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麥
蒙古族喉音唱法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 |
分類 | 傳統音樂 |
序號 | 35 |
編號項目 | II-4 |
登錄 | 2006年 |
呼嘜或呼麥(圖瓦語:хөөмей;蒙古語:ᠬᠥᠭᠡᠮᠡᠢ,鮑培轉寫:kögemei,西里爾字母:хөөмий,意為「咽喉」)是一種典型運用泛音的歌唱方式(泛音唱法、喉音唱法、雙聲唱法、復音唱法,歌者能在一個持續的低音之上,同時唱出另一個像口哨聲的高音),被蒙古族、圖瓦人和位於阿爾泰地區的蒙古族(卡爾梅克人)、阿爾泰人、布里亞特人、通古斯人及楚科奇人應用在民俗音樂。另外,西藏喇嘛念經的唱法引進了假聲帶唱法卡基拉的一些技巧,類似於蒙古的喉音唱法。
中國蒙古族與蒙古國的喉音唱法分別於2009年、201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1]
特徵
不同地方的喉音唱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例如:位於戈壁沙漠居民的喉音唱法聽起來也比較乾澀,但位於草原居民的喉音唱法則比較和潤。 在蒙古語中呼嘜、呼麥是喉頭的意思。
呼嘜可以既用來描述圖瓦人民間音樂的喉聲唱法特性中的一個風格(有些類似在電子琴伴奏下的低音哼唱),又用於描述所有的圖瓦人喉聲唱法風格(從地震般的隆隆聲到帶着拍子的中音,以及各種形式的高音)。所有圖瓦的喉聲歌唱都要控制口腔的形狀來產生泛音,同聲帶的發聲共鳴,從而可以同時唱出多個音高的泛音。 [2]
主要曲目
喉音唱法的曲目有很多,有代表性的如下:
- 《MY TUVA》(圖瓦呼嘜)
- 《Big River》(圖瓦呼嘜)
- 《Tuva Groove》(圖瓦呼嘜)
- 《Good Horses》(圖瓦呼嘜)
- 《Ondar Girls》(圖瓦呼嘜)
- 《Alash》(圖瓦呼嘜)
- 《滿都拉汗頌》(蒙古呼嘜)
- 《四座山》(蒙古呼嘜)
- 《成吉思汗頌》(蒙古呼嘜)
- 《阿勒泰頌》(蒙古呼嘜)
- 《額布河流水》(蒙古呼嘜)
- 《布穀鳥》(蒙古呼嘜)
- 《黑走熊》(蒙古呼嘜)
- 《四歲的海騮馬》(蒙古呼嘜)
- 《Edjin Duun》(卡爾梅克呼嘜)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喉歌者說:圖瓦8年
- 長調與呼麥
- 陳自明的《一個人能同時唱兩個聲部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泛音唱法的物理原理
- Deep In the Heart of Tuv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Throat Singers of Tuv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ebsite of "Tyva Kyzy", women's group in Tyva that performs all styles of Tyvan throat-sing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hotos, music samples)
- Audio samples of throat-sing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關於蒙古族呼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9年10月1日,中國蒙古族呼麥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