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任圜(?—927年 處決),五代後唐大臣。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東北)人。

祖任清,成都少尹。父任茂弘,避地太原,曾任西河令,有子五人,分別叫任圖、任回、任圜、任團、任冏。因任氏諸子風采都很不同,受到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喜愛,就把同宗的侄女嫁給任團為妻,並任命任圜為代州、憲州刺史。

圜善談辯,眾人害怕與之論議。李嗣昭昭義節度使之時,聘任圜為觀察使。李克用子李存勖即位後,曾與李嗣昭生隙,任圜趁奉命往來的機會為李嗣昭申辯,使得他們兄弟仍然和睦。後任潞州(今山西長治觀察判官,李嗣昭在常山之役時受傷死於軍中,任圜代理統軍,號令如一,敵人不知李嗣昭之死。之後攻克常山,後唐莊宗鎮州為北京,以圜為工部尚書真定(今河北正定、北京副留守,行留守事。次年在郭崇韜屬下任行軍司馬,充北面水陸轉運使,仍知府事。同光三年(925年),回朝任工部尚書。後唐時,被命跟隨皇子魏王李繼岌和郭崇韜出征,西蜀平定回師至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時,他擊敗康延孝叛軍。後唐明宗即位,班師途中的李繼岌聞訊自殺,任圜率其軍回到洛陽,明宗拜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三司韋說豆盧革罷相,朝政悉令任圜主持。因努力整頓財政,頗見成效。任圜與安重誨商議重新立相,任圜欲舉薦李琪。明宗李嗣源較信任安重誨。樞密使安重誨因向任圜討求歌妓不得而生不合,數次憤爭於朝,終被罷職,天成二年(927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出居磁州(今河北磁縣)。十月,任圜被安重誨誣與朱守殷合叛。安重誨遣供奉官王鎬赴磁州,矯制賜任圜自盡。端明殿學士趙鳳告訴重誨說:「任圜義士,安肯為逆!公濫刑如此,何以贊國!」任圜聚族酣飲,後仰藥死。[1]明宗知道後沒有怪罪安重誨,而是聲稱任圜勾結朱守殷,心懷怨望。後唐末帝登基後,追贈太傅

子任徹,後晉度支郎中。

注釋

  1.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十六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五代史·卷67》,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五代史·卷28》,出自歐陽修新五代史

參考

  • 《唐故任府君墓志銘並序》
  • 《大唐故代州刺史任公尊夫人高氏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