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襄垣王朱仕㙺(1430年代—1503年7月30日),明朝襄垣恭簡王朱遜燂子,代簡王朱桂孫,明太祖曾孫;明朝第二任也是第二代襄垣王,後獲罪被押解進京,廢為庶人,國除。

生平

早年

正統十一年(1446年)六月獲賜名。[1]

朱仕㙺雖為朱遜燂與王妃蕭氏(1429年成婚)所生嫡長子和襄垣國繼承人,[2]但被其父所厭惡。正統十二年(1447年)八月,他攜一婦女騎馬前去大同城內的山西行都司衙門,自稱「年幼不能讀書理家,擔心被父親重責,出府迴避」,尋求庇護。次日,代王府長史官徐瑀將朱仕㙺領回襄垣王府,英宗聞訊,要求其從師讀書以「修身慎行」,也敕令朱遜燂自省是否對兒子管束過嚴。[3]

景泰元年(1450年)十二月,賜朱仕㙺夫人管氏冠服等物。[4]天順四年(1460年)五月,賜朱仕㙺夫人王氏誥命冠服等物。[5]

天順五年(1461年)二月,襄垣王府遷到蒲州。朱遜燂到後,臥病不起。朱仕㙺的庶弟朱仕堲朱仕埭在父親面前誣陷兄長,企圖奪嫡,朱仕㙺便在請求朝廷派御醫為父王治病時提出以堂兄代王朱仕㙻以代世孫代理國事例,由自己代理襄垣王府事。十月,英宗認為他想「乘父之病,奪其祿位」,寫敕書訓誡,但暗中調查後發現內情。[6]天順六年(1462年)二月,英宗嚴厲警告了朱仕堲、朱仕埭。[7]十二月,朱遜燂去世。朱仕㙺上奏請求得到本年祿米以備下葬、贍養事宜,戶部不允。[8]

襲王

成化元年(1465年)九月,明憲宗命成山伯王琮、遂安伯陳韶、武平伯陳能、清平伯吳璽、新寧伯譚佑、禮部左侍郎鄒乾為正使,禮科給事中董振、兵科給事中崔儀、工科給事中張璇、戶部郎中嚴憲、禮部郎中李岳、工部郎中吳誠為副使,持節冊封朱仕㙺為襄垣王。[9]成化二年(1466年)十月,以安遠侯柳景、泰寧侯陳涇、富陽伯李輿、刑部右侍郎董方、工部右侍郎李顒為正使,尚寶司司丞蔣敵、兵科給事中王秉彝、刑科給事中蕭彥莊、工科給事中王詔、兵部郎中王恕為副使,冊封西城兵馬副指揮王玘的女兒為襄垣王妃。[10]

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潼關衛百戶羅錦奏朱仕㙺第三子朱成鋜奪其妹為妾且稱為次妃,憲宗降敕告諭朱仕㙺,予以譴責,令他管束兒子、送還羅氏。[11]

七年(1471年)十月,朝廷得知朱仕㙺的五弟鎮國將軍朱仕坯等七人與儀賓侯世英等六人使家僮等人數次欺取市人財物並打傷人肢體等多次不法行為,不忍加罪,特敕朱仕㙺戒約諸將軍循守禮法,不要再遊蕩為惡,將侯世英等下巡按御史推問。[12]

十二月,朱仕㙺奏稱朱仕堲無禮,「褻服接敕書」「乘轎遇到兄長不下轎」「直入中門」「冬至遙賀不隨班行禮」,請求將其安置於代州、大同;[13]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朱仕㙺稱朱仕堲愈發僭越,想進京喊冤。憲宗命駙馬都尉周景、太監羅祥帶敕書切責朱仕堲,將其革去祿米、冠帶閒住,移敕各王府告知,並敕朱仕㙺遵守禮法,不必入京。[14]九月,朱仕堲逃往絳州投奔六叔靈丘王朱遜烇。憲宗命朱遜烇派人送朱仕堲回蒲州,也警告朱仕㙺不要再為難這個弟弟。[15]

