神药物都尝试一遍。[17]吉布森评论他自己的行为,说他“不算真的逃了兵役,反正他们也没征我”;[5]聆讯结束后,他回家买了张去多伦多的公交车票,一两周后就上路了。[11]在2000年拍摄的,给吉布森作传的纪录片《威廉·吉布森的旅行》中,吉布森说他的动机与其说是良心拒服兵役,不如说更多的是想“跟嬉皮士小妞睡觉”和使劲抽哈希什。[11]他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就这个话题阐述了一番:
我开始当作家的时候,标榜自己逃役,这不应该。我脑子里有点模糊的想法,想逃兵役,就来了加拿大,可我从来就没被征召,所以压根没必要做这个决定。我也不知道,如果真被征召,我会怎么办。我当时也没个主心骨。要是他们把我征了,我估计就哭一场,然后跟他们去了。当然,我肯定不会喜欢服役的。
“流浪”了几个星期之后,吉布森被多伦多首家head shop(贩卖吸毒用具的商店)聘为管理员。[19]吉布森发现自己无法忍受深陷于抑郁症、自杀和硬毒品之中的美国逃役流亡者群体。[11]1967年爱之夏,他在加拿大广播公司介绍多伦多约克维尔嬉皮士次文化的新闻片中出镜,[20]片酬“五百元”,相当于二十个星期的租金,被他充作旅费。[21]除了在华盛顿特区待过“被骚乱撕裂的短短一阵”之外,吉布森在1960年代后几年都待在多伦多;这段时间他邂逅了温哥华人黛博拉·简·汤普森[22],后来和她一起去了欧洲旅行。[5]吉布森回忆到,他们专门去法西斯当政、汇率划算的欧洲国家,包括1970年在希腊的某群岛上以及伊斯坦布尔待过一段时间,[23]因为他们“但凡是用的钱有一点儿像硬通货的地方都去不起”。[24]1972年,两人结婚,定居在温哥华,吉布森照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家人靠他妻子当教师的薪水生活。1970年代,吉布森很大程度上靠在救世军旧货店里搜罗低价工艺品,再高价卖给专门经销商过活。[23]他发觉在大学保持好成绩可以拿不菲的奖学金,这比工作挣钱容易得多,[14]便就读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1977年取得了“一个没什么用的英语学士学位”。[5][25]研习英语文学使吉布森接触了大量他原本不会读的虚构文学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给他提供了科幻文化中接触不到的想法,包括对后现代主义的意识。[26]吉布森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第一次上了科幻文学课,教师是苏珊·伍德。结课时,他受到鼓励,写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7]
早期作品与赛博朋克的演化
吉布森考虑进修硕士并以“作为法西斯主义文学的硬科幻”为论题。[14]他随后在毕业前一年停止了写作,并据一位批评家称,收集了一些朋克唱片。[27]这段时间他从事了几份不同的工作,包括在母校的一堂电影史课上助教三年。[7]1980年或1981年,吉布森在温哥华一场他看得不耐烦的科幻展上,遇见了同一讨论小组的成员,与他志趣相投的朋克音乐家、作家约翰·雪利,[28]两人一见如故,结为一生挚交。雪利说服吉布森,让他出售他的短篇小说,开始认真写作。[27][28][27][28]
吉布森通过雪利与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和刘易斯·夏纳取得了联系。他们读了吉布森的作品,发觉这是(斯特林语)“突破性的作品”,需要他们“放下成见,留意一下这温哥华哥们;这可是前进的方向。”[11][29]1981年秋天,吉布森在科罗拉多州丹佛的科幻展上遇见了斯特林,对着四个人朗读了史上第一篇赛博朋克短篇小说《烧铬》;他后来说,斯特林“全明白了”。[11]1982年十月,吉布森前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参加ArmadilloCon科幻展,和雪利、斯特林和夏纳在同一个名叫“镜影之后:一览朋克科幻”(Behind the Mirrorshades: A Look at Punk SF)的讨论小组,夏纳注意到这时“一个运动的概念成形了”。[29]在讨论了一星期摇滚、MTV、日本、时尚、毒品、政治这些话题之后,吉布森离开这群讨论小组的骨干回到温哥华,半开玩笑地称“一个新的轴心形成了”。[29]斯特林、夏纳、雪利、吉布森和鲁迪·拉克后来一同成为了赛博朋克这一激进文学运动的核心。[30]
文学生涯
早期短篇小说
吉布森的早期作品,大多数是设定于近未来,探讨控制论和数字空间对人类影响的短篇小说。他所用的高科技贫民窟、录播的或广播的刺激物(后来发展成在《神经漫游者》中极为着重描写的“模拟-刺激”(Sim-Stig)组合)、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些主题,在他出版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中就已经出现;这篇小说刊载于科幻杂志《出土》 (Unearthed)1977年夏季刊。[14]吉布森对”反乌托邦中人类与技术和融合“这一主题的执着被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布鲁斯·斯特林形容为“布鲁斯打出的一套结合高科技和低端生活的经典组合拳。”[31][32]1981年开始,[31]吉布森的短篇小说始见于《Omni》杂志和《Universe 11》杂志中,他收录于其中的作品开始发展出一种苍凉、黑色电影般的质感。他刻意与主流科幻尽量拉开距离(吉布森对主流科幻“有种美学上的厌恶”,这一点在他的《根斯巴克连续体》中有体现。),以至于他把最高目标设为成为“一个邪典人物,一个小号的J·G·巴拉德。”[14]斯特林散发这些短篇小说时,发现“他们都懵了……就是说这人写的文章他们都看不懂……他富有想象力的主题大家都不理解。”[11]拉里·麦卡菲里评论道,这些早期短篇小说只不过是吉布森写作才能的吉光片羽,科幻评论家达科·苏恩文则认为它们“无疑是(赛博朋克类型中)最好的作品”,构成了这一艺术类型“最广阔的远景”。[28]吉布森在这些短篇小说中开发的主题:《烧铬》中的蔓生(Sprawl)设定,《约翰尼的记忆》中的人物莫莉·米利安斯,最终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成形。[28]
