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34年巴黎騷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4年2月6日的危機
日期1934年2月6日-2月12日
地點
起因經濟大蕭條斯塔維斯基事件
方法騷亂
結果
衝突方
領導人物
傷亡
死亡15

1934年2月6日的危機(法語:Crise du 6 février 1934),是1934年法國極右翼團體在警察局長讓·恰普被解職後在巴黎眾議院前發動的大規模示威遊行及後續產生的騷亂,以抗議左翼勢力逐漸強大的政府。

示威演變為協和廣場暴亂,當晚造成14名平民死亡,1名警察死亡,1000多人受傷。幾天後,又有2名平民傷亡,另有4人受傷,使1934年2月6日的死亡總數達到19人[1]。1934年2月6日的危機是自1891年富爾米槍擊事件以來第三共和國最血腥的示威之一。[2]2月7日、9日和12日發生了新的暴力示威,抗議者方面有新的受害者。[註 1]在所有這些抗議活動中,警察鎮壓造成30人死亡。

第二天,這場危機導致了第二屆達拉第政府的垮台,並對法國政治生活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危機中的共和國

經濟和政治背景

1933年12月底,拉尼-蓬波訥火車脫軌災難引起了巨大的情緒。人民要求有人負責。

1934年初,世界遭受了1929年經濟崩潰極端主義興起帶來的經濟危機的後果。

在意大利和蘇聯,墨索里尼斯大林鞏固了他們的個人權力。在德國,希特勒於1933年1月30日被任命為總理,並於同年3月23日獲得全部權力。在奧地利,陶爾斐斯成為法西斯獨裁者。

法國從1931年開始受到1929年源於美國大蕭條的影響。經濟和社會危機特別影響到中產階級,這是共和國的傳統支持階層,失業從1932年的273,000人升至1934年的340,000人[3]。然而,事實證明,政權無法提供解決方案,其預算嚴重赤字。一個接一個的政府(1932年5月至1934年2月經歷六個政府)由相同的多數派組成,依次成立,隨後聲名狼藉。

反議會主義還受到一系列政治和金融醜聞的助長:阿瑙事件(瑪爾特·阿瑙利用她的政治支持,通過她的報紙《法國公報》吸引了小額儲蓄者的儲蓄)、烏斯特里克事件(1930年銀行家阿爾貝·烏斯特里克的欺詐性破產導致安德烈·塔迪厄政府垮台,他的印章保管人捲入了這一事件),最後是2月6日危機的直接原因,斯塔維斯基事件

斯塔維斯基事件和後果

亞歷山大·斯塔維斯基的臉:左邊是法醫人體測量照片,他最出名的外表;右邊是1926年左右用來隱藏和模糊其行蹤的臉

這一涉及巴約訥信貸的新醜聞於1933年12月爆發。出現了亞歷山大·斯塔維斯基(Alexandre Stavisky)的角色,他是一名騙子,與包括卡米耶·肖當(Camille Chautemps)政府部長在內的幾名激進黨議員有聯繫。媒體隨後透露,亞歷山大·斯塔維斯基從審判中受益19次,而檢察官辦公室由卡米耶·肖當的姐夫領導。1934年1月8日,亞歷山大·斯塔維斯基被發現死亡。根據警方的說法,他自殺了,這引起了懷疑。右翼人士認為,他是在肖當的命令下被謀殺的,以避免曝光。1月12日,議員讓·伊巴內加萊(Jean Ybarnegaray)在眾議院要求成立一個調查委員會時,被部長會議主席拒絕:「讓司法部門做好自己的工作。[4]肖當犯了一個心理錯誤,助長了法蘭西運動的演說。

從1月7日起,法蘭西運動鼓動巴黎人向代表們發出噓聲,高喊「打倒小偷![5]。1月9日晚,君主派運動舉行了示威。它在1月9日的一期中宣稱:「今天,議會的回歸日,在你們離開車間和辦公室的時候,我們敦促你們成群結隊地圍着波旁宮,高喊『打倒小偷!打倒兇手!』要求正義榮譽[6]」。第一天晚上,2000名成員和支持者響應了呼聲。1月11日,《自由報》社長艾馬爾先生和《意志報》社長迪巴里先生被捕,4800名示威者走上人行道,愛國青年聯盟加入了法蘭西運動。1月12日的降雨使抗議者望而卻步,但示威活動在1月19日和20日恢復。法蘭西運動的學生和保王黨報販高呼:「打倒肖當!打倒小偷!斯塔維斯基在先賢祠!」。1月23日,一場關於斯塔維斯基案的新辯論導致眾議院以多數票(左派)對部長會議主席卡米耶·肖當投了信任票(367票對201票)。反過來,全國納稅人聯合會走上街頭,出現在法蘭西運動之外的另一個匯合點。

1月27日,示威活動擴大到共產黨人,他們聲稱自己是蘇聯人,並唱國際歌[7]。印章保管人歐仁·雷納爾迪(Eugène Raynaldy)被淋濕,他選擇退休,部長會議主席於1月28日認輸。肖當內閣的辭職平息了這些要求。在三周內,近2000人被捕,數百名執法人員受傷。法蘭西運動組織的莫里斯·皮若(Maurice Pujo)後來向調查委員會解釋說:「有人會告訴我,拔掉長凳、連根拔起樹木、在公共道路上扔樹籬是可恥的。當然,我們在街上尋找混亂。示威沒有其他目的。」[8]

內閣更替

共和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呼籲激進派愛德華·達拉第組建新政府。它吸收了前內閣的八名成員,增加了兩名「左翼共和黨人」(弗朗索瓦·皮埃特里和古斯塔夫·杜桑),一名中間派共和黨人(讓·法布里),以及一名新成員和共濟會會所成員歐仁·弗洛。組閣於1月30日完成。有些人是中右翼政治家,比如讓·法布里。