成化十年(1474年)十月,朱仕㙺誣告朱仕堲收藏妖書等,憲宗命錦衣衛官往會巡按御史暨三司官調查,不僅發現他誣告,還得知他多次強奪民間女子充宮人,長子鎮國將軍朱成銀趁選婚強奪百姓所娶妻子,儀賓方露等五人及王妃父兵馬指揮王玘都一同作惡。都察院議擬覆奏,憲宗從之,認為朱仕㙺、朱成銀都有重罪,下敕切責令改過自新,嚴斥朱仕㙺「為兄則不仁,為父則不義」,下旨將其歲祿削去三分之二;朱仕堲送大同居住。[16]

被廢

朱仕㙺欠朱仕埭二百餘兩銀子不想還,於是讓後者與婢女景妙福發生關係作為抵償,但當朱仕埭因而想將景妙福收為己有後,又不願將景妙福相送,向朱仕埭索要巨額財物作為條件。景妙福因此自縊。成化十一年(1475年)五月,朱仕埭憤而舉報朱仕㙺「淫亂違法」及朱仕㙺弟朱仕𡍻、諸子長子朱成銀、次子朱成鑽「瀆亂聚淫」等事。憲宗派姑父駙馬都尉石璟、少監樊瑛、錦衣衛指揮趙璟前往蒲州,會同整飭邊備、刑部左侍郎杜銘和巡按御史林榮調查,[17]查出真相,更查出朱仕㙺縱容府中舍人蕭傑、校尉孫清、白諒等人與王妃及王府宮人通姦。朱仕㙺等人被押解進京,詔令皇親等官會審,皆屬實。九月,朱仕㙺、朱成銀、朱成鑽、朱仕𡍻、朱仕埭皆廢為庶人,朱仕㙺父子留居京城,朱仕𡍻、朱仕埭兄弟發守其父襄垣恭簡王墳園;王妃及宮人責令自盡;蕭傑、孫清斬首,白諒等五人杖一百械送廣西邊衛永遠充軍。[18]

朱仕㙺的其他兒子朱成鋜、朱成釞仍保留鎮國將軍爵位,但朱仕㙺的所有子孫都不得襲為襄垣王,襄垣國除;[2]成化十二年(1476年)四月,朝廷認為朱仕㙺罪狀已明,與朱仕堲之間曲直自分,故恢復朱仕堲的爵位,[19]但十二月代王朱成鍊為朱仕堲請求返回蒲州時,仍因其曾經害兄而不獲准,故朱仕堲失去主管襄垣王府的資格。[20]在其餘的襄垣王府宗室中,朱仕坯作為朱仕㙺最年長的弟弟被任為管府事鎮國將軍。[21]

朱仕埭的兒子輔國將軍朱成鑿通過朱成鍊和同居蒲州的堂叔山陰王朱仕堸出面為朱仕㙺的兒子朱成鉷、朱成鎕和自己的弟弟朱成鍜、朱成鈁請封。禮部失察,封朱成鉷、朱成鎕為鎮國將軍,朱成鍜、朱成鈁為輔國將軍,朱仕㙺第八女為延安縣主、第二妹為遂溪郡君、第三妹為長樂郡君。被揭發後,成化二十年(1484年)八月,朱成鑿被革去輔國將軍,代王停祿米一年,山陰王祿米減半。[22]

不遲於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十月,朱成銀、朱成鑽被發往鳳陽高牆,朱仕㙺仍留京。[23]

弘治二年(1489年)十月,詔令給朱仕㙺子女七人月支口糧折支布絹綿花米麥共三石。[24]

身後

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朱仕㙺在京城去世,或系賜死;[25]朱成鉷奏請自備棺木將其迎回蒲州安葬。明孝宗認為朱仕㙺罪惡深重,不允。[26]

正德七年(1512年)閏五月,朱仕坯為朱仕㙺子朱成鐸、朱成銍及朱仕埭之子朱成鍜請封。禮部議朱成鐸等是父親革爵前所生,應該受封。明武宗同意。[27]

原本襄垣王府因為搬離代國,可以不需要經過代王府直接奏事,但朱仕㙺被廢後,襄垣王府的事只能由代王轉奏,朱仕坯上奏後,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三月,襄垣王府恢復了獨立奏事權。[21]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八月,朱仕坯請求襲封襄垣王,禮部認為並無郡王犯罪革爵後由弟弟襲封的事例,詔令百官共商,認為朱仕坯既然已奉敕管理府事,足以奉祀襄垣恭簡王,明世宗於是詔令朱仕坯仍以原本官爵管王府事。[28]但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朱仕坯在兒子朱成鍨活動下得以續封為襄垣王。朱仕坯未受冊封即去世,[29]由朱成鍨襲封。嘉靖三十年(1551年)七月,代王朱廷埼上奏揭發朱仕坯冒封郡王,未果。[30]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成鍨去世後,襄垣王府鎮國中尉朱俊橇、山陰王朱俊柵再揭發朱仕坯冒封,十二月,朝廷調查,[31]隆慶三年(1569年)二月,不許朱成鍨的曾孫朱充煌襲封,仍按朱成鍨襲封前為輔國將軍的標準,改封朱充煌為輔國中尉管理府事,襄垣國再次除國且再未恢復。[2][32]

