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煙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煙霧籠罩下的紐約

煙霧(英語:smog)是一種空氣污染現象。這個詞的原意是指在英國倫敦有時別稱「豌豆湯霧」的煙霞,是倫敦從19世紀到20世紀中期的嚴重問題。這種煙霧是在城市內燃燒大量的煤所造成;這種煙霧中包含有煙、二氧化硫和其他成分組成的煤煙微粒。現代煙霧,例如在洛杉磯發現的煙霧,是一種來源於從機動車內燃機排放的懸浮粒子造成的空氣污染,和工業廢氣在大氣中與陽光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結合初級排放形成光化學煙霧

詞源

英文的 "smog" 的來源為1905年亨利·安東尼·德輔在參加公共健康會議上遞交的報告《霧與煙》(Fog and Smoke),第一次使用了詞彙 "smog" 來指代「霾」。1905年7月26日倫敦報紙《每日畫報》引用了德輔的話,「他說不用科學就可以看見大城市中產生了些以前沒有的東西,就是煙霧(Smog)。」[1]第二天,報紙稱「德輔博士為公共做了貢獻,為倫敦霧製造了新詞。」1983年1月19日《洛杉磯時報》在文章中使用了霾一詞,並將其歸功於「一位機智的英國作家。」

光化學煙霧

此概念最早在1950年代由學者們提出。光化學煙霧包括以下幾種污染物:

受影響地區

倫敦

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臭名昭著的厚厚的大霧,事實上,往往是重新建立(在這裡)添加一個時期的古裝戲的神秘氣息。

英國首都倫敦羅馬帝國時期就曾經有煙霧污染。早在1273年,英王愛德華一世就曾經臨時禁止在城內燃燒煤炭。工業革命之後,這一現象更加嚴重。1952年倫敦發生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硫特大煙霧,城內暗無天日,並在數日內導致數千人因呼吸道感染死亡。於是英國隨即通過了1956年清潔空氣法令,在首都設立無煙區。時至今日,工業污染造成的煙霧已經永遠從倫敦城消失。不過交通污染造成的煙霧仍然有發生。

墨西哥城

煙霧籠罩墨西哥城

由於墨西哥城的位置是在一個碗型高地,冷空氣下降到墨西哥城的市區,將工業和交通所造成的污染困於其中,令墨西哥城成為拉丁美洲中最受煙霧困擾的城市。該城市的二氧化氮污染為國際標準的二至三倍[2]

列日

1930年12月1到5日,比利時默茲河沿岸城市列日,有60人因為煙霧霧霾和空氣污染而死亡[3]

德黑蘭

據估計,每年伊朗德黑蘭有超過5000人因為空氣污染而死亡,學校和政府部門為減低交通流量而關閉。專家認為造成煙霧污染的主因為該市的300萬台車中,大部份並沒有安裝現代汽車排氣系統應有的觸媒轉換器[4]

多諾拉

1948年10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因為空氣污染,有20人死亡,約6000人感到不適。

東南亞地區

1997年10月的東南亞空氣污染情況

1997年,由於印度尼西亞發生森林大火,導致煙霧蔓延至東南亞各國,甚至南亞非洲。其中作為鄰國之一的馬來西亞受到其嚴重影響,其中砂拉越古晉市空氣污染指數一度達到800度。

馬來西亞

NASA公布的霧害衛星圖

2019年9月初,印度尼西亞因為大量砍伐森林並用火耕開墾荒地而造成印度尼西亞至許多東南亞國家空氣污染,其中印度尼西亞當地污染最嚴重。造成太陽瑞利散射而呈現紅色,且已有2人因為煙霧窒息而死。200人因火耕而被印度尼西亞當地政府逮捕。

健康影響

在早期人們並不認為煙霧是有毒的,19世紀的工業家和中產階級,都認為煙霧是進步的代價,當時有歷史學家認為煙霧是「一個必要而且無害的自然結果」[5]。直到1952年,人們對煙霧的認知並沒有多大提高,當年12月5到9日期間,英國倫敦被煙霧籠罩,比正常情況下死亡人數多約3000人,是平時的3倍[6]。英國衛生部將過多的死亡人數歸咎於流感疫情,而1953年頭三個月意外死亡人數是流感死亡人數的7倍[7]

因應煙霧中的污染物而定,從而反映對生物身體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敏感或哮喘病發的影響程度。如煙霧當中含有毒金屬致癌物,大量吸收可增加致癌風險。

自然界產生的煙霧

參見

注釋與參考資料

  1. ^ Piazzesi, Gaia. The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Isocyanic Acid (HNCO) in the Urea-SCR Process (PDF) (PhD Thesis). ETH Zurich. 2006 [2019-10-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2-01). [頁碼請求]
  2. ^ Maricela Yip and Pierre Madl. Air pollution in Mexico City. University of Salzburg, Austria. 2000-12-14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5). 
  3. ^ Nemery, Benoit; Hoet, Peter HM; Nemmar, Abderrahim. The Meuse Valley fog of 1930: an air pollution disaster (PDF). The Lancet. 2001-03-03, 357 (9257): 704–708 [2021-06-11]. ISSN 0140-6736. doi:10.1016/S0140-6736(00)04135-0 (英語). 
  4. ^ Hundreds treated over Tehran smog. BBC News. 2005-12-10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5. ^ Ian Douglas; Rob Hodgson; Nigel Lawson. Industry, environment and health through 200 years in Manchester.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05-01, 41 (2): 246 [2021-06-09]. ISSN 0921-8009. doi:10.1016/S0921-8009(02)0002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英語).  |pages=|page=只需其一 (幫助)
  6. ^ Reassessment of the lethal London fog of 1952: novel indicators of acute and chronic consequences of acut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1-06-01, 109 (suppl 3): 389–394 [2021-06-11]. doi:10.1289/ehp.01109s33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英語). 
  7. ^ Bell, Michelle L.; Davis, Devra Lee. Reassessment of the Lethal London Fog of 1952: Novel Indicators of Acute and Chronic Consequences of Acut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1, 109: 389–394 [2021-06-11]. ISSN 0091-6765. doi:10.2307/34347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