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伯鮑姆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輛地鐵車輛穿過奧伯鮑姆橋

奧伯鮑姆橋(德語:Oberbaumbrücke),或譯上樹橋,是德國柏林施普雷河上的一座雙層橋梁,該市的地標之一。它連接過去被柏林牆分割的腓特烈斯海因克羅伊茨貝格兩區,已經成為柏林統一的重要標誌。

歷史

這座橋梁最初是一座木製吊橋,修建在昔日勃蘭登堡收稅的城市邊界上(建於1732年),作為城門和城牆的一部分。奧伯鮑姆這個名稱源自阻塞河道的覆蓋金屬釘的大樹幹,用作在夜間阻止走私的柵欄(Baum在德語中意為樹,因此這個名稱意為上樹橋),在當時城市的西部邊界另有一座樹幹的柵欄。

到1879年,木橋已經變化很大,長154米,是柏林最長的橋梁,但是已經不能滿足運輸的需要。於是制定計劃,修建一座新的石橋,正在計劃修建柏林地鐵的西門子和哈爾斯克公司,堅持修建一座綜合車輛,行人,和新的鐵路線的橋梁。

1900年的奧伯鮑姆橋
普倫茨勞中門塔

新橋修建了2年,開放於1896年柏林貿易展覽會期間。建築師和政府官員奧托·斯塔恩(Otto Stahn)將其設計成北德哥特磚砌建築式樣,運用許多裝飾元素,例如尖拱、十字拱、徽章。雙塔受到勃蘭登堡北部城市普倫茨勞中門塔(Mitteltorturm)的啟發。儘管純粹是裝飾性的,還是提醒人們此處曾是柏林的水上門戶。

1902年第一條地鐵通車,首班車運載19名乘客,從該橋東端的施特拉勞爾門站,前往波茨坦廣場。施特拉勞爾門站在1945年空襲中受損後拆除,但是仍能看到其四根砂岩包裹的支柱。

1920年柏林合併周圍的一些市鎮,奧伯鮑姆橋成為腓特烈斯海因克羅伊茨貝格2個新區之間的通道。1945年4月,納粹德軍炸斷該橋中段,試圖阻止紅軍過橋。戰爭結束後,柏林被分割為4個部分,奧伯鮑姆橋介於美占區和蘇占區之間。到1950年代中葉,行人、機動車和電車還能夠方便地過橋。

1961年修建柏林牆後,該橋成為東柏林西柏林邊界的一部分,由於施普雷河的全部河面位於腓特烈斯海因,東德的防禦工事延伸到克羅伊茨貝格一側的河邊。西柏林地鐵線被迫終止於西里西亞門站。從1963年開始,奧伯鮑姆橋用作只有西柏林居民通過的步行邊境。

1993年大橋重建

1989年柏林牆開放,次年兩德統一,該橋恢復從前的面貌,重建的中段由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設計。在柏林牆倒塌5周年時,1994年11月9日該橋向行人和車輛開放。一年後,到華沙大街的地鐵線重新開放。

自1999年起,傳統左傾的兩個區腓特烈斯海因克羅伊茨貝格居民舉行一年一度的水戰競賽,隊伍冠以諷刺性的名稱,如「無法無天-玩世不恭令人作嘔的柏林-腓特烈斯海因隊」和「克羅伊茨貝格家鄉軍(Landwehr)」,互相投擲腐爛的蔬菜,雞蛋,麵粉和水,象徵性地「重新征服」「背叛者」,腓特烈斯海因被戲稱為「東克羅伊茨貝格」,而克羅伊茨貝格被稱為「下腓特烈斯海因」。由於參賽者較多,裝備較優(包括自建水炮),腓特烈斯海因通常獲勝。

2001年成立腓特烈斯海因-克羅伊茨貝格區後,奧伯鮑姆橋不再位於兩區邊界。

參考文獻

座標52°30′07″N 13°26′44″E / 52.50194°N 13.44556°E / 52.50194; 13.4455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