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齊柏林伯爵號
Graf Zeppelin
攝於1938年,剛下水不久的齊柏林伯爵號
美國海軍情報局於1942年印製的齊柏林伯爵號艦體配置識別圖,然而艦島的繪製與德國原設計完全不同
概觀
艦種航空母艦
艦級齊柏林伯爵級
代號「A航艦」(Flugzeugträger A
同型B航艦」(Flugzeugträger B
「C航艦」(Flugzeugträger C)
「D航艦」(Flugzeugträger D)
製造廠德意志造船廠
動工1936年12月28日
下水1938年12月8日
結局1946年被蘇聯打撈後用作靶艦,於1947年8月16日被擊沉
現況格丁尼亞波蘭北部波羅的海港市)離岸55公里,87米水深的海底
技術數據
滿載排水量31,367噸
全長262.5米
全寬31.5米(水線)
吃水7.6 m(基準)
8.5米(滿載)
動力蒸汽輪機,4軸
功率200,000馬力(折合150,000KW
最高速度33.8節
續航距離8,000海里(折合15,000公里,9200英里),19節(35千米/小時,22英里/小時)
乘員船員1,760人,飛行聯隊306人
飛行設施長240米 x 寬27米
武器裝備16 × 150毫米SK C/28型艦炮(15 cm)
12 × 10.5厘米38年式高射炮(10.5 cm)
22 × 37毫米SK C/30型速射炮(防空)
28 × 高射炮 (2.0 cm)
裝甲水線裝甲60-100毫米
飛行甲板20-40毫米
裝甲甲板40-60毫米
機庫側壁20毫米
艦載機常規42架(戰鬥機12架,攻擊機30架),最大50架(10架梅塞施米特式Bf 109型戰鬥機
20架容克Ju 87型俯衝轟炸機
20架費策勒Fi 167型魚雷轟炸機

齊柏林伯爵號(英語:Graf Zeppelin)是一艘德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建造的航空母艦,為齊柏林伯爵級的首艦,也是歷史上德國唯一下水過的一艘航空母艦,艦船以德國貴族斐迪南·馮·齊柏林命名,排水量約33,000噸。該艦船於1938年12月8號舉行下水儀式並正式下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已經完成了約85%,1936年12月28日在基爾德意志造船廠安放龍骨。齊柏林伯爵號是德國海軍在二戰時充滿野心的Z計畫之一部分,根據當時德國海軍元帥埃里希·雷德爾的規劃,除了代號A航艦(德語:Flugzeugträger A)的齊柏林伯爵號外,原本它還有3艘姊妹艦,分別為「B航艦」、「C航艦」與「D航艦」。其中「B航艦」(Flugzeugträger B,德國海軍在新艦實際下水之前並不會正式賦予艦名,而是以代號稱呼之)在建造中途停工報廢,從未實際下水,原本預計使用的「彼得·施特拉塞」艦名也從未正式啟用。C航艦(Flugzeugträger C)與D航艦(Flugzeugträger D)更慘,直接胎死腹中,連個名字都沒有就被取消建造了[1]

歷史

由於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故在實際進行新航艦的設計前曾經參考各國航空母艦的公開資料,原先第一構型類似於英國海軍狂怒號航空母艦,但是在後來評估認為運作效益過低,1935年相關工程人員曾實地走訪日本參觀赤城號航空母艦,因為赤城號航空母艦本身設計已經過時,即將進行大規模改裝,所以日本方面在原始設計的提供上非常大方,德國團隊因此得以取得相關的飛行甲板設計藍圖作為參考。德國考察後認為當時「赤城號」的無艦島三段式飛行甲板完全不可行,「齊柏林號」在設計之初就計劃搭載尚在研製中,1935年才首飛的Bf-109Ju-87可摺疊機翼艦載版Bf-109T、Ju-87C;這些飛機更快更重,遂採用了雙層機庫、單層全通式飛行甲板加2具FL24型壓縮空氣彈射器和3座升降機的設計,並在右舷布置較的大艦島,接近1934年底起建的「約克城號」飛行甲板的式樣,區別僅在於約克城號只使用單層機庫,並在建設中最終取消了原設計的2座液壓彈射器;而後赤城號也因需要搭載新一代的艦載戰鬥機(最後,1936年定型的三菱「九六式艦載戰鬥機」、雙翼的愛知「九六式艦爆」和雙翼的海軍航空技術廠「九六式艦攻」獲勝),繼「加賀」號後,於1935年開始將三段式飛行甲板改裝為與約克城號和齊柏林號相似的,單層全通式飛行甲板加3座升降機;赤城號並在左舷甲板上設置相對很小的艦島,將指揮所設在艦島處甲板以下。

