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德·魏斯
伯恩哈德·魏斯 | |
---|---|
柏林警察局副局長 | |
任期 1927年—1932年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Bernhard Weiss 1880年7月30日 德意志帝國柏林 |
逝世 | 1951年7月29日 英國倫敦 | (70歲)
國籍 | 西德 |
政黨 | 德國民主黨 |
職業 | 律師 政治家 |
宗教信仰 | 猶太教改革派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巴伐利亞王國 |
伯恩哈德·魏斯(德語:Bernhard Weiss, 1880年7月30日—1951年7月29日),是一位德國法學家,曾在威瑪共和國時代擔任柏林警察局副局長。作為德國民主黨的成員,魏斯被認為是代表威瑪共和國時期緊張政治局勢的關鍵人物,也是抗衡極左、極右翼分子和捍衛議會民主制度的中堅力量。
早年經歷
伯恩哈德·魏斯出生於德意志帝國時期柏林的一個頗有名望的猶太家庭。魏斯自小在充滿自由主義氣息的家庭氛圍中成長,1900年高中畢業後,成績優異的他相繼在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弗萊堡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學習法律並取得法律博士學位。
1904年,他自願接受軍事訓練,並被任命為皇家巴伐利亞軍隊的預備役軍官,之所以加入巴伐利亞的軍隊是因為他作為猶太人沒有被普魯士軍隊接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魏斯因作戰勇敢被晉升為上尉軍銜,他還是一家醫療公司的負責人,並因為其傑出的後勤服務被授予一級鐵十字勳章[1]。他的三個兄弟和一個堂兄也參加了戰爭,其中一人死亡,另一人重傷。
魏斯活躍於柏林的猶太社區,他是拉比神學院的董事會成員和德國猶太信仰公民聯盟的成員,該組織致力於維護德國猶太裔公民的合法權利,同時培養他們對於德國人身份的認同。在成為威瑪共和國時代第一個進入公務員隊伍的猶太人之前,魏斯曾是一位非常有效率的律師和法官,他以出色的法律服務而聞名。
柏林警察局生涯
1918年,魏斯被任命為柏林警察局刑警部門副長官,並於1925年成為其負責人。1920年,他還兼任政治警察署署長,他在1927年成為管轄整個警察部隊的柏林警察局副局長。
魏斯作為一名自由主義者同時也是共和民主理念的堅定信奉者,他加入了德國民主黨並在魏瑪時期緊張的政治局勢中發揮了核心作用。然而魏瑪憲法所確立的民主制度是對從前專制政體的徹底改變,這對德國左右兩翼的極端分子來說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從一開始,威瑪共和國就受到了這兩個極端群體的頻繁攻擊。魏斯一直致力於使柏林警察局成為捍衛議會民主的重要陣地,他曾為蘇聯貿易代表團在柏林從事顛覆活動的案件提供了調查證據。德國民主黨成員瓦爾特·拉特瑙是一位猶太實業家和自由派政治家,他曾出任包括外交部長在內的多個職位,致力於改善威瑪共和國糟糕的外部環境,但是卻在1922年簽署《拉帕洛條約》兩個月後遭暗殺身亡。魏斯密切參與了這一暗殺事件的調查並成功逮捕行刺拉特瑙的兇犯,他在任內十分關心與德共和納粹衝鋒隊的鬥爭,並時常下令沒收在他們的集會上發現的武器。
1927年,魏斯主導取締了納粹黨在柏林的分支機構,同年當納粹成員從紐倫堡的集會返回柏林時,他們中的500名成員因隸屬於非法組織而被捕。
與約瑟夫·戈培爾的較量
魏斯在柏林警察局任職期間,納粹高級幹部約瑟夫·戈培爾因持續組織和煽動暴力事件而成為他執法的主要目標。戈培爾當時是納粹黨內著名的演說家,他在後來成為第三帝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諷刺魏斯是「伊西多爾」,並稱威瑪共和國為「猶太人共和國」[2]。
魏斯以誹謗罪起訴戈培爾並贏得了法庭的訴訟,但戈培爾仍然沒有克制,魏斯也沒有被他的恐嚇所嚇倒,最終魏斯起訴了戈培爾多達40餘次。期間有幾次魏斯還阻止戈培爾在納粹黨集會上發言。曾經任命魏斯擔任警局領導人的前普魯士內政部長威廉·阿諾德·德魯斯博士在1932年前者的職業生涯即將結束時說:「當我們決定任命第一位未受洗的猶太人為國家服務時,我們知道他必須得是做得最好的。是我選擇了你,現在我能很高興地說你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
1932年底,時任德國總理兼普魯士總理的弗朗茨·馮·帕彭下令逮捕了魏斯和他的上司,儘管只拘留了他們一天(釋放條件是他必須以書面形式離職並聲明今後將不再進行任何政治活動)[3]。
流亡海外
1933年,在納粹黨元首阿道夫·希特拉被興登堡總統任命為總理的前夕,魏斯終於決定離開德國。他以前在警察部隊的部下被命令逮捕他們曾經的副局長,國會議長赫爾曼·戈林也表示願意為任何協助逮捕魏斯的人提供懸賞金。魏斯和他的女兒希爾達藏在他親戚的家中時,警察便上門來搜查了,魏斯不得不把自己埋在煤堆下的地下室中以防止警察發現他。警察試圖帶走希爾達,但她的姑姑和叔叔聲稱她是他們的女兒,這才躲過了警察的逮捕。魏斯在一位舊友的幫助下成功舉家逃往捷克斯洛伐克,隨後又去了英國,他在倫敦開了一家印刷和文具公司,度過了他的餘生[4]。
