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嘉年华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1月9日) |
柏林嘉年华会顾名思义是在柏林举办的嘉年华游行,其传统有部分根源于莱茵河流域的嘉年华游行。传统上,柏林并不是布兰登堡州的嘉年华圣地,该地的嘉年华习俗是在不同时期借镜其他地区而逐渐形成,并融入了当地特色。尽管有许多当地社团每年举办活动推广嘉年华习俗,却仍对柏林的文化层面少有影响。
柏林嘉年华1961年前的历史
柏林嘉年华有著悠久,却少为人知的历史,而这都与号称嘉年华专家的普鲁士人在十九世纪初从莱茵地区的灭亡有关。
早在1430年,家族和市议会在城市内庆祝所谓的„大斋期“。而后在15世纪,也有透过卢萨蒂亚的移民在柏林举办、推广Zampern(意思是游行和舞会)。随著庆典本身热闹的氛围,使得参与者逐年增加,却也在1629年第一次取消了化妆舞会,特别是喜剧和杂耍。接著从1659年开始,手工业者为首的面具游行也陆续被禁止-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手工业者为了好好庆祝,会进行长达八天的“翘班”。
1743年柏林剧院开始举办嘉年华、面具舞会,或更确切的说:化妆舞会。这项著名的文化传统沿用至今,因为每场都有近2000名宾客及提供相应数量的食物,例如:300块牛舌、100只烤野兔、200头小牛或野味、200个大蛋糕、6个大木桶装的糖果、100公斤的巧克力、200座年轮蛋糕、1800个奶油面包以及大约400瓶香槟。庆典期间,也可以享用到著名的柏林油炸甜甜圈配上就柏林时期,有代表预言能力的狂欢节鸡尾酒。
18世纪,普鲁士的国王们(如:腓特烈一世和二世)会在皇宫内举办与游行毫无相关的面具舞会(比赛或跳舞活动)。每年年初腓特烈大帝(老腓特)会在柏林为社会高阶层人士举办,所谓传统的嘉年华。1815年莱茵地区有普鲁士和其他地区的移民迁移到柏林,并把自己的嘉年华传统一同带来。 也因为这样,1870年他们在柏林创立了第一家莱茵河地区嘉年华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共襄盛举这场盛宴,此举让柏林的民众感到高兴。
柏林嘉年华自1990年以来的历史
1990年,东柏林的副总统威尔弗里德·库普施与西柏林的总统沃尔夫冈·罗布共同决定,他们要合法登记这场嘉年华联合会,这个决定,也为后来东西德的统一揭开了序幕。
以嘉年华会的层面来说,合并东、西柏林的嘉年华会并无政治方面的问题,因为东、西柏林都是庆祝同样的德国传统嘉年华,且他们还会趁机利用嘉年华的疯狂嘲讽各自的执政政府。不过在嘉年华会的进行上,东、西柏林还是有点差异。西柏林的嘉年华较豪华,东柏林的则是较民间通俗。
柏林嘉年华游行
柏林嘉年华游行并不是个近代的文化产物,也不是两德统一之后,莱茵地区的居民随著政府迁都,才把嘉年华会带进柏林的。在迁都之前,柏林其实就有嘉年华会了,不过,因受到柏林围墙建造的影响,以及赞助商取消赞助,而造成持续不断的金援困难,导致柏林嘉年华会一直无法成为一项例行的传统。尽管在1992年,两德统一后,为了庆祝球赛获胜,开始有了汽车游行,嘉年华会依旧无法在柏林顺利进行,因为柏林拒绝承担街道清洁费用,且也没有足够赞助商可以提供资助。
1995年,再度费了很大的心力试图举办柏林嘉年华,却还是失败了,因为缺少赞助商资助高额的街道清洁费。2000年时,成立了一个协会,专门负责设立2001年的嘉年华会,这个协会召集了所有对柏林嘉年华有兴趣的团体、赞助商、媒体和柏林政府一起讨论这个议题。因此在2001年,终于在柏林成功举行了两德统一后的第一场嘉年华游行。游行途中还会穿越市中心,经过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每年都吸引快75万人来到游行路段观看嘉年华。一直到2010年以前,柏林嘉年华会都是在嘉年华星期日举办,从2011年开始就变成在嘉年华星期日的前一周举行了。
在嘉年华会上,柏林的嘉年华协会成员有个打招呼方式,他们会说“heijo”,这个词是从欢乐“Heiterkeit”和诙谐“Jokus”衍生而来的。
光是2006年就有22个团体参加,参加者大概有4000人,还有50辆花车和15辆音乐列车,以及徒步行走在柏林嘉年华会中的人群,整个嘉年华游行浩浩荡荡的从波茨坦广场一路走到宫廷广场,更确切来说,是走到红色市政厅。有别于1998年到2010年期间的游行路线。1998年到2010年的嘉年华游行是从布达佩斯大街到选帝侯大街。最后则是在环球厅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派对,作为游行的结束。但由于噪音污染(音乐声音不得高于75分贝),以及街道清洁问题,嘉年华会举办人在2014年把游行取消了。
2011年11月11日,11点11分,愤怒嘉年华首次在柏林举办。参加者并非有组织的嘉年华协会,而是一群柏林市民,他们用服装、手势和歌声展现他们的愤怒。在选帝侯大街举行的柏林嘉年华游行在2016年和2017年时有再度举行,不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游行都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