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葉(1970年3月),男,湖南人,中國現代詩人,1976年—1996年成長於湖南衡陽,1997年至今浪跡於湖南省會長沙二環以外,游離於文化與商業之間,為湖南泊客傳媒創始人。。

簡介

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詩歌寫作,堅持獨立的「個性寫作」,少有作品發表,後經梳理主要寫作階段與主要作品有《青銅時代——生命系列組詩》、《面具時代——存在系列組詩》、《寓言時代——城市寓言系列組詩》、《靈性時代——陽光行動系列組詩》、《虛空時代——沉寂系列組詩》等,其詩歌作品集《我時代:呂葉1990—2010》於2012年出版。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參與中國民間詩刊的編輯出版,先後主持編輯油印文學刊物《透明色》、四開膠印詩報《現代詩方陣》(只出一期)、對開大型民間先鋒詩報《鋒刃》第一期、膠印大型民間先鋒詩刊《鋒刃》第二期、第三期,大型民間詩歌研究資料《詩鏡》(只出兩期,與四川《詩研究》合刊),其中1992年—1994年連續出刊三期的《鋒刃》推出並留存了大量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詩歌文本,對20世紀中國民間詩刊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價值,是20世紀最具影響的中國民間詩刊之一。《鋒刃》已於2011年復刊,2013年獨立出版包括吳德彥(彥龍)、孫文、啞石、史幼波、朱傑、唐朝暉、孫磊、李龍炳、呂葉、楚子在內的「《鋒刃》20周年紀念文集」共計10本。 九十年代初起參與中國民間詩歌運動,2000年8月在中國南嶽衡山策劃主持「90年代漢語詩歌論壇」(史稱「2000衡山詩會」),對90年代漢語詩歌寫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與探討,為漢語詩歌寫作貢獻了大量的學術研究資料,其自由與開放性開創了民間詩歌運動的全新模式;十年之後的2010年8月,再次在中國南嶽衡山發起實施更大規模的「2010衡山詩會」,其獨有的包容性、其跨區域跨群體跨流派的開闊視野,真實地而有效地展示域還原了多元文化境遇下的的中國詩歌原始生態;「2010衡山詩會」以大量的詩歌學術發言對新世紀十年的詩歌寫作進行了整體梳理;詩會堅持純粹的非官方、非商業的民間立場,同時首次將公益精神與詩歌義工正式引入詩歌活動,為中國民間詩歌運動導入全新的運作模式;2008年、2009年、2010年連續三年與廣子、夢亦非等發起並策劃實施了「70後詩歌論壇」。 2000年應邀策劃中國南嶽壽文化節,第一次明確了南嶽衡山「中華壽岳」之品牌定位。 2009年5月在南嶽廣濟禪寺策劃發起「中國南嶽禪意人生修煉營」系列活動,開啟了以佛教為教育工具、以寺廟為教育平台、以義工為運營團隊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教育與大力傳播入世濟世精神的全新運營模式,該活動由廣濟禪寺宗顯法師任首席導師,每月舉辦一期,每期參與營員30人,迄今已經連續舉辦70餘期,其影響力日益強大。 2012年12月發起湖南詩歌公益平台「湘詩會」。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