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余彭年
英文名Yu Pang-lin
性別
出生彭立珊
(1922-11-21)1922年11月21日
(1928-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00)1928年0日
 中國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
(今婁底漣源市楊市鎮
逝世2015年5月2日(2015歲—05—02)(92歲)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北京大學深圳醫院[1]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民族漢族
語言普通話粵語湖南話
教育程度大學
母校長沙大學[2]
職業企業家慈善家
配偶肖芝元
兒女彭亞如 (長子) 彭亞凡(次子)
父母彭麟閣(父)[2][3]肖氏(母)[3]

余彭年(英文名:Yu Pang-lin,1928年—2015年5月2日[3]),原名彭立珊,出生於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今屬漣源市),彭年酒店創始人,整幢大廈經營所得的純利潤永久地捐獻給社會福利和教育事業,余彭年為目前中國大陸最大的慈善家之一,連續三年摘得「胡潤慈善榜」「首善」桂冠,到2008年累積捐款已超過30億人民幣

余彭年歷任香港元朗博愛醫院總理、富得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元昌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億朗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環亞酒店企業管理公司顧問以及彭年酒店董事長等。

生平

余彭年曾於1988年購置20台巴士並捐贈給長沙市政府開設新線路,該線路後來演化為長沙公交立珊專線[4]

一般報道中,稱余彭年1922年出生,初名彭立珊。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人[3],藍田鎮今為婁底市漣源市楊市鎮官莊村。至2015年時,官莊村仍保留有其祖居——靜養堂[5]。《時代人物周報》、2005年對本人採訪,稱1928年出生。父親彭麟閣,母親肖氏(1952年前後病逝)。父親在當地經商,「從事小本經營」[3]

大學未畢業,余彭年在長沙等地從事小本生意。曾擔任過長沙《晚晚報》特約記者。1949年,余彭年離開故鄉,孤身一人到上海[3],做過腳力,拉過黃包車,擺過地攤。

1954年,余彭年被人誣告有海外關係,以「逃亡地主」罪名被抓,勞教3年。刑滿前的兩個月,罪名查證不實,立刻獲釋。1958年,余彭年在朋友的幫助下,離開妻兒,從上海經澳門輾轉偷渡至香港[3]

《時代人物周報》、2005年採訪中,余彭年回答,因當時是經澳門偷渡去香港的,所以要改姓。一般報道則稱余彭年是經上海有關部門批准合法移居香港。如1988年11月13日《湖南日報》,余彭年講述的早年在香港的經歷:「1958年,經過合法申請批准,由上海來到香港,做過清潔工、勤雜工、建築工;後來從小本生意開始,經營地產建築業,開過酒店,做過股票黃金生意等[3]。」

1960年代,余彭年追隨一位老闆進入台灣房地產業。老闆以單獨出資、利潤雙方平分的方式,讓余彭年自組公司進行經營。余彭年由此獲得第一桶金[6]

由於患過白內障,從2003年初開始,其資助的「彭年光明計劃」,已經為約15萬低收入白內障患者帶來了光明。2004年申請成立「中國余彭年慈善基金會」。

李小龍故居

金巴倫道41號是李小龍故居,現為羅曼酒店

2008年5月22日余彭年宣佈公開招標出售5幅位於九龍塘的住宅地皮,包括根德道、羅福道、窩打老道各1幅及金巴倫道2幅,合共估值12億至13億港元,賣地收入將作包括為四川大地震賑災等慈善用途。其中金巴倫道41號乃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故居[7]

李小龍故居「栖鶴小築」是余彭年於1974年9月以85萬元購入,連同裝修成本共100萬元,長時間出租作為時鐘酒店,即現時的「羅曼酒店」。李小龍故居的出售,引來李小龍迷組織的關注,希望香港政府能盡速收購李小龍故居作博物館之用[8]

雖然有準買家出價逾一億元洽購,余彭年擱置出售李小龍故居,並於7月8日表示願意捐出地皮興建「李小龍紀念館」,但須獲政府支持更改現時物業用途,及在地皮上增建一幢20,000多平方呎的新建築物,作為博物館及電影館等之用,並稱政府不支持有關建議,考慮收回地皮再出售。

