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階梯金字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階梯金字塔階梯形金字塔是一種建築結構,它使用逐級後退的平台或台階來獲得類似於稜錐的完整形狀。階梯金字塔在世界上多個不同地方代表着歷史上幾種不同的文化。這些金字塔通常很大,由多層石頭組成。該術語指的是具有相似設計的金字塔,它們相互獨立出現,建立它們的不同文明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

美索不達米亞

伊拉克南部4100年前的烏爾大神塔

金字形神塔是建造於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山谷和伊朗高原西部的巨大的宗教紀念性建築,其形式為逐級後退的階梯形金字塔。美索不達米亞及其附近有32個已知的金字形神塔。其中28個在伊拉克,4個在伊朗。知名的神塔包括伊拉克納西里耶附近的烏爾大神塔、伊拉克巴格達附近的阿卡爾庫夫神塔英語Ziggurat of Aqar Quf、伊朗胡齊斯坦恰高·占比爾,以及最近發現的伊朗卡尚附近的錫亞爾克遺址英語Tepe Sialk等。神塔由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埃蘭人和亞述人建造,作為當地宗教的紀念性建築。神塔的前身有可能是支撐在凸起平台或露台上的廟宇,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的歐貝德時期[1],最晚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紀。最早的神塔可能起源於蘇美爾早王朝[2]神塔以退台形式建在矩形、橢圓或正方形平台上的墊高,為金字塔形結構。曬乾的構成神塔的核心,外面有燒磚的飾面。飾面經常以不同的顏色上釉,可能具有占星學意義。國王有時在這些琉璃磚上刻上名字。神塔層數從2到7層不等,山頂有神龕或廟宇。進入神殿的途徑是在神塔的一側設置的一系列坡道,或者是從底部到山頂的螺旋坡道。它也被稱為天堂之山或眾神之山。

古埃及

左塞爾金字塔,攝於2010年

埃及最早的金字塔是階梯金字塔。在埃及第三王朝時期,建築師印何闐設計了埃及的第一座階梯金字塔,作為法老左塞爾的陵墓。該建築由一系列六級依次縮小的馬斯塔巴(一種較早的墳墓)組成,一個疊在一個之上,形成七個層(包括屋頂)和四個側面。後來的法老,包括塞漢赫特哈巴,也建立了類似的結構,分別稱為被掩埋的金字塔層級金字塔

到了埃及第四王朝,埃及人開始建造具有光滑面的「真正的金字塔」。這些金字塔最早出現在美杜姆,最初是為斯尼夫魯建造的階梯金字塔。斯尼夫魯後來造了其他金字塔,包括代赫舒爾曲折金字塔紅金字塔,它們是第一批真正的金字塔。通過這項創新,埃及階梯式金字塔的時代宣告結束。

非洲

伊博地區(Igboland)有一種獨特的建築結構:Nsude金字塔,位於尼日利亞伊博地區北部的Nsude鎮。用黏土/泥土建造了十個金字塔形結構。第一層基礎部分周長60英尺,高3英尺。上一層是周長45英尺。圓形不斷堆疊,直到到達頂部。這些建築是阿拉(Ala,不是伊斯蘭教的「安拉」)/烏托(Uto)神神廟的殿堂,人們相信神就在頂上。一根棍子放在頂部,代表神的住所。這些建築以五個一組、彼此平行的形式放置。由於它是由像努比亞的Deffufa一樣的黏土/泥土建造而成,因此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進行定期重建。[3]

歐洲

撒丁島阿克德迪山英語Monte d'Accoddi

撒丁島阿克德迪山英語Monte d'Accoddi考古遺址中有一座階梯金字塔,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人造土丘上的梯形平台,由一條傾斜的堤道到達。一個矩形建築坐落在平台上……平台可追溯到銅器時代(約公元前2700-2000年),隨後在青銅時代早期(約公元前2000-1600年)有少量活動。土堆附近有幾塊立石,現在在土堆腳下的一塊大石灰石板曾經用作祭壇。」[4]

