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诺曼·芬克尔斯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诺曼·芬克尔斯坦
Norman Finkelstein
2005年于沙福大学演讲
出生 (1953-12-08) 1953年12月8日70岁)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教育程度
职业教授、作家
网站normanfinkelstein.com

诺曼·盖瑞·芬克尔斯坦(英语:Norman Gary Finkelstein/ˈfɪŋkəlstn/;1953年12月8日)是美国政治学家和活动家。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大屠杀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

芬克尔斯坦于1953年出生于纽约,父母都是犹太大屠杀幸存者。他毕业于宾汉顿大学,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 他曾在布鲁克林学院罗格斯大学亨特学院纽约大学德保罗大学担任教职,并于2001 年至2007 年担任助理教授。2006 年,德保罗大学的系和学院委员会投票决定授予芬克尔斯坦终身教职。但他没有获得终身教职,并在与大学达成基本未公开的和解协议后宣布辞职。[1][2]

芬克尔斯坦在2000年撰写《大屠杀产业》一书后声名鹊起,他在书中声称,一些人利用大屠杀记忆作为“意识形态武器”,让以色列“免受批评”。[3]作为以色列的尖锐批评者,他于2008年被以色列拒绝入境,并被禁止进入该国十年。[4]芬克尔斯坦称以色列为“犹太至上主义国家”,并认为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犯下了种族隔离罪行。[5] 透过他的一本书中的个人叙述,他将生活在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与纳粹的恐怖进行了比较。[6]芬克尔斯坦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最新著作是《加沙殉难记》。

早期生活与教育

诺曼·芬克尔斯坦于1953年12月8日出生于纽约市,是哈里·芬克尔斯坦和玛丽拉·芬克尔斯坦(原姓胡赛特) 的儿子。[7] 芬克尔斯坦的父母是犹太大屠杀幸存者。他的母亲在华沙长大,并在华沙犹太人区和马伊达内克集中营中幸存下来。他的父亲是华沙犹太人区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8] 战后,他们在奥地利林茨的一个流离失所者营地相遇,然后移民到美国,他的父亲成为一名工厂工人,母亲成为家庭主妇,后来成为一名簿记员。 芬克尔斯坦的母亲是一位热心的和平主义者。 他的父母皆于 1995 年去世。 [9]

芬克尔斯坦谈到他的父母时说:“他们透过纳粹大屠杀的棱镜来看世界。他们永远感激苏联(他们将纳粹的失败归功于苏联),因此任何反苏联的人他们都“极为严厉”。 [10] 他们支持苏联批准建立以色列国,正如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所阐述的那样,他说犹太人已经赢得了建立国家的权利,但认为以色列已经将其灵魂 出卖给了西方,拒绝与以色列“穿一条裤衩”。

芬克尔斯坦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自治市镇公园和米尔盆地长大,[11]在那里他就读于詹姆斯麦迪逊高中。 [12] 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强烈回忆起他的母亲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族灭绝暴行,对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的大屠杀所感到的愤怒。一位儿时的朋友回忆起他母亲“对左翼人道主义事业的情感投入近乎歇斯底里”。 [8] 他“将[她的]愤怒内化”,他承认这一特质使他在谈论越南战争时“难以忍受”,这让他产生了一种“比你圣洁”的态度,他现在对此 感到后悔。 [13] 但芬克尔斯坦认为他吸收了母亲的观点──拒绝为苟且生活而抛开道德义愤──是一种美德。 随后,阅读诺姆·乔姆斯基的作品在学习如何运用他母亲遗赠给他的道德热情和学术严谨方面发挥了作用。 [13]

芬克尔斯坦于 1974 年在纽约宾汉顿大学完成本科学业,随后于 1979 年在巴黎高等研究应用学院学习。 [7] 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是一名热心的毛主义者,1976 年四人帮审判的消息让他“彻底崩溃”,这使他认定自己被误导了。 [14] 他说,他卧床 三个星期。 [15]

他于1980年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并于198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研究博士学位。他是 Phi Beta Kappa的成员。 [7]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犹太复国主义的。在获得学术工作之前,芬克尔斯坦是纽约一名兼职社会工作者,帮助辍学青少年。 [16]

根据芬克尔斯坦的说法,他参与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始于1982年,当时他和纽约的其他少数犹太人抗议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他举著标语,上面写著:“华沙隔都起义奥斯维辛马伊达内克幸存者的儿子不会沉默:以色列纳粹——停止黎巴嫩的大屠杀!”[17][18]

第一次大起义期间,从1988年起,他每年夏天都会作为希伯伦和拜特萨胡尔(Beit Sahour)的巴勒斯坦家庭的客人到约旦河西岸度过,[19] 他在当地一所学校教英语。芬克尔斯坦写道,他是犹太人的事实并没有让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感到困扰:“典型的反应是无所谓。已经告诉年轻人我‘没问题’,一般来说,事情就到此为止了。”[20]他在1996年出版的《巴勒斯坦的兴衰》一书中讲述了他在大起义中经历。

