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2月3日) |
典故
這個名稱首見於《新序・雜事二》中「共定國是」一詞:
“ |
楚莊王問於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孫叔敖曰:「國之有是,眾非之所惡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乎?亦在臣乎?」孫叔敖曰:「國君驕士曰:『士非我無逌富貴。』士驕君曰:『國非士無逌安強。』人君或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饑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國是無逌定矣。夏桀、殷紂,不定國是,而以合其取捨者為是,以不合其取捨者為非,故致亡而不知。」莊王曰:「善哉!願相國與諸侯士大夫共定國是,寡人豈敢以褊國驕士民哉!」 |
” |
國是這一概念到了宋代成為一個法度化的觀念,成為權力結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是」的選定與執行起源於北宋熙寧變法,到南宋末期。「國是」始終與黨爭、黨禁、偽學等重大政治事件互相糾纏[1]。選擇什麼樣的國是,就立什麼樣的法,並驅逐反對該法的士人官員,以便國是可以執行。在鬥爭激烈時,國是往往也成為打擊異己、獲取權力的工具,如章惇、蔡京等時。宋神宗時之所以要與士大夫或宰執共定國是,一個很重要的背景是宋仁宗時士大夫之異議、諫諍往往令仁宗的政令朝令夕改。
應用
參考資料
- ^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
- ^ 央視官方頻道 - 國是2017. [2017-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