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
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父,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北宋太平州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人。
生平
其母因梦见李白而生,少有诗名,梅尧臣称其为太白(李白)后身。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年仅十九岁,历任官秘书阁校理,任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市)县尉,[1]武冈县令权邵州防御判官,[2]改太子中舍,[3]以军功转殿中丞。任桐城知县。[4]元丰四年(1081年),任奉议郎、通判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次年摄守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5]元丰七年(1084年)因违法被勒停,[6]后官朝请大夫,支持王安石变法,然不为王安石赏识,[7]熙宁十年(1077年)考满,改官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以国子博士致仕,[8]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复出知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军州事,元祐四年又弃官,[9]归隐当涂青山,政和三年(1113年)卒。[10]著有《青山集》30卷。
注释
- ^ 《全宋诗》卷259梅尧臣诗《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 《宋史》本传作“知武冈县”显误,此时郭祥正当为选人,应称“县令”而非“知县”。
- ^ 《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六年四月壬辰:“权邵州防御判官郭祥正为太子中舍,为江东路家便差遣。章惇言祥正均给梅山田及根括增税有劳也。”
- ^ 《全宋诗》卷1202李廌《题郭功甫诗卷》称:“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萧洒天与才”。
- ^ 苏轼《文集》卷七十《书吕行撰·郭祥正略考》:“祥正元丰四年复起为汀州通判,不久摄漳州。”
- ^ 《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七年三月壬子记:“前汀州通判、奉议郎郭祥正勒停。坐权漳州补僧道亨住持,不当受金,悔过还主,及违法差送接人,经赦也。”
- ^ 毛建军〈郭祥正交游与声名辩正〉:“《宋史·郭祥正传》载:‘时王安石新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划,有异议者,虽大臣亦当屏黜。神宗览而异之,一日问安石曰:“卿识郭祥正乎?其才似可用。”出其章以示安石,安石耻为小臣所荐,因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从章察访辟,闻之,遂以殿中丞至仕。’上段文字在王称《东都事略》、魏泰《东轩笔录》中均有记载,只是文字上稍有差异。对此段记载历来就有人提出质疑。……从郭祥正与王安石的别集中我们见不到二人有什么隔阂和误解,正相反,他们是一对忘年交,友谊始终如一。”
- ^ 《永乐大典》卷7324“郎”字韵引《王魏公集》.《国子博士致仕郭祥正可落致仕,特授奉议郎制》,又《全宋诗》卷858苏辙《郭祥正国博醉吟庵》诗称:“姑熟溪头醉吟客,归作茅庵劣容席。”
- ^ 《广东通志》卷二〇八《石室游》: “元祐戊辰二月廿有八日,当涂郭祥正子功来治州事,即明年,以其日上书乞骸骨。”
- ^ 嘉靖《太平府志》卷六:“卒年七十有九。”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