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元諒(727年—793年12月23日[1][2]),武威郡姑臧人,唐朝將領。祖籍安息州。本姓,幼時為宦官駱奉先所養,初名駱元光。曾長期擔任鎮國軍節度使同華節度使

生平

早期仕途

駱元光高大美須,勇敢多計。年輕時從軍,擔任宿衛(負責警衛京畿與王宮),積功為試太子詹事。鎮國軍節度使李懷讓署奏他為鎮國軍副使、領治所華州事。駱元光曾在潼關領軍十多年,軍士都敬畏服從他。[3][4]

平叛有功

朱泚之亂期間,唐德宗逃到奉天縣建中四年(783年)十一月,朱泚遣將何望之以輕騎襲鎮國軍軍部華州,刺史董晉棄州而走;何望之因而據城,準備聚兵以絕東面道路。駱元光從潼關率所部而出,令義兵趁何望之尚未設備之機徑直進攻華州城,於是攻克華州,何望之逃歸。因倉促興兵,駱元光的軍隊用氈子做鎧甲,蒿草為箭矢。駱元光於是修城隍器械招募軍隊,不數日,得兵萬餘人,軍勢益振。以功加御史中丞。朱泚數次派兵來犯,都被駱元光擊退。當時,尚可孤守藍田,駱元光率兵二千屯昭應,成掎角之勢;邠寧、朔方節度使、河中尹李懷光屯九子澤,副元帥李晟從白馬津來紮營於東渭橋,河東節度使馬燧派行軍司馬王權以二千兵屯中渭橋,兒子馬匯以三千兵屯東渭橋。[5]叛軍向東不能過渭南,駱元光功居多。不久,遷華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關防禦、鎮國軍節度使,[6]武康郡王。先前,德宗下詔發豳、隴兵東討叛將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軍隊剛出關,朱泚派劉忠孝召還他們;到華陰時,華陰尉李夷簡說服驛官候吏李翼抓捕劉忠孝。李翼騎馬追到潼關,得到召兵的兵符,告知駱元光,駱元光斬劉忠孝示眾,收偽兵符,獻於行在。朱泚所召的軍隊不得入關,於是華州得以保全。[4]駱元光獨占其功,李夷簡的功勞不為人知。[7]不久駱元光加檢校工部尚書[3]

興元元年(784年),李懷光開始有貳心。詔鹽州刺史戴休顏守奉天,尚可孤守灞上,駱元光守渭橋。德宗出奔梁州[5]三月,李懷光亦作亂。戴休顏率奉天軍,韓游瑰率邠寧軍,駱元光率華州軍守潼關,尚可孤以神策軍屯七盤,皆受李晟節度,李晟軍大振。[8][9][10]李晟移軍東渭橋,與駱元光、尚可孤分扼京東要路;渭北節度使渾瑊與韓游瑰、戴休顏分典京西要路,掎角進攻。[3]三月,李晟、駱元光、尚可孤等都在城東屢次擊敗朱泚軍。[11]

五月,吐蕃受朱泚賄賂而撤軍,考功郎中陸贄卻認為吐蕃貪得無厭,其撤軍反而可賀,由渾瑊統戴休顏、韓游瑰乘其西北,李晟率駱元光、尚可孤攻其東南,即可平叛。[12]詔駱元光與李晟進取京城。李晟寫信給渾瑊、駱元光、尚可孤,約定日期進軍於城下。唐軍屯於滻西,叛軍全軍來攻,駱元光身先士卒奮擊,大敗之,進軍至苑東。李晟聚集駱元光、尚可孤、兵馬使吳詵王佖、都虞候邢君牙李演史萬頃、神策將孟涉康英俊、華州將郭審金權文成商州彭元俊等,號令誓師後陳兵於光泰門外。駱元光與李晟一同力戰,李晟派兵破壞苑垣殺入,叛軍連戰皆敗,於是大潰,官軍收復京師。[5][11][13]駱元光讓功於李晟,出屯於章敬佛寺。[8][9]六月,德宗加駱元光檢校尚書右僕射(一作左僕射),實封五百戶。[3][4][14]

朱泚敗亡前,他所任命的節度使、宰相張光晟反正。李晟想重新任用他,每有大宴會,都令他就座。駱元光罵道:「我不能與反虜(反叛者)同席!」拂袖(表示憤怒)回營。李晟不得已,將張光晟囚禁在家,後有詔不赦免張光晟,當月,張光晟被斬。[5][15]

七月,德宗從梁州回京還宮,渾瑊、時任邠寧節度使韓游瑰、戴休顏三將隨駕,李晟、尚可孤、駱元光三將以步騎十餘萬、旌旗數十里,奉迎於三橋。[8][14]論功行賞,駱元光與渾瑊相當,再賜駱元光實封二百戶、甲第、女樂,任其一子為七品正員官,[16]後改六品。[3][4][17]

