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堡图
《台湾堡图》(台湾话:Tâi-uân Pó-tôo),原标题为《堡图原图》(日语:堡圖原圖/ほうずげんず Hōzu Genzu),是大日本帝国接管台湾后,自1898年(明治31年)开始,历经六年调制,于1904年(明治37年)完成的台湾地形图,比例尺为2万分之1。绘制范围涵盖原住民主要居住地(蕃地)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带,共计466张地图(内含1张一览图)。
简介
日本取得台湾后,为统治、开发及经营新领地,1898年9月(明治31年)台湾总督府设立“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开始著手实施台湾全面土地调查,整理清治末期刘铭传推动土地清丈所釐定的堡里乡澳─街庄社乡二层架构为基准,并加上现代三角与高程测量,精度大为提高,结合人员实地踏勘,动员百万人次,费时六年馀,于1904年12月(明治37年)调制完成二万分一比例尺的《台湾堡图》,是日后统治台湾的重要基础资料。在土地调查中,绘制的图称为“庄图”,即从测绘大比例尺(1/600至1/1,200)的地籍图开始测绘,再由庄图再缩小重制为比例尺2万分之1的“堡图”,其中“堡”指的就是“堡里”。是全世界唯一同时结合土地调查、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成果的地图,测图精度高、内容精细,涵盖许多讯息,包含当时土地利用、地名、聚落名称、聚落范围、街道、水圳等。
《台湾堡图》总共函盖466张图幅的区域(含一览图一张),其中有3张图幅离岛合并为一张,实际制版464幅,又有6幅陆地涵盖面极小、地形过于单一,不列入印刷,实际印刷458幅,其中56幅列为要塞禁图,实际公开发行402幅,在1906年由台湾日日新报出版。[1]
在土地调查后,台湾在土地上终于有其明确法定边界,便于统治者掌握空间资讯,并在稍后进行临时户口调查(后来之国势调查)。
《台湾堡图》详细记载清治遗留下的聚落以及百年前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重要资料,是溯源清代以及日治初期地方行政疆界、地名与聚落空间的重要途径,与台湾土地制度与地籍测量密切相关,以此可以提供丰富的地籍、地形以及行政区界等等历史地理资讯。堡图上以日文汉字注记的地名上,另有根据当地住民地名发音而标注的片假名拼音注记,因此后人可以透过这些拼音推敲清治末期聚落的地名发音,进而分析出命名该地名的语言类型(如闽南、客家或平埔族),以及该聚落的主要族群。
大正版台湾堡图
1920年(大正九年)台湾行政区划大改革,将原有的十二厅改制为五州二厅,州/厅下设市/郡/支厅,郡/支厅下设街/庄/区/蕃地,同时废除沿用自清朝时期的堡/里/乡/澚,将所属的旧制街/庄改制为大字,其下的自然村(土名)则称为小字。同时将原本台湾地名常用字“藔”、“仔”改为“寮”、“子”,并更改部分地名。
1921年(大正十年),《台湾堡图》发行新版(大正版),以1904年之版本(明治版)为底稿,仅将异动地名及行政区界以红字标示,故又称为“红字版”[1]。
收藏
从1930年代,日本逐渐进入“非常时期”,开始管制地形图,1934年起即不再发行。随著战争爆发战况日益恶化,日本政府大量收回包括《台湾堡图》在内的各种地图,以致战后民间甚而公家机构,所剩寥寥无几。战后四十馀年的戒严严格管控精密地图,《台湾堡图》一直鲜为人知,目前以国家图书馆典藏较为齐全,然亦有部分阙漏。原先即为要塞区未公开发行的基隆、高雄、澎湖三处附近堡图更是难以追寻。 1969年台湾省文献会将《大正版台湾堡图》缩印成原尺寸1/2大小,并将街庄行政区划界线加粗后出版。1996年远流出版社将《明治版台湾堡图》复刻出版(缺71幅),为此耗时两年馀,遍访国内外公私立研究机构及收藏家,并远赴日本东京大学、防卫研究所、国立国会图书馆后,找回部分堡图。 2004–2006年在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谘询谘议委员会支持下进行‘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之中国相关地图文献清查计画’,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范毅军研究员带领人社中心及计算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地理与地图部”及“亚洲部”进行地图文献清查、建档及翻拍等工作。之前不论是台湾日日新报、台湾省文献会及远流出版社所缺少的台北、高雄及澎湖三要塞区的图幅,在“地理与地图部”找到一直缺漏的图幅,随即制作影本带回台湾,提供国内学者进行后续研究及应用。2010年研究团队又在美国史丹福大学地球科学与地图图书馆找到极为罕见保存状况极佳原先即为未公开发行的要塞区堡图。[1][2]
参考文献
- 引用
- ^ 1.0 1.1 1.2 廖泫铭.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臺灣堡圖相關圖層》. 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资源网. [2018-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中文(台湾)).
- ^ 臺灣堡圖(商業廣告). 阅读精品店. 远流出版社. [2022-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