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危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國比亞里茨尤金妮宮,拿破崙三世和俾斯麥在此進行了關鍵談判

盧森堡危機(英語:Luxembourg Crisis,德語:Luxemburgkrise,法語:Crise luxembourgeoise荷蘭語Luxemburgse kwestie盧森堡語Lëtzebuerg-Kris)是1867年法蘭西帝國普魯士之間圍繞盧森堡的政治地位問題的外交糾紛及對立。此次對立差點導致雙方開戰,但最後由《倫敦條約》和平解決了危機。

背景

盧森堡城有着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堡壘,由沃邦元帥設計,號稱「北方的直布羅陀」。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盧森堡大公國與尼德蘭王國便是共主邦聯。在對普魯士的一次外交讓步中,盧森堡加入了德意志邦聯,並有普魯士數千駐兵。[1]1830年的比利時革命將盧森堡一分為二,威脅荷蘭對剩餘地區的統治。因此,荷蘭威廉一世讓盧森堡加入了德意志關稅同盟,以減弱法國及比利時在經濟和文化上對盧森堡的影響。[2]

普奧戰爭

奧托·馮·俾斯麥的非承諾性的答覆鼓勵了拿破崙三世

1864年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使德意志民族主義日益高漲,到了1865年,普魯士明顯想要挑戰奧地利帝國在德意志邦聯中的地位。雖然拿破崙三世出於平衡兩大勢力的想法,使法國保持中立,但像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樣,他希望奧地利獲勝。但是他卻不能作為奧地利的同盟介入戰爭,因為這樣做會危及法國與統一後的意大利的關係[3]

結果,1865年10月4日在法國的比亞里茨,拿破崙向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保證法國中立,希望這樣可以增加法國在萊茵河西岸領土問題上的談判籌碼。俾斯麥拒絕割讓任何萊茵蘭的土地,但他提出可以承認法國對比利時盧森堡的統治權,雖然沒有任何書面上的擔保。[4]

當普魯士與奧地利於1866年開戰時(亦稱七周戰爭),對歐洲造成了很大震動。普魯士很快便打敗了奧地利及其盟友,將奧地利逼上了談判桌。拿破崙三世居中調停,結果簽訂了布拉格條約,德意志邦聯解散,成立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邦聯

法方提議

拿破崙三世,他對普魯士態度等的誤判導致了危機的升級

以為俾斯麥會遵守承諾,法國政府向荷蘭的威廉三世以5,000,000購買盧森堡。而深陷經濟危機的威廉三世於1867年3月23日接受了該條件。

但法國吃驚地發現俾斯麥反悔了。德意志輿論強烈反對這項交易,俾斯麥的態度屈從於北德意志的民族主義報刊。[5]俾斯麥違背了他在比亞里茨對拿破崙三世所做的諾言,並以戰爭相威脅。俾斯麥不僅將大部北德意志統一在普魯士王冠下,還與南德諸邦在10月10日達成了秘密協定。

其他國家擔心戰爭爆發可能會將他們也捲入,所以都匆忙提出妥協的提議。奧地利外相博伊斯特伯爵Count Friedrich Ferdinand von Beust)提議將盧森堡轉給中立的比利時,作為補償法國可得到比利時的土地。但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拒絕割讓他的任何領土,破壞了博伊斯特的提議。

憤怒的德意志輿論及出現的僵局讓拿破崙三世考慮讓步,他也不想讓自己在其他列強眼裏顯得過於侵略性。所以,他只要求普魯士從盧森堡城撤軍,並以戰爭相威脅。俄皇亞歷山大二世提議在倫敦舉行國際會議以避免戰爭。[5]英國非常樂於主辦該場會議,因為他們害怕見到盧森堡被任何勢力吞併,這會削弱他們在大陸上的戰略盟友比利時。[6]

倫敦會議

所有列強都被邀至倫敦以得出一個可避免戰爭的協議。由於顯然任何列強都不會接受盧森堡併入法國或北德意志邦聯任何一方,討論集中在盧森堡中立性的條款上。結果是俾斯麥一方勝出,雖然普魯士必須從盧森堡城撤軍,但盧森堡仍將留在德意志關稅同盟。

註釋

腳註

  1. ^ Trausch 1983,第53頁.
  2. ^ Calmes 1989,第325-7頁.
  3. ^ 拿破崙三世本人亦曾加入過燒炭黨,並在之前幫助過撒丁王國
  4. ^ Fyffe 1895,ch. XXIII.
  5. ^ 5.0 5.1 Fyffe 1895,ch. XXIV.
  6. ^ Moose 1958,第264-5頁.

參考資料

  • Moose, Werner Eugen. The European Powers and the German Question, 1848-7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英語). 
  • Calmes, Christian. The Making of a Nation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Day. Luxembourg City: Saint-Paul. 1989 (英語). 
  • Fyffe, Charles Alan. A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 1792-1878 Popular edition. 1895 [2006-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9) (英語). 
  • Trausch, Gilbert. Blick in die Geschichte. Das ist Luxemburg. Stuttgart: Seewald-Verlag. 1983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