《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是受泰迪·卡尔之托,为专门收录处女作的Ace科幻特辑而作的。吉布森完成这部作品的期限是一年,[34]在写作过程中,吉布森对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这个任务抱有一种“盲目的、本能的恐惧”,他认为他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还“差了四五年”。[14]1982年,《银翼杀手》上映,吉布森当时写完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他看了头二十分钟,就“估摸着,(《神经漫游者》)完了,毁了。大家都得觉得我的视觉效果是从这部好看得吓人的电影里边抄的。”[35]吉布森重写了小说的头三分之二十二遍,唯恐读者分神,出版之后,他确信自己要“永永远远地丢脸了”;然而他最终写出的这第一部长篇小说最终大大发展了他的创造力。[14]《神经漫游者》刚出版时,并未立刻就广受欢迎,但它迎合了文化潮流,[36]很快就在另类文化圈中口耳相传,有口皆碑。[28]《神经漫游者》成为了第一部获得科幻小说“三顶王冠”[14]殊荣的作品——它同时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当年的最佳长篇小说奖,以及菲利普·K·迪克纪念奖当年的最佳原创平装本奖;[37]全球销量累计超过了六百五十万本。[38]1988年,劳伦斯·珀森在他的《记后赛博朋克宣言》(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中提出,《神经漫游者》是“赛博朋克作品的典范”;[39]2005年,《时代杂志》把《神经漫游者》列入1923年以来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并评价道:“(《神经漫游者》)面世时,可谓激进无比。”[40]文学评论家拉里·麦卡菲里把《神经漫游者》中的矩阵描述成这样一个地方:“数据与人类意识共舞……人类记忆是成文的,机械的……跨越国界的信息系统变异增殖,成为惊人的新结构,它有着不可想像的、神秘的,最重要的是,非人的美丽和复杂。”[14]吉布森后来评价写作《神经漫游者》时的自己,说:“我肯定请他喝一杯,但钱借不借给他,我就不知道了。”并说这部小说是“青春期著作”。[11]《神经漫游者》获得的成功,使时年三十五岁的吉布森声名鹊起。[41]
《蔓生三部曲》、《差分机》、《桥梁三部曲》
尽管吉布森的声誉主要源于《神经漫游者》,他仍然改进着他作品的概念和风格。[42]他本打算新写一部毫不相干的后现代太空歌剧,题为《野马莎莉的日志》(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与Arbor House出版社签了合同;但随后吉布森与出版社就《零伯爵》护封的配图一事意见不合,以至于闹翻,吉布森于是毁约。[43]放弃《野马莎莉的日志》后,吉布森在1988年写下《蒙娜丽莎超速档》。[14][28]这部长篇小说续写吉布森的前两部长篇小说,达到剧情上的高潮,沿用了世界观和人物,是《蔓生三部曲》的终篇。《蔓生三部曲》确立了吉布森的声誉,[44]三部曲后续的两部小说,也都获得了星云奖、雨果奖和轨迹科幻奖的提名。[45][46][47]1990年,吉布森继《蔓生三部曲》之后和布鲁斯·斯特林合作写下了架空历史小说《差分机》,背景设于科技发达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背离了吉布森一贯以来的赛博朋克主题。1991年,《差分机》获得了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提名;随后于1992年获得了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提名。这部小说的成功使新生的蒸汽朋克文学门类受到关注,它也是这一门类最著名的作品。[48][49]吉布森的第二部系列小说《桥梁三部曲》包括著于1993年的“黑色幽默都市侦探短篇小说”[50]《虚拟之光》、著于1996年的《伊朵儿》、以及著于1999年的《明日之星》。三部曲中,第一部和第三部小说均以近未来洛杉矶为中心。整部三部曲都用比上一步三部曲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风格探讨了吉布森小说中常见的身心和技术的超越这些主题。[51]沙龙网记者安德鲁·莱昂纳德提到,在《桥梁三部曲中》,吉布森把笔下的反派从《蔓生三部曲》中的跨国公司和人工智能换成了大众媒体:具体而言,就是庸俗电视和名声崇拜。[52]一条评论称,《虚拟之光》描绘的是“资本主义末期,私人企业和利润导向发展至其理论极点”。[53]认为大众媒体是资本主义自然演化的产物这一论点在情境主义著作《景观社会》开篇即有提及。莱昂纳德评论《伊朵儿》,称它是吉布森“重返巅峰”之作,[54]而评论家史蒂芬·普尔则称《明日之星》标志着吉布森从“科幻大神到蹩脚近未来社会学家”的转变。[55]
蓝蚂蚁
