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古琴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風入松》是一首古琴曲。

古琴曲

通志·樂略》載《風入松》為三十六雜曲之一。作者不詳,傳說為嵇康所作,一說為雍門周作,亦有說嵇康僅為作詞的,亦說作詞作曲皆為嵇康的。[1]>

三十六雜曲

《通志·樂略》以為:蔡氏五弄、雙鳳、離鸞、歸風、送遠、幽蘭、白雪、長清、短清、長側、短側、清調、大游、小游、明君、胡笳、廣陵散、白魚嘆、楚妃嘆、風入松烏夜啼、楚明光、石上流泉、臨汝侯子安之、流漸涸、雙燕離、陽春弄、悅人弄、連珠弄、中揮清、暢志清、蟹行清、看客清、便僻清、婉轉清。

風入松歌

《樂府詩集》卷六十有僧皎然《風入松歌》一首。

【風入松歌】

僧皎然
《琴集》曰:「《風入松》,魏嵇康所作也。」
西嶺松聲落日秋,千枝萬葉風飀飀。
美人援琴弄成曲,寫得松間聲斷續。
聲斷續,清我魂,流波壞陵安足輪。
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
風何淒兮飄飉 ,攪寒松兮又夜起。
夜未央,曲何長,金徽更促聲泱泱。

何人此時不得意,意苦弦悲聞客堂。


詞牌名

宋詞有《風入松》詞。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一帆江上暮潮平,騎鶴過瑤京。湘波山色青天外,紅香盪玉佩東丁。西圃仍圓夜月,南風微弄秋聲。
阿咸才俊玉壺冰,王母最憐生。萬年枝上千年葉,垂楊鬢春共青青。連喚碧筒傳酒,雲回一曲雙成。

畫船簾密不藏香,飛作楚雲狂。傍懷半卷金爐燼,怕暖銷春日朝陽。清馥晴熏殘醉,斷煙無限思量。
憑闌心事隔垂楊,樓燕鎖幽妝。梅花偏惱多情月,慰溪橋流水昏黃。哀曲霜鴻淒斷,夢魂寒蝶幽揚。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東。轆轤聽帶秋聲轉,早涼生傍井梧桐。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
臨池飛閣乍青紅,移酒小垂虹。貞元供奉梨園曲,稱十香深蘸瓊鍾。醉夢孤雲曉色,笙歌一派秋空。

蟬聲空曳別枝長,似曲不成商。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和醉重尋幽夢,殘衾已斷薰香。
蘭舟高盪漲波涼,愁被矮橋妨。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還泊郵亭喚酒,舊曾送客斜陽。

春風吳柳幾番黃,歡事小蠻窗。梅花正結雙頭夢,被玉龍吹散幽香。昨夜燈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妝。
最憐無侶伴雛鶯,桃葉已春江。曲屏先暖鴛衾慣,夜寒深都是思量。莫道藍橋路遠,行雲只隔幽坊。

陳允平
西清人住水雲鄉,心靜日偏長。閒中自樂壺天趣,笑紅塵誰是羲皇。疊嶂雙溪爭似,西湖雨色晴光。
碧龜巢處藕花香,波影浸書床。庭前一種紅蘭樹,薰風又吹長瑤芳。竹外椿前舞彩,柳邊槐底鳴璫。

曹冠
瑤煙斂散媚晴空,雲淡奇峰。澄江金斗平波面,扁舟載蓑笠漁翁。仿佛輞川圖上,依稀苕霅溪中。
舂鋤掠水浪花重,飛傍蘆叢。綺霞斜映征鴻影,供吟毫佳景無窮。頓起騎鯨遊興,泠然欲御清風。[2]

白樸
使君高宴出紅梅,腰鼓揭春雷。更將紅酒澆濃艷,風流夢不負花魁。千里江山吳楚,一時人物鄒枚。
軟金杯襯硬金杯,香挽洞庭回。西溪不減東山興,歡搖動北海樽壘。老我天涯倦客,一杯醉玉先頹。

白君瑞
一冬不見雪花飛,愛日盪晴暉。臘殘未解寒塘凍,東風細已露春期。正是年時策馬,相隨村落尋梅。
故人別久信音稀,排悶有新詩。雁聲北去江城暖,暗舒展花柳容儀。屈指燒燈不遠,等閒休鎖雙眉。

注釋

  1. ^ 《廣陵散考》(戴明明揚著,收於《嵇康集校注·附錄》1962 人民出版社):《琴苑要錄》引《琴書》云:「風入松,雍門周作。」《樂府詩集》卷六十「風入松歌」下引《琴集》云:「風入松,晉嵇康所作也。」《操縵指訣》云:「晉嵇康作詞,存對音」(花木名操)明楊西風《琴譜大全》載《風入松》一曲,商意一段。注云:「歌也,晉嵇康所作。」此謂歌詞亦叔夜作,想當然耳。
    長清、短清、長側、短側、風入松,皆見與《琴歷》(初學記十六,太平御覽五百七十八引。)皆三十六雜曲之一(見《通志樂略》)。而作者,則說各不同。凡著名之曲,說者多隨意歸之古人。此如《三峽流泉操》或謂商陵穆子作,或謂伯牙作,或謂阮籍作,或謂阮咸作,實皆未必然也。
  2. ^ 吳文英、陳允平、曹冠見《全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