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歷屆得獎者和提名者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英語:Academy Award for 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2020年前身為最佳外語片獎(英語: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每年頒發給美國境外出品的主要非英語長片電影[1]。
首屆奧斯卡金像獎於1929年5月16日頒佈1927至28年的得獎電影時,還尚未設立單獨的外語片獎項類別。在1947年至1955年期間,學會頒發特別/榮譽獎給在美國上映的最佳外語片[2]。然而,這些獎並沒有定期頒發(1953年沒有頒獎),而且由於沒有入圍電影所以毫無競爭性,因此每年只有簡單地一部得獎電影。在1956年奧斯卡金像獎,學會為非英語電影增設「最佳外語片獎」,此後開始每年頒發。
不像其他奧斯卡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非頒發給個人。它是由獲獎的電影導演領取[1],也被視為提交國家的一項榮譽。截至2014年[update],學會改變了規則,讓導演名字和電影出品國一起被刻在獎座上[3]。導演也可以自己收存獎座。
縱觀多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和其前身大部分頒發給歐洲電影:從1947年以來頒給外語電影的68座獎項中,歐洲電影獲得57座[a]、亞洲電影獲得8座[b]、美國出品電影獲得5座,而非洲電影獲得3座。已故意大利導演費德里柯·費里尼在一生中執導了4部獲獎電影,比起其他導演要多。如果特別獎也計算進去,那麼費里尼會與其同胞第昔加並列。蘇聯史詩片《戰爭與和平》是最長的最佳外語片獎贏家。它從1962年拍攝至1966年,時長超過七個多小時[5]。
歷屆得獎者和提名者
在以下列表中,由於典禮經常於翌年舉辦,所以年份是根據學會的慣例,通常對應電影上映年份。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以粗體和深藍色背景顯示;1947至1955年贏得特別/榮譽獎的電影更加上「‡」標示,之後其他獲獎影片均為常規奧斯卡獎項。沒有標示和粗體為提名電影。列表以時間排序,並先列出贏家,之後再是4部其他提名者。
「國家或地區」一欄代表提交電影至學院的國家或地區,並不一定代表電影的主要製片國家或地區。儘管官方提名中並沒有電影的原始片名、導演名字和語言使用,但這些元素會在列表中出現。
如果電影中使用多種語言,將會先列最主要的一種。
由於之前官方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使用拉丁和西里爾字母,所以前南斯拉夫電影會以兩種字母顯示。
‡ | 特別/榮譽獎(1947-1955年) |
---|
1940年代
年份 | 中文片名 | 原片名 | 導演 | 國家或地區 | 語言 |
---|---|---|---|---|---|
1947 (第20屆) |
《擦鞋童》‡[c] | Sciuscià | 第昔加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英語 |
1948 (第21屆) |
《文森特先生》‡[d] | Monsieur Vincent | 莫里斯·克勞 | 法國 | 法語 |
1949 (第22屆) |
《單車竊賊》‡[e] | Ladri di biciclette | 第昔加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1950年代
年份 | 中文片名 | 原片名 | 導演 | 國家或地區 | 語言 |
---|---|---|---|---|---|
1950 (第23屆) |
《瑪拉巴加之牆》‡[f] | 法語 Au-delà des grilles 意大利語 Le mura di Malapaga |
雷奈·克萊門特 | {聯合製片} 法國 意大利 |
法語 意大利語 |
1951 (第24屆) |
《羅生門》‡[g] | 羅生門 | 黑澤明 | 日本 | 日語 |
1952 (第25屆) |
《禁止的遊戲》‡[h] | Jeux interdits | 雷奈·克萊門特 | 法國 | 法語 |
1953 (第26屆) |
沒有頒獎 | ||||
1954 (第27屆) |
《地獄門》‡[i] | 地獄門 | 衣笠貞之助 | 日本 | 日語 |
1955 (第28屆) |
《宮本武藏》‡[j] | 宮本武蔵 | 稻垣浩 | 日本 | 日語 |
1956 (第29屆) |
《大路》[k] | La strada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科佩尼克上尉》[k] | Der Hauptmann von Köpenick | 赫穆特·考特納 | 西德 | 德語 | |
《不堪回首話當年》[k] | Gervaise | 雷奈·克萊門特 | 法國 | 法語 | |
《緬甸的豎琴》[k] | ビルマの竪琴 | 市川崑 | 日本 | 日語 | |
《惡魔奎維托克》[k] | Qivitoq | 埃立克·巴林 | 丹麥 | 丹麥語 | |
1957 (第30屆) |
《卡比莉亞之夜》 | Le notti di Cabiria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惡魔降臨的夜晚》 | Nachts, wenn der Teufel kam | 羅拔·西奧德梅克 | 西德 | 德語 | |
《丁香門》 | Porte des Lilas | 雷內·克萊爾 | 法國 | 法語 | |
《印度母親》 | मदर इण्डिया | 梅赫布·罕 | 印度 | 印度斯坦語 | |
《九條命》 | Ni liv | 阿爾納·斯庫恩 | 挪威 | 挪威語 | |
1958 (第31屆) |
《我的舅舅》 | Mon oncle | 賈克·大地 | 法國 | 法語 |
《英雄們》 | Helden | 弗朗茨·彼得·威茨 | 西德 | 德語 | |
《復仇》 | La venganza | 璜·安東尼奧·巴登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
