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緬甸聯邦
ပြည်ထောင်စု မြန်မာနိုင်ငံတော်‌
1948年—1962年
國歌:世界不滅
Till the End of the World
首都仰光
常用語言緬甸語
宗教佛教
政府議會制共和國
總統 
• 1948–1952
蘇瑞泰
• 1952–1957
巴宇
• 1957–1962
溫貌
總理 
• 1948–1956, 1957–1958, 1960–1962
吳努
• 1956–1957
巴瑞
• 1958–1960
吳奈溫
歷史時期冷戰
• 建立
1948年1月4日
• 終結
1962年3月2日
面積
1948年676,578平方公里
貨幣緬元
ISO 3166碼MM
前身
繼承
英屬緬甸
緬甸聯邦 (1962年-1974年)
今屬於 緬甸

緬甸聯邦緬甸語ပြည်ထောင်စု မြန်မာနိုင်ငံတော်‌),是緬甸自英屬緬甸獨立之後建立的第一個聯邦共和政體,是指1948到1962年;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所建立的。自1962年奈溫及其軍隊發動政變推翻吳努統治後,緬甸政府之後開始推行緬甸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獨立時期(1948年-1962年)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緬甸共產黨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德欽努)重新取得執政權。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簽訂《中緬邊界條約》。[1]

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國軍之一支帶眷屬、情報員等撤退入泰國北部與緬甸交界。1950年起,緬甸就持續攻擊這支軍隊,並向國際控訴此軍隊入侵緬甸國境。中華民國接回一部分軍隊與眷屬,其他人則進入泰國,後來稱為泰緬孤軍[2]

參考資料

  1. ^ 《世界知識》半月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八〇年第二十期,1980年10月16日,第11頁
  2. ^ 李盈慧等,《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