雖然右翼試圖利用斯塔維斯基事件取代1932年選舉中由左翼卡特爾贏得的多數席位,但極右翼的打擊更為強烈:反猶主義仇外心理(亞歷山大·斯塔維斯基是歸化的烏克蘭猶太人)、對共濟會的敵意(肖當本人也是共濟會成員)、反議會主義。根據歷史學家塞爾日·貝爾斯坦(Serge Berstein)的說法,斯塔維斯基事件的嚴重性和所涉人物都不是例外,而右翼正希望在這一問題上推翻左翼政府,利用激進黨在眾議院沒有絕對多數的事實,從而形成脆弱的政府。從右翼的角度來看,這無數醜聞是一滴水,從妥協的泥潭溢出。

2月6日危機的爆發

1934年2月5日,塞納省長愛德華·雷納爾(右)辭職,以回應警察局長讓·恰普(左)的調動[9]

1934年2月3日,巴黎得知其警察局長讓·恰普(Jean Chiappe)被調到摩洛哥:愛德華·達拉第實施了一系列調動、晉升和制裁,以阻止被斯塔維斯基事件所困擾的人。然而,警察局長受到左翼人士的憎恨,他在過去7年中一直在非暴力地阻礙左翼的示威,但受到右翼和極右翼的喜愛,對此他表現出極大的寬容[10]。左翼報紙指責他參與了斯塔維斯基事件數周,但右翼譴責了與SFIO議員討價還價的結果:恰普調離以反對支持新政府。部長皮埃特里、杜桑和法布里於2月4日辭職,第二天塞納河省長愛德華·雷納爾也辭職[9]。有傳言稱,與部長會議主席發生衝突的馬克西姆·魏剛將軍將是下一個調動者。新的警察局長是阿德里安·邦內富瓦·西布爾,他曾是塞納-瓦茲省凡爾賽)的省長。雖然他在首都沒有特別的經驗,但政府甚至在他的任命法令在《官方公報》上公布之前就邀請他就職[11],他匆忙前往執掌警察局在他的工作人員和市警察中造成了不安,這一點後來在議會事件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得到了證實[12]

巴黎各地立刻張貼了示威呼籲:2月6日(新政府必須提交到眾議院的那一天)在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舉行會議,時間取決於抗議活動的起源。愛國青年擔心反教會和反愛國的清洗:「明天,屈服於德國的壓力,勝利的組織者之一將被迫離開:魏剛將軍。軍隊、司法機構和各級政府正在準備一場可怕的大屠殺,那些證明自己獨立和愛國主義的人將受到打擊。紙牌制度將重生!因言獲罪已經恢復。」[13]。大學方陣將警察局長的突變解釋為極左翼革命的信號:「當共產主義革命者決定『嘗試政變』時,他們準備好了警察的殷勤。[…]小偷和叛徒的政府!」[14]。大學陣線呼籲召開一次獨立於政治親緣關係的集會:「學生們,在政黨之外和政黨之上,獨立於所有右翼或左翼組織,我們來呼籲那些像我們自己一樣一直拒絕參與政治的同志們。法國處於危險之中,明天革命組織將試圖奪取權力,毫無防備地將我們的國家交給侵略者。沒有必要加入一個團體來反抗今天譴責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制度的可怕醜聞。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榮譽,學生們必須站起來,領導正在形成的偉大的全國運動。」[15]

巴黎的大多數報紙都感到憤怒:《自由報》、《人民之友報》、《毫不妥協報》、《巴黎回聲報》和《小巴黎人報》支持讓·恰普,並在2月6日在不同地點發表了示威呼籲。《人民之友》在回應法蘭西團結英語Solidarité française的呼籲時寫道:「政府必須意識到,人民已經覺醒,正在前進,決心結束革命國際和腐敗政客。」[8]法蘭西運動的莫里斯·皮若(Maurice Pujo)發布一篇簡短文章《致我們的朋友》表示運動成員正「邀請他們(巴黎人)在我們告訴他們的時間和地點做好準備」[16],法蘭西運動在第二天呼籲法國人「今晚,在車間和辦公室的出口時間(……)聚集在房間前,高喊『打倒小偷!』向部長及其議會支持者表明,他們已經受夠了這個卑鄙的政權。」[17]

達拉第政府認為,它正在處理一個簡單的政治策略,只要展示武力就足以平息。2月6日之後,左翼政黨承認擔心有陰謀推翻共和國,這與德國和奧地利法西斯主義的加強有關。情報總局局長訥德先生和警察局局長佩里耶先生在議會調查委員會的審訊中對這一論點提出了質疑[18]。馬塞爾·戴阿特(Marcel Déat)是一名議員,因其威權主義傾向而被排除在SFIO之外,他在1934年寫道:「2月6日,在協和廣場,有反動派、法西斯主義者、有組織和勇敢的小部隊,是的;但也有一大群善良的人,他們沒有政治觀點,但卻有不滿和憤怒的話題。甚至還有激進分子和社會主義者,如果他們示威,那就是反對羞辱共和國的混蛋們(saligauds)。」[19]

在2月頭幾天過熱的氣氛中,報紙談到訴諸軍隊來對抗計劃中的抗議活動。法蘭西運動和《巴黎回聲報》發布號稱是被運送到波旁宮的機關槍的照片。事實上,他們是當天前來向下葬的勒費弗爾將軍致敬的軍隊隊伍的一部分。《日報》和《自由報》宣布在左岸兵營舉行坦克集會。全國納稅人聯合會在給共和國總統公開信中對此提出了投訴[20]

1934年2月6日之夜

不同的示威

2月6日,同時舉行了幾次示威。極右翼聯盟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左翼執政期間,自1932年議會選舉以來一直如此,他們組成了幾個遊行隊伍。

