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米海爾八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米海爾八世·巴列奧略戈斯
羅馬人的皇帝與獨裁者
出自拜占庭史學家喬治·帕奇梅雷斯英語George Pachymeres一卷名為Historia的手稿中的皇帝米海爾八世微型畫像
拜占庭皇帝
統治1261年8月15日 — 1282年12月11日
前任約翰四世(尼西亞皇帝)
鮑德溫二世(拉丁皇帝)
繼任安德洛尼卡二世
出生1224年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
逝世1282年12月11日(1282歲—12—11)(57—58歲)
羅馬帝國利西馬其亞
配偶狄奧多拉·瓦塔澤斯英語Theodora Palaiologina (Byzantine empress)
全名
米海爾·杜卡斯·安格洛斯·科穆寧·巴列奧略
Μιχαὴλ Δούκας Ἄγγελος Κομνηνὸς Παλαιολόγος
王朝巴列奧略王朝
父親安德洛尼卡·科穆寧·巴列奧略
母親狄奧多拉·安潔莉娜·巴列奧略
宗教信仰東正教
巴列奧略王朝
年表
米海爾八世 1259–1282
安德洛尼卡二世共治, 1261–1282
安德洛尼卡二世 1282–1328
米海爾九世(1294–1320)及安德洛尼卡三世(1321–1328)共治
安德洛尼卡三世 1328–1341
約翰五世 1341–1391
約翰六世(1347–1354)、馬修·坎塔庫澤努斯(1342–1357)、曼努埃爾二世(1373–1391)共治
安德洛尼卡四世僭位 1376–1379
約翰七世僭位 1390
曼努埃爾二世 1391–1425
安德洛尼卡五世 (1403–1407)及約翰八世(約1416–1425)共治
約翰八世 1425–1448
君士坦丁十一世 1448–1453
演替
上一王朝
拉斯卡里斯王朝尼西亞帝國
之後
奧斯曼征服

米海爾八世·巴列奧略戈斯拉丁語Michael VIII Palaiologos希臘語Μιχαήλ Η΄ Παλαιολόγος,1224年—1282年12月11日),拜占庭帝國皇帝,1259年至1282年在位。他是巴列奧略王朝的奠基人,這個王朝一直統治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陷落。1261年他從拉丁帝國手中奪回了君士坦丁堡,由此將尼西亞帝國轉化為重建的拜占庭帝國。

上台之路

米海爾八世是一名拜占庭帝國官員(megas domestikos)的兒子,他的母親是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三世的外孫女。雖然今天對拜占庭皇家親緣關係的知識有缺陷,但是在米海爾八世的先輩中至少有11位皇帝。他是拜占庭貴族中最高貴的人。假如1203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沒有攻占君士坦丁堡的話他本來可以按照合法的世襲序列登上皇帝寶座的。

米海爾八世早年就與眾不同,他後來成為尼西亞帝國皇帝的拉丁僱傭軍的長官。1258年狄奧多爾二世死後他與君士坦丁堡牧首阿爾塞尼烏斯·奧托里安一起成為了八歲的約翰四世的衛隊長官。同年11月他被授予執政官(despotēs)的頭銜。1259年1月1日在熱那亞共和國的幫助下他被提升為共治皇帝。

統治

1261年7月25日米海爾八世的軍隊從拉丁帝國最後一位皇帝鮑德溫二世手中奪回君士坦丁堡。米海爾八世於8月15日進入君士坦丁堡,並與他的幼子安德洛尼卡二世一起加冕。12月,留在尼西亞的約翰四世被刺瞎雙眼,關入修道院。君士坦丁堡牧首阿爾塞尼烏斯·奧托里安因此革除米海爾八世的教籍,其教籍一直到六年後(1268年)才被新牧首約瑟夫一世恢復。米海爾八世又迅速地將約翰四世的姐妹們遠嫁他處,讓她們的子女無法威脅他自己的孩子的繼承權。