学术生涯

芬克尔斯坦首先在罗格斯大学担任国际关系兼职讲师(1977-78),然后在布鲁克林学院(1988-1991)、亨特学院(1992-2001)、纽约大学(1992-2001)和德保罗大学(1992-2001)任教。2001–2007).[1][7] 据《纽约时报》报道,芬克尔斯坦于 2001 年离开亨特学院,“在学院管理部门削减了他的教学负担和工资后”。[8] 他说他很喜欢在亨特教书,但在恳求学校让他每学期只教两门课、每年支付 12,000 美元后,他被“毫不客气地开除了”。 亨特设定了要求他每周花四天教学的条件,他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21]芬克尔斯坦于 2014-15 年在土耳其萨卡里亚大学中东学院任教。[14]

著作

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论文开始,芬克尔斯坦的著作就引起争议。[7] 他将自己描述为一名“法医”学者,致力于揭开他认为的伪学术论点的神秘面纱。[22] 他对几位著名作家和学者撰写了严厉的学术评论,指责他们歪曲事实以捍卫以色列的政策和做法。 他的著作涉及政治主题,例如犹太复国主义、巴勒斯坦人口历史,以及他对存在“大屠杀产业”的指控,该产业利用大屠杀的记忆来促进以色列的政治利益。[7] 他“认为国家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世界上每个国家之间的边界消失,这将是一个更快乐的地方。”他不把“两国方案……作为原则而支持……支持它的意义只是在于,试图减少巴勒斯坦人的痛苦(实际上是防止以色列自我毁灭)……这是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必要步骤。 人道的世界。 ”[23]

芬克尔斯坦的作品受到劳尔·希尔伯格英语Raul Hilberg阿维·施莱姆英语Avi Shlaim约翰·米尔斯海默[24]萨拉·罗伊英语Sara Roy诺姆·乔姆斯基[25]等学者的赞扬,他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对他的辩论风格进行了评论。[26][27]

关于《自古以来》

芬克尔斯坦的博士论文研究了琼·彼得斯英语Joan Peters的《自古以来》(From Time Immemorial)中提出的观点。 这是当时的畅销书。 彼得斯的以色列“历史与防御”涉及巴勒斯坦的人口历史。 人口统计研究倾向于一致结论, 即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口在世纪之交占人口总数的 94%。 但由于大规模的犹太复国主义移民,阿拉伯人口已逐渐减少到均等。 彼得斯从根本上挑战了这个观点,她认为很大一部分巴勒斯坦人是自 19 世纪初以来其他阿拉伯国家移民的后裔。 接下来,对彼得斯和她的许多读者来说,巴勒斯坦本土人口被犹太移民淹没的景像只不过是宣传,她认为实际上,两波几乎同时发生的移民浪潮在这片相对无人居住的土地上相遇。

芭芭拉·塔奇曼白修德埃利·维塞尔露西·达维多维奇英语Lucy Dawidowicz等众多人物都对《自古以来》赞不绝口。 索尔·贝娄在书封面背书写道,“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虚假的历史和宣传所窒息,他们将感激对巴勒斯坦人起源的清晰描述。”[28]

芬克尔斯坦称这本书是“巨大的骗局”。 [29] 他后来认为,虽然彼得斯的书在美国受到了广泛的兴趣和认可,但对其欺诈性和不可靠性质疑的学术论点却很少引起注意:

到 1984 年底,《自古以来》 在美国…收到了大约两百份[正面]的评价。 在这股日益高涨的赞美声中,称其“虚假”的评论屈指可数,他们来自《巴勒斯坦研究杂志》,该杂志发表了比尔·法雷尔的高度批评性评论; 芝加哥的小型新闻周刊《In These Times》,发表了作者研究结果的浓缩版; 和亚历山大·科伯恩英语Alexander Cockburn在《国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专栏,揭露了这一骗局。 ……对《自古以来》已经发出好评的期刊拒绝发表任何批评性的信件(例如,《新共和》、《大西洋月刊》、《评论》)。 尚未审查该书的期刊拒绝了有关该主题的手稿,因为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例如,《乡村之声》、《异议》、《纽约书评》)。 没有任何一家全国性报纸或专栏作家认为一本畅销的、受到热情赞扬的中东冲突“研究”是一个陈腐的骗局,这具有新闻价值。 [30]

乔姆斯基在《理解权力》一书中写道,芬克尔斯坦将他的初步发现发送给了大约30 名对此主题感兴趣的人,但除了他之外没有人回复,这就是他们成为 朋友的原因:

我告诉他,是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我警告他,如果你遵循这个,你就会遇到麻烦——因为你将揭露美国知识界是一个骗子团伙,而且他们不会 喜欢它,他们会毁掉你。 所以我说:如果你想做,就去做吧,但要注意你将面临什么。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是否能够除掉他们用以驱逐大量人口的道德基础——它正在为一些真正的恐怖奠定基础——因此许多人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 但我告诉他,你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因为如果你追求这个,你的职业生涯就会毁掉。 哎,他当时没信我的话。 此后我们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之前并不认识他。 [16]

乔姆斯基表示,围绕芬克尔斯坦研究的争议导致他推迟获得博士学位。 在普林斯顿大学。 乔姆斯基写道,芬克尔斯坦无法让教师们阅读他的论文,普林斯顿大学最终授予芬克尔斯坦博士学位只是“出于尴尬”,但拒绝给予他任何进一步的专业支持。 [16]