在2月6日的主要聯盟中,最古老的是法蘭西運動。1898/1899年由莫里斯·皮若(Maurice Pujo)、亨利·沃日瓦(Henri Vaugeois)和夏爾·莫拉斯(Charles Maurras)(60000名成員)創建,旨在推翻「la gueuse」(生鐵塊,指共和國),以恢復君主制。它依賴於保王黨報販聯盟,儘管人數相當有限,但他們在街上非常活躍。最近成立(1924年),聲稱繼承愛國聯盟遺產的青年愛國者有90000名成員,其中1500名是「流動團體」的成員。由巴黎議員皮埃爾·泰廷格(Pierre Taittinger)創建,他們與右翼政治家保持着密切關係,其中包括首都的幾名市議員。至於1933年由富有的反猶主義香水商弗朗索瓦·科蒂(François Coty)創立的法蘭西團結會,它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其成員也較少。

  • 最後,儘管其規模微不足道,但馬塞爾·比卡爾帶領的法西斯主義者。
  • 火十字團成立於1927年,是一個退伍軍人協會,在其領導人德拉羅克上校的領導下,將招募範圍擴大到其他類別,包括女性和非戰鬥人員。火十字團的靈感來自「老兵」精神,即生活在戰壕中的兄弟情誼,無論社會或宗教觀點或出身如何。
  • 成立於1928年的國家納稅人聯合會塞納河聯合會(Fédération de la Seine)[21]的領導人(主席當圖阿爾和總代表阿爾方斯·拉爾日(Alphonse Large))的政治目標與聯盟的政治目標相似,早在1月就舉行了示威[22],並呼籲其成員根據其親和力參加各種示威[23]

除了一月份的抗議者,退伍軍人協會還呼籲在2月6日動員起來。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戰鬥聯合會之一,全國戰鬥人員聯盟(UNC),其理念接近右翼,由巴黎市議員喬治·勒貝克(Georges Lebecq)擔任主席,擁有不少於90萬名成員。巴黎和塞納省的UNC組織呼籲示威。但法國共產黨的附屬機構共和退伍軍人協會(ARAC)也呼籲其成員在2月6日遊行,但是口號完全相反,因為它要求「立即逮捕恰普!「[2]

行進

1934年2月6日,示威隊伍在協和廣場集結

因此,右翼和退伍軍人聯盟,且無論是右翼還是左翼[24],都呼籲在達拉第就職當天在巴黎協和廣場眾議院(波旁宮)前舉行示威。總共有30,000至50,000名抗議者,其中大部分是退伍軍人和數千名暴亂者。每個人都在主題上動員起來:「打倒小偷!」[註 2]

極右翼聯盟站在這場反議會示威的最前沿。[25]這一天從協和廣場的聯合開始[26],所有聯盟都出現了。

巴黎市政廳,一個潛在的臨時政府已經到位[27],由許多市議員組成,其中一些同時也是巴黎的代表[27][28]。根據傳統,青年愛國者被安置在面向市政廳廣場[29],在市政廳的陽台上等待新政府的到來。保王黨報販聯盟的兩位知名人士馬克西姆·雷亞爾·德爾·薩特(Maxime Real del Sarte)和比奈·瓦爾梅爾(Binet Valmer)被派往那裡擔任聯絡官[30],而法蘭西運動(Action Française)則將聖日耳曼大道(Boulevard Saint-Germain)和拉斯帕伊大道(Boulevard Raspail)作為其聯盟和報販聯盟的會合點。[31]「這些寬闊的道路與波旁宮位於同一層,方便了我們的機動;他們很難阻止,是進入議院的最佳途徑,」莫里斯·皮若後來表示。[31]

沖入眾議院是要實現的目標[29]。當比奈·瓦爾梅爾留在市政廳進行聯絡時,雷亞爾·德爾·薩特、青年愛國者和一些厭倦等待的市議員加入了保王黨群體,與法國團結會並肩作戰,目的是護送「巴黎人民的民選代表前往眾議院」[29],並占領波旁宮。[28]

然後抗議者分散開,最終目標沒有實現。

騷亂

1934年2月6日夜間,騷亂人群推翻了一根廣告柱

德拉羅克上校仍然帶着他的火十字團,占據了榮軍院廣場,但拒絕發動政變。在他的召喚下,火十字團迅速散開。儘管他們靠近眾議院所在地波旁宮,但他們拒絕占領這座宮殿,他們的分散使任何以武力推翻政權的可能性變得徒勞。

分散後,抗議者前往協和廣場,緊隨其後的是法國團結會、全國戰鬥人員聯盟和ARAC。[29]正是在那時,示威演變成街頭戰鬥[32],特別是在索爾費里諾橋。下午,抗議者已經用示威[33],但後來,在傍晚早些時候,公共汽車被燒毀[33]

數千名武裝分子,其中一些人攜帶武器,試圖向波旁宮進軍。暴亂非常暴力,用煤球、鑄鐵碎片、塞進棍子末端的吉列刀片、用鋼球去衝撞機動警衛的馬,還有使用左輪手槍[34]的子彈[35]。警察受到騷擾,然後根據議會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見下文),在晚上至少出現三次槍擊和開火。衝突持續了一夜。[36]

傷亡

全國戰士聯盟主席喬治·勒貝克頭部受傷

議會調查委員會主席於2月6日迅速編制並公布了傷亡的詳細情況。[37] 在抗議者或旁觀者中,當晚有12人死亡,657人受傷。其中被子彈擊中導致12人死亡[1],62人受傷:致命的7.65毫米口徑手槍彈藥高達400米[註 3]

法蘭西運動對總共6名示威者死亡表示遺憾(阿爾方斯·奧夫施奈德、康斯坦丁·坎博羅格魯也稱坎博·科斯塔、喬治·魯波迪、儒勒·勒孔特、夏爾·里埃萬和雷蒙德·拉朗德)[1][38],16名成員和10名支持者被擊傷。青年愛國者聯盟哀悼兩名死者(讓-埃魯瓦·法布爾和雷蒙·羅西尼奧爾),以及法國團結會同樣有兩人死亡(格拉蒂安·謝尼耶·勒·茹昂·德·諾布朗和加里·梅齊亞內),另有26人受傷。全國戰士聯盟在調查中證實,其隊伍中沒有死亡,但有53人被警棍、軍刀和左輪手槍槍托擊傷。聯盟主席喬治·勒貝克本人頭部受傷。沒有人員死亡的火十字團在遊行隊伍混亂後有2人受槍傷,120人被軍刀、警棍和槍托擊傷(2月5日和6日)。法國共產黨報告說,其成員中有2人被槍殺,同情者中有1人受傷。在被法蘭西運動人員殺害的18名抗議者中,至少有9人不屬於任何政治協會[38]

