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荀伯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荀伯玉(434年—483年)字弄璋,廣陵人,南朝宋南朝齊官員,南譙太守荀永之孫,給事中荀闡之之子[1]

生平

荀伯玉曾任撫軍(柳元景)行參軍、南徐州祭酒、鎮軍(劉子勛)行參軍。泰始年間,劉子勛造反,荀伯玉參與叛亂,被劉子勛封為新亭侯。劉子勛戰敗後,荀伯玉來到都城建康占卜謀生。建平王劉景素聞其名,召他,他沒有去[1]

後荀伯玉出任冠軍(蕭道成)刑獄參軍、平南府(蕭道成)參軍、晉熙王府(劉燮)參軍、鎮軍(蕭道成)中兵參軍兼任廣陵令。升明年間,出任驃騎(蕭道成)中兵參軍,兼任濟陽太守。後來又加封前軍將軍。升明二年(478年),蕭道成擔任太尉後,荀伯玉出任太尉府中兵參軍,並繼續兼任濟陽太守和前軍將軍。建元元年(479年),蕭道成稱帝建立南朝齊後,荀伯玉受封南豐縣子,食邑四百戶,並轉任輔國將軍、武陵王(蕭曅)征虜司馬,之後又接連擔任安成王(蕭暠)冠軍司馬、豫章王(蕭嶷)司空諮議,繼續兼任濟陽太守[2]

太子蕭賾僭越,平時生活起居都是皇帝規格,引發驍騎將軍陳胤叔以及荀伯玉不滿。陳胤叔和荀伯玉先後向蕭道成告密蕭賾行為僭越。蕭道成大怒,將蕭賾寵臣張景真處決。驍騎將軍陳胤叔卻害怕蕭賾報復,私下告訴蕭賾一切告密行為是荀伯玉所為,企圖推卸自己的責任[3]。蕭賾也因此事對荀伯玉懷恨在心[4]

蕭道成去世,蕭賾登基後,荀伯玉先後擔任黃門郎、豫章王(蕭嶷)太尉諮議、散騎常侍,繼續兼任濟陽太守。永明元年(483年),荀伯玉與垣崇祖一同被蕭賾處決[5]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南齊書·卷31》,出自蕭子顯南齊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南史·卷47》,出自李延壽南史

參考資料

  1. ^ 1.0 1.1 《南齊書》卷31:荀伯玉,字弄璋,廣陵人也。祖永,南譙太守。父闡之,給事中。伯玉少為柳元景撫軍行參軍,南徐州祭酒,晉安王子勛鎮軍行參軍。泰始初,子勛舉事,伯玉友人孫沖為將帥,伯玉隸其驅使,封新亭侯。事敗,伯玉還都賣卜自業。建平王景素聞而招之,伯玉不往。
  2. ^ 《南齊書》卷31:太祖鎮淮陰,伯玉歸身結事,為太祖冠軍刑獄參軍。太祖為明帝所疑,及征為黃門郎,深懷憂慮。伯玉勸太祖遣數十騎入虜界,安置標榜,於是虜游騎數百履行界上,太祖以聞,猶懼不得留,令伯玉卜,伯玉斷卦不成行,而明帝詔果復太祖本任,由是見親待。從太祖還都,除奉朝請。令伯玉看宅,知家事。世祖罷廣興還,立別宅,遣人於大宅掘樹數株,伯玉不與,馳以聞。太祖曰:"卿執之是也。"轉太祖平南府,晉熙王府參軍。太祖為南兗州,伯玉轉為上鎮軍中兵參軍,帶廣陵令。除羽林監,不拜.....升明初,仍為太祖驃騎中兵參軍,除步兵校尉,不拜。仍帶濟陽太守,中兵如故。霸業既建,伯玉忠勤盡心,常衛左右。加前軍將軍。隨太祖太尉府轉中兵,將軍、太守如故。建元元年,封南豐縣子,四百戶。轉輔國將軍,武陵王征虜司馬,太守如故。徙為安成王冠軍司馬,轉豫章王司空諮議,太守如故。
  3. ^ 《南史》卷47:驍騎將軍陳胤叔先已陳景真及太子前後得失,伯玉因武帝拜陵之後,密啟之,上大怒。豫章王嶷素有寵,政以武帝長嫡,又南郡王兄弟並列,故武帝為太子,至是有改易之意。武帝東還,遣文惠太子、聞喜公子良宣敕詰責,並示以景真罪狀,使以太子令收景真殺之。胤叔因白武帝,皆言伯玉以聞。
  4. ^ 《南齊書》卷31:世祖在東宮,專斷用事,頗不如法。任左右張景真,使領東宮主衣食官谷帛,賞賜什物,皆御所服用。景真於南澗寺捨身齋,有元徽紫皮褲褶,余物稱是。於樂游設會,伎人皆著御衣。又度絲錦與崑崙舶營貨,輒使傳令防送過南州津。世祖拜陵還,景真白服乘畫舴艋,坐胡床,觀者咸疑是太子。內外祗畏,莫敢有言。伯玉謂親人曰:"太子所為,官終不知,豈得顧死蔽官耳目!我不啟聞,誰應啟者?"因世祖拜陵後密啟之。上大怒,檢校東宮。世祖還至方山,日暮將泊。豫章王於東府乘飛〈燕鳥〉東迎,具白上怒之意。世祖夜歸,上亦停門籥待之,二更盡,方入宮。上明日遣文惠太子、聞喜公子良宣敕,以景真罪狀示世祖。稱太子令,收景真殺之。世祖憂懼,稱疾月余日。上怒不解。晝臥太陽殿,王敬則直入,叩頭啟上曰:"官有天下日淺,太子無事被責,人情恐懼,願官往東宮解釋之。"太祖乃幸宮,召諸王以下於玄圃園為家宴,致醉乃還。
  5. ^ 《南齊書》卷31:伯玉遭父憂,除冠軍將軍、南濮陽太守,未拜,除黃門郎,本官如故。世祖轉為豫章王太尉諮議,太守如故。俄遷散騎常侍,太守如故。伯玉憂懼無計,上聞之,以其與垣崇祖善,慮相扇為亂,加意撫之,伯玉乃安。永明元年,垣崇祖誅,伯玉並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