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茶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喫茶店的外觀

喫茶店[註 1](日語:喫茶店きっさてん kissaten),或簡稱喫茶(日語:喫茶きっさ kissa),是一種日本特色的餐館,出售咖啡紅茶等飲品以及和果子等簡單食品[註 2]。喫茶店和咖啡館カフェ kafe)主要的區別在於經營許可證,一般而言「喫茶店營業許可」更容易取得,然而喫茶店不允許出售酒類並進行烹飪,而咖啡館需要「飲食店經營許可」且沒有這些限制條件;同時也沒有規定針對喫茶店和咖啡館的名稱加以限制和區別,飲食店也可以僅僅從事喫茶店的食物。總體而言,在日本,喫茶店在裝潢風格上相對復古,而咖啡則相對現代時尚,但多數日本咖啡店會使用英文標記的「cafe」或日文漢字的「喫茶店」兩種標示。[5][6]

歷史

「喫茶」一詞本意就是喝茶[註 2],這一詞彙最早是在鎌倉時代從中國傳入,指代當時的中國茶文化咖啡直到江戶時代德川綱吉時期才由荷蘭人傳入日本,而當時的文人大田南畝日語大田南畝認為咖啡「焦臭難堪」,而隨着日本開國以後西洋文化的傳入,越來越多的西式餐飲傳入日本,咖啡也開始隨着西餐廳的流行而登上一般百姓的餐桌之上。[7]:91如今,以咖啡為主的商店一般是使用外文的Cafe等字樣,以茶飲為主使用漢字「茶館」,剩下如專門起名「喫茶」大多保留了大正昭和時期的傳統日本風格。[6]

1866年,隨着海關關稅的確立,咖啡成為了一種進口商品進入市場,1888年從日本外務省辭去工作的鄭永慶在今天的東京上野開辦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間現代意義上的喫茶店[7]:93,名為「可否茶屋」,同時供應茶和咖啡,店內備有撲克、檯球、報紙、書籍等國內外消遣品,鄭是鄭成功胞弟之後,1859年出生於長崎,曾經留學耶魯,追求把咖啡當做一種文人的精神加以推廣,鄭本人「一邊喝着咖啡,一邊學習知識,把喫茶店當作文化交流的場所」,於是把自己的咖啡館取名為「可否」諧音咖啡、取名茶屋以迎合當時的知識分子,最終成功吸引到知識分子的歡迎。但相對於當時的物價,店中咖啡的定價還十分昂貴,且鄭本人店鋪格調過高,最終債台高築,只得化名偷渡到美國,不過在他之後日本的咖啡文化開始流行。[8][9][10]

1910年作為今天喫茶店原型的「不二家」在橫濱開張[11]。1911年,畫家松山省三、平岡權八郎、小山內薰創辦了春天咖啡(カフェー・プランタン Café printemps,水野龍創辦了保利斯塔咖啡(カフェー・パウリスタ Café paulista),築地精養軒創辦了獅子咖啡(カフェー・ライオン Café Lion),這三家咖啡館各具特色:春天咖啡是第一家會員制咖啡,會為會員提供特殊食譜,諸如森鷗外等許多文化名人都是店中的座上賓[12];而保利斯塔咖啡則兼有平價和連鎖的特色,起源於日本與巴西之間的外交合作,雖然在關東大地震中倒塌過,但一直營運至今,成為現存最古老的咖啡店,約翰·班儂小野洋子夫婦就非常偏愛這家店;獅子咖啡則是第一家女僕喫茶,則以西餐和酒為主,會有女服務員和顧客交談;自此,カフェー的名稱也開始流行。[7]:95-96;102;104

1922年開始,「喫茶店」的名稱開始流行,而到了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出現了以酒水和女招待為賣點的「咖啡店」、不出售酒品的「普通喫茶店」以及晝夜運營、出售內容折衷的「特殊喫茶店」分化[11]。1930年開始,咖啡店進入全盛時期,隨後政府出台了《咖啡店取締令》(カフェー取締令)管制咖啡店,咖啡店逐漸衰弱,而喫茶店成為了「時代的寵兒」。政府出台了《<咖啡店><酒吧>取締要項》(<カフェ><バー>等取締要項)《特殊飲食店取締規則》管制這些商店;另一方面,後者開始演化為「喫茶」或者只有男性雇員的「純喫茶」。雖然在1933年,特殊餐飲店在數量上是喫茶店的兩倍,但咖啡文化開始播及普通民眾,各地也發展出不同特色的咖啡文化,例如銀座就以高檔咖啡為主,而神田則以秀麗的女招待吸引學生,神保町的咖啡館則以安靜讀書為特色。[13]

