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史
中國的攝影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1842 年《南京條約》迫使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打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狀態,1839年誕生的攝影術隨即與前往中國的西方人一同進入中國。[1]19世紀50年代,西方攝影師在沿海港口城市開設攝影工作室,但很快他們的中國助手和當地的競爭對手就把照相館擴展到所有地區。第二次鴉片戰爭再一次間接推動了中國攝影史的發展,這時的外國人無需簽證即可在中國自由旅行,這之後湧現了眾多知名的西方攝影師及攝影作品,比如英意雙重國籍攝影師費利斯·比托,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遜[1]。到了十九世紀末,主要的城市都有照相館,中國的中產階層可以在那裡為家庭慶典拍攝人像。西方和中國的攝影師記錄了普通的街頭生活、重大戰爭和著名人物。富裕的中國人把攝影作為一種愛好,比如慈禧太后曾多次拍攝自己的肖像。
學者麥卡雷利(英語:Meccarelli)認為,中國攝影的早期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些因素包括對光學的研究(照相機暗箱的發明),現代化學的發展(光敏物質),西醫(特別是解剖學)的傳播和紮根,以及西方人和傳教士的存在(他們掌握了攝影工具的使用方法與經驗技巧)。[2]當時的攝影師不但對記錄他們所看到的東西感興趣,而且還使用新技術表達傳統美學和詩學。[3]
在二十世紀,就像世界其他區域一樣,攝影用於娛樂、檔案記錄、新聞傳播、政治宣傳與美術。
參考資料
- ^ 1.0 1.1 北極. 意想不到!摄影术竟然这么早就传入中国了. 攝影世界. 2019, (9).[失效連結]
- ^ Meccarelli, Marco; Foo, Yeewah; Flamminii, A.,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Art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 Ming Qing Studies, 2013: 117–160
- ^ Wu, Shengqing. Photo Poetics: Chinese Lyricism and Modern Media Culture. 紐約: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2020. ISBN 9780231192200.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Bennett, Terry; 徐婷婷. 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 1861-1879. 北京: 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236-869-9. OCLC 86929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