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桓
三桓,指魯國歷史上三個為魯桓公後代的卿大夫家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
三桓濫觴於魯莊公時期(前693年-前662年)。魯莊公的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太子同繼承魯國國君,即魯莊公;庶長子慶父(謚共,又稱共仲,其後代稱孟孫氏、仲孫氏、孟氏)、庶次子叔牙(謚僖,其後代稱叔孫氏)、嫡次子季友(謚成,其後代稱季孫氏、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魯莊公封為卿,其後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於該三家皆為魯桓公之後,所以被稱為三桓或魯三桓。
自魯僖公以後,三桓世為魯卿,執掌國政,其中以季孫氏實力最強。三桓互相矛盾又有共同利益,對魯國的歷史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魯宣公時期,三桓發動政變,驅逐了意圖消滅三桓影響、恢復魯君威信的公孫歸父(東門襄仲之子,魯莊公之孫)。而後三桓共掌魯國政事。
魯昭公時期(前541年-前510年),三桓將魯公室的土地財產、軍隊及人口瓜分,並由三桓進貢以供養魯君。魯昭公到後期無法容忍三桓,在前517年與三桓交惡的郈氏合作對抗三桓卻失敗,魯昭公被迫出走,六年後死在晉國之乾侯。三桓遂立昭公庶弟公子宋,是為魯定公。
魯哀公、魯悼公、魯元公時期,魯國國君始終無法擺脫三桓的專政。
魯穆公時期(前415年-前383年),魯國實行改革,任命博士公儀休為魯相,遂漸從三桓手中收回政權,國政開始奉法循理,擺脫了三桓專政的問題,重新確立了魯公室的權威。叔孫氏和孟孫氏先後亡於齊國,而季孫氏則據其封邑費、卞,獨立成為了費國。
發展史
三桓由來
魯莊公、孟慶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魯桓公的兒子,孟慶父、叔牙和季友分別是魯國勢力最大、專權時間最長的三大世家孟孫氏、叔孫氏和季氏的始祖,因此三大家族又被稱為「三桓」。
前662年,莊公臨死前欲立庶子般(或作斑)為嗣君,叔牙建議立孟慶父,季友則支持立般,季友以莊公之名賜死叔牙,叔牙自鴆。季友立叔牙的長子公孫茲為叔孫氏[1][2]。魯莊公死後,公子般繼位,慶父與莊公夫人哀姜殺死魯君子般,趕走季友,立叔姜(哀姜之妹)之子公子啟方,是為魯閔公。前660年,慶父又與哀姜謀殺閔公,想自立為君。慶父不得人心,逃到莒國。季友與閔公之弟公子申回國,立公子申為魯僖公。季友賄賂莒國使莒國送回慶父,慶父自縊。魯僖公元年(前659年),季友擔任正卿司徒,並賜以汶陽之田。季友以齊國為依託,在魯國執政長達十六年之久。
三桓專權
宣公時,以季文子為首的三桓日益強盛,而公室式微。具體表現為宣公十五年,宣公聽季文子建議,推行初稅畝,開墾私田,使得更多的百姓歸附季氏,結果民不知君而只知季氏。
宣公十八年,公「欲去三桓,以張大公室」,於是與公孫歸父謀。公孫歸父到晉國為公娶晉女,以借晉人除三桓。結果公孫歸父還沒回到魯國,宣公薨,而季文子對朝臣說「使我殺適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對當年襄仲殺公子惡而立宣公,「南通於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堅事齊、晉」表現得大為惱恨。朝臣憤慨。公孫歸父當時回到魯國笙地,聽聞此事,匆忙逃到齊國。季文子執政,三桓雄起。魯昭公、魯哀公都因為意圖恢復君權而與三桓矛盾激化,乃至被迫出奔而死。
家臣之亂
季孫意如對家臣南蒯不太尊重,南蒯於昭公十二年(前530年)據費邑反叛。季孫意如收買民心並以武力攻打兩年才獲勝,南蒯逃亡齊國。季孫意如死後,季孫意如家臣陽虎囚禁其子季孫斯,並執魯政達三年之久。
三桓衰落
魯穆公元年(公元前415年),魯國實行改革,任命博士公儀休為魯相,遂漸從三桓手中收回政權,國政開始奉法循理,擺脫了三桓專政的問題,重新確立了魯公室的權威。季氏據其封邑費、卞、東野成為獨立小國(費國),而孟氏的封邑成、叔孫氏的封邑郈,都已被齊國攻陷。三桓就此退出了魯國的權力中心。
三桓歷代宗主
- 季孫氏
- 叔孫氏
- 孟孫氏
世系圖
季孫氏世系
叔孫氏世系
孟孫氏世系
相關條目
參考
外部連結
- 魯國三桓專政,山東省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