在1996 年的《外交事务》评论中,威廉·B·匡特(William B. Quandt)称芬克尔斯坦对《自古以来》的批评是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有助于证明彼得斯 的“劣质学术”。 [31] 以色列历史学家阿维·施莱姆后来赞扬了芬克尔斯坦的论文,并表示该论文在他还是博士生时就奠定了他的资历。 在施莱姆看来,芬克尔斯坦提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案例”,并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彼得斯的书“荒谬且毫无价值”。 [32]

《巴勒斯坦的兴衰》

1996年,芬克尔斯坦出版了《巴勒斯坦的兴衰:起义岁月的个人记述》,记录了他在第一次起义期间对约旦河西岸的访问。 透过个人叙述,他将生活在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与纳粹的恐怖进行了比较。 [6]

乔斯特·希尔特曼(Joost R. Hiltermann) 给这本书的评论不高,他反对芬克尔斯坦的“粗鲁、正义的愤怒、夸张、歪曲和无根据的概括”,以及他对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 概括:

芬克尔斯坦犯了一个错误,他认为自己在西岸之行中看到了所有该看到的东西,并且他所看到的东西代表了现实。 这导致了荒谬的观察。 例如,他声称“许多巴勒斯坦人都能说流利的英语”(第4 页),他访问过的“许多”家庭都“配备了最新的宽屏彩色电视”(第6 页), 以及“女性在海滩 上穿比基尼”(第18 页)。 [6]

希尔特曼写道,虽然“有充分的理由对巴勒斯坦人所遭受的可怕的不公正感到痛苦”,芬克尔斯坦的“大棒式”风格除了那些已经皈依的并无法打动的其他的观众 。 [6]

《大屠杀产业》

《大屠杀工业:对剥削犹太人苦难的反思》出版于2000年。 在这本书中,芬克尔斯坦认为埃利·维瑟尔和其他人利用大屠杀的记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武器”。 他写道,他们的目的是让以色列——“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之一,有著可怕的人权记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国家”;也就是说,使以色列"免于 批评"。[3]他声称,“一群令人讨厌的富豪、流氓和小贩”向德国和瑞士寻求巨额的法律赔偿和经济和解,这些钱随后流向了律师和参与促成他们的机构,而不是真正的大屠杀 幸存者。 [33]在为宣传这本书而接受的电视采访中,他说“一小撮美国犹太人有效地劫持了纳粹大屠杀来勒索欧洲”,以“转移人们对巴勒斯坦人所做的事情的注意力 ”。 [8]

这本书在两方面受到了负面的评价,批评者指责它缺乏研究和(或)允许其他人利用它来达到反犹太目的。 德国历史学家汉斯·蒙森将第一版贬为“一本最琐碎的书,很容易激起反犹太主义偏见”。 以色列大屠杀历史学家以色列古特曼(Israel Gutman)称这是“一种讽刺,它把一个严肃的主题歪曲成不正当的目的。”甚至认为它不应该被当作一本合格的书 来评论或批评。 [34]布朗大学教授奥默·巴托夫(Omer Bartov)、[35]芝加哥大学教授彼得·诺维克(Peter Novick)和其他评论家也批评了《大屠杀工业》,他们认为芬克尔 史丹有选择性或可疑地提供证据,并误解了历史。 [36]这本书在德国出版时,《明镜周刊》报道称,德国“陷入了大屠杀的疯狂之中。芬克尔斯坦受到了重视。他所说的与许多不了解事实的 人的想法一致。”芬克尔斯坦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屠杀是一种政治武器。德国人有正当理由保护自己不受这种虐待。”[37]

在2000年8月接受瑞士国家广播电台采访时,大屠杀历史学家劳尔·希尔伯格(Raul Hilberg)支持说,这本书表达了希尔伯格的观点,他也认为世界犹太人大会等组织对大屠杀的利用是“可恶的”。 当被问及芬克尔斯坦的分析是否会落入新纳粹分子的反犹太之手时,希尔伯格回答说:“好吧,即使他们以这种方式使用它,我担心当涉及到真相 时,它必须公开说出来,而不考虑任何不受欢迎的、令人尴尬的后果。”[38]

恩佐·特拉弗索(Enzo Traverso)在《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评论中称,这本书“充满争议和暴力”,但“在很多方面都恰如其分,令人信服”。 特拉弗索对芬克尔斯坦关于瑞士银行和欧洲反应的观点表达了许多保留意见。 特拉弗索同意(希尔伯格)芬克尔斯坦对一些美国犹太人机构的指控可能是正确的。 他也提到了芬克尔斯坦的书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受到的好评,称其为“令人欢迎的夸张”。 但特拉弗索认为芬克尔斯坦忽视了此事的欧洲方面,并表示芬克尔斯坦的分析过于简单化、物质主义。 他总结道:“芬克尔斯坦的书包含了一个必须承认的真理核心,但由于其风格和几个主要论点,它本身就被最糟糕的用途化和工具化了。”[39]

历史学家大卫·切萨拉尼(David Cesarani)批评芬克尔斯坦为瑞士银行对大屠杀幸存者的严重不当行为开脱,并根据一份重要报告附件中的一句话,将银行描绘成犹太恐怖主义的受害者。 为了支持这一惊人的论点,芬克尔斯坦引用了由权威的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报告中的一份声明,称“没有证据表明存在系统性歧视、阻碍访问、挪用或违反瑞士法律的文件保留要求”。“ 的确,但这些话来自附件,”切萨拉尼写道。[40]