2009年1月6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與李小龍九龍塘故居業主余彭年會面,雙方達成共識,讓故居修復原貌。

雙方同意回復故居原貌,建成吸引遊客的李小龍紀念館。余彭年表示,願意無條件捐出物業,但他希望政府能興建一個具規模的大型李小龍紀念館,發展成為有吸引力的旅遊景點。他建議設有武術館、電影館和圖書館等設施,並希望日後由政府管理[9]

2011年6月26日,香港政府公佈,由於與余彭年在復修問題上分歧,擱置興建李小龍紀念館[10]

慈善

雖然已經九十高齡,但余彭年還在只爭朝夕地奮鬥。2013年7月,余彭年在接受華商韜略獨家專訪時表示:「我還有一個心願,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掙夠一百億,捐夠一百億。」胡潤百富榜的創始人胡潤在余彭年追悼會上表示:「估計余彭年財產現值已超過人民幣100億元,余彭年實際上已經實現「捐夠一百億」的承諾。但其財產價值到底是多少,還要看他們(彭家)的評估結果。」[11]

家庭

余彭年和妻子肖芝元育有兩子,長子彭亞如,次子彭亞凡。兩個兒子相差數歲。余彭年在1958年離開大陸後,肖芝元母子三人仍定居在漣源縣官莊村(今屬楊市鎮),生活艱辛。長子彭亞如隨當小學教師的舅媽生活,肖芝元則帶着次子彭亞凡四處謀生[6]。肖芝元侄子肖振白[5]回憶,肖曾「長年在長沙給人當保姆」。1960年代,余彭年來信,雙方重新聯繫。肖芝元母子雖得到余彭年接濟,但受當時政治因素影響,長子彭亞如曾因「有海外關係」被「戴上高帽子遊行」[6]

1982年,余彭年回到故鄉漣源縣。日後,長子彭亞如主持修建了官莊村的彭家祖墓。2015年報道提及,彭亞如在7年前逝世,安葬於此。肖芝元在彭亞如逝世三年後的同月同日逝世,亦葬於此[6]。2015年5月2日凌晨,余彭年在廣東深圳逝世。因種種因素,未按原計劃歸葬彭家祖墓。最終,家人按他的遺願,將他安葬於深圳大鵬的自購土地[6][5]

參考資料

  1. ^ 劉穎; 朱凌; 陳銘. 余彭年“裸捐”财产将用于免费白内障手术和教育. 搜狐. 南方都市報. [2017-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2). 
  2. ^ 2.0 2.1 倪妮. 余彭年:我为什么第一个裸捐. 網易. 中國慈善家. [2017-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3).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記者:蔣志高. 神秘慈善家余彭年. 新浪網,來源:《時代人物周報》. 2005-05-27 [2024-01-06] (簡體中文). 
  4. ^ 长沙立珊专线新老员工重温“立珊”情. 紅網. 2015-05-03 [2016-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8). 
  5. ^ 5.0 5.1 5.2 記者:袁樹勛. 再见了故乡,余彭年将长眠深圳. 瀟湘晨報數字報,來源:《瀟湘晨報》2015年5月7日,A06:湖南時政. 2015-05-07 [2024-01-06] (簡體中文). 
  6. ^ 6.0 6.1 6.2 6.3 6.4 記者:袁樹勛. 首善余彭年和他遥远的官庄村. 瀟湘晨報數字報,來源:《瀟湘晨報》2015年5月8日,A07:深度面孔. 2015-05-08 [2024-01-06] (簡體中文). 
  7. ^ 余彭年標售5地皮賑災 包括李小龍故居[永久失效連結]
  8. ^ 李小龍故居拍賣 影迷籲改建博物館. [2008-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9. ^ 李小龍故居捐建紀念館[永久失效連結]
  10. ^ 復修鬧分歧 李小龍館爛尾. 東方日報. 2011-06-27 [2013-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1. ^ "中国裸捐第一人"逝世 胡润:已做到"捐够百亿". 新快報. 2015-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