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事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過數月轟炸後的上海北站

八·一三事變,又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發生於1937年8月13日,為中日戰爭淞滬會戰的開端和導火線。

事件經過

1937年8月9日,日本帝國海軍陸戰隊西部派遣隊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齋藤要藏駕車直衝軍用的中國上海虹橋機場尋釁,被中國機場保安士兵擊斃,是為「虹橋機場事件[1]

日本遂以此為藉口,8月11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向上海市長提出要求,中國方面的事件責任者謝罪並判刑,限制停戰協定地區內的保安隊員人數、裝備及駐軍地點,撤除上海的所有防禦工事,設立監視以上實行的日支兵團委員會。日本的苛刻要求遭到國民政府拒絕,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決定:不可能接受如此條件,準備戰鬥。

8月13日下午5時,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司令官,下令全軍進入戰鬥狀態。日本海軍隨即派遣軍艦16艘,其陸戰隊在淞滬登陸。日本居留民團總部也同一時間向上海日僑發出全面備戰的命令。日本陸海軍沿上海北四川路、軍工路一線發動全面進攻,中國軍民奮勇抵抗,史稱「八一三事變」。

國民政府8月14日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第九集團軍在總司令張治中的指揮下,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軍[2]。為期長達3個月的淞滬戰役正式展開,共計斃傷日軍9.8萬人,粉碎日本「三月亡華」的叫囂。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上海虹橋事件. [2015-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 ^ “八·一三”事變. [2015-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