对艾伦·德肖维茨《以色列的案例》的批评

芬克尔斯坦与法学家兼学者艾伦·德肖维茨的公开不和持续了数年,对芬克尔斯坦的学术生涯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艾伦·德肖维茨的书《以色列的案例》(Case for Israel)出版后不久,芬克尔斯坦嘲笑它是“欺诈、伪造、抄袭和胡说八道的集合”。[41]在一场谈话节目“Democracy Now!”与德肖维茨的辩论中,芬克尔斯坦说,德肖维茨对自己书中的具体内容缺乏了解。 他还声称德肖维茨并没有写这本书,甚至可能没有读过它。[41]

芬克尔斯坦说,在同样多的页数中,德肖维茨的书中引用了彼得斯在她的书中使用的相同来源和段落,其中有20个例子,顺序基本相同,在相同的 地方也有省略。 在两个例子中,德肖维茨重复了彼得斯的错误。 芬克尔斯坦由此得出结论,与德肖维茨的说法相反, 德肖维茨并没有亲自检查原始资料。[42]芬克尔斯坦认为,这种对引文的抄袭相当于对思想的抄袭。 [43]他检查了一份他设法得到的德肖维茨的书的证明副本,发现德肖维茨让他的秘书助理霍莉·贝丝·比灵顿在哈佛图书馆查阅了他在彼得 斯的书中读到的资料。 [44]德肖维茨在给加州大学新闻主任琳恩·威瑟的一封信中回应了这一指控,称芬克尔斯坦在书中措辞修改了(从“引用”改为“复制” ),将引语编造成罪证。 在公开辩论中,他曾说过,如果“有人不去核实马克·吐温是否说过这句话就藉用了这句话,显然这将是一项严重的指控”,但他说他并没有 这样做,而且确实检查了原始来源。 [41]

德肖维茨威胁要对芬克尔斯坦书中的指控提起诽谤诉讼,因此出版商在出版前从书中删除了“剽窃”一词。 [45]芬克尔斯坦同意删除关于德肖维茨不是《以色列的案例》真正作者的说法,因为正如出版商所说,“他无法证明这一点”。 [46]

德肖维茨声称他确实查阅了原始资料,他说芬克尔斯坦只是在指责他良好的学术实践:引用了他最初从彼得斯的书中了解到的参考文献。 德肖维茨否认说,他没有引用彼得斯的任何观点。 “抄袭就是把别人的话当成自己的。没有借用任何人的话。书中没有借用任何人的观点,因为我从根本上不同意彼得斯书中的结论。”[47]在《以色列的案例》中在引用彼得斯著作的脚注中,德肖维茨明确否认他“依赖”彼得斯的“结论或数据”。 [48]

在他们的共同采访中,为证明德肖维茨没有阅读原始资料,芬克尔斯坦引用了德肖维茨书中的特定段落,他说彼得斯创造的一个短语被错误地归因于乔治· 奥威尔:

[彼得斯]创造了“turnspeak”这个短语;她说她用它来模仿乔治·奥威尔,而正如所有听众都知道的那样,他使用了“Newspeak”这个短语。 她创造了自己的短语“turnspeak”。 你去看德肖维茨先生的书,他在大量借用彼得斯的作品中感到困惑,以至于有两次——如果你有这本书的副本,他在第57页和第153页引用了 它们——他使用了“乔治·奥威尔的 “turnspeak””这句话。 “Turnspeak”不是奥威尔的,德肖维茨先生。 [49]

达特茅斯学院爱荷华大学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前校长詹姆斯·O·弗里德曼(James O. Freedman)为德肖维茨辩护说:

我不理解芬克尔斯坦对艾伦·德肖维茨的剽窃指控。 没有人声称德肖维茨在没有署名的情况下使用了他人的话。 当他使用别人的话时,他会适当地引用它们,并通常引用它们的原始来源(马克·吐温,巴勒斯坦皇家委员会等)[芬克尔斯坦]的抱怨是,他应该引用它们到第二手 来源,而德肖维茨可能在第二手来源中发现了它们。 但正如《芝加哥风格手册》(Chicago Manual of Style)所强调的:“归因的重要性。 在所有对他人材料的再利用中,重要的是要确定原始材料的来源。 这不仅支持了合理使用的主张,也有助于避免任何抄袭的指控。 ”这正是德肖维茨所做的。[50]

在回应亚历山大·考克伯恩在《国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时,[48] 德肖维茨也引用了《芝加哥风格手册》:

考克伯恩的说法是,有些引言不应该被引用到它们的原始来源,而应该被引用到第二手来源,他认为我是在那里偶然发现的。 即使他是正确的,我在彼得斯的书中发现了所有这些引文,首选的引用方法是原始来源,正如芝加哥风格手册所强调的那样:“在所有重用他人材料时,重要的是要确定原始 来源。这个…有助于避免任何抄袭的指控…从第二手资料中引用资料('引用于…')通常是不被鼓励的。” [51]

考克伯恩回答说:

引用《芝加哥风格手册》,德肖维茨巧妙地暗示,他遵循了规则,引用了“原文”,而不是第二手来源彼得斯。 他在这里曲解了芝加哥,这里的“原作”只是指借来的材料的起源,在这个例子中,就是彼得斯。

