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西尼德·霍爾瓦達
約翰·福西尼德·霍爾瓦達(Johannes Phocylides Holwarda,Jan Fokkesz, Jan Fokker, Johann Holwarda, Johannes Fokkes Holwarda, Jan Fokkens Holwarda, Jan Fokkes van haylen)(1618年2月19日—1651年1月22日)[1]是弗里斯蘭的天文學家、醫師和哲學家。他於1639年至1651年在弗拉納克大學教授哲學[2]。
他出生於霍爾沃德,因發現變星米拉(Mira)的光度變化週期而被人們銘記在心。在1638年的一項有系統的研究中,他發現米拉消失了,然後又再出現,週期大約是330天[3][4]。
霍爾瓦達也是原子論的支持者。他於1651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維圖斯-諾瓦》,定義了物質的形式:在形式上是原子的質地,物質被延展並分裂成原子。依據他的說法,身體或多或少是由原子形成的。他將原子區分為簡單的和復合的,是直接從上帝那兒接收運動的固體物質[5]。
月球上的一個撞擊坑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福西尼德環形山(Phocylides)[6]。
註解
- ^ Hockey, Thomas (編). The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Astronomers. Springer Publishing. 2009 [August 22, 2012]. ISBN 978-0-387-31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 ^ Pieter Willem van der Horst, The Sentences of Pseudo-Phocylides (Brill, 1978), 63.
- ^ Holwarda, Johannes Phocylides.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Mira, Omicron Ceti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0-24
- ^ Antonio Clericuzio, Elements, Principles and Corpuscles: A Study of Atomism and Chemistr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pringer, 2001), p. 187.
- ^ the-moon » Phocylides.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