《一年長的道路》 | 意大利語 La strada lunga un anno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Cesta duga godinu dana Цеста дуга годину дана |
朱塞佩·迪·聖提斯 | 南斯拉夫 | 意大利語 | |
《聖母街上的大人物》 | I soliti ignoti | 馬里奧·莫尼切利 | 意大利 | ||
1959 (第32屆) |
《人生長恨水長東》 | Orfeu Negro | 馬賽爾·加謬 | 法國 | 葡萄牙語 |
《橋》 | Die Brücke | 賓哈·維基 | 西德 | 德語 | |
《大戰爭》 | La grande guerra | 馬里奧·莫尼切利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叢林裏的誘惑》 | Paw | 阿斯翠·賀寧·傑生 | 丹麥 | 丹麥語 | |
《河上村莊》 | Dorp aan de rivier | 馮斯·羅德麥克斯 | 荷蘭 | 荷蘭語 |
1960年代
年份 | 中文片名 | 原片名 | 導演 | 國家或地區 | 語言 |
---|---|---|---|---|---|
1960 (第33屆) |
《處女泉》 | Jungfrukällan | 英瑪·褒曼 | 瑞典 | 瑞典語 |
《零點地帶》 | Kapò | 吉洛·彭泰科沃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碧姬芭鐸浪漫史》 | La Vérité | 亨利-喬治·克魯佐 | 法國 | 法語 | |
《馬卡里奧》 | Macario | 羅伯托·蓋伯頓 | 墨西哥 | 西班牙語 | |
《第九圈》 | Deveti krug Девети круг |
弗蘭采·什蒂格利奇 |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
1961 (第34屆) |
《對鏡猜迷》 | Såsom i en spegel | 英瑪·褒曼 | 瑞典 | 瑞典語 |
《哈利與管家》 | Harry og kammertjeneren | 本特·克莉史汀森 | 丹麥 | 丹麥語 | |
《永遠的人》 | 永遠の人 | 木下惠介 | 日本 | 日語 | |
《男性第一》 | Ánimas Trujano (El hombre importante) | 伊斯梅爾·羅德里格斯 | 墨西哥 | 西班牙語 | |
《富人窮人》 | Plácido | 路易斯·加西亞·貝爾蘭加 | 西班牙 | ||
1962 (第35屆) |
《星期日與西貝兒》 | Les Dimanches de Ville d'Avray | 塞爾日·布吉尼翁 | 法國 | 法語 |
《厄勒克特拉》 | Ηλέκτρα | 邁克爾·卡柯揚尼斯 | 希臘 | 希臘語 | |
《拿坡里的四天》 | Le quattro giornate di Napoli | 南尼·洛伊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諾言》 | O Pagador de Promessas | 安塞爾莫·杜阿特 | 巴西 | 葡萄牙語 | |
《特拉雲坎的珍珠》 | Tlayucan | 路易斯·阿爾科里薩 | 墨西哥 | 西班牙語 | |
1963 (第36屆) |
《八部半》 | 8½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水中刀》 | Nóż w wodzie | 羅曼·波蘭斯基 | 波蘭 | 波蘭語 | |
《西城記》 | Los Tarantos | 弗朗西斯科·羅維拉·貝雷塔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
《青樓情焰》 | Τα κόκκινα φανάρια | 瓦西利斯·喬治亞迪斯 | 希臘 | 希臘語 | |
《古都》 | 古都 | 中村登 | 日本 | 日語 | |
1964 (第37屆) |
《昨日、今日、明日》 | Ieri, oggi, domani | 第昔加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底層人生》 | Kvarteret Korpen | 波·維德伯格 | 瑞典 | 瑞典語 | |
《薩利赫》 | סאלח שבתי | 埃弗賴姆·基雄 | 以色列 | 希伯來語 | |
《秋水伊人》 |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 積葵·丹美 | 法國 | 法語 | |
《沙丘之女》 | 砂の女 | 敕使河原宏 | 日本 | 日語 | |
1965 (第38屆) |
《大街上的商店》 | Obchod na korze | 楊·卡達爾 艾爾瑪·克洛斯 |
捷克斯洛伐克 | 斯洛伐克語 |
《大地之血》 | Το χώμα βάφτηκε κόκκινο | 瓦西利斯·喬治亞迪斯 | 希臘 | 希臘語 | |
《親愛的約翰》 | Käre John | 拉爾斯-馬格努斯·林格倫 | 瑞典 | 瑞典語 | |
《怪談》 | 怪談 | 小林正樹 | 日本 | 日語 | |
《結婚進行曲》 | Matrimonio all'italiana | 第昔加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1966 (第39屆) |
《男歡女愛》 | Un homme et une femme | 克勞德·雷路許 | 法國 | 法語 |
《阿爾及爾之戰》 | 法語 La Bataille d'Alger 意大利語 La battaglia di Algeri |
吉洛‧彭特克沃 | 意大利 | 阿拉伯語 法語 | |
《金髮女郎之戀》 | Lásky jedné plavovlásky | 米洛斯·福曼 | 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語 | |
《法魯王》 | Faraon | 傑茲·卡汶勒洛維茲 | 波蘭 | 波蘭語 | |
《三十三》 | Tri Три |
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 |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
1967 (第40屆) |
《嚴密監視的列車》 | Ostře sledované vlaky | 伊利·曼佐 | 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語 德語 |