继《明日之星》后,吉布森的文风更加倾向现实主义,保持叙事的连续性,是“猜想极近过去的虚构作品。”[56]科幻评论家约翰·克卢特把这种写作角度解释为吉布森对传统科幻在“一个没有可续的‘现在’的世界”中不再可能实现的认识,把这种角度定性为“新世纪的科幻”。[57]吉布森的长篇小说《模式识别》(2003)、《幽灵山村》(2007)、《零历史》(2010)都把背景设定于当代,“差不多就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58]这也让吉布森的作品首次成为了主流畅销书。[59]在设定相同的同时,这几部小说也有一些共同的人物,如神秘的营销公司蓝蚂蚁的雇员胡伯特斯·比根德、帕梅拉·曼瓦林等。
吉布森回答推特上对这一系列小说的名称的提问(“《比根德三部曲》?《蓝蚂蚁系列》?到底叫啥呢?”)时,说“我还是喜欢‘丛书’,就《比根德丛书》吧。”[60]然而,“蓝蚂蚁”却成为了这一系列的通称。[61][62]后来,吉布森称他没有为这三部曲命名,说“我等着看别人怎么叫它呢”,[63]2016年,也在一则推文中用了“《蓝蚂蚁丛书》”一名。[64]
这一时期独特地出现了独立发展的同人注解网站,模识宅(PR-Otaku)和节点杂志,分别批注《模式识别》和《幽灵山村》这两部作品。[65]这两个网站利用维基百科、谷歌等网络资源,考据引据来源、故事要素,并整合所得,相当于编纂了两部书的超文本版。[65][66]评论家约翰·苏特兰认为这种现象恐将“重构文学评论的方式”。[67]。911事件发生之后,写完了《模式识别》一百多页的吉布森忽然认为主角的背景故事已经变得不可信,不得不把这一部分重写了一遍;他称这是“我对一部小说最奇特的体验。”[68]他认为这场袭击是历史的一个节点,是“一种跳出文化的体验”,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21世纪的真正开始。”[69]他是第一位写出受911事件影响的长篇小说的作家,因此受到注意。[16]对911事件后美国文化的转变,包括部族主义的复兴、“社会婴儿化”[70][71]等的观察成为了日后吉布森作品的重要主题。[72]不过,他写作的重心仍然“处于偏执和技术的焦点”。[73]
头彩丛书
2014年10月28日,吉布森新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边缘世界》发表。[74] 2013年4月19日,他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出面,对小说做了简短的描述,并朗读了第一章《触觉回馈装置》的选段。[75]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年代:其一在距今三十年后的未来,其二在更远的未来。[76]《边缘世界》的续作《机构》原定于2018年12月份发表,后推迟到2021年1月21日方发表。[77]据《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特朗普当选和剑桥分析公司引发的争议都让他重新思考文本,对其进行修改。[78]2020年7月17日,吉布森发推特说:“第三/完结篇暂定名称:头彩”,[79]但2021年1月21日又收回前言,称“我还是不给《机构》的续作起名叫《头彩》了。不是因为(迈克尔·梅卡尼克的《头彩》),这本书我还打算读一下,而是因为《机构》原本叫《Tulpagochi》。这名字我还是很喜欢,但那就不是同一本书了。”[80]
视觉小说
2017年,《边缘世界》出版之后,《机构》出版之前,吉布森的漫画(或曰视觉小说)《大天使》出版。《大天使》和《边缘世界》都包括了各种时间旅行,但吉布森澄清道,这两部作品并无关联:“它们不是‘同一宇宙’的。撕裂者(The Splitter)和超连续虚拟性(trans-continual virtuality)不是一种装置(他们也不是同一种情节装置)。”[81]次年,黑马漫画分五卷发行约翰尼·克里斯马斯(Johnny Christmas)改编自吉布森的《异形3》剧本的同名漫画,[82]2019年出版精装合集。[83]
作品
注释
参考文献
- ^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0-06-053982-5. OCLC 51342671.
- ^ Schactman, Noah. 26 Years After Gibson, Pentagon Defines 'Cyberspace'. Wired. May 23, 2008 [September 15,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4, 2008).
- ^ 胡, 戈. 由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看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 (PDF). 东南亚纵横. 2010年2月 [2020年2月24日].,
- ^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September 7, 2007 [January 2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1, 2007).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Gibson, William. Since 1948. November 6, 2002 [November 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0, 2007).
- ^ 6.0 6.1 6.2 6.3 Adams, Tim; Emily Stokes; James Flint. Space to think. The Observer (London). August 12, 2007 [Octo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6, 2007).