家庭

  • 王妃管氏
  • 王妃王氏

子孫

  • 第一子朱成銀,天順八年(1464年)五月賜名:鎮國將軍→庶人。有子女。嘉靖二年(1523年)三月已故。[33]
  • 第二子朱成鑽,天順八年(1464年)五月賜名[34]:鎮國將軍→庶人。有子女。嘉靖四年(1525年)六月仍在世。[35]
  • 第三子朱成鋜,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賜名:鎮國將軍。賦性儉約,不事浮靡,處兄弟和,與朋友信,崇儒術,勤學問[36]
    • 庶二子:輔國將軍朱聰灌,號清渠,弘治十年(1497年)八月賜名[37],性孝友,杜門讀書,樂善好禮。太僕卿徐江山稱其有「林泉高致」[36]
    • 第二女肥城郡君(1504年4月5日—1556年1月24日),羅氏生。儀賓南九貢(1494年12月14日—1542年12月31日),字賦之,號松軒[38]
  • 第四子朱成鈌,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賜名[39]:鎮國將軍,幼孤,鞠於仲兄朱成鑽,比長,痛父不祿,每遇歲時伏臘,輙悲號涕泗,事兄愛敬,終始不衰[36]
    • 第一子朱聰洲,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十月賜名[40]
    • 第二子朱聰𤁸,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十月賜名[40]
  • 第六子朱成釞,一作「朱成釟」,成化五年(1469年)三月賜名[41]:鎮國將軍
    • 嫡長子朱聰泍,成化十九年(1483年)四月賜名[42],弘治三年(1490年)賜誥命冠服[43]:輔國將軍
    • 第二子朱聰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十月賜名[40]
    • 嫡次子朱聰泳,弘治五年(1492年)四月賜名[44]
  • 子朱成鉷,成化十六年(1480年)十月以襄垣恭簡王第十孫身份獲賜名[45]:鎮國將軍
    • 第一子朱聰灉,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賜名[46],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一月在世[47]
    • [48]
  • 子朱成鎕:鎮國將軍→庶人[49][50]
    • 嫡長子朱聰涌,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賜名[46]
  • 子朱成鐸(1475年之前出生):鎮國將軍→庶人[49][50],天性孝謹,幼失怙,備嘗民間辛苦,居家有節儉風[36]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聰滉,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賜名[46],性恬靜,喜讀書,延師教子,善述父志。蒲州知州李乘雲扁其門曰「親賢樂善」[36]
  • 子朱成銍(1475年之前出生):鎮國將軍
    • 嫡長子朱聰沂,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賜名
    • 嫡次子朱聰沔,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賜名[46]
  • 第八女延安縣主[49]
  • 孫:輔國將軍朱聰淙[51],號清菴,夫人史氏(1513年7月16日—1557年4月17日),是史邦畿的女兒,張佳胤爲其撰墓誌銘[52]
    • 嫡長子:奉國將軍朱俊榷,善書法,娶王氏,封淑人,子二,女一[52]
    • 嫡次子:奉國將軍朱俊噤,娶惠氏,封淑人,子一,女三[52]
    • 庶子:朱俊𩜓,別室所生[52]
    • 庶子:朱某,別室所生[52]
    • 長女:臨泉縣君,儀賓范良憲[52]
    • 次女:陵川縣君(1535年—1556年),儀賓裴禹卿(?—1556年),是東平知州裴忠的仲子,因嘉靖大地震身故,出殯之時,陵川縣君以首觸棺大慟,翌日與父母兄弟訣別,自縊身亡。張四維爲其貞節碑撰文[52][51]

