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制 (唐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募兵制唐朝創建的一種募兵制度,募兵制起源於均田制府兵制的破壞,是一種職業兵制度,同時也是導致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的原因。

起源

唐朝初期實行府兵制來徵集管理軍隊,但到了唐玄宗後期,府兵制遭到了嚴重破壞。唐初規定府兵三年一代,但隨着唐朝中期之後邊患增加,用兵不斷,戍期延長,加上腐敗日益嚴重,邊將侵吞士兵財物,強迫士兵為自己服苦役,因此無人願當府兵。天寶八年(749年),管理府兵的折衝府已經無兵可交。唐政府不得不停止徵發府兵,改行募兵制。唐初曾在局部邊地少量募兵,自玄宗時開始盛行,開元年間,京師宿衛、邊鎮戍兵和地方武力基本上俱為募兵充任。

編制

募兵分為三種,鎮守京師稱長從宿衛,後改名彍騎,戍邊稱健兒,又稱長從兵或長征健兒,地方稱團結兵。士兵由朝廷招募而來,長期服役,軍器衣糧均由朝廷供給,由專門將領統御,改變了府兵制下「將不專兵,兵不識將」的現象。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邊鎮掌兵將領稱節度使

影響

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正月—756年七月),鎮守京師的彍騎多招募市井無賴為兵,軍中腐敗叢生,戰鬥力低下,地方團結兵缺少財政支持,裝備差,數量少,唯有邊鎮軍力強大。唐初全國府兵68萬,京師附近便有26萬。而天寶元年(742年),全國軍隊57萬,邊地竟有49萬。《資治通鑑》記載:「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中國無武備。」專設將領統兵雖然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但使士兵只知將帥,不知朝廷,募兵逐漸成為了將領的私人軍隊。邊鎮的節度使更掌握了駐地的民政、財賦、刑法權力,逐漸脫離中央,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安史之亂中的安祿山便是如此發展而來。此外,募兵的軍器衣糧由國家供給,增加了國家的軍費開支和財政負擔。

參考文獻

引用

書籍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