- ^ 7.0 7.1 7.2 7.3 Rapatzikou, Tatiani. William Gibson.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The Literary Dictionary Company. June 17, 2003 [August 27,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0, 2007).
- ^ 8.0 8.1 8.2 8.3 8.4 8.5 8.6 Sale, Jonathan. Passed/Failed: William Gibson, novelist and scriptwrit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Independent News & Media). June 19, 2003 [March 12, 2009].
- ^ 9.0 9.1 9.2 Solomon, Deborah. Questions for William Gibson: Back From the Futur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August 19, 2007: 13 [October 13,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2, 2013).
- ^ Maddox, Tom. Maddox on Gibson. 1989 [Octo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3, 2007).
This story originally appeared in a Canadian 'zine, Virus 23, 1989.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Mark Neale (director), William Gibson (subject). 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 (Documentary). Docurama. 2000.
- ^ 12.0 12.1 Gibson, William. Sci-fi special: William Gibson. New Scientist. November 12, 2008 [November 17,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1, 2008).
- ^ Gibson, William. God's Little Toys: Confessions of a cut & paste artist. Wired.com. July 2005 [November 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1, 2007).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McCaffery, Larry.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63–285 [November 5, 2007]. ISBN 978-0-8223-1168-3. OCLC 23384573.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5, 2012).
- ^ 15.0 15.1 Marshall, John. William Gibson's new novel asks, is the truth stranger than science fiction today?. Books.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February 6, 2003 [November 3,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9, 2021).
- ^ 16.0 16.1 Wiebe, Joe. Writing Vancouver. The Vancouver Sun. October 13, 2007 [March 4,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2, 2012).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riding shotgun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Talks to io9 About Canada, Draft Dodging, and Godzilla. io9. 访谈 with Annalee Newitz (San Francisco). June 10, 2008 [June 10,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1, 2008).
- ^ William Gibson. Desert Island Discs. 事件发生在 16:41. November 19, 1999 [June 27, 2011]. BBC. BBC Radio 4.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30, 2011).