现在来看看这段摘自《芝加哥风格手册》的引言的第二部分,用一个端庄的三点省略号与前一句简洁地隔开。 正如我的同事凯特·莱文(Kate Levin)所发现的,这段话(“从第二手资料中引用资料…”)出现在第727页,比省略号之前的材料晚不少于590页,在一个题为 “二手资料引用”的部分。 以下是完整的引用,德肖维茨遗漏的部分用粗体标出: “从第二手来源引用资料('引用于')通常是不被鼓励的,因为作者应该已经检查了他们引用的作品。但是,如果没有原始来源,则必须列出原始来源和第二手来源。

所以《芝加哥风格手册》显然坚持除非德肖维兹去找原文,否则他必须引用彼得斯。 芬克尔斯坦已经确凿地证明了他没有去找原文。 抄袭,证明毕 (QED),再加上故意歪曲芝加哥指导方针的语言,增加了时间跨度, 把两个独立的讨论拼凑在一起。 [51]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埃琳娜·卡根代表德肖维茨要求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调查有关抄袭的说法;博克宣布德肖维茨无罪。 [45]

2007年4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律评论》(UCLA Law Review)前主编弗兰克·梅内特雷斯(Frank Menetrez)发表了一篇分析德肖维茨对芬克尔斯坦指控的文章,并得出结论称,德肖维茨歪曲事实。 [52][53]在后续的分析中,他得出结论,正如德肖维茨所声称的那样,他“无法避免这样的推断,即德肖维茨从彼得斯的《自古以来》中抄袭 了马克吐温的语录,而不是从原始资料中抄录”。 [52][53][54][55]

争议

拒绝终身教职和辞职

芬克尔斯坦在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任期因投票反对授予他终身教职而结束。 随后数周的校园抗议活动支持授予他在大学的职位。

在相当多的公开辩论中,德肖维茨发起了阻止芬克尔斯坦申请德保罗大学终身教职的活动。 [26][56]他的诋毁活动始于2004年,当时他向德保罗大学校长丹尼斯·霍尔特施奈德(Dennis Holtschneider)寄去了一份题为《文学麦卡锡主义》(Literary McCarthyism) 的手稿,主张德保罗大学应该解雇芬克尔斯坦。 他也联系了德保罗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帕特里克·卡拉汉 (Patrick Callahan)。[57]2005年,德肖维茨宣布他打算阻止芬克尔斯坦的终身教职申请,他说:“我将自费前往,我将记录芬克尔斯坦的案件”,“我将证明他不 符合美国大学协会的学术标准”。[58] 2006年10月,他向德保罗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的成员发送了一份他所谓的“诺曼‧芬克尔斯坦最严重的学术罪行档案,尤其是他彻头彻尾的谎言、错误 引用和歪曲事实的档案”,并游说德保罗大学的教授、校友和管理人员拒绝芬克尔斯坦的终身教职。[59] 2007年5月,德肖维茨在西北大学发表演讲,声称芬克尔斯坦最近参加了在伊朗举行的否认大屠杀的会议。 [58]

德保罗的政治科学委员会调查了德肖维茨对芬克尔斯坦的指控,结论是这些指控没有根据。 政治系随后邀请约翰·米尔斯海默伊恩·卢斯蒂克来评估芬克尔斯坦著作的学术价值,这两位此前并未参与,但专门研究巴以冲突的学者;他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60][澄清需要]

2007年初,德保罗大学政治科学系以9比3、文理学院人事委员会以5比0的投票结果,授予芬克尔斯坦终身教职。[61] 三位持反对意见的教员随后提交了一份少数派报告,反对终身教职,并得到学院院长查克·苏查尔(Chuck Suchar)的支持。 [62]在泄漏的备忘录中,苏查尔写道,他反对终身教职,因为“芬克尔斯坦博士出版的许多书中都有人身攻击……他的态度威胁到了学术界话语的一些基本 原则”。 他认为他们不符合德保罗的“遣使会”价值观。 苏查尔举例说,芬克尔斯坦缺乏对“个人尊严”和“他人持有和表达不同知识立场的权利”的尊重。 [63]2007年6月,德保罗大学晋升和终身教职委员会在霍尔特施奈德(Holtschneider)的支持下,以4比3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芬克尔斯坦的终身教职。 [61][64]

该大学否认德肖维茨的游说在其决定中发挥了作用。 [64][65]同时,尽管得到了学院、人事委员会和院长的一致支持,学校还是拒绝了芬克尔斯坦的坚定支持者、犹太和平之声成员、国际 研究助理教授梅勒内·拉鲁迪(Mehrene Larudee)的终身教职。 [66]芬克尔斯坦说,如果有人试图禁止他教导学生,他将参与公民不服从[67][68]

后来,教务委员会确认了教授们的上诉权利,而大学律师表示,这是不可能的。 议会主席安妮·巴特利特( Anne Bartlett )表示,她“非常担心”没有遵循正确的程序。 德保罗大学的教师协会考虑对包括霍尔特施奈德在内的管理人员进行不信任投票,因为他们拒绝授予终身教职。[69]