在服役警官方面,有1人死亡,共和國衛隊馬塞爾·弗朗德爾(Marcel Flandre)幾天後因傷重死亡,並將被追授軍事勳章,1,664人受傷。其中969人是維和人員,695人是士兵:14名巴黎消防隊員和681名憲兵(225名機動警衛、271名共和國警衛和185名省憲兵)。根據布雷將軍(法國軍隊的悲劇)的說法,新任命的戰爭部長菲利普·貝當將軍取消了向共和國衛隊「朗德爾」(原文如此)頒發軍事獎章,並在聖寵谷教堂的家人面前移除了棺材上的裝飾。幾乎所有的傷害都是由拋射物(石頭、碎石、破碎的鐵弓、玻璃碎片和瀝青)造成的。有些傷害是用棍棒或警棍造成的。一些抗議者使用固定在手杖末端的剃鬚刀刀片割斷馬的飛節[註 4],從而切斷騎兵衝鋒的動力,試圖將其拔出的警官遭受了一些割傷。只有3處槍傷(另有2處可能的槍傷)。

以下是根據皮埃爾·佩利西耶(Pierre Pellissier)[1]的工作、代表負責調查1934年2月6日事件原因和起源的調查委員會編寫的報告[39]和新聞報紙[40]編制的名單。

2月6日晚間被槍殺人士名單
姓名 年齡 隸屬團體
阿爾方斯·奧夫施耐德 27歲 法蘭西運動
格拉蒂安·謝尼耶·勒·茹昂·德·諾布朗 55歲 法國團結會
雷蒙·庫德羅 49歲 無所屬
讓-埃勒瓦·法布爾 不詳 青年愛國者
科朗蒂納·古爾朗 34歲 無所屬
雷蒙德·羅西(羅西尼奧爾) 37歲 青年愛國者
馬留斯·拉布謝 不詳 無所屬
亨利·拉梅爾 31歲 無所屬
阿爾貝·明尼耶 27歲 無所屬
雷內-阿蘭·普齊亞 29歲 無所屬
喬治·魯博迪 36歲 法蘭西運動
因重傷直接致死人士名單
姓名 年齡 隸屬團體
康波·科斯塔 42歲 法蘭西運動
儒萊·勒孔特 35歲 法蘭西運動
因受傷後續致死人士名單
姓名 年齡 隸屬團體 死亡時間
盧西安·加爾尼埃爾 16歲 無所屬 1934年11月1日
讓·莫班 24歲 無所屬 1934年12月7日
夏爾·里埃萬 34歲 法蘭西運動 1935年12月6日
雷蒙·拉朗德 34歲 王黨報販聯盟 1936年2月4日
2月7日示威中死亡人士名單
姓名 年齡 隸屬團體
路易·艾特維諾 25歲 無所屬
安德雷·雅維 39歲 無所屬
加里·梅齊亞內(梅齊亞尼,或馬齊亞內) 28歲 法國團結會
阿爾弗雷德·蘇加里(或路易·蘇加尼) 30歲 榮譽軍團勳章獲得者
2月9日示威中死亡人士名單
姓名 年齡 隸屬團體
莫里斯·比羅 28歲 法國共產黨
路易·羅辛 20歲 法國共產黨
文森特·佩雷斯 31歲 法國共產黨
恩內斯特·施納爾巴赫 30歲 法國共產黨
2月12日示威中死亡人士名單
姓名 年齡 隸屬團體
馬克·泰雷爾 38歲 法國共產黨
阿爾貝·佩爾德羅 36歲 法國共產黨
文森特·莫里斯(或莫里耶) 36歲 無所屬
歐仁·布丹 37歲 無所屬

爭議和議會調查委員會

暴亂之後出現了許多問題:有陰謀嗎?是警察還是抗議者先開槍?法律命令是由警察發出的嗎?使用了哪些武器?

1934年2月24日成立了一個議會調查委員會,由議員和前司法部長洛朗·邦內維(Laurent Bonnevay)[41]擔任主席,由44名議員組成(同一天,第二個調查委員會召開會議,重新調查斯塔維斯基事件)。它本應在復活節(4月1日)前完成工作,但直到7月才得出結論,而6月有三名議員退出,7月4日又有13名議員退出,因為他們拒絕同意其結論(事實上,所有中右翼議員都辭職了)。報告書長達3000頁。[2]

在這種情況下,委員會得出結論[1]

  • 那些試圖扭曲我們民主制度自由運作的人(……)危及共和國
  • 然而,政府內部沒有陰謀。這一結論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所有反對派成員——其中一些人懷疑的內政部長歐仁·弗洛(Eugène Frot)——都已從(調查)委員會辭職。
  • 是抗議者首先開槍。但這一說法與大量證詞相矛盾,幾乎不可能證明抗議者、可能的挑釁者或一些孤立的執法人員中誰先開槍。此外,抗議者使用的許多鞭炮無疑造成或加劇了對槍支射擊的混淆。
  • 法律傳票-通過呼喊和號角-已經發出(但在騷動中能聽到嗎?)。然而,一些目擊者說,孤立的警察和/或憲兵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開槍——要麼是為了自衛,要麼處於恐慌之中。一些機動警衛官員告訴調查委員會,他們命令他們的士兵向空中射擊,作為警告。

此外,調查委員會否認了許多關於警察甚至軍隊存在和使用自動武器(機關步槍和機關槍)的證詞,所報告的傷害數量和類型似乎確實證實了這一點(委員會指出,幾天前在紀念儀式上拍攝的這類武器的照片可能誤導了媒體)。