有那么几个星期实际上我算是流浪了,但那是一段愉快宜人,飘忽不定的时光,现在想起那时候是在流浪我都觉得很奇怪。后来慢慢地,呃,不如说我很快就成了多伦多第一家head shop的管理员。
- ^ Yorkville: Hippie haven (14 min Windows Media Video; "This is Bill" appears first after 0:45). September 4, 1967. Rochdale College: Organized anarchy (16 min radio recording Windows Media Audio; interviews start after 4:11). Yorkville, Toronto: CBC.ca. [February 1, 2008].
- ^ Gibson, William. That CBC Archival Footage. May 1, 2003 [Novem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0, 2007).
- ^ Poole, Steven. Profile: William Gibson. guardian.co.uk (London). May 3, 2003 [April 27,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5, 2014).
- ^ 23.0 23.1 Gibson, William. My Obsession. Wired.com. January 1999, 7 (1) [December 2,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3, 2008).
- ^ Rogers, Mike. In Same Universe. Lysator Sweden Science Fiction Archive. October 1, 1993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9, 2007).
- ^ UBC Alumni: The First Cyberpunk. UBC Reports. March 4, 2004, 50 (3) [November 2,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8,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cri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27.0 27.1 27.2 Calcutt, Andrew. Cult Fiction.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1999. ISBN 978-0-8092-2506-4. OCLC 42363052.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McCaffery, Larry.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8223-1168-3. OCLC 23384573.
- ^ 29.0 29.1 29.2 Shiner, Lewis; George Edgar Slusser; Tom Shippey. Inside the Move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iction 2000:Cyberpunk and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2. ISBN 978-0-8203-1425-9. OCLC 24953403.
- ^ Bould, Mark. Cyberpunk. David Seed (编). A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2005: 217–218. ISBN 978-1-4051-1218-5. OCLC 56924865.
- ^ 31.0 3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isfdb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0-06-053982-5. OCLC 51342671.
- ^ 威廉·吉布森. 神经漫游者. Denovo译. 江苏凤凰文艺. 2013-08-01: 3. ISBN 9787539951331.
- ^ Gibson, William. Neuromancer: The Timeline. September 4, 2003 [Novem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30, 2006).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 ^ Gibson, William. Oh Well, While I'm Here: Bladerunner. January 17, 2003 [January 2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6, 2007).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holling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SFAward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Cheng, Alastair. 77. Neuromancer (1984). The LRC 100: Canada's Most Important Books. 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 [September 9,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9, 2007).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 ^ Person, Lawrence. 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 Nova Express. Winter–Spring 1998, 4 (4)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26, 2009).
- ^ Grossman, Lev; Richard Lacayo. Neuromancer (1984). TIME Magazine All-Time 100 Novels (Time). October 16, 2005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2, 2011).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remembering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spike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Gibson, William. 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 August 15, 2005 [January 2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8, 2008).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citizenship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1986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April 30,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1, 2016).
- ^ 1987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April 30,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2, 2012).
- ^ 1989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April 30,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0, 2017).
- ^ Bebergal, Peter. The age of steampunk. The Boston Globe. August 26, 2007: 3 [October 1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4, 2007).
- ^ Walter, Damien G. Steampunk: the future of the past.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January 7, 2009 [January 11,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7, 2019).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cyberhero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Alexander, Scott. Spook Country. Playboy.com. August 9, 2007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5, 2008).
- ^ Leonard, Andrew. An engine of anarchy. Salon.com. July 27, 1999.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8,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mail&guardian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Leonard, Andrew. Is cyberpunk still breathing?. Salon.com. September 14, 1998 [November 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14, 2014).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nearing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Dueben, Alex.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The Father of Cyberpunk. California Literary Review. October 2, 2007 [October 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1, 2007).
- ^ Clute, John. The Case of the World. Excessive Candour. SciFi.com. [October 1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30, 2007).
- ^ Chang, Angela. Q&A: William Gibson. PC Magazine. January 10, 2007, 26 (3): 19 [September 18,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 2009).
- ^ Hirst, Christopher. Books: Hardbacks. The Independent. May 10, 2003.
- ^ Gibson, William. 23:28 - 7 okt. 2010. Twitter. [26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7, 2021).
- ^ Blue Ant Series. Goodreads. [26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9, 2021).
- ^ Blue Ant Book Series. Amazon. [26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8, 2021).
- ^ Gibson, William. 19:26 - 30 dec. 2012. Twitter. [26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7, 2021).
- ^ Gibson, William. 11:46 - 9 juli 2016. Twitter. [26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8, 2021).
