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動物比喻測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動物比喻測試是一個由Dr. Albert Levis博士,創造開發博物館[1][永久失效連結]的創建人以及負責人,所開發的心理學測驗。動物比喻測試是Levis的爭論分析,一本心理學書中所講述的一項測試[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動物比喻測試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創作以及分析考驗。與常規的測驗不同,動物一步測驗即使診斷也是治療。與 Rorschach testTAT不同,動物比喻測試以自我分析為前提,使用的是自我評價問卷。其測試包含了美術治療法,認知行為治療和洞察療法,同時給行為分析提供了一個理論性的交流平台。

這個測試在臨床治療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同時也作為教育方面的評估,和人力資源的挑選。這個測試由哈姆登,CT的行為標準研究中心(美國的一個醫療培訓以及研究中心)所開發。

「動物比喻包含了廣闊的一系列意義,從侮辱到表達愛意。兩個調查仔細的看了下是什麼因素使得這些比喻如有攻擊性。調查1看了下40個常見的比喻,結果是雖然他們的意思不同,但是他們有以描述墜落,意見不一致,以及愚蠢為中心。這些比喻中的攻擊性都來源於對於動物的反感以及對於對象的非人化的貶低。調查2看了下比喻詞所在的上下文,發現比喻們具不具有攻擊性與所用的語氣,表情,性別以及對象的社會團體也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差別影響了比喻詞是否具有攻擊性。」 [1]

參考

  1. ^ Beastly: What Makes Animal Metaphors Offensiv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September 2011), 30 (3), pg. 311-325
  • Angus, L. E., & McLeod, J. (2004). The handbook of narrative and psychotherapy: 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 Bruner, J. (1998). Narrative and meta-narrative. In Ferrari, M. D., & Sternberg, R. J., Self-awareness: its natur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Bruner, J. (2004). Life as Narrative. Social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71(3), 691-710.
  • Levis, A. (1987). Conflict Analysis: The Formal Theory of Behavior. Manchester, Vermont: Normative Publications.
  • Levis, A. (1987). Conflict Analysis Training: A Concise Program of Emotional Education. Manchester, Vermont: Normative Publications.
  • Suzuki, L. A., Ponterotto, J. G., & Meller, P. J. (2001).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assessment clinical,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其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