2月6日事件的影響

達拉第辭職,改組民族團結政府

1934年的部長危機,從左至右:皮埃爾-艾蒂安·弗朗丹菲利普·貝當和阿德里安·馬爾奎。

晚上,達拉第採取了恢復公共秩序的第一步(特別是他計劃建立圍困狀態)。但第二天,他的指示幾乎沒有得到司法部門和警察的遵守。此外,他發現政府中的大多數部長和政黨都叛逃了。他最終決定辭職。這是政府第一次在街頭壓力下辭職。

危機最終隨着共和國前總統(1924-1931年)加斯東·杜梅格(Gaston Doumergue)領導的新政府的成立而得到解決,總統阿爾貝·勒布倫(Albert Lebrun)回憶道,聯盟似乎對此感到滿意。它被稱為「民族團結」政府,主要包括議會右翼的主要人物(安德烈·塔迪厄路易·巴爾杜路易·馬林),儘管一些激進派分子或政壇新手貝當(戰爭部長,這是他第一次部長級經歷)也在其中。

這個新政府雖然不是2月6日示威的結果,但似乎表明了按照安德烈·塔迪厄在內閣中制定計劃改造第三共和國的意願。然而,歷史學家讓·加里格(Jean Garrigues)注意到,部長會議主席並不是委託給「妙得出奇的」塔迪厄,而是委託給「圖爾訥弗耶的老聖人」杜梅格,他乍一看與塔迪厄完全相反,代表了面對大膽的經驗和現代性的保守主義。從求助於被視為「天意之人」的人格角度來看,「然後開始一個象徵性的序列,其結果」將是1940年7月10日菲利普·貝當的全權投票[42]

邁向左翼聯盟

左翼將2月6日的事件解釋為法國法西斯危險的證據[43]。共產黨人於2月9日在共和國廣場單獨進行反示威。2月12日,CGT(接近社會黨人)和CGTU法語Confédération générale du travail unitaire(接近共產黨人)決定舉行為期一天的大罷工,SFIO和共產黨呼籲在巴黎舉行示威,這不是一個共同的目標,但看到兩個遊行在基層的倡議下混在一起。因此,這一天標誌着社會黨和共產黨之間的第一次謹慎和解。

隨後,3月5日成立了反法西斯知識分子警戒委員會,將共產黨和社會黨知識分子聚集在一起,繼續這種和解。6月,法國共產黨領導人莫里斯·多列士(Maurice Thorez)提議與SFIO建立一個行動單位;它「接受聯合行動反對法西斯主義和戰爭的提議」,並於7月27日簽署了《團結條約》。31日,雙方共同紀念讓·饒勒斯遇刺20周年。10月4日,在激進黨大會召開前不久,莫里斯·多列士、雷諾·讓(Renaud Jean)和其他法共代表呼籲「建立一個廣泛的人民陣線」,這導致1936年成立了人民陣線政府,由激進黨和社會黨組成,並得到共產黨的支持。[44]

另一方面,1934年2月6日的事件加速了天主教周刊《七》的發行,該周刊希望在「國家」和「人民」兩個集團之間建立一條基督教道路,「超越黨派,不妥協」[45]。在《七》第1期的前幾頁,出現了一幅諷刺性的反法西斯漫畫。[46]這家天主教周刊發表了對萊昂·布魯姆採訪[45]

國際縱隊的一個營被命名為2月6日營。

右翼激進主義:法國法西斯主義問題

2月6日騷亂後次日,右翼聯盟佩戴的「我不是議員(Je ne suis pas député)」徽章

2月6日的解釋是歷史學家之間關於第三共和國統治下法國法西斯主義的辯論甚至爭執的一部分。右翼聯盟有時使用暴力的方法、準軍事的姿態和對領袖的崇拜,使得他們經常被同化為法西斯主義,即便不是納粹主義,尤其是歷史學家澤夫·斯特恩赫爾(Zeev Sternhell)的觀點。但除了外表和他們希望看到議會政權讓位給強勢政權之外,其他歷史學家(包括塞爾日·伯恩斯坦、勒內·雷蒙、米歇爾·維諾克)認為,很難區分他們有真正的法西斯計劃。米歇爾·多布里(Michel Dobry)將他們的方法描述為「法西斯主義的豁免理論」,認為這是一種目的論觀點。[47]英國歷史學家布萊恩·詹金斯和克里斯·米林頓的《法國法西斯主義,1934年2月6日和共和國的衰落》(2020年)也批評了「豁免理論」,該理論強調了法國的共和和民主政治文化,並強調了2月6號騷亂所揭示的法西斯威脅。這些歷史學家展示了抗議活動的流動性及其不可預測的演變、地點的多樣性、不同抗議者群體之間的多孔性、火十字團或全國戰鬥人員聯盟退伍軍人與法蘭西運動或青年愛國者武裝分子的混合。沒有陰謀,而是團體之間的勾結和競爭。為了解釋抗議者的失敗,一些人認為他們是法西斯主義者,他們表明聯盟「缺乏選舉和議會存在」,他們難以「走出議會外抗議,進入政權的體制結構」,這與歷史學家安托萬·普羅斯特(Antoine Prost)指出的意大利和德國的情況不同[48]

2月6日之後,議會右翼開始強硬,接近極右翼。其許多領導人對議會機構失去信心。1936年後,隨着人民陣線和西班牙內戰,這種右翼化加速。

對於一些極右翼聯盟來說,2月6日是一個錯失的推翻政權的機會。它引起的失望導致了一些激進主義,他們隨後轉向法西斯主義或納粹主義。德拉羅克上校的火十字團在示威中得到了加強,部分原因是他們相對溫和,隨後贏得了許多追隨者,有時以犧牲其他聯盟為代價,使他們成為以反法西斯主義名義接近的左翼政黨和運動的優先目標。

