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poSAX衛星
Satellite per Astronomia X | |
基本資料 | |
---|---|
NSSDC ID | 1996-027A |
組織機構 | ASI / NIVR |
發射日期 | 1996年4月30日 |
發射地點 | 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 |
發射載體 | 擎天神-半人馬運載火箭 |
除役日期 | 2003年4月29日 |
質量 | 1400 千克 |
軌道高度 | 600 千米 |
軌道周期 | 96 分鐘 |
望遠鏡類型 | 4台由30面同軸、共焦鏡面組成 |
波段 | X射線 |
口徑 | 16.2至6.8 厘米 |
集光面積 | 150 cm2 @ 6 keV (MECS) 22 cm2 @ 0.25 keV (LECS) |
焦距 | 1.85 米 |
儀器 | |
MECS | 3台望遠鏡,正比計數器 |
LECS | 望遠鏡,正比計數器 |
HPGSPC | 準直等比計數器 |
PDS | 4台閃爍探測儀 |
WFC | 2台照相機,正比計數器 |
網站 | www.asdc.asi.it/bepposax/ |
BeppoSAX是一顆意大利和荷蘭合作研製的X射線天文學人造衛星。這顆衛星的結構和控制系統是由多個意大利和荷蘭公司製造的,其科學儀器則由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研究所研製。BeppoSAX衛星以意大利天文學家朱塞佩·奧基亞利尼的暱稱Beppo命名,SAX是X射線天文衛星(Satellite per Astronomia i raggi X)的縮寫。
BeppoSAX的一個重要成就是辨認了許多與伽瑪射線暴相關聯的銀河系外天體。
BeppoSAX是1996年發射的,本來計劃運行兩年,但是實際上一直運行到2002年4月30日,此後該衛星的軌道跌落太快,一些亞系統開始失靈。最後於2003年脫離軌道,墜入太平洋。
衛星物理特性
- 大小:3.6米高,2.7米直徑
- 太陽能電池:3千瓦
- 收集數據:每公轉周期(90分鐘)1Gigabyte
儀器
BeppoSAX有五台科學儀器:
- 低能濃縮光譜儀(Low Energy Concentrator Spectrometer,LECS)
- 中能濃縮光譜儀(Medium Energy Concentrator Spectrometer,MECS)
- 高壓氣體閃爍正比計數器(High Pressure Gas Scintillation Proportional Counter,HPGSPC)
- Phoswich探測器(Phoswich Detector System,PDS)
- 大視場照相機(Wide Field Camera,WFC)
前四台儀器(往往被統稱為窄視場儀器)一般指向同一方向,因此可以同時對一個天體在很廣的能譜上(從0.1至300keV)進行觀測。
WFC由兩個編碼光圈照相機組成,它們的感光範圍在2至30keV之間,每個照相機的視場為20x20°。PDS在100至600keV之間幾乎有一個全天視場,它尤其適合發現伽瑪射線暴。
PDS的分辨率非常差,但是它發現伽瑪射線暴後WFC可以初步定位,然後NFI可以精確定位並對其餘燼進行觀察。
MECS包括三台同樣的氣體閃爍正比計數器,這些儀器對1.3至10keV的X射線敏感。LECS與MECS幾乎一樣,只不過它的窗比較薄,能夠讓低到0.1keV的X射線進入。在4keV以上由於背景干擾LECS的數據無效。LECS和MECS均能成像,而高能窄視場儀器無法成像。
HPGSPC也是一台氣體閃爍正比計數器,但是其氣體的氣壓高(3大氣壓)。高氣壓意味着高密度,因此它可以探測到能量高達120keV的光子。
PDS是一台由兩種閃爍體(碘化鉀和碘化銫)組成的複合晶體探測器,它能夠探測到至能量為300keV的光子。它的光譜分辨率比氣體探測器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