二戰爆發後,咖啡作為進口品收到管制,政府出台了《代用咖啡統制要綱》以減少咖啡進口,到了1944年隨着咖啡進口的完全斷絕,許多喫茶店都開始自謀出路改行出售海帶茶。隨着二戰結束,原本隱匿的「咖啡店」又開始流行。1950年開始,日本恢復了咖啡進口,50年代名曲喫茶或歌聲喫茶流行,而深夜營業的喫茶與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也備受關注,同時1957年開始開始有個人經營的喫茶開業。1960年代中葉,爵士喫茶大流行,隨着家用汽車和家庭餐廳的普及,喫茶越發向簡易食品方面發展。1970年代開始,柴田書店創辦了《喫茶店經營月刊》,成為了經營喫茶的導引,同時喫茶開始向着薄利多銷的低端店和高級化、專業化的高端店分化。1980年代誕生了當今日本的國民咖啡品牌dotour,但隨着泡沫經濟的崩潰,業界也經營不順。1990年代,網咖露天咖啡漫畫咖啡開始流行。2000年後,日本咖啡行業又開始進入發展期,個人咖啡館開始流行,各類介紹的書籍也越來越多。[11]

法律規定

食品衛生施行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35條規定,咖啡店屬於飲食店行業,飲食店經營許可所允許的服務範圍包括提供含有酒精的飲料及提供烹飪餐飲服務,而喫茶則出售酒類以外的茶店的喫茶店行業,營業許可的服務範圍包括酒精類飲料以外的飲料和提供茶點。雖然一些名義上的「喫茶店」還提供餐飲服務,但事實上它們都屬於飲食店的範疇,反過來也有一些咖啡店實際上是不提供餐飲服務,可能這些店鋪其實申請的是喫茶店營業許可,將店鋪命名為「咖啡」還是「喫茶店」全憑藉店主的主觀。[14]

同時修正後的《風俗營業法》還對喫茶店等餐飲行業也做出了限制,主要針對近年來餐飲業人員在深夜拉客時違法被揭發的案件,規定包括特殊喫茶店在內的飲食店在22時以後不得招攬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飲食店人員不得在22時以後在街道或公共場所拉客;同時普通喫茶店也不能夠在22時以後接待未成年人顧客,座位面積低於5平方米的被納入風俗業,而幽會系喫茶被政府指定納入性風俗業。[15]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註解

  1. ^ 「喫茶」即平日說的「吃茶」,歷史上「吃」和「喫」屬於混用的同音同義異形,隨著歷史發展出不同讀音,音義相互影響[1],最終在漢語中「吃」本作「集」音後逐漸繼承「喫」音義,在有些地方二者仍保持同音[2],在當下中國大陸《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喫」作為「吃」的異體字,在台灣《異體字詞典》「吃」作為「喫」的異體字,但「喫」義兩岸四地均主要使用「吃」[3]
  2. ^ 2.0 2.1 喫茶:1. 茶を飲むこと。きっちゃ。2.「喫茶店」の略。 「音楽-」。喫茶店:コーヒー・紅茶などの飲み物、菓子や簡単な食事などを出す飲食店。[4]

來源

  1. ^ 平山久雄. 试论“吃(喫)”的来源.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 26 (4): 30–32. 
  2. ^ 温州日报瓯网 - “吃”与“喫”. www.wzrb.com.cn. [2020-05-23]. [失效連結]
  3. ^ 陳菘霖. 「吃」和「喫」的文字語義關係. 華語文教學研究. 2013-06-01, (10:2): 63–89. 
  4. ^ 松村明; 三省堂書店編修所. 大辞林 第3版. 東京: 三省堂. 2006. ISBN 4-385-13905-9. OCLC 76889728. 
  5. ^ 「カフェ」と「喫茶店」. 違いがわかる事典.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6. ^ 6.0 6.1 大家來找碴!日本的喫茶店與咖啡店(Cafe)大不同?. All About Japan.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高井尚之. 日本カフェ興亡記. 東京: 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 2009. ISBN 978-4-532-16697-7. OCLC 676685433. 
  8. ^ 可否茶館とは?日本の喫茶店の土台を作った喫茶店.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3) (日語). 
  9. ^ 日本コーヒー文化學會『コーヒーの事典』柴田書店、2001年、p. 136
  10. ^ 咖啡可否_三联生活周刊. www.lifeweek.com.cn.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2). 
  11. ^ 11.0 11.1 11.2 第124回常設展示 喫茶店がくれたもの〜その意味と役割.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2003-02-04 [202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12. ^ 奧原哲志. 琥珀色の記憶. 東京: 河出書房新社. 2002. ISBN 4-309-72716-6. OCLC 166683651. 
  13. ^ 大內田鶴子. 神田神保町と喫茶店--書籍・出版産業従事者と喫茶店の関係. 情報と社會 : 江戸川大學紀要 (江戸川大學). 2010.3, (20): 23-35 [202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4. ^ 喫茶店経営の基礎知識|カフェとの違いや純喫茶の魅力. オリジナルの居抜き物件・居抜き店舗ならABC店舗. 2019-06-30 [2020-05-23] (日語). 
  15. ^ 飲食店営業の規制 | 風営法のひろば. [202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9)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