新秩序參加了2月6日反政府示威後成立的二月俱樂部的活動。該俱樂部由羅貝爾·阿隆(Robert Aron)和丹尼爾·羅普斯(Daniel Rops)(新秩序)、雅克·阿提伊(Jacques Arthuys)和讓·卡尼亞特(Jean Cagnat)(公共行動)、克里斯蒂安·皮諾(Christian Pineau)和查爾斯·里安代(Charles Riandey)(新團隊)、皮埃爾·昂德羅(Pierre Andreu)和讓·勒馬爾尚(Jean Le Marchand)(國民-工團主義者陣線)、讓·阿莫斯(Jean Amos)和皮埃爾·萬特(序幕)。[49]

防暴的教訓

2月6日,共和國機動衛隊的騎兵在協和廣場對抗暴亂者。

大量受害者不可逆轉地加劇了政治危機,並將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持久的印記。當然,一些抗議者的侵略性和一些人或多或少表現出的推翻政府的意願是有問題的,但似乎不僅情況沒有得到很好的預測(特別是抗議者的數量,因此需要必要的警察部隊),而且當局,特別是新任命的警察局長,管理得非常糟糕,因此缺乏經驗[註 5]:不同的維持秩序力量[註 6],混合在一起,裝備不良[註 7],數量不足,發現自己被困在波旁宮前,沒有撤退的可能性[註 8],最終開火。在隨後的抗議活動中——無論是在戰爭之前還是之後——仍有許多人死亡,但執法官員將吸取教訓,他們將「零死亡」作為維持秩序的黃金法則——特別是在68年5月[52]

2月6日,守衛在協和廣場的警察官部隊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政府將採取各種措施,或多或少直接受到2月6日事件的啟發:

  • 根據1934年4月28日的法令(警察總部沒有變化),加強了整體安全總局,成為國家安全總局。[51]
  • 1935年3月25日恢復了《刑事調查法》第10條[51]。該條於1933年2月7日被《個人自由保障法》廢除,賦予巴黎省省長和警察局長簽發逮捕令的權利,除其他外,可用於在公共秩序出現明顯甚至預期的騷亂時進行臨時逮捕。
  • 1935年10月23日的法令規定,公共道路上的任何示威都必須事先向市和縣當局申報,該申報必須提前三天提交,並註明目的、地點、日期、時間和計劃行程。
  • 1935年10月27日的帕加農通告(以內政部長的名字命名)要求省長發布命令,禁止「預測事件並引起對動亂的恐懼」的集會[51]

最後,1936年1月10日的法律加強了解散社團的權力,特別針對煽動武裝街頭示威的社團和團體,以及旨在破壞國家領土完整或以武力攻擊共和政體的準軍事組織或團體[51]

1936年2月,在萊昂·布魯姆(Léon Blum)遭受襲擊後,它被用來解散法蘭西運動聯盟(Ligue d『Action Française)、王黨報販全國聯合會(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Camelots du Roi)和法蘭西運動學生全國聯合會,然後在1936年6月解散了其他四個聯盟,包括火十字團(Croix de Feu),當時一些聯盟(青年愛國者、法國團結會)剛剛轉變為政黨,試圖逃避法律[51]

聯盟對這些措施的反應是要麼轉變為政黨,要麼作為國家革命行動秘密組織(OSARN)躲藏起來,更為人熟知的是「風帽團英語La Cagoule[51]

1983年5月下旬,反對高等教育改革的警察和學生在距離愛麗舍宮幾百米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上爆發衝突,密特朗總統召集內政部長加斯頓·德弗雷和國務卿約瑟夫·弗朗塞斯基對他們進行訓斥。他告訴他們:「自1934年2月6日以來,每個人都知道,絕不允許抗議者進入波旁宮、愛麗舍宮和博沃廣場的周邊地區。」[53]因此,1934年2月6日示威所造成的衝擊在法國政治家的意識中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1984年2月6日星期一,極右翼國民陣線黨主席讓-馬里·勒龐首次應邀參加電視節目《真相時刻法語L'Heure de vérité》;也就是說,從有爭議的示威之後過了整整50年。雖然聲稱極右翼現在應該在視聽媒體中擁有與國民議會中代表的右翼和左翼四大組成部分相同的地位,但該節目的組織者更願意將邀請推遲到13日星期一。

文化展示

法式漫畫

1934年2月6日在幾部漫畫中被描繪或簡潔地刻畫。

在奧利維耶·勒格朗(Olivier Legrand)和讓·布萊茲·迪讓(Jean-Blaise Dijan)的《帕拉貝勒姆》(Parabellum)中,對風帽團的調查喚起了一些事件相關的暴亂。[54]

在克里斯蒂安·穆凱(Christian Mouquet)和埃里克·斯泰爾納(Éric Stalner)的《虱子》(Les Poux)系列第三卷,主人公在暴亂期間發現自己身處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中間。[55]

1934年2月6日,蒂埃里·格洛里斯(Thierry Gloris)和愛德華多·奧卡尼亞(Eduardo Ocaña)在有關凱旋門(Arc de Triomphe)的《法國一代》(Une génération française)系列第1卷中描繪了1934年2月6日事件。[56]

在馬利克和巴隆·布呂邁爾的Les Morin Lourdel系列的第1卷中,幾個主要角色發現自己處於協和廣場暴亂的中間。[57]

在《美麗的希望》第1卷中,莎拉·伯恩斯坦和她的兄弟從街上看到了示威。[58]

在《米薩克·馬努先的英雄生活》(Missak Manouchian, une vie héroïque)中,主人公在暴亂中在協和廣場面對聯盟。[59]

迷你劇集

在《上帝的喜悅》系列的第四集中,幾個主角參與了暴亂。

電影

1943年的《神秘力量》,一部反共濟會和反議會的電影,從波旁宮角度觀看這場示威。

記錄片

2020年:1934年2月6日:塞德里克·格呂亞執導的《共和國搖搖欲墜的那一天》。[60]