流亡期間,魏斯被剝奪了德國公民的身份。1951年,他在即將恢復西德公民權前不久在倫敦死於癌症,享年70歲。魏斯的遺孀洛特·魏斯在她丈夫去世以後就返回柏林居住,她於1952年在柏林去世。
出版作品
- 《德國國會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其議事規則:德國國會關於議事規則的增加、解釋和修正的權利》(1906年)
- 《德國國會大廈及其議事規則》,柏林海曼出版社(1906年)
- 《關於賭博、賭博俱樂部和公共賭場》(1919年)
- 《帝國選舉法:德國制憲議會選舉條例》(1919年)
- 《1922年7月21日共和國保護法:人口流動執行條例》(1923年)
- 《警察與政治》(1928)
- 《刑事訴訟法以及介紹法和法院憲法法:特別是針對公務員和當局的安全部門》(1928)
- 《柏林道路法典:關於柏林街道交通管制和秩序維護的警察條例》(1929)
- 《德意志帝國和德國各州的警察規定第6卷:柏林警察條例》,柏林威勒出版社(1931年)
- 《柏林的警察條例》(1931年)
- 《關於政治侮辱程序的必要性》(1932年)
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
- ^ Joachim Rott (2010), S. 165.
- ^ Template:Webarchiv. In: WDR, 26. September 2003.
- ^ Die Ausbürgerung deutscher Staatsangehöriger 1933–45 nach den im Reichsanzeiger veröffentlichten Listen, Band 1: Listen in chronologischer Reihenfolge, München: De Gruyter Saur: pp. 3, (德文)
- ^ Nolan, Tom. Mysteries: Auf Wiedersehen, Mr. Kerr. Wall Street Journal. 5 April 2019 [9 Jul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
文獻來源
- Michael Berger: Bernhard Weiß, preußischer Jude und Offizier. In: Eisernes Kreuz und Davidstern. Die Geschichte Jüdischer Soldaten in Deutschen Armeen. trafo verlag, Berlin 2006, ISBN 3-89626-476-1, p. 203–207.
- Michael Berger: Dr. Bernhard Weiß. Sein Kampf für Demokratie und Rechtsstaat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In: Eisernes Kreuz – Doppeladler – Davidstern. Juden in deutschen und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n Armeen. Der Militärdienst jüdischer Soldaten durch zwei Jahrhunderte. trafo verlag, Berlin 2010, ISBN 978-3-89626-962-1, p. 146–150.
- Dietz Bering: Kampf um Namen. Bernhard Weiß gegen Joseph Goebbels. Klett-Cotta, Stuttgart 1991.
- Joachim Rott: Bernhard Weiß (1880–1951). Hentrich & Hentrich, Berlin 2008, ISBN 3-938485-54-X.
- Bjoern Weigel: Bernhard Weiß. In: Wolfgang Benz (Hrsg.): Handbuch des Antisemitismus. Judenfeindschaft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Band 2: Personen. de Gruyter/Saur, Berlin 2009, ISBN 978-3-598-24072-0, p. 880–882.
外部連結
- Bernhard Weiß(德國國家圖書館目錄相關文獻)
- Verleihung der Bernhard-Weiß-Medaille für Verständigung und Toleranz an Oberst Bernhard Gert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DF; 49 kB) – die Laudatio Michael Bergers, Vorsitzender des Bundes jüdischer Soldaten, enthält eine ausführliche Darstellung des Lebens und Wirkens von Bernhard Wei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