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鎮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鎮孫
出生1235年
南宋廣東南海
逝世1278年
南宋大庾嶺(今江西省大余縣
職業南宋狀元
家鄉廣東番禺河南龍尾鄉

張鎮孫(1235年—1278年),南宋學者。字鼎卿,號粵溪。廣東南海人(宋代南海熹涌,今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熹涌)[1],入籍番禺河南龍尾鄉,家居住在廣州城內。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辛未科狀元宋朝唯一籍貫嶺南的狀元。

生平

張鎮孫出生以後,聰明伶俐、苦心讀書,很快便以博學強記而聞名,有「神童」之稱。15歲時參加童子試,成績優異,聲震家鄉。但隨後屢次考試均不中,直到咸淳六年(1270年)參加鄉試獲得第五名,次年赴京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參加殿試獲得第一。初時授秘書省正字,升校書郎,因與奸臣賈似道不和,德祐元年(1275年)外放為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通判。後來軍逼近臨安,棄城逃往家鄉照料雙親而被罷官。次年宋端宗登基,其航海至福建、廣東一帶,重新集結廣州附近的海上潰軍,與廣州都統凌震結集部隊分東西兩路,誓圖收復廣州。1277年3月,處於流亡狀態端宗到達惠州授以龍圖閣待制、廣東制置使兼經略按撫,統領廣東軍政大權。景炎二年(1277年)4月,帶兵收復廣州。11月,元朝右丞相塔出(也稱達春)與主將呂師夔索多等進攻廣州,其指揮戰船在珠江河面與元軍激戰,再退入城內抵抗,城破後投降。次年二月,被解送至元大都(今北京)途中於大庾嶺(今江西省大余縣)去世,享年44歲。文天祥獲悉張鎮孫的噩耗,特題詩悼念。

關於張鎮孫的生平,《宋史》和《元史》都沒有記載,只有明朝黃佐的《廣州人物傳·張鎮孫傳》等少量書籍可供參考。

疑團

張鎮孫是投敵的叛徒,還是為保廣州城百姓免遭屠殺而忍辱投降,其降元之事確有蹊蹺,史籍記載出入頗大,歷史上也存在爭議。作為正史的《宋史》、《元史》,均有元軍圍困廣州城,張鎮孫「以城降」的記載[2]陳大震的《南海志》也有「鎮孫降」記載。《廣東歷代狀元》對此隻字不提。而陳仲游的《廣王衛王始末》載「鎮孫死節」、陳仲微的《宋季三朝政要(附錄)》、清朝萬斯同的《宋季忠義錄》、阮元的《廣州通志》都有張鎮孫以身殉國的記載。張鎮孫既然投降了元朝,為何不見封官,反而押解北上呢?而忠於宋朝文天祥得知張鎮孫死訊,作詩悼念。但後人多有贊詩及紀念建築,可見普遍獲得後人正面評價。

紀念建築

位於廣州人民南路。原稱泰通里,張鎮孫自幼居住於此[3],中狀元後人們在街口處建起一座狀元牌坊,又把通泰里改名為狀元坊。牌坊在明朝毀於戰火,現時的雕像和牌坊均為重建。

狀元井

位於海珠區同福中路南市大街內。相傳張鎮孫的曾孫在此建村,開挖水井,以示飲水思源之意。

狀元墓 

張鎮孫在大庾嶺去世時,同時殉難的還有簡、蔡兩位夫人。其侄張正琦時任南雄教授,將遺體成殮,葬於廣州城北的永泰里(今三元里)。墓在清兵在圍攻廣州時被毀。

見面亭

相傳建於龍船崗,今海珠區政府大院前,現時已不見蹤跡。

著作

主要著作有《見面亭集》十卷、《四書析義》、《名臣言行錄》等,但都未能保存下來。黃佐的《廣州人物傳》收錄了其殿試文章《廷對策》,和兩首詩歌。

參考資料及注釋

  1. ^ 關於其籍貫,至少有三種說法:《粵詩搜逸》認為是南海人,《廣東通志》認為是番禺人,《粵東詩海》認為是順德人, 廣州狀元坊 狀元張鎮孫的家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6-17.,廣州日報
  2. ^ 宋史·瀛國公紀》:「張鎮孫以城降」;《元史·世祖紀》:「出兵臨之,鎮孫乞降」;《元史·哈剌觴傳》又載:「哈剌觴引兵繼至,諭宋安撫張鎮孫、侍郎譚應斗以城降,從」,
  3. ^ 清朝南海縣續志》:「狀元坊為張鎮孫所居」

書籍

  • 廣東百科全書,ISBN7-5000-5472-6/Z·30
  • 廣州百科全書,ISBN5000-5240-5/Z·3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