備註

  1. ^ 7日的示威涉及6日晚上的一些(右翼)行動派,但也涉及共產主義者,以及巴黎或郊區人口中大量不受控制的成員。至少有4人死亡。9日的事件主要是一次共產主義示威,造成4名新受害者(加上4名後來因受傷死亡的人)。12日的示威將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聚集在一起,雖然向全國的主要示威不是暴力的,但在郊區有兩名受害者,在馬賽有一名受害者。
  2. ^ 他們中的一些人遵守了法蘭西運動在2月6日分發的傳單中發出的口號:「今晚,當車間和辦公室離開時,他們(法國人)將聚集在房間前,高喊『打倒小偷!』向部長及其議會支持者表明,他們已經受夠了這個卑鄙的政權。」另一方面,人們也呼籲抗議「利潤和醜聞政權」。
  3. ^ 示威結束時確定的彈藥消耗清單顯示,共和國機動衛隊發射了197發彈藥,巴黎共和國衛隊53發,巴黎省憲兵168發,維和人員121發。在受害者身上發現的所有子彈都是7.65毫米口徑(這是所有警察部隊的共同口徑),但8毫米口徑的子彈除外。當時的許多報紙報道了輕機槍、重機槍甚至坦克的射擊,但這些說法既沒有得到證實,也沒有得到受害者受傷人數或類型的證實。
  4. ^ 使用剃鬚刀「割斷馬的飛節」的情況將被廣泛報道,並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在305匹參與的馬中(其中只有25匹在協和廣場),有120匹馬或多或少受到嚴重傷害,其中5匹馬因投擲射彈而脫臼,7匹馬被割傷,但沒有一匹馬的飛節被割傷。三匹馬因跌倒或受到打擊而骨折後被撲殺。
  5. ^ 此外,他的主要副手、市警察局長保羅·吉沙爾(Paul Guichard)從一開始就顯然對他的任命持保留態度,5日晚上因闌尾炎手術住院,其現實性或至少緊急性將在稍後討論,特別是在議會調查委員會。
  6. ^ 當時的媒體主要談論共和國機動衛隊(目前的機動憲兵),但它占部署人數的不到三分之一,受傷人數的不到八分之一。此外,證詞以及消耗的彈藥清單似乎表明,所有警察(機動警衛,但也包括省憲兵、巴黎共和國衛隊和警察)都開火了。[50]
  7. ^ 警察裝備非常差(沒有盾牌,沒有催淚瓦斯,沒有消防車,消防隊員使用了一些消防噴槍)。此外,根據當時有效的警察總部的指示,被徵用控制示威的共和國機動衛隊排被命令將步槍留在營地,因此只保留手槍。這項規定將在2月7日和9日的後續示威中被放棄,但可以注意到,7日死亡的4人中至少有2人顱骨骨折,可能是由槍托毆打造成的。[51]
  8. ^ 包括羅泰專員在內的許多官員向委員會報告說,他們被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進行防禦,不讓橋頭堡後退一個鞋底」[5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Pierre Pellissier. 6 février 1934. La République en flammes. Une journée dans l'histoire. Perrin: Perrin. 2000: 320-321. ISBN 978-2-262-01523-7 (法語). 
  2. ^ 2.0 2.1 2.2 Emmanuel Blanchard. Le 6 février 1934, une crise policière?. Dossier : Polices et événements politiques au xxe siècle. Vingtième Siècle : Revue d'histoire.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s Po (PFNSP). octobre-décembre 2015: 15-28 (法語). 
  3. ^ Ariane Chebel d'Appollonia. L'extrême-droite en France : de Maurras à Le Pen. Questions au xxe siècle. Bruxelles: Éditions Complexe. 1998: 102. ISBN 978-2-87027-764-5 (法語). 
  4. ^ Philippe Henriot. Le 6 février. Flammarion. 1934: 70 (法語). 
  5. ^ Jean-Étienne Dubois. La rue parisienne à la reconquête de la souveraineté nationale ? Cortèges, violences et politique à Paris en janvier et février 1934. Paris, l'insurrection capitale. Époques. Ceyzérieu: Champ Vallon. 2014: 227-236. ISBN 978-2-87673-997-0 (法語). 
  6. ^ Laurent Bonnevay. Les Journées sanglantes de février 1934. Flammarion. 1935: 34 (法語). 
  7. ^ Laurent Bonnevay. Les Journées sanglantes de février 1934. Flammarion. 1935: 51 (法語). 
  8. ^ 8.0 8.1 Laurent Bonnevay. Les Journées sanglantes de février 1934. Flammarion. 1935: 53 (法語). 
  9. ^ 9.0 9.1 Jean Philippet. Le temps des ligues : Pierre Taittinger et les jeunesses patriotes (1919-1944), vol. 1 à 8. Paris: 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巴黎政治學院. : 1406 (法語). 
  10. ^ Gisèle et Serge Berstein. Chiappe, Jean (1878-1940).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France contemporaine : 1870-1945. éditions Complexe. 1995: 146-147. ISBN 2870275498. 
  11. ^ Le Temps du 5 février 1934. Le Temps. : 3 (法語). 
  12. ^ Le Temps du 14 avril 1934. Le Temps. : 4–5 (法語). 
  13. ^ Philippe Henriot. Le 6 février. Flammarion. 1934: 129. 
  14. ^ Philippe Henriot. Le 6 février. Flammarion. 1934: 131. 
  15. ^ Philippe Henriot. Le 6 février. Flammarion. 1934: 132. 
  16. ^ L'Action française du 5 février 1934. L'Action française. 1934-02-05: 1. 
  17. ^ L'Action française du 6 février 1934. L'Action française. 1934-02-06: 1. 
  18. ^ Philippe Henriot. Le 6 février. Flammarion. 1934: 122. 
  19. ^ Philippe Henriot. Le 6 février. Flammarion. 1934: 125. 
  20. ^ Laurent Bonnevay. Les Journées sanglantes de février 1934. Flammarion. 1935: 81 (法語). 
  21. ^ Journal officiel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Journal officiel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1934-04-27. 
  22. ^ Le Matin, 24 janvier 1934. Le Matin. 1934-01-24. 
  23. ^ Le Matin, 6 février 1934. Le Matin. 1934-02-06. 
  24. ^ Jean-Pierre Rioux. Au bonheur la France. Biblis 143. Paris: CNRS Éditions. 1996: 165. ISBN 978-2-271-09003-4. 
  25. ^ Mathias Bernard. Les violences du 6 février 1934 vues par les droites françaises. Philippe Bourdin, Mathias Bernard et Jean-Claude Caron (編). La voix & le geste : une approche culturelle de la violence socio-politique. Histoires croisées. Clermont-Ferrand: Presses universitaires Blaise Pascal. 2005: 231-244. ISBN 2-84516-276-6. 
  26. ^ Serge Berstein. Les guerres franco-francaises. Vingtième Siècle : Revue d'histoire 5. 1985: 48. 