2007年6月,经过两周的抗议,一些德保罗大学的学生举行了静坐和绝食抗议,以支持两位教授。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伊利诺州会议也给霍尔特施奈德发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一所大学因为担心教授发表的研究…而拒绝授予他终身教职,这是 完全不合法的。可能会损害一所大学的声誉”,而且该协会“明确拒绝将同僚关系作为评估教员的适当标准”。[70]

在2007年9月芬克尔斯坦辞职后发表的声明中,德保罗称他为“一位多产的学者和杰出的教师”。 [2]德肖维茨认为这种妥协和声明令人反感,他说德保罗“用真理换取和平”,并称芬克尔斯坦“是学者”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他是个“宣传家 ”。[71]在2014年的一次访谈中,《越界:学术自由与巴勒斯坦问题》的作者马修·亚伯拉罕(Matthew Abraham)称芬克尔斯坦的终身教职案是“过去50年来最重要的学术 自由案件之一”,并表示它表明“当一位有争议的学者提出的观点威胁到主流利益时,外部各方可以对中层的宗教学术机构施加巨大压力”。[72]

2008年被以色列拒绝入境

2008年5月,据未透露姓名的辛贝特安全官员称,芬克尔斯坦被拒绝进入以色列,因为“怀疑涉及黎巴嫩的敌对分子”,因为他“没有向审讯人员提供有关这些怀疑的完整说明 ”。 [4] 2006年黎巴嫩战争期间,芬克尔斯坦访问了黎巴嫩南部,并会见了黎巴嫩家庭。 [73]他被禁止在10年内进入以色列。 [4][74]

芬克尔斯坦在抵达特拉维夫附近的本古里安机场后接受了讯问,并在一间拘留所被拘留了24小时。 他的以色列律师麦可‧斯法德说,他被审问了几个小时。 第二天,他在飞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上被驱逐出境,阿姆斯特丹是他的出发地。 [73][75][76]在接受《国土报》采访时,芬克尔斯坦说:“我尽我所能,对所有向我提出的问题提供绝对坦诚和全面的答案。我确信我没有 什么可隐瞒的。没有自杀任务,也没有与恐怖组织的秘密会面。”[4]他一直在拜访约旦河西岸的朋友,他说他对访问以色列没有兴趣。[76]