- ^ 65.0 65.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looking glas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Lim, Dennis. Now Romancer. Salon.com. August 11, 2007 [October 30,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 ^ Sutherland, John. Node idea. Guardian Unlimited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August 31, 2007 [November 11,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6, 2007).
- ^ Lim, Dennis. Think Different. The Village Voice (Village Voice Media). February 18, 2003 [May 30,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30, 2019).
- ^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September 7, 2007 [January 2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1, 2007).
- ^ William Gibson Hates Futurists. TheTyee.ca. October 18, 2007 [Octo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6, 2007).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actusf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William Gibson with Spook Country. Studio One Bookclub (CBC British Columbia). [Octo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3, 2007).
- ^ Gibson still scares up a spooky atmosphere. Providence Journal. [October 2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6, 2008).
- ^ Sloan, Robin. William Gibson's 'The Peripheral' stars a plucky female gamer with 3D printing skill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7, 2014 [October 2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8, 2014).
- ^ Fenlon, Wesley. William Gibson Talks Sci-Fi and His Next Novel at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Tested. April 24, 2013 [April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20, 2013).
- ^ Watch William Gibson read from his brand new science fiction novel. io9. April 29, 2013 [April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2, 2015).
- ^ Compare https://www.amazon.com/Agency-William-Gibson/dp/110198693X/ref=sr_1_1?keywords=agency+william+gibson&qid=1554137189&s=gateway&sr=8-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April 19, 2021,. with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530536/agency-by-william-gibson/9781101986936/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October 18, 2018,.
- ^ Rothman, Joshua. How William Gibson Keeps His Science Fiction Real. The New Yorker. 2019-12-09 [2019-12-16]. ISSN 0028-792X.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6, 2019) (英语). 参数
|magazine=
与模板{{cite news}}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
或|newspaper=
) (帮助) - ^ Gibson, William. Third/final volume's working title: Jackpot. Twitter. [6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4, 2020).
- ^ Gibson, William. I don't think I'm going to call Agency's sequel Jackpot after all. Twitter. [19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3, 2021).
- ^ Gibson, William. To readers of both The Peripheral and Archangel. Twitter. [18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8, 2021).
- ^ Terror, Jude. Johnnie Christmas to Adapt William Gibson's Unpublished Aliens 3 Script as a Comic Book. Bleeding Cool. [6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9, 2020).
- ^ Conner, Shawn. Join William Gibson and Johnnie Christmas for a special launch of their book Alien 3!. Inside Vancouver. [6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3, 2020).
参考文献
- Olsen, Lance. William Gibson. San Bernardino: Borgo Press. 1992. ISBN 978-1-55742-198-2. OCLC 27254726.
- Cavallaro, Dani. Cyberpunk and Cyberculture: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Work of William Gibson. London: Athlone Press. 2000. ISBN 978-0-485-00607-0. OCLC 43751735.
- Tatsumi, Takayuki. Full Metal Apache: Transactions between Cyberpunk Japan and Avant-Pop Americ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8223-3774-4. OCLC 63125607.
- Yoke, Carl B.; Robinson, Carol (编). The Cultural Influences of William Gibson, the "Father" of Cyberpunk Science Fiction. Lewiston,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 2007. ISBN 978-0-7734-5467-5. OCLC 173809083.
外部链接
[[Category:威廉·吉布森| ]] [[Category:美国科幻小说家]] [[Category:美国短篇小说家]] [[Category:美國男性小說家]] [[Category:美國散文家]] [[Category:美國電視編劇]] [[Category:美國部落客]] [[Category:加拿大科幻小說家]] [[Category:加拿大電視編劇]] [[Category:男性散文家]] [[Category:賽博龐克作家]] [[Category:未来学家]] [[Category:網際網路先驅]] [[Category:美學家]] [[Category:文化哲學家]] [[Category:文學哲學家]] [[Category:心灵哲学家]] [[Category:科学哲学家]] [[Category:社会哲学家]] [[Category:社会科学哲学家]] [[Category:技術哲學家]] [[Category:社會評論家]] [[Category:宗教评论家]] [[Category:雨果獎獲獎作家]] [[Category: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校友]] [[Category:21世紀美國非虛構作品作家]] [[Category:21世紀美國小說家]] [[Category:20世紀美國非虛構作品作家]] [[Category:20世紀美國小說家]] [[Category:移民加拿大的美国人]] [[Category:歸化加拿大公民]] [[Category:美國裔加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