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馬
Alexandre Dumas, fils 小仲馬 | |
---|---|
出生 | 1824年7月27日 法國巴黎意大利廣場 (今布瓦爾迪厄廣場) |
逝世 | 1895年11月27日 法國伊夫林省馬爾利勒魯瓦 | (71歲)
職業 | 小說家 劇作家 |
國籍 | 法國 |
體裁 | 小說 |
文學運動 | 浪漫主義 |
代表作 | 《茶花女》 |
配偶 | 娜傑施達·馮·克諾林 亨利埃特·雷尼耶·德拉布里埃 |
子女 | 科萊特·杜馬斯 珍寧·杜馬斯 Jeannine d'Hauterive |
小亞歷山大·仲馬(法語:Alexandre Dumas fils,法語:[alɛksɑ̃dʁ dyma fi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國劇作家、小說家,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作者。因其父大仲馬也是法國著名文學家、《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仲馬」的譯名,是清末翻譯家林紓依福州話的語音所譯。為區別,通常稱為小仲馬(法語的fils意思指「兒子」)。
早年
小仲馬之父大仲馬(1802年—1870年)風流至極,私生子無數。1824年一位女裁縫瑪麗-勞爾-凱瑟琳·拉貝(31歲)(1794年—1868年)在法國巴黎意大利廣場(今布瓦爾迪厄廣場)1號產下大仲馬的私生子之一,即小仲馬。大仲馬成名後,混跡於上流社會,完全拋棄他們母子。直到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終於良心發現,認了這個兒子,負擔了瑪麗-勞爾-凱瑟琳·拉貝的生活費用,但是他始終沒有承認瑪麗-勞爾-凱瑟琳·拉貝是他的妻子[1]。
茶花女
1842年小仲馬在「綜藝劇院」(Theatre des Varietes)遇見高級交際花瑪麗·杜普萊西,對她一見鍾情:「個子高高的,身材苗條,有烏黑的頭髮,臉色白裡透紅。她的頭小巧玲瓏,眼睛又黑又亮,顧盼自如,衍生出無限風情。」[2]瑪麗·杜普萊西即後來《茶花女》的原型,她生於1824年一個諾曼底的鄉村,原名是若絲‧阿爾豐西娜‧普勒絲(Rose Aphonsine Plessis),父母離異,瑪麗15歲時前往巴黎學做裁縫,十六歲即當起高級妓女,改名瑪麗.杜普蕾絲,喜愛華服珠寶,偏愛茶花,逸樂淫亂讓瑪麗染上了肺結核。
阿爾芒絲·布拉特是瑪麗在瑪德蘭路15號住所的鄰居,第一次即由阿爾芒絲帶小仲馬去見瑪麗。一日小仲馬在她的房間裡,發現她正在咯血,不斷地勸說瑪麗要保重身體。不久以後,阿爾豐西娜便成了小仲馬的情人。大仲馬曾問他說:「你同這位姑娘交往,究竟是因為愛她,還是因為同情她?」但是他對瑪麗不肯退出上流聲妓事業表示憤怒,有一天,小仲馬發現了瑪麗與一位名叫愛德華的年輕人來往的書信,1845年8月30日深夜,他寫了絕交書:「且讓我們一起遺忘,你忘掉一個你應該不會關心的名字,我忘掉一份不可能的幸福。」[2]。不久小仲馬隨大仲馬去西班牙旅行。後來瑪麗肺病沉重,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也常常咯血不止。
1847年,瑪麗病逝於巴黎,年僅23歲。去世後一周,小仲馬從阿爾及利亞回到法國。他悲痛萬分,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為了更好地揭示人物性格和主題,精心構思並着力渲染了瑪格麗特和阿芒的愛情波瀾。小仲馬對瑪格麗特所處的巴黎上層社交界,對七月王朝統治階級的糜爛生活做了真實寫照,使他一舉成名[1]。1852年,小仲馬的話劇《茶花女》初演。情節與小說《茶花女》基本一樣。此時,大仲馬正在布魯塞爾過著短期的流亡生涯,小仲馬給他電報上說:「第一天上演時的盛況,足以令人誤以為是您的作品。」大仲馬回電說:「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後期創作
話劇《茶花女》獲得重大成功之後,小仲馬專門致力於戲劇創作。通過《金錢問題》、《私生子》等劇本,揭露了醜惡的社會風俗[1]。1864年小仲馬與Nadjeschda von Knorring於莫斯科結婚,育有兩女。1875年2月21日,小仲馬以二十二票的多數被選入法蘭西學院,在當時是最高榮譽,使他的事業可說是功德圓滿,相較於無緣於此的巴爾扎克、大仲馬幸運許多。1895年11月27日小仲馬辭世,終年71歲,安葬於巴黎蒙馬特公墓,距離茶花女之墓僅有100米。
評價
小仲馬的劇作是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時期的產物,話劇《茶花女》也被視為法國現實主義戲劇開端的標誌。他的劇作不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取勝,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結構謹嚴,語言流暢,富有抒情意味。1897年,翻譯家林紓翻釋《茶花女》,當時譯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
主要作品
- 《茶花女》(1847)
- 《茶花女》(1852)
- 《半上流社會》(1855)
- 《金錢問題》(1857)
- 《私生子》(1858)
- 《放蕩的父親》(1859)
- 《克洛德的妻子》(1873)
- 《福朗西雍》(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