米海爾八世進入君士坦丁堡後下令放棄所有拉丁習俗,恢復了大多數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前的拜占庭儀式和機構,恢復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重建被破壞的教堂、修道院和公共建築。他強烈地意識到西方拉丁世界,尤其是他的鄰國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國的卡洛一世、教宗瑪定四世威尼斯共和國),對他的巨大威脅,因為這些勢力試圖恢復拉丁人對君士坦丁堡的統治。

1259年米海爾八世戰勝了亞該亞侯國伊庇魯斯的聯軍。在教宗烏爾巴諾四世的調停下分別於1263年與亞該亞和1264年與伊庇魯斯達成和議。根據這個和議亞該亞將摩里亞米斯特拉斯摩涅姆瓦西亞等三座要塞讓給拜占庭。米海爾八世與熱那亞聯盟來對付威尼斯和其它愛琴海拉丁國家,最後則與熱那亞和威尼斯均達成協議來保障拜占庭與這些勢力之間的力量平衡,此外,他還和伊兒汗國建立拜占庭-蒙古聯盟,穩定其東部的新鄰居以及利用強大的伊兒汗國制衡羅姆蘇丹國

為了在教宗與拉丁帝國的支持者間製造隔閡,米海爾八世決定合併東正教天主教教會。1274年在第二次里昂會議上簽署了兩個教會的合併。但是米海爾八世做出的妥協在拜占庭遇到了巨大的反對。他不得不將許多反對合併的人關入監獄。

這場爭議使得拜占庭的東正教鄰居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加入了米海爾八世的敵人的陣營。在米海爾八世的統治期間這並沒有造成巨大的威脅。1270年代末米海爾八世利用保加利亞的內戰占領了保加利亞部分的色雷斯,甚至短期地將他的女婿伊凡·阿森三世推上保加利亞王位。短期內這個兩教合併也在西方達到了其外交目的。但是最後與那不勒斯聯盟的教宗瑪定四世還是革除了米海爾八世的教籍。另一方面,米海爾八世的兩位私生女配與伊兒汗國的阿八哈和蒙古領袖朮赤的後裔那海。那海兒子恰卡短暫控制過保加利亞國土。

通過精心安排的外交步驟米海爾八世挑動了西西里島上反抗那不勒斯王國的民變,並促使了加泰羅尼亞國王佩德羅三世入侵西西里。這導致了那不勒斯王國的分裂,那不勒斯國王不得不在此後(無效地)試圖重獲對西西里的統治。

在內政上米海爾八世恢復了拜占庭帝國老的管理制度,但是未敢校正其缺陷。通過發放廉價的銀幣他加速了拜占庭商業的衰敗。為了恢復君士坦丁堡的元氣以及保衛他在歐洲的省份他削弱了安那托利亞前線的軍隊,不得不削減其薪水以及取消其免稅。這個政策導致了這個前線的逐漸崩潰,甚至在米海爾八世1282年在色雷斯逝世前土耳其流民就已經開始逐步滲入安那托利亞了。米海爾八世所建立的帕萊奧洛戈斯王朝在拜占庭統治了近乎兩個世紀,比拜占庭歷史上任何王朝都要長。

家庭

1253年米海爾八世與尼西亞帝國皇帝約翰三世的姪孫女結婚。兩人有以下兒女:

此外米海爾八世還有兩位私生女: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 Charanis, Peter. "The Jews in the Byzantine Empire under the First Palaeologi." Speculum, 22 (1947), 75–77.
  • Harris, Jonathan, Byzantium and the Crusades (Bloomsbury, 2nd ed., 2014). ISBN 978-1-78093-767-0
  • Heath, Ian, Byzantine Armies, AD 1118–1461 (Osprey Publishing, 1995). ISBN 1-85532-347-8
  •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Vannier, J-F. Les premiers Paléologues (Etudes prosopographiques), 198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