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廉
黃大廉 | |
---|---|
大明貴州布政使司參議 | |
籍貫 | 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 |
出生 | 二月十二日 |
配偶 | 林氏 |
親屬 | 曾祖黃朝玉,祖黃伯聲,父黃循,母曾氏 |
出身 | |
|
黃大廉(1498年—1557年),字潔甫,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匠籍。
生平
二月十二日生,行三,治《詩經》,由國子生中式福建鄉試第三名舉人,年三十五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二名,第三甲第八十五名進士。觀戶部政,同年任直隸長洲縣知縣。在任期間以嚴治為稱,被謫去[1]。數年後,起為吉安府教授,遷國子助教,轉大理寺評事,升寺副,出爲廣東僉事,調廣西,丁內艱歸。復除四川僉事,轉貴州參議,在任七年,上疏乞休,歸二年卒於家[2][3][4]。
家族
曾祖黃朝玉;祖黃伯聲;父黃循,倉副使;母曾氏。慈侍下,妻林氏,兄大忠;大孝。
參考文獻
- ^ 《長洲縣志》(卷三):黃大廉,莆田人,壬辰進士,十一年任。以嚴治稱,敢決。謫調去。
- ^ 《國朝獻徵錄·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三》:貴州按察司僉事黃公大廉傳(黃謙)黃大廉字潔甫黃石人少神悟讀書夜分不休。登嘉靖壬辰進士,領縣長洲。長洲財賦之區,稱難治。大廉下車首定征徭立三品格輕重惟均豪猾積逋乾沒者一切置重法諸豪憾行金諸要津浸潤大廉短又逓倡飛語搖采風使者惑飛語又先入諸要津言輒無禮大廉大廉弗辯即日棄印綬歸貧無以自給夷猶如也。後數年,御史陳留?心行部下長洲,察大廉解官事□,疏起大廉吉安府教授,稍遷國子助教,咸著聲。轉大理寺□,出僉二廣臬司。廣多珠璣瑇瑁異香名犀大廉於署中嘗書吳隱之事自考丁內艱,復僉四川典茶□夷漢便之久。轉貴州參議,攝藩臬兩司事,計處帑金以蘇公費羅施人素不知學大廉清燕進諸生與講經義親自校藝諸生喁喁知變夷矣。三殿大工起,詔採木貴陽,大廉冒瘴鄉深入督採務在縮費輯民居貴陽六年部使者前後論薦凡七疏會肅皇萬壽節大廉以次當行時諸藩臣抵京入賀畢即爭赴嚴相府脩私謁致慇懃萬端大廉獨不謁曰朝京拜相禮也第於政事堂成禮私候之謂何故事凡藩臣奉表皆以資深者往賀表畢銓司以次推擢大廉資六年奉表復歸貴陽又一年竟不調大廉遂上疏乞休戒行都御史高翀御史鍾沂率官屬餞之郊供張侈盛都御史以下各賦詩?別貴陽夷漢父老出山谷中百里致壺漿勉留不可得先時武選郎薦平張翀以發相嵩父子奸編戍貴陽大廉臨發馳往訪翀間勞竟目以名節相勵顏行遺翀金翀謝之曰纍臣不蒙釁鼓執事者未甘心也翀不足計公獨不?身謀乎大廉曰季行父有言見有禮於君者愛之如孝子之事慈母也大廉恨不終事公矣自他遑恤遂與翀泣別別歸二年卒於家。後十年,穆廟新政,起翀都御史,鎮虔州翀遣使訪大廉使者歸報翀大廉沒巳久,翀感泣臨章水,投書吊之,詞備悽惋,且卹其孤。大廉他事不具論論處翀可以興矣。
- ^ 《嘉靖十一年進士登科錄》
-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進士同年序齒錄》
官銜 | ||
---|---|---|
前任: 鄭朝輔 |
明朝長洲縣知縣 1532年-1533年 |
繼任: 賀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