  27. ^ 27.0 27.1 Yvan Combeau. Paris et les élections municipales sous 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 la scène capitale dans la vie politique française. éditions L'Harmattan. 1998: 367-369. 
  28. ^ 28.0 28.1 Gisèle Berstein, Serge Berstein. 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MA éditions. 1987: 295. 
  29. ^ 29.0 29.1 29.2 29.3 Danielle Tartakowsky. Les manifestations de rue en France, 1918-1968. Histoire de la France au xixe-xxe siècle 42. Paris: Publications de la Sorbonne. 1997: 281-284. ISBN 2-85944-307-X. 
  30. ^ 議會對1934年2月6日抗議活動的調查記錄。
  31. ^ 31.0 31.1 Robert Havard de La Montagne. Histoire de l'Action française. Paris: Amiot-Dumont. 1950. 
  32. ^ Évelyne Cohen. Paris dans l'imaginaire national dans l'entre-deux-guerres. Publications de la Sorbonne. 1999: 55-56. 
  33. ^ 33.0 33.1 Eugen Weber. L'Action française. Fayard. 1985: 372-373. 
  34. ^ Maurice Chavardès. Le 6 février 1934 : la République en danger. Calmann-Lévy. 1966: 211. 
  35. ^ 執法人員中有一些槍傷,但絕大多數傷害是由投擲鋼彈或毆打造成的
  36. ^ Christian Chevandier. Policiers dans la ville : une histoire des gardiens de la paix. Folio, Histoire 198. Paris: Gallimard. 2012: 690-696. ISBN 978-2-07-043969-0. 
  37. ^ Laurent Bonnevay. Les Journées sanglantes de février 1934. Flammarion. 1935: 249 (法語). 
  38. ^ 38.0 38.1 Les victimes du 6 février. L'Action française. 1935-02-06: 1. 
  39. ^ Louis Gardiol, Jean-Baptiste Amat et Ernest de Framond de La Framondie. Rapport fait au nom de la commission d'enquête chargée de rechercher les causes et les origines des événements du 6 février 1934 et jours suivants, ainsi que toutes les responsabilités encourues : les victimes des journées du 6 au 12 février 1934. Imprimerie de la Chambre des députés. 1934. 
  40. ^ L'Humanité : journal socialiste quotidien. Gallica. 193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8). 
  41. ^ 他是《1934年2月至1935年的血腥日子》一書的作者。
  42. ^ Jean Garrigues. Les hommes providentiels : histoire d'une fascination française.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2012: 459. ISBN 978-2-02-097457-8. 
  43. ^ Michel Winock. 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 Paris: Seuil. 1999: 282. 
  44. ^ Jean Vigreux. 24 octobre 1934 : la naissance du Front populaire à Nantes. L'Humanité. 2014-10-24. 
  45. ^ 45.0 45.1 Magali Della Sudda. La suppression de l'hebdomadaire dominicain Sept. Vingtième Siècle : Revue d'histoire 104. octobre-décembre 2009: 30-32.  |issue=被忽略 (幫助);
  46. ^ Sept 3 mars 1934. Sept. 1934-03-03: 3. 
  47. ^ Michel Dobry. Février 1934 et la découverte de l'« allergie » de la société française à la Révolution fasciste. Revue française de sociologie (Paris: Éditions du CNRS). juillet-décembre 1989: 518. 
  48. ^ Antoine Prost. compte-rendu de l'ouvrage de Jenkins et Millington. Revue d'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 2021-03, 68 (3). 
  49. ^ Jean-Louis Loubet del Bayle. Les Non-conformistes des années 1930. Une tentative de renouvellement de la pensée politique française. Paris: Seuil. 1969: 125-126. 
  50. ^ Yann Galera. La Garde républicaine mobile à l'épreuve du 6 février 1934. Études. Service historique de la Gendarmerie nationale. 2003: 73-74. ISBN 978-2-11-092357-8. 
  51. ^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Georges Carrot. Le Maintien de l'ordre en France au xxe siècle. Kronos. Paris: Éditions Henry Veyrier. 1990: 83-112. ISBN 2-85199-535-9. 
  52. ^ Maurice Grimaud. En mai, fais ce qu'il te plaît. Stock. 1977: 180. 
  53. ^ Pierre Favier. La décennie Mitterrand, vol. 2 : Les épreuves (1984-1988). Points. Paris: Éditions Points. 2016: 962. ISBN 978-2-7578-5799-1. 
  54. ^ Philippe MAGNERON. Parabellum. bedetheque.com. 2022-03-15. 
  55. ^ Philippe MAGNERON. Les poux (Mouquet/Stalner) -3- Nitchevo! Camarades. bedetheque.com. 2022-03-15. 
  56. ^ Philippe MAGNERON. Une génération française -1- Nous vaincrons. bedetheque.com. 2022-03-15. 
  57. ^ Philippe MAGNERON. Les morin-Lourdel -1- Le clan Morini. bedetheque.com. 2022-03-15. 
  58. ^ La Belle Espérance. editions-delcourt.fr. 2023-02-14. 
  59. ^ Missak Manouchian - Une vie héroïque. bedetheque.com. 
  60. ^ Le Jour où la République a vacillé : 6 février 1934 ; Paris en feu, la République ébranlée. Le Monde.fr.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