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施特羅邁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弗里德里希·施特羅邁爾
出生(1776-08-02)1776年8月2日
 神聖羅馬帝國
不倫瑞克-呂訥堡選侯國 哥廷根
逝世1835年8月18日(1835歲—08—18)(59歲)
 漢諾威王國 哥廷根
國籍德意志人
母校哥廷根大學
知名於發現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員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化學
機構哥廷根大學
博士導師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
路易-尼古拉·沃克蘭
博士生羅伯特·威廉·本生
艾爾哈德·米切利希
施影響於利奧波德·格梅林

弗里德里希·施特羅邁爾[1]教授FRS(For)FRSE(英語:Friedrich Stromeyer,1776年8月2日—1835年8月18日)是德國化學家,也是元素的發現者之一。[2]

生平

1776年8月2日,施特羅邁爾出生於哥廷根[3]他的父親是哥廷根大學醫學教授[4]

1793年至1799年間,施特羅邁爾在哥廷根大學學習醫學,師從醫學教授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此期間,他對化學也產生了濃厚興趣。1800年,他在導師弗里德里希·格梅林的指導下完成了一篇植物地理學論文[5]並獲得了哥廷根大學醫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在1801年和1802年遊歷了法蘭西共和國瑞士。在此期間,他拜訪了化學家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等名人,並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6]跟從當時法蘭西著名的化學家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學習了一段時間。[7]1802年,他成為哥廷根大學講師和化學藥劑監管員。1810年,他開始擔任哥廷根大學化學與藥學全職教授。[6]他的知名學生包括羅伯特·威廉·本生艾爾哈德·米切利希利奧波德·格梅林[8]

1817年,施特羅邁爾在研究化合物時,在其雜質中發現了新元素——[9]他還精確地描述了鎘的化學性質[10][11]

1819年,他首次科學地描述了異性石這種礦物。[12]

1826年,他當選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員。1827年,他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3]

1835年8月18日,他在家鄉哥廷根去世,享年59歲。[13]

紀念

位於哥廷根的墓地
  • 1832年,為了紀念他對化學的貢獻,硫銅銀礦(英語:Stromeyerite)以施特羅邁爾命名。[14]
  • 從1982年起,德國化學協會開始每年頒發「弗里德里希·施特羅邁爾獎」,以表彰在德國化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個人。獲獎者可以得到由默克集團贊助的3000歐元獎金。[15]

參考文獻

  1. ^ 新華通訊社譯名室 (編). 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修订本).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9. ISBN 9787100026741. 
  2. ^ 季天也. 中国镉产量世界第一 给镉进入人体划出安全线. 環境與生活 (中國知網). 2013, (6): 44–45 [2018-12-03]. ISSN 1673-94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3. ^ 3.0 3.1 Biographical Index of Former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1783–2002 (PD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July 2006 [2018-12-03]. ISBN 0 902 198 84 X.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4. ^ Gero von Wilcke: „Der Chemiker Friedrich Stromeyer, Vorfahren und Seitenverwandte「. In: „Archiv für Sippenforschung「, 33./34.Jg. 1969, S. 130–134.
  5. ^ 畢業論文:Friedrich Stromeyer. Commentatio inauguralis, sistens historiae vegetabilium geographicae specimen. Typis Henrici Dieterich. 1800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3) (拉丁語). 
  6. ^ 6.0 6.1 Priesner,Claus. Stromeyer,Friedrich. New German Biography 25: 578–579. 2013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德語). 
  7. ^ Deutsche Pharmazeutische Gesellschaft. Archiv der Pharmazie und Berichte der Deutschen Pharmazeutischen Gesellschaft 63. 1838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德語). 
  8. ^ Friedrich Stromeyer-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Mathematics Genealogy Project.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9). 
  9. ^ Hermann, C. S. Noch ein schreiben über das neue Metall. Annalen der Physik. 1818, 59 (5): 113–116 [2018-12-03]. Bibcode:1818AnP....59..113H. doi:10.1002/andp.1818059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1). 
  10. ^ Hans-Werner Schütt. Eilhard Mitscherlich, Prince of Prussian Chemistry.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1997: 16 [2018-12-03]. ISBN 9780841233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英語). 
  11. ^ Friedrich Stromeyer. Ein neu entdecktes Metall und Analyse eines neuen Minerals. Journal für Chemie und Physik. 1817, 21: 297–306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德語). 
  12. ^ Rare Earths Industry: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edited by Ismar Borges De Lima, Walter Leal Filho
  13. ^ Friedrich Stromeyer. Geni.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4) (英語). 
  14. ^ Stromeyer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ndat.org
  15. ^ 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 – Inhaber des Friedrich-Stromeyer-Preises. Gesellschaft Deutscher Chemiker.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0) (德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