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奧孔與兒子們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奧孔與兒子們
Laocoon cum filiis
藝術家艾格桑德英語Agesander of Rhodes、阿提諾多洛斯及波利多魯斯
年份公元前20年160年
類型大理石雕刻
收藏地 梵蒂岡梵蒂岡博物館

拉奧孔與兒子們拉丁語Laocoon cum filiis),亦稱為拉奧孔群雕,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該雕像根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所稱是由三位來自於羅得島的雕刻家:艾格桑德英語Agesander of Rhodes、阿提諾多洛斯(Athenodoros)及波利多魯斯(Polydorus)所創造的,表現了特洛伊祭司拉奧孔與他的兒子Antiphantes和Thymbraeus被海蛇纏繞而死的情景。

歷史

拉奧孔的故事曾是索福克勒斯的一部已失傳的戲劇的主題,也被其他的古希臘作者提到過。拉奧孔為了表明特洛伊木馬是一個詭計,用一把長矛刺向木馬,不料導致殺身之禍。毒蛇是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海神波塞冬派出來的[1]。拉奧孔之死讓特洛伊人相信木馬是用於獻祭的聖物。這一事件最著名的描述見於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但很可能是雕像完成之後才創作的。

雕像的創作年代眾說紛紜,從公元前20年到公元160年。從羅得島發現的Lindos雕像上的銘文表明艾格桑德和Athenedoros生活的年代為公元前42年之後,因而公元前42年至公元前20年為拉奧孔雕像的創作年代較為可信。

雕像當初可能是為一古羅馬富戶的居所而作,於1506年在尼祿皇帝(54年至68年在位)的金宮遺址附近被發現,表明雕像可能曾為尼祿所有。雕像也曾在提圖斯的宮殿擺放過[2]。雕像出土後不久就被熱衷古典藝術的教宗儒略二世所收羅,並放置在梵蒂岡的Belvedere花園(現為梵蒂岡博物館的一部分)。

復原

20世紀前雕像的復原正視圖
現代的正視圖

發現雕像時,拉奧孔的右臂以及一個兒子的手、另一個兒子的右臂均缺失,導致藝術家與鑑定家們對於缺失部分的原有情形爭辯不休。米開朗琪羅認為拉奧孔的右臂是往回折的,這樣顯得痛苦,而其他人則認為右臂伸展指向天空,更有英雄氣概。教宗組織雕塑家們進行評議,拉斐爾作為評判。最終手臂伸展的方案勝出並被安裝到雕像上。

1905年,L. Pollack 在羅馬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發現了缺失的拉奧孔右臂,其正如米開朗琪羅所主張的右臂回折姿勢。這條右臂現在已經重新安裝到雕像上,之前裝上去的兒子們的手、臂也都被移除。拆裝過程中,人們發現斷面、鑿痕以及金屬的榫頭、榫口表明雕像最初比文藝復興時代復原出來的情景更為緊湊,更像立體的金字塔形狀。為人所熟知的更開放、更為平面排列的形狀「明顯應歸因於羅馬帝國時代、文藝復興及現代的工匠們的一系列重新創作」。[3]

雕像有許多複製品,其中很著名的一座安置在羅得島馬耳他騎士團的大殿中。很多複製品還保留着手臂伸展的姿勢,但羅得島那個已經改正了。

影響

拉奧孔雕像的發現,對意大利雕塑家以及意大利文藝復興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眾所周知,米開朗琪羅曾被雕像的龐大規模以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古希臘美學,尤其是其對於男性體格的表現所深深吸引。拉奧孔的影響在米開朗琪羅後期的作品中明顯得到體現,例如他為教宗儒略二世墓所作的反抗的奴隸垂死的奴隸。雕像所表現的悲劇性的高貴成為萊辛關於文學與美學的著作的一個主題,該著作是早期藝術評論的經典之一。

佛羅倫薩雕塑家巴喬·班迪內利教宗良十世之命為雕像做一個複製品。班迪內利的版本通常會被複製成小型的青銅像,其原件現存於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查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為弗朗索瓦一世所作放置於楓丹白露宮的青銅像,是在 Francesco Primaticcio 監督下從原件翻模澆鑄的,現存盧浮宮博物館

一座木雕戲仿了拉奧孔雕像,用三隻猿猴替代了三個人物,這也許是步提香的後塵。這種做法常常被解釋為譏諷 班迪內利的拙劣複製品,但也有人說是對當時人與猿猴在解剖上的相似性爭論的一種看法。[4]

1799年,當拿破崙·波拿巴征服意大利之後,雕像的原件被運送到巴黎,並放置於盧浮宮中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拿破崙博物館中。隨着拿破崙的倒台,雕像於1816年由英國人還給了梵蒂岡。