参考资料

  1. ^ 1.0 1.1 Press, The Associated. Illinois: Resignation in Jewish Dispute.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9-06 [2024-01-07].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1). 
  2. ^ 2.0 2.1 DePaul University. web.archive.org. 2015-01-15 [202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5. 
  3. ^ 3.0 3.1 Finkelstein, Norman (2003). The Holocaust Industry: Reflection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Jewish Suffering ((2nd ed.) ed.). Verso. p. xi.
  4. ^ 4.0 4.1 4.2 4.3 Friel, Howard. Chomsky and Dershowitz: On Endless War and the End of Civil Liberties. Interlink Publishing. 2013-09-21 [2024-01-07]. ISBN 978-1-62371-03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7). 
  5. ^ The Jewish supremacist state (A comment on B’Tselem’s ‘apartheid regime’ designation for Israel). Mondoweiss. 2021-01-15 [202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1). 
  6. ^ 6.0 6.1 6.2 6.3 Hiltermann, Joost. Review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Palestine: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Intifada Years. Middle East Journal. 1997, 51 (4) [2024-01-07]. ISSN 0026-31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7. ^ 7.0 7.1 7.2 7.3 7.4 7.5 Finkelstein, Norman G. 1953– | Encyclopedia.com. www.encyclopedia.com.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8. ^ 8.0 8.1 8.2 8.3 Holden, Stephen (February 10, 2010). "Is This a Man Who Sheds Light, or Simply Sets Fires?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20
  9. ^ "Ha'aretz on The Holocaust Industry". Normanfinkelstein.com.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August 14, 2012.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11.
  10. ^ The Making of Norman Finkelstein - Reality Asserts Itself (2/4),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3) (中文(中国大陆)) 
  11. ^ Harris, Ben. The Academic Exile of Norman Finkelstein -- New York Magazine - Nymag. New York Magazine. 2007-12-07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7). 
  12. ^ Swaim, Lawrence. How Finkelstein Broke the Trauma Bond, and Beat the Holocaust: Traumatic Memory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Systemic Evil. John Hunt Publishing. 2015-10-30 [2024-01-09]. ISBN 978-1-78535-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9). 
  13. ^ 13.0 13.1 Finkelstein, Norman G. (May 13, 2006). "Haunted Hou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nthly Review.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20. It was only many years later after reading Noam Chomsky that I learned it was possible to unite exacting scholarly rigor with scathing moral outrage; that an intelligent argument didn't have to be an intellectualizing one.
  14. ^ 14.0 14.1 Smith, Jordan Michael. An Unpopular Man. The New Republic. 2015-07-07 [2023-12-23]. ISSN 0028-65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1). 
  15. ^ Samuels, David (June 11, 2012). "Q&A: Norman Finkelstei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blet. Retrieved August 9, 2020
  16. ^ 16.0 16.1 16.2 Chomsky, Noam (2002). ""The Fate of an Honest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P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Press. pp. 244–248.
  17. ^ "The American Jewish scholar behind Labour's 'antisemitism' scandal breaks his sil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penDemocracy. Retrieved October 2, 2020.
  18. ^ American Radical - The Trials of Norman Finkelstein [2009],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4) (中文(中国大陆)) 
  19. ^ American Radical - The Trials of Norman Finkelstein [2009],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4) (中文(中国大陆)) 
  20. ^ Finkelstein, Norman. Bayt Sahur in Year II of the Intifada: A Personal Account.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1990-01-01, 19 (2). ISSN 0377-919X. doi:10.2307/2537413. 
  21. ^ The Making of Norman Finkelstein – Reality Asserts Itself (5/8) | Norman G. Finkelstein. web.archive.org. 2015-01-15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5. 
  22. ^ Shatz, Adam. Goldhagen’s Willing Executioners. Slate. 1998-04-08 [2024-01-10]. ISSN 1091-23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7). 
  23. ^ Jelle Bruinsma: Norman Finkelstein in The Netherlands. web.archive.org. 2010-09-09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9). 
  24. ^ In Defense of Academic Freed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October 12, 2007 John Mearsheimer’s Comments
  25. ^ Klein, David (2009). "Why is Norman Finkelstein Not Allowed to Teach?". Works and Days. 26/27 (Special issue: Academic Freedom and Intellectual Activism in the Post-9/11 University): 307–322.
  26. ^ 26.0 26.1 “It Takes an Enormous Amount of Courage to Speak the Truth When No One Else is Out There”: World-Renowned Holocaust, Israel Scholars Defend DePaul Professor Norman Finkelstein as He Fights for Tenure. Democracy Now!.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5). 
  27. ^ Howard, Jennifer (April 13, 2007). "Harvard Law Professor Seeks to Block Tenure for Adversary at DePaul 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3 (32): A13. Retrieved April 6, 2019.
  28. ^ Said, Edward W.; Hitchens, Christopher. Blaming the Victims: Spurious Scholarship and the Palestinian Question. Verso. 2001-09-17 [2024-01-11]. ISBN 978-1-85984-3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29. ^ Alan Dershowitz Exposed: What if a Harvard Student Did This?. Norman Finkelstein. 2003-02-08 [202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1). 
  30. ^ Finkelstein, Image and Reality of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pp. 45–46
  31. ^ Foreign Affairs - Book Review - Image and Reality of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 Norman G. Finkelstein. web.archive.org. 2007-03-11 [202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1. 
  32. ^ Shlaim, Avi (Winter 2006). "AVI SHLAIM, CONFIDENTIAL PEER REVIEW OF BEYOND CHUTZPAH FOR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ebruary 9, 2005" (PDF).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XXXV: 88. doi:10.1525/jps.2006.35.2.8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November 27, 2010.
  33. ^ Finkelstein, Norman (2003). The Holocaust Industry: Reflection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Jewish Suffering ((2nd ed.) ed.). Verso. p. xiii.
  34. ^ Bogdanor, Paul. The Jewish Divide Over Israel: Accusers and Defenders. Routledge. 2017-07-05 [2024-01-12]. ISBN 978-1-351-4804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2). 
  35. ^ Bartov, Omer (August 6, 2000). "A Tale of Two Holocaus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August 10, 2020.
  36. ^ Landau, Ronnie (July 21, 2000). "A grubby 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pectator. p. 30. evidence cited seems highly selective and dubious
  37. ^ German outrage at Holocaust book. The Telegraph. 2001-02-18 [2024-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4). 
  38. ^ Antonini, Roberto; Hilberg, Raul (August 31, 2000). "Interview with Raul Hilberg". Swiss National Radio (SBC-SSR).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27, 2006. the methods of the World Jewish Congress and some other organizations or people allied with it in his campaign I feel are detestable. I don't subscribe to them. In sum and substance I agree with what Finkelstein says.