齊柏林伯爵號航母用FL24型壓縮空氣彈射器彈射Bf 109 T-1想像圖

由於德國海軍沒有專屬的海上飛行大隊,再加上德國空軍與海軍之間的權力鬥爭,整個航艦建造計畫進行的並不順利。齊柏林伯爵號在1938年12月8日下水,主持下水典禮的並非雷德爾,而是空軍元帥赫曼·戈林希特勒本人也參與了這場下水典禮。但是在下水時,該艦當時只完工了約85%的進度,既不能實際以全速(33.8)在海上航行,也無法籌載原本規劃的42架艦載機群(主要是因為與戈林的航空兵力分配權衝突所致)。齊柏林伯爵號下水後原本還需要再一年的時間才能完工,也需要時間進行相關的海上測試與人員訓練,但是當時德國缺乏足夠的原料與人力導致進度一延再延。1940年6月時齊柏林伯爵號被拖至格但斯克灣(當時稱為「但澤灣」)的格丁尼亞港,偽裝成木材儲存船「候鳥號」(Zugvogel),直到1942年時才接獲命令,返回基爾港接受續建工程。此時對尚未建成的部分已做了較大的重新設計,將原設計的艦島前移並進一步加大,艦島處增設了多座大口徑防空炮塔,將中部升降機從原設計的艦島左前移至新艦島的左後,高排煙囪增加弧形整流罩;並計劃搭載1939年首飛的Fw-190的艦載版魚雷攻擊機。

由於在二戰中期之後德國海軍在海上的行動接連受挫,再加上當時的德國已無力支撐所費不貲的海軍經費,1943年2月2日希特勒下令取消所有德國戰艦巡洋艦航空母艦的建造工作。齊柏林伯爵號被送往奧得河河口的斯特丁(Stettin,今波蘭什切青)準備拆除。1945年4月底,眼見蘇聯紅軍即將逼近斯特丁,德軍主動將齊柏林伯爵號鑿沈以免落入敵手,但佔領該地後的蘇聯卻在1946年時將沈船打撈上來,該艦最後一次的目擊地點是在斯維內明德(Swinemünde,也就是今日波蘭境內的斯未諾契Świnoujście),當時該艦載運了一些物資,準備前往列寧格勒,但卻從此消失無蹤[2]。由於蘇聯方面對於此類資料的保密,長久以來齊柏林伯爵號的實際行蹤一直是個謎團。直到多年後蘇聯的機密檔案解密,從其中間接透露該艦曾短暫獲得一個編號「PO-101」(浮動基地101號),並在1947年8月16日時被當作蘇聯艦艇與戰機的靶船,以便研究該如何擊沉像是航空母艦這般的大型軍艦

2006年7月12日,一艘隸屬於波蘭石油業者波羅的海石油波蘭語Petrobaltic(Petrobaltic)的船隻在韋巴港附近發現一艘長265公尺的沈船,正好與失蹤的齊柏林伯爵號之船長相符。7月26日,波蘭海軍調查船阿克托夫斯基號波蘭語ORP Arctowski(ORP Arctowski)實際對沈船進行穿鑿調查以確定其身份,並在隔日由波蘭海軍宣布,沈沒在87公尺深海底的沈船,聲納掃描圖像證實,有高達99%的幾率是行蹤成謎多年的齊柏林伯爵號[3][4]

圖片集

模型展示

相關條目

後人創作

在2017年8月的更新中,齊柏林伯爵作為金幣船在WOWS中登場[5]

注釋及參考文獻

注釋

  1. ^ Carl Dreessen: "Die deutsche Flottenrüstung." Mittler & Sohn. Hamburg 2000. p. 101
  2. ^ Kuzin & Litinskii(2008年),第161頁
  3. ^ 'Nazi aircraft carrier' located. BBC News. 28 July 2006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2). 
  4. ^ Boyes, Roger. Divers find Hitler's aircraft carrier. The Times. 27 July 2006 [2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7). 
  5. ^ Graf Zeppelin. wargaming.net.wiki. [202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座標55°17′00″N 18°25′33″E / 55.283286°N 18.425858°E / 55.283286; 18.42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