注釋及參考文獻

  1.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二》
  2. ^ 2.0 2.1 2.2 《明史》卷一百一 表第二 諸王世表二
  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七》
  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九十九》
  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十五》
  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三十三》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三十七》
  8.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四十七》
  9.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
  10.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
  11.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一》
  12.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七》
  13.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九》
  14.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一》
  15.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
  16.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四》
  17. ^ 卷一百四十一.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代府鎮國將軍仕埭訐奏其兄襄垣王仕㙺淫亂違法事都察院請遣內臣並皇親及錦衣衞堂上官往會整飭邊備刑部左侍郎杜銘廵按御史林榮按之 上命少監樊瑛樊瑛:廣本瑛作英。駙馬都尉石璟指揮趙璟從公勘實以聞 
  18. ^ 卷一百四十五.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降襄垣王仕㙺等為庶人初仕㙺負弟鎮國將軍仕埭銀二百餘兩令與其婢景妙福通仕埭因欲得之而仕㙺索以重貲不果妙福遂縊死於是仕埭訐奏仕㙺與弟仕𡍻子成銀成鑽瀆亂聚淫並縱舍人蕭傑校尉孫清白諒等通淫妃及宮人等事命官覈實拘繫至京詔令皇親等官會審不誣遂降仕㙺仕埭仕𡍻成銀成鑕為庶人仕㙺父子留居京仍勑太監羅祥送仕埭仕𡍻歸守墓妃及宮人責自盡傑清坐斬諒等五人絞命宥諒等死杖之百械送廣西邊衞永遠充軍家屬隨住 
  19.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二》
  20.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
  21. ^ 21.0 21.1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六》
  22.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五》
  23.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八十三》
  24. ^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一》
  25. ^ 《明世宗實錄卷二百二十一》
  26. ^ 《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二百一》
  27.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八十八》
  28.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三》
  29.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一》
  30.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百七十五》
  31.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五百六十六》
  32. ^ 《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八》
  33.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二十四》
  34.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五》
  35.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五十二》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邊像. 卷二. [嘉靖]蒲州志. : 30a. 
  37. ^ 《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八》
  38. ^ 張四維. 卷二十七·封朝列大夫松軒南公曁配肥城郡君合葬墓誌銘. 條麓堂集 (PDF). [2023-07-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7-17). 
  39. ^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三》
  40. ^ 40.0 40.1 40.2 卷五.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辛卯賜……代府鎮國將軍……成鈌長子曰聰洲第二子曰聰𤁸成釞成釞:抱本釞作釟。第二子曰聰淥 
  41. ^ 卷六十五.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壬寅賜……代府襄垣王第六子曰成釞成釞:廣本抱本釞作釟。 
  42. ^ 卷二百三十九.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賜……代府鎮國將軍成⿰金穴成⿰金穴:抱本作釟。嫡長子名曰聰泍 
  43. ^ 卷四十二.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己巳賜代府輔國將軍成銳成䥍聦泍聦泍:廣本泍作沐。誥命冠服如制 
  44. ^ 卷六十二.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甲子賜……襄垣王府鎮國將軍成入成入:舊校改作成釟。嫡第二子曰聰泳 
  45.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八》
  46. ^ 46.0 46.1 46.2 46.3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一》
  47.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八》
  48.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
  49. ^ 49.0 49.1 49.2 卷二百五十五.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 乙卯……先是代王成鍊與仕堸成鑿以庶人仕㙺仕埭子女妄奏請封已封鉷成鎕鉷成鎕:廣本抱本鉷上有成字,是也。為鎮國將軍成鍜成鈁為輔國將軍第八女為延安縣主第二妹為遂溪郡君第三妹為長樂郡君至是禮部以初失覺察檢舉待罪 
  50. ^ 50.0 50.1 卷一百三十一. 大明孝宗敬皇帝實錄. 先是代府庶人成鎕成鐸之妻俱卒其養贍米有司已如例停支至是鎮國將軍仕坏仕坏:廣本壞作坯,抱本作坵。奏成鎕等復娶繼妻請各賜米養贍從之 
  51. ^ 51.0 51.1 張四維. 卷二十五·陵川縣君貞節碑. 條麓堂集. : 4b.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張佳胤. 卷四十五·明封輔國將軍夫人史氏墓誌銘. 居來先生集. : 19a. 
前任:
父恭簡王朱遜燂
明襄垣國國王
1465年-1475年
繼任:
弟安惠王朱仕坯
以鎮國將軍管王府事,1539年襲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