  39. ^ Traverso, Enzo. The Holocaust Industry. Reflection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Jewish Suffering NORMAN FINKELSTE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2003-01-01, 11 (2) [2024-01-12]. ISSN 1465-4466. doi:10.1163/1569206037683112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英语). 
  40. ^ Cesarani, David (August 4, 2000). "Finkelstein's final solu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s Higher Education.  Most remarkably, in the course of his relentless attack on the 'Jewish elites', Finkelstein absolves the Swiss banks of serious misconduct towards Holocaust survivors and depicts them as victims of a Jewish terror campaign. To support this amazing argument he quotes a statement from the authoritative Report of the Independent Committee of Eminent Persons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systematic discrimination, obstruction of access, misappropriation, or violation of document retention requirements of Swiss law'. Indeed, but these words come from an annex.
  41. ^ 41.0 41.1 41.2 Amy Goodman (September 24, 2003). "Scholar Norman Finkelstein Calls Professor Alan Dershowitz's New Book On Israel a 'Hoax'". Democracy Now!.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December 23, 2004.
  42. ^ Alan Dershowitz Exposed: What if a Harvard Student Did This?. Norman Finkelstein. 2003-02-08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1). 
  43. ^ The Real Issue Is Israel's Human Rights Record. Norman Finkelstein. 2005-08-26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4). 
  44. ^ Finkelstein, Norman G. (June 2, 2008). Beyond Chutzpah: On the Misuse of Anti-Semitism and the Abuse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24989-9, contains an appendix written by Frank J. Menetrez, Dershowitz vs Finkelstein. Who's Right and Who's Wrong?, pp. 363–94.
  45. ^ 45.0 45.1 Marcella Bombardieri (July 9, 2005). "Academic fight heads to print, authorship challenge dropped from text". The Boston Globe reprinted by www.normanfinkelstein.com.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27, 2006.
  46. ^ Accusations Fly in Academic Feud | News | The Harvard Crimson. www.thecrimson.com.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47. ^ Marx, Eric (October 3, 2003). "Dershowitz Rebuts Critics' Plagiarism Charg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Jewish Daily Forward.
  48. ^ 48.0 48.1 Alexander Cockburn (September 25, 2003). "Alan Dershowitz, Plagiari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ation; full version available from Counterpunch.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9. ^ Scholar Norman Finkelstein Calls Professor Alan Dershowitz’s New Book On Israel a “Hoax”. Democracy Now!.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50. ^ JBooks.com - Interviews and Profiles: The Hazards of Making The Case for Israel. www.jbooks.com.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7). 
  51. ^ 51.0 51.1 Dershowitz vs. Cockburn (including exchange of letters). Norman Finkelstein. 2003-10-13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4). 
  52. ^ 52.0 52.1 Frank Menetrez: "Dershowitz v. Finkelstein: Who's Right and Who's Wrong?". Included as Epilogue in: Norman G. Finkelstein (2008). Beyond Chutzpah: On the Misuse of Anti-semitism and the Abuse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63–. ISBN 978-0-520-24989-9. Retrieved May 26, 2013.
  53. ^ 53.0 53.1 Menetrez, Frank J. (April 30, 2007). "Dershowitz vs. Finkelstein: Who's Right and Who's Wro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unterPunch. Includes e-mails attributed to Alan Dershowitz and remarks additional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attributed to Menetrez etal
  54. ^ Frank J. Menetrez: The Case Against Alan Dershowitz. web.archive.org. 2008-02-18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8). 
  55. ^ Alan Dershowitz: Menetrez's False Allegations. web.archive.org. 2008-03-01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1). 
  56. ^ Cohen, Patricia. Outspoken Political Scientist Denied Tenure at DePaul.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6-11 [2024-01-1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4) (美国英语). 
  57. ^ Abraham, Matthew. Out of Bounds: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4-01-02: p. 85. ISBN 978-1-4411-3823-1. 
  58. ^ 58.0 58.1 Abraham, Matthew. Out of Bounds: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4-01-02: p 86 [2024-01-18]. ISBN 978-1-4411-38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8). 
  59. ^ Howard, Jennifer (April 5, 2007). "Harvard Law Professor Works to Disrupt Tenure Bid of Longtime Nemesis at DePaul 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20.
  60. ^ Richard Forer Breakthrough: Transforming Fear Into Compass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E-book 2010; ISBN 9780615404585, pp. 45–46
  61. ^ 61.0 61.1 Abraham, Matthew. Out of Bounds: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4-01-02: p. 82. ISBN 978-1-4411-3823-1. 
  62. ^ Abraham, Matthew. Out of Bounds: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4-01-02: pp. 82–83. ISBN 978-1-4411-3823-1. 
  63. ^ News: Furor Over Norm Finkelstein - Inside Higher Ed. web.archive.org. 2010-03-16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6. 
  64. ^ 64.0 64.1 "DePaul University Statement on the Tenure and Promotion Decision Concerning Professor Norman Finkelstein". DePaul University. June 6, 200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ly 7, 2007.
  65. ^ DePaul Rejects Finkelstein :: Inside Higher Ed :: Higher Education's Source for News, Views and Jobs. web.archive.org. 2009-01-30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30. 
  66. ^ Swaim, Lawrence. How Finkelstein Broke the Trauma Bond, and Beat the Holocaust: Traumatic Memory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Systemic Evil. John Hunt Publishing. 2015-10-30. ISBN 978-1-78535-021-4. 
  67. ^ MacLeod, Donald. Holocaust academic vows to fight axe of university class. The Guardian. 2007-08-29 [2024-01-18].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8) (英国英语). 
  68. ^ Norman Finkelstein Denied Tenure at DePaul? [Confirmed] [Weblog] - Campus Watch. web.archive.org. 2007-09-27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69. ^ Democracy Now! | Headlines June 14, 2007. web.archive.org. 2007-11-14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4. 
  70. ^ "Students Will Begin Hunger Strike in Support of DePaul Professors Denied Tenu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June 25, 2007.
  71. ^ Finkelstein deal ends DePaul tiff. Chicago Tribune. 2007-09-06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1). 
  72. ^ Interview with Matthew Abraham. ACADEME BLOG. 2014-03-20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8) (美国英语). 
  73. ^ 73.0 73.1 American Israel critic denied entry to country. The Jerusalem Post | JPost.com. 2008-05-25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74. ^ Israel/Lebanon: Qana Death Toll at 28 | Human Rights Watch. 2006-08-01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8). 
  75. ^ O'Loughlin, Toni. US academic deported and banned for criticising Israel. The Guardian. 2008-05-25 [2024-01-18].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76. ^ 76.0 76.1 Israel denies entry to high-profile critic Norman Finkelstein - Haaretz Daily Newspaper | Israel News. web.archive.org. 2011-10-16 [202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