時李懷光斷絕河津道路。先前德宗命渾瑊、駱元光攻打同州的李懷光軍,李懷光遣其將徐庭光(一作徐廷光)以六千銳兵守長春宮抵抗,渾瑊等數次為其所敗,不能進兵。時任河東節度使馬燧威名素著,當月,加河東保寧、奉誠軍行營副元帥,與渾瑊、駱元光、韓游瑰、鄜坊節度使唐朝臣會兵同討李懷光。[14][18][19][20][21]八月,駱元光到長春宮下,遣使招降徐庭光。徐庭光素來輕視駱元光,謾罵他;又讓胡人優伶在城上演戲,辱罵駱元光的先祖。駱元光派使者與他相約投降事,他說:「我只投降漢將。」駱元光深以為恥,派人告訴馬燧。馬燧率河東兵到,徐庭光投降馬燧,詔以徐庭光為試殿中監、兼御史大夫。河中平定後,馬燧愈發厚待徐庭光。駱元諒見韓游瑰,說:「他罵我先祖,我今日斬之,你助我嗎?」韓游瑰許諾。當月,駱元光在軍門遇到徐庭光,數其罪名,命左右劫而斬之,再拜訪馬燧並匍匐請罪。馬燧盛怒,要殺駱元光,韓游瑰說:「駱元光只是殺了一員偏裨,您尚且大怒如此,您要是殺了一個節度使,天子將如何行法?」馬燧默然。駱元光請求輸錢百萬勞軍自贖其罪,渾瑊也為他求情,久後,馬燧以駱元光功高,赦免了他。[22]德宗知道駱元光有擅殺之舉,擔心有人為此上表及有司彈劾治罪,先令宰相告諭諫官不要議論此事。[3][4]

李懷光進犯同州,渾瑊、駱元光敗之於乾坑。[4]李懷光被平定後,駱元光以華州潼關鎮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右僕射、華州刺史、上柱國、武康郡王的身份與韓游瑰、唐朝臣等各獲賜實封二百戶、一子六品正員官及五品階,其餘如故。[23]

安定地方

十一月,德宗在圓丘親祀昊天上帝,時任河中節度使渾瑊、澤潞節度使李抱真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駱元光、韓游瑰、唐朝臣、奉誠節度使康日知等大將侍祠。[17]

貞元二年(786年)七月(一作八月),吐蕃入寇涇、隴、邠、寧數道,游騎至好畤,左金吾將軍張獻甫、神策將李升曇蘇清沔等屯咸陽,渾瑊、駱元光奉命支援。[17][24][25]駱元光以八千人屯咸陽。詔駱元光經略鹽、夏二州。[26]十二月,詔駱元光、陳許兵馬使韓全義率軍一萬二千,會合韓游瑰的邠寧軍收復鹽州。[4][22]

貞元三年(787年)春,詔遣時任華州、潼關節度使駱元光、韓游瑰統眾與鳳翔、鄜、邠及諸道戍卒屯兵塞上,又命馬燧為綏銀麟勝招討使,率軍屯石州[20][27]分兵隔河與駱元光等以掎角之勢討吐蕃。二月,駱元光收復鹽、夏二州。[28]吐蕃大相尚結贊聞訊大懼,累次遣使請和、約盟。五月,詔駱元光率本軍隨渾瑊共二萬軍去清水與吐蕃會盟,後會盟地點改為平涼川;駱元光屯潘原、韓游瑰屯洛口以為聲援。駱元光對渾瑊說:「本奉詔,令在潘原堡紮營,以應援侍中(指渾瑊)。我想潘原距離平涼六七十里,蕃人多詐,倘有急變,如何趕到?請求在侍中附近紮營。」渾瑊認為這是違詔,堅決阻止。駱元光還是與渾瑊同進。渾瑊的營寨距盟所二十里,駱元光秘密將營寨移到挨着它的地方,壕柵深固。渾瑊赴會,駱元光於是戒嚴部伍,結陣營中。駱元光看到雲,認為不祥,吐蕃必生變,傳令約部伍出陣。當日,吐蕃人果然設下伏兵,乘渾瑊無備偷偷起事。時士大夫都穿朝服被擒,軍士死者十有七八。渾瑊單馬奔還,吐蕃追殺,渾瑊營將李朝彩不能整軍,軍眾多已奔散;渾瑊到時,只剩空營。全依賴駱元光的軍隊嚴整固守,渾瑊入駱元光營後,駱元光的軍隊成列殺出,涇原節度使李觀也用精兵五千埋伏在險要,吐蕃軍都散去。[26]駱元光遣輜重在前,與渾瑊整頓軍隊徐徐而回,時人以為有古良將風。當日若無駱元光、李觀,渾瑊幾乎不免。於是駱元光整軍,先遣輜重,再與渾瑊同申號令,嚴整其部伍而還,[24]時人謂駱元光有將帥之風。德宗嘉之,賜良馬十匹,金銀器、錦彩等甚厚。丁母憂,加右金吾衛上將軍同正,起複本官。[29]七月,德宗感念他的功勞大、業績大,賜姓,改名元諒[3][4][17][22]十一月,詔李元諒回師華州。[30]

