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几春别站

坐标43°15′38.5″N 141°57′25.5″E / 43.260694°N 141.957083°E / 43.260694; 141.95708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几春别
日语名称
幾春別 – いくしゅんべつ – Ikushumbetsu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北海道三笠市几春别町1丁目
地理坐标43°15′38.5″N 141°57′25.6″E / 43.260694°N 141.957111°E / 43.260694; 141.957111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1面1线
其他信息
电报码イク
历史
启用日期1888年(明治21年)12月10日[1]
关闭日期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1]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北海道 下一站
弥生
1.3km
幌内线
距离岩见泽18.1km
终点站
备注
随著幌内线废线而废站。
1976年的几春别站与方圆1公里范围。左边是岩见泽方向。南边设有几春别川,该河流在右端靠近上流一方为与向北延伸的奔别川汇合。当时站内设有1面1线的单式月台。车站大楼旁边设有货物月台和引込线。车站后方设有5-6条分谏线。在外围设有转车盘遗迹和机走线。各线在右方车站的尽头处汇合,然后再分支3条路轨,然后再次汇合,汇合后有一条长的折返线。
路轨从三笠延伸至几春别是由于北炭几春别煤矿。在图中右边,于几春别川对面是几春别煤矿。折返线原本是煤矿起卸线,该处曾经设置了料斗,当时货车运送煤炭至此站,然后装载至铁路货车上[2][3]。该煤矿在1957年(昭和32年)关闭,图中的拍摄时刻已经是关闭后约20年,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图中可看见车站在岩见泽一方分支点附近设有180度的弯位,该处连接已关闭的住友奔别煤矿专用线[2][3]。图中当时遗留了煤矿设备和路轨。在上述的专用线中途也设有分支(在树林阴影处),连接于河流旁边,由营林署管辖的堆场[2][3],该堆场已经撤走,路轨变成了畦道。在该堆场中,于昭和30年前曾经铺设了几春别森林铁道日语森林鉄道 (三笠)[2][3]

几春别站(日语:幾春別駅いくしゅんべつえき Ikushumbetsu eki */?)是位于北海道三笠市几春别町1丁目,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幌内线车站废站)。随著幌内线全线废线,车站在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废除。

历史

官营幌内铁道几春别支线,在幌内太站(后来名为三笠站)延伸1英里后中止建设,但是由于建设铁路目的是运送来自几春别的煤炭,因此委托了北有社继续完成任务。当初空知集治监的囚犯负责开采煤矿,因此一般人较少使用此站与幌内站(运送煤炭的车站),后来随著废除集治监,一般人前往煤矿开始增加,加上几春别煤矿的开采量增加,开发奔别煤矿和周边人口增加,使车站使用量慢慢增加。特别是在战后增产体制。使一年总上下车人次于1958年度(昭和33年度)的数字达到746,441人,成为幌内线继三笠站后最后人使用的车站。另一方面,站内有两大煤矿运送货物[4],因此起卸量也是线内最多。在1963年(昭和38年)的发送量达到1,316,213公吨,为幌内站的2倍以上。因此站内需要很多处理货物的车站人员,特别在战时有许多女性劳工,当时都是进行辛劳工作。在1942年(昭和17年),站内有70人工作。

  • 1888年(明治21年)12月10日:北有社开设官营幌内铁道日语官営幌内鉄道郁春别站(日语:郁春別駅いくしゅんべつえき[1],当时为一般车站[1]
  • 1889年(明治22年)
    • 5月28日:车站改名为几春别站[5]
    • 12月11日:转让给北海道炭矿铁道[1]
    • 日期不详:北炭几春别煤矿开始作业。
  • 1890年(明治23年)11月21日:由于站内翻新而暂停服务[6]
  • 1891年(明治24年)4月:车站重开[1]
  • 1906年(明治39年)
    • 10月1日:北海道炭矿铁道的铁路线被国有化,由官设铁道接管[1]
    • 日期不详:山县勇三郎收购奔别的奈良煤矿(后来名为住友奔别),铺设专用线2.4公里[7]
  • 1916年(大正5年)4月:伊泽良立(后来卖给东邦炭矿株式会社),铺设前往弥生矿的马车轨道[7]
  • 1927年(昭和2年):东邦炭矿弥生矿的马车轨道废除(后来于弥生站靠近三笠一方的本线旁设置起卸场)[7]
  • 1936年(昭和11年)3月:车站大楼翻新[7]
  • 1957年(昭和32年):北炭几春别煤矿关闭[7]
  • 1959年(昭和34年):站内进行翻新,本线增设侧线[7]
  • 1960年(昭和35年)
  • 1971年(昭和46年)10月25日:住友石炭矿业奔别煤矿关闭。专用线废除。
  • 1981年(昭和56年)5月25日:结束处理货物[8]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结束处理行李[1]。成为业务委托站。
  • 1987年(昭和62年)

站名的由来

车站名称取自所在地名。名称源自阿伊努语的“イクスンペッ(ikusun-pet)”,其意思是在另一边的河流[10]

地名原自阿伊努人原本居住于对面岸,名为“幌向”(日语:ポロモイ)的地方,因而得名[10]。在1882年(明治15年)前后,幌内村形成后开拓者开始入住,汉字便写为“郁春别”。在1889年(明治22年)5月28日,几春别村成立时改名为“几春别”,车站名称也同时改变[11]

车站构造

截至车站废除前,此站是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单式月台。此站是无人车站

车站周边

相邻车站

北海道旅客铁道
幌内线
弥生几春别

注脚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石野哲(编).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Ⅱ. JTB. 1998: 842-843. ISBN 978-4-533-02980-6 (日语). 
  2. ^ 2.0 2.1 2.2 2.3 1947年撮影航空写真 USA-M584-18(日语)(国土地理院 地图、航空相片阅覧服务)
  3. ^ 3.0 3.1 3.2 3.3 1954年测量2万5千分之1地形图“几春别”
  4. ^ 昭和32年前为住友奔别煤矿和北炭几春别煤矿。昭和34年起为住友奔别煤矿和弥生煤矿。
  5. ^ 参考自“停车场変迁大事典 国铁・JR编II JTB出版”。但是没有清楚确认于当日改名,,只有当日村名进行改变。在“北海道炭矿鐡道 第一回报告 明治22年 明治23年2月26日报告”第5页中记载了“郁春别”。在“第二回报告 明治23年上半期 明治23年6月30日报告”第12页中记载了“几春别”。
  6. ^ 《官报》 1890年11月25日 铁道庁汇报“列车运転休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立国会图书馆数码化收藏) 站名都是“郁春别”。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三笠市史 昭和46年3月发行。
  8. ^ 日本国有鉄道公示第29号. 官报. 1981-05-23 (日语). 
  9. ^ 今尾惠介《日本铁道旅行地図帐》1号 北海道,新潮社,2008年,p.36
  10. ^ 10.0 10.1 アイヌ語地名リスト ア~イチ P1-10 (PDF). アイヌ语地名リスト. 北海道 环境生活部 アイヌ政策推进室. 2007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17) (日语). 
  11. ^ 新三笠市史 平成5年1月发行 P32等。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