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羅修士高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波羅12號從月球軌道上拍攝的毛羅修士建造斜視圖
阿波羅14號降落在毛羅修士環形山北面的毛羅修士高地

毛羅修士高地毛羅修士地層(Fra Mauro formation)是月球正面的一處月表特徵,為1971年美國阿波羅14號任務着陸點,以位於它之中的直徑80公里的毛羅修士環形山所命名,該建造及毛羅修士環形山都取名自十五世紀意大利僧侶地圖學毛羅修士阿波羅13號原計劃降落在毛羅修士高地,但最終因飛行中發生技術故障而沒能着陸[1][2][3]

毛羅修士高地被認為形成於雨海大撞擊所拋射的噴出物或碎屑。阿波羅14號期間,宇航員們從靠近直接着陸點的科恩坑(Cone)採集了噴出物,獲得了對地層深處成分更深入的了解,來自此次任務的數據幫助確定了雨海的大致年齡,表明它不超過42.5億年[2][4]

形成與地理

毛羅修士高地是一處分布廣闊的丘陵地質區,覆蓋了環雨海周邊的大部分月表,被認為形成於雨海大撞擊所拋出的噴發物。該地區主要由相對較低的山脊和丘陵組成,其間逶迤着起伏的山谷。大部分來自雨海撞擊的噴射物毯已被更後的撞擊碎片所覆蓋,且其表層也可能被發生的月震所擾動。從地層中發現的碎屑可能起源於原始月殼深處,在那裡收集的樣本可以更深入地揭示月球地質變遷史[2]。根據阿波羅14號所獲得的數據,該地層岩石學表明,撞擊和噴發的歷史可能跨越約5億年[5]

寬1000英尺、深約250英尺,靠近阿波羅14號着陸點的科恩坑,撞擊形成時間相對較晚,本次任務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對位於它邊緣上的原始雨海地層進行取樣[2]

阿波羅14號獲取的毛羅修士地層樣本顯示,形成雨海盆地的撞擊時間不超過42.5億年[4]

地質

阿波羅14號拍攝的照片顯示了科恩坑邊緣附近的一堆巨石,注意一些較大石塊上的分層。

阿波羅14號樣本分析表明,在直接着陸區存在五種主要的地質成分:風化角礫岩、碎屑角礫岩、火成岩岩性、粒狀岩性和撞擊-熔融岩性。這些組合物中的每種樣本都在着陸區兩處主要表面單元:約2500萬年的科恩坑瞬間撞擊覆蓋毯區和周邊更古老的高地區,這二者中的一處或二處都找到[6]

該建造的一處區域地質圖(點擊放大)

任務期間,宇航員艾倫·謝潑德艾德加·米切爾找到了科恩坑形成時撞擊拋出的噴發物,據信這一被雨海撞擊掘出的物質可能來自地下80米(260英尺)深處。大部分從月球弗拉·毛羅高地帶回的樣本都被歸類為科恩坑附近的角礫岩[7]

對阿波羅14號樣本進行的研究表明,樣本不支持着陸區可能被火山岩或玄武岩覆蓋的看法。科恩坑噴出物樣本中玄武岩很稀少,但在較遠的西部,直接着陸點對面,樣本則較為豐富。對此提出了兩種解釋:(1)降落點的玄武岩大部分位於科恩坑所發掘深度以下;或(2)登陸區下方曾存在過的玄武岩熔岩流已被附近一座直徑100米(330英尺)的隕坑抽走。據信[7],前者似乎更有可能,因為玄武岩類似於在科恩坑中所找到的。但所找到的玄武岩與着陸點是否存在直接聯繫則是不能確定的,因為它位於山脊間的山谷中,並且也有可能這些玄武岩只不過是因其他的撞擊而沉積在那裡的[7]

阿波羅14號宇航員採集了科恩坑噴出物中的石塊,這些石塊似乎是層狀和碎裂的角礫岩,由於它們地質齡較大,與周邊地表外觀明顯不同,越接近科恩坑,石塊的尺寸和數量就越大,相信它們發掘於科恩坑最深處。這些岩石也顯示了毛羅修士地層的一般特徵:碎屑結構分層節理或碎裂[7]

着陸地點選擇

由於阿波羅14號是一項早期阿波羅任務,因技術原因,着陸地點被局限在赤道地區。在阿波羅12號展示了降落在預定着陸區的能力後,任務策劃者們就開始考慮在月球粗糙但地質上更有趣的區域着陸[1]

被迫放棄的阿波羅13號任務原本計劃在毛羅修士高地着陸,阿波羅14號則被安排降落在澄海利特羅地區。但在阿波羅13號登陸失敗後,阿波羅14號的目標則重新調整為毛羅修士高地,因為它被認為比利特羅地區更有趣。在那裡,阿波羅14號的取樣目標是雨海撞擊噴出物,以便能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地質史。位於新形成的科恩坑附近的一處着陸點被選定,因為該隕坑充當了一個「自然探洞」作用,可讓宇航員獲得任務的首要目標—雨海噴出物[1]

1971年拍攝的阿波羅14號登陸點全景照片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Landing Site Overview. Apollo 14 Mission.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21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2. ^ 2.0 2.1 2.2 2.3 Apollo 14 Landing Site. The Apollo Program.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21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 
  3. ^ Fra Mauro.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1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2). 
  4. ^ 4.0 4.1 Compston, W.; Vernon; Berry; Rudowski. The age of the Fra Mauro Formation: a radiometric older limi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September 1971, 12 (1): 55–58 [2018-08-14]. Bibcode:1971E&PSL..12...55C. doi:10.1016/0012-821X(71)9005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9). 
  5. ^ Wilshire, H.G.; Jackson. Petrology of the Fra Mauro Formation at the Apollo 14 Landing Site. Abstracts of th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1972, 3: 803–805. Bibcode:1972LPI.....3..803W. 
  6. ^ Stöffler, Bobe; Jessberger, Lingner; Palme, Spettel; Stadermann, Wänke. Fra Mauro Formation, Apollo 14; IV. Synopsis and Synthesis of Consortium Studies (PDF). [2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6-30). 
  7. ^ 7.0 7.1 7.2 7.3 Sutton, Hait, Swann. Geology of the Apollo 14 landing sit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Lunar Science Conference. 1972, 1: 27–38. Bibcode:1972LPSC....3...27S.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