四年(788年)正月,加隴右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臨洮軍使,移鎮良原。良原古城多毀壞,旁邊都是平地樹林和茂盛的草,地處隴東要地,吐蕃入寇時常在這裡牧馬休兵。李元諒遠離烽火台,修補城牆,親自率領軍士,與軍士同勞逸。除草、斬荊棘,等幹了就用火燒盡它們,方圓數十里都成為美田。勸軍士樹藝,每年收粟菽數十萬斛,足以自給。距城築台,上彀車弩,使得城池守備更加堅固。四月,又在舊城所在進築新城,以占據便地。吐蕃每次入寇劫掠都無所得,李元諒又都能立即擊退他們,涇、隴因此得安,吐蕃深深畏懼他。[3][4]

李元諒在任內署嚴礪為推官。[31]

李元諒因病於貞元九年(793年)十一月卒於良原。德宗很是悼惜,廢朝三日,贈司空,諡莊威,賻(賞賜財物助辦喪事)布帛米粟有差。[3][4]去世時官爵為潼關鎮國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華州刺史、武康郡王。靈柩歸於上都開化里之正寢。次年十一月葬於華陰縣潼鄉原新墳。[32]部將阿史那敘奉命統領李元諒部眾,戍守良原。[1]宗正卿李復繼任。[33]在行軍司馬、御史中丞董叔經請求下,德宗命中書舍人張濛作《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並序)》。《寶刻叢編》卷十引《金石錄》、《關中金石記》卷四有《唐節度李元諒懋功昭德頌》。其墓誌名為《唐故華州潼關鎮國軍使開府儀同三司左僕射兼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志銘並序》,由朝議大夫國子司業、上輕車都尉杜確撰寫、李元諒長子李平書寫,收錄於《隋唐五代墓誌匯編·陝西卷》。

李元諒死後,良原軍併入神策軍,但本州仍每年供其糧餉,民生受困,歷任刺史都害怕不敢說,華州刺史高郢奏罷之。[34]

評價

  • 《舊唐書》史臣曰:元諒退兵章敬,力戰讓功,雅有器度。及不忍小忿,專殺庭光,請罪軍門,壯哉烈士![3]
  • 德宗年間昭義節度使王延貴被賜名王虔休崔行先代他作《為昭義王大夫謝賜改名表》時寫道:「曩日劉玄佐之領浚郊,李元諒之居關輔,皆勛崇台揆,業濟艱難,方開加等之恩,姑受錫名之寵。」舉劉玄佐、李元諒功勳卓著而蒙賜名的例子,表達其效仿此二人粉身碎骨以報天恩之心。

家庭

史書沒有記載李元諒的家族情況。據墓誌,其為初唐功臣安興貴後裔,曾祖父安羨,左驍衛將軍;祖父安延,左武衛翊府中郎將,贈代州都督;父安塞多,易州遂城府折衝,贈幽州大都督。妻阿史那氏,封北海郡夫人,大曆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去世。長子李平,曾任太子右贊善大夫、朝散大夫。次子李莘,曾任將作監主簿、朝請郎。

注釋及參考文獻

  1. ^ 1.0 1.1 《舊唐書》卷一十三
  2. ^ 本傳作卒年六十二,此據墓誌卒年六十七。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四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六
  5. ^ 5.0 5.1 5.2 5.3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中
  6.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九
  7. ^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一
  8. ^ 8.0 8.1 8.2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三
  9. ^ 9.0 9.1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四
  10.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
  11. ^ 11.0 11.1 《舊唐書》卷二百下
  12. ^ 《興元賀吐蕃尚結贊抽軍回歸狀》
  13. ^ 於公異《李晟收復西京露布》
  14. ^ 14.0 14.1 14.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一
  15. ^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七
  16. ^ 陸贄《平朱泚後車駕還京大赦制》
  17. ^ 17.0 17.1 17.2 17.3 《舊唐書》卷一十二
  18. ^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一
  19. ^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四
  20. ^ 20.0 20.1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五
  21. ^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四上
  22. ^ 22.0 22.1 22.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二
  23. ^ 陸贄《誅李懷光後原宥河中將吏並招諭淮西詔》
  24. ^ 24.0 24.1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六下
  25. ^ 《舊唐書·德宗紀上》<吐蕃傳下>誤作「河中節度駱元光」。
  26. ^ 26.0 26.1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六下
  27. ^ 《新唐書·馬燧傳》誤作貞元二年事。
  28. ^ 《新唐書》卷七
  29. ^ 冊府元龜
  30.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三
  31. ^ 權德輿《唐故劍南東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支度營田觀察處置靜戎軍等使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使持節梓州諸軍事兼梓州刺史御史大夫鄭國公贈司空嚴公神道碑銘(並序)》
  32. ^ 《唐故華州潼關鎮國軍使開府儀同三司左僕射兼華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贈司空李公墓志銘並序》
  33. ^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二
  34. ^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五
  • 《文博》1998年02期《唐李元諒墓誌及其相關問題》,作者陝西省文物局文物鑑定組、潼關縣文管會辦公室侯養民、呼林貴、劉合心、徐濤、喬生江、趙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