中美洲

墨西哥特奧蒂瓦坎月亮金字塔

階梯式金字塔中最「高產」的建造者是前哥倫布時期文明。階梯金字塔的遺蹟遍布於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城市以及阿茲特克人和托爾特克人的建築。許多情況下,金字塔一層覆蓋一層,建立在先前存在的結構之上,使金字塔的大小不斷擴大。喬魯拉大金字塔特諾奇提特蘭大神廟便是這樣。

南美洲

階梯金字塔也是南美諸如莫切文化查文文化的建築的一部分。

北美洲

夏天的僧侶墩。混凝土階梯遵循古代木製樓梯的大致路線。

北美有許多土工階梯金字塔。階梯金字塔通常與橫跨東部林地(集中在北美東南部)的土墩和其他墓葬場所相關聯,是密西西比文化(公元900-1500年)中作為儀式中心建造的,被視為東南儀式體系(Southeastern Ceremonial Complex)一個方面。

北美最大的此類土工階梯金字塔是位於今伊利諾伊州卡霍基亞僧侶墩。僧侶墩結構的基礎超過16英畝[5],按面積計算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之一(僅次於旦達金字塔和喬魯拉大金字塔)。

印度尼西亞

中爪哇省婆羅浮屠
蘇庫寺英語Sukuh的主金字塔

除了立石、石桌和石像外,印度尼西亞南島巨石文化還具有土石階梯金字塔結構,在Cisolok附近的Pangguyangan遺址[6]和Kuningan附近的Cipari發現的被稱為「punden berundak」。[7]石金字塔的建造是基於當地的信仰,即高山和高地是祖先靈魂的住所。[8]

階梯式金字塔是中爪哇8世紀婆羅浮屠佛教紀念碑的基本設計。[9]然而,爪哇島後來建造的寺廟受到印度建築的影響,如普蘭巴南寺廟有高聳的尖頂。在15世紀滿者伯夷後期的爪哇,蘇庫寺英語Sukuh展示了南洋人的土著元素的復興,該寺廟在某種程度上和中美洲金字塔相似,類似的例子還有潘拿古南火山的階梯金字塔。[10]

參見

參考文獻

  1. ^ Crawford, page 73
  2. ^ Crawford, page 73-74
  3. ^ Basden, G. S. Among the Ibos of Nigeria, 1921 Psychology Press: p. 109, ISBN 0-7146-1633-8
  4. ^ Blake, Emma; Arthur Bernard Knapp. The archaeology of Mediterranean prehistory. Wiley Blackwell. 2004: 117 [31 August 2011]. ISBN 978-0-631-23268-1. 
  5. ^ Warren King Morehead, The Cahokia mounds: with 16 plates; a preliminary paper,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22
  6. ^ Pangguyangan. Dinas Pariwisata dan Budaya Provinsi Jawa Barat. [202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4) (印度尼西亞語). 
  7. ^ I.G.N. Anom; Sri Sugiyanti; Hadniwati Hasibuan. Maulana Ibrahim; Samidi , 編. Hasil Pemugaran dan Temuan Benda Cagar Budaya PJP I. Direktorat Jenderal Kebudayaan. 1996: 87 (印度尼西亞語).  Editors list列表缺少|last2= (幫助)
  8. ^ Timbul Haryono. Sendratari mahakarya Borobudur. Kepustakaan Populer Gramedia. 2011: 14. ISBN 9789799103338 (印度尼西亞語). 
  9. ^ R. Soekmono. Pengantar Sejarah Kebudayaan Indonesia 2. Kanisius. 2002: 87. ISBN 9789794132906 (印度尼西亞語). 
  10. ^ Edi Sedyawati; Hariani Santiko; Hasan Djafar; Ratnaesih Maulana; Wiwin Djuwita Sudjana Ramelan; Chaidir Ashari. Candi Indonesia: Seri Jawa: Indonesian-English, Volume 1 dari Candi Indonesia, Indonesia. Direktorat Pelestarian Cagar Budaya dan Permuseuman, Seri Jawa. Direktorat Jenderal Kebudayaan. 2013 [2020-02-23]. ISBN 97860217669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4). 

延伸閱讀

  • Harriet Crawford, Sumer and the Sumeria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3), ISBN 0-521-38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