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岱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岱年
出生1909年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2004年4月24日 编辑维基数据
职业哲学家 编辑维基数据

张岱年(1909年—2004年4月24日)[1],字季同,别名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是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辅仁大学教授。

生平

1933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即受聘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助教,1943年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讲师,次年改任副教授,1946年他回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毕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2004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分为三大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1980年代以来,张岱年力倡“综合创新”的文化观。

著作

论文及成书著作包括《关于老子年代的一假定》、《哲学的前途》、《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西化与创造》、《天人新论》、《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中国哲学大纲》等。

1989年至1994年,清华大学陆续出版《张岱年文集》六卷本,199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岱年全集》八卷本,晚年写有《客观世界与人生理想───平生思想述要》,但张先生逝世生未及看到自己的《文化与价值》一书出版。

家庭

参考文献

  1. ^ 张岱年_专家团队_专家学者_北京社科网. 北京社科网. 2020-05-20 [2024-12-0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