拉奧孔作為藝術的理想

溫克爾曼寫到目睹死亡與失敗情景卻從中欣賞藝術美的矛盾處境。在爭論中最具影響力的論點來自萊辛的《拉奧孔:論繪畫與詩歌的局限性》(中文譯本:《拉奧孔》,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ISBN 7-02-002508-0),書中通過對雕像和維吉爾詩篇的比較,論證了視覺與文字藝術的區別。他認為藝術家不可能實實在在地描述犧牲者肉體上的苦難,因為這過於痛苦。從而他們只能在描述苦難的時候仍然保持美感。

威廉·布萊克的插圖畫拉奧孔以最不平常的方式參與了論爭,他環繞圖像的四周以幾種文字、向多個方向寫上註解。布萊克將雕像描繪成對已失傳的以色列原作的平庸拷貝,說它是「三個羅得島人拷貝了所羅門神廟中的耶和華與他的兒子撒旦與亞當雕像,然後附會上特洛伊的自然或歷史事件」。[5]這表明布萊克認為對於古代希臘和羅馬藝術的模仿是對創造性想象力的破壞,而且與猶太教-基督教注重精神的藝術形式相比較,這種古典雕像表現出平庸的自然主義。

1940年,克萊門特·格林伯格撰寫了Towards a Newer Laocoön一文,提出抽象藝術為藝術家們提供了一種可相匹敵的理想形式。文章的題目2007年被 Henry Moore 基金會用作一個展覽的標題,展出了現代藝術家們受雕像的影響而創作出的作品。

注釋

  1. ^ William Smith,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Taylor and Walton, 1846, p. 776.
  2. ^ Rose, Herbert Jennings, Laocoön, Hornblower, Simon (編),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 ^ Seymour Howard, "Laocoon Rerestored"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93.3 (July 1989, pp. 417-422), p. 422.
  4. ^ H. W. Janson, "Titian's Laocoon Caricature and the Vesalian-Galenist Controversy", The Art Bulletin, Vol. 28, No. 1 (Mar., 1946), pp. 49-53
  5. ^ Blake's comment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12-30.

引用

  • Haskell, Francis, and Nicholas Penny, 1981. Taste and the Antique: The Lure of Classical Sculpture 1500-1900 (Yale University Press), cat. no. 52, pp. 243-47 (illustrated with the extended arm).

延伸閱讀

  • Barkan, Leonard, Unearthing the Past: Archaeology and Aesthetics in the Making of Renaissance Culture, 1999,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8911-2978-0-300-08911-0
  • Beard, Mary,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Arms and the Man: The restoration and reinvention of classical sculpture", 2 February 2001, subscription requir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printed in Confronting the Classics: Traditions, Adventures and Innovations, 2013 EBL ebooks online, Profile Books, ISBN 1-84765-888-1978-1-84765-888-3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oardman, John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Classical Art, 1993, OUP, ISBN 0-19-814386-9
  • "Chronology": Frischer, Bernard, Digital Sculpture Project: Laocoon, "An Annotated Chronology of the 「Laocoon」 Statue Grou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9
  • Clark, Kenneth, The Nude, A Study in Ideal Form, orig. 1949, various edns, page refs from Pelican edn of 1960
  • Cook, R.M., Greek Art, Penguin, 1986 (reprint of 1972), ISBN 0-14-021866-1
  • Farinella, Vincenzo, Vatican Museums, Classical Art, 1985, Scala
  • Haskell, Francis, and Penny, Nicholas, 1981. Taste and the Antique: The Lure of Classical Sculpture 1500–1900 (Yale University Press), cat. no. 52, pp. 243–47
  • Herrmann, Ariel, review of Sperlonga und Vergil by Roland Hampe, The Art Bulletin, Vol. 56, No. 2, Medieval Issue (Jun., 1974), pp. 275–277,
  • Howard, Seymour, "Laocoon Rerestored",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 93, No. 3 (Jul., 1989), pp. 417–422,
  • Isager, Jacob, Pliny on Art and Society: The Elder Pliny's Chapters On The History Of Art, 2013, Routledge, ISBN 1-135-08580-3978-1-135-08580-3, Google Boo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Rice, E. E., "Prosopographika Rhodiaka", The Annual of the British School at Athens, Vol. 81, (1986), pp. 209–250,
  • Spivey, Nigel (2001), Enduring Creation: Art, Pain, and Fortitu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23022-1978-0-520-23022-4
  • Smith, R.R.R., Hellenistic Sculpture, a handbook, Thames & Hudson, 1991, ISBN 0500202494
  • Stewart, A., "To Entertain an Emperor: Sperlonga, Laokoon and Tiberius at the Dinner-Table",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Vol. 67, (1977), pp. 76–90,
  • "Volpe and Parisi": Digital Sculpture Project: Laocoon. "Laocoon: The Last Enigm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ranslation by Bernard Frischer of Volpe, Rita and Parisi, Antonella, "Laocoonte. L'ultimo engima," in Archeo 299, January 2010, pp. 26–39
  • Warden, P. Gregory, "The Domus Aurea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Vol. 40, No. 4 (Dec., 1981), pp. 271–278, doi:10.2307/98964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