《愛的魔法》 | El amor brujo | 弗朗西斯科·羅維拉·貝雷塔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
《快樂的吉普賽人》 | Skupljači perja Скупљачи перја |
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 |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 |
《春蠶絲未盡》 | Vivre pour vivre | 克勞德·雷路許 | 法國 | 法語 | |
《智恵子抄》 | 智恵子抄 | 中村登 | 日本 | 日語 | |
1968 (第41屆) |
《戰爭與和平》 | Война и мир |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 蘇聯 | 俄語 法語 德語 |
《保羅大街的少年們》 | A Pál-utcai fiúk | 佐頓·法布里 | 匈牙利 | 匈牙利語 | |
《消防員舞會》 | Hoří, má panenko | 米洛斯·福曼 | 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語 | |
《金鎗野女郎》 | La ragazza con la pistola | 馬里奧·莫尼切利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偷吻》 | Baisers volés | 法蘭索瓦·杜魯福 | 法國 | 法語 | |
1969 (第42屆) |
《大風暴》 | Z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阿爾及利亞 | 法語 俄語 英語 |
《阿達倫事件》 | Ådalen 31 | 波·維德伯格 | 瑞典 | 瑞典語 | |
《雄師血戰天險橋》 | Bitka na Neretvi Битка на Неретви |
韋利科·布拉伊奇 |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意大利語 德語 英語 | |
《手足情仇》 |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 里爾·拉夫羅夫 伊萬·培利耶夫 米哈伊爾·烏里揚諾夫 |
蘇聯 | 俄語 | |
《我在温柔鄉》[l] | Ma nuit chez Maud | 伊力·盧馬 | 法國 | 法語 |
1970年代
年份 | 中文片名 | 原片名 | 導演 | 國家或地區 | 語言 |
---|---|---|---|---|---|
1970 (第43屆) |
《查案記》 | 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 | 艾利歐·派特立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初戀》 | Erste Liebe | 麥斯米倫·雪爾 | 瑞士 | 德語 | |
《和平》 | Hoa-Binh | 哈武·庫塔 | 法國 | 法語 | |
《平靜的田園》 | Paix sur les champs | 雅克·布傑羅特 | 比利時 | ||
《紅顏孽債》 | Tristana | 路易士·布紐爾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
1971 (第44屆) |
《故園風雨後》 | Il giardino dei Finzi-Contini | 第昔加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電車狂》 | どですかでん | 黑澤明 | 日本 | 日語 | |
《大移民》 | Utvandrarna | 揚·特洛爾 | 瑞典 | 瑞典語 | |
《警察》 | השוטר אזולאי | 埃弗賴姆·基雄 | 以色列 | 希伯來語 | |
《柴可夫斯基》 | Чайковский | 伊戈爾·塔蘭金 | 蘇聯 | 俄語 | |
1972 (第45屆) |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 |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 路易士·布紐爾 | 法國 | 法語 |
《這裏的黎明靜悄悄》 |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 蘇聯 | 俄語 | |
《我愛你羅莎》 | אני אוהב אותך רוזה | 莫什·米扎西 | 以色列 | 希伯來語 | |
《我親愛的小姐》 | Mi querida señorita | 海梅·德·阿米尼昂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
《新大陸》 | Nybyggarna | 揚·特洛爾 | 瑞典 | 瑞典語 | |
1973 (第46屆) |
《戲中戲》 | La Nuit américaine | 法蘭索瓦·杜魯福 | 法國 | 法語 |
《婚事未了》 | הבית ברחוב שלוש | 莫什·米扎西 | 以色列 | 希伯來語 | |
《宴請》 | L'Invitation | 克勞德·高黑塔 | 瑞士 | 法語 | |
《行人》 | Der Fußgänger | 麥斯美倫·雪兒 | 西德 | 德語 | |
《土耳其狂歡》 | Turks Fruit | 保羅·韋浩雲 | 荷蘭 | 荷蘭語 | |
1974 (第47屆) |
《當年事》 | Amarcord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躲貓貓》 | Macskajáték | 卡羅利·梅剋剋 | 匈牙利 | 匈牙利語 | |
《洪流》 | Potop | 耶日·霍夫曼 | 波蘭 | 波蘭語 | |
《拉康比路西安》 | Lacombe Lucien | 路易·馬盧 | 法國 | 法語 | |
《休戰協定》 | La tregua | 瑟吉歐·雷南 | 阿根廷 | 西班牙語 | |
1975 (第48屆) |
《德爾蘇烏扎拉》 | Дерсу Узала | 黑澤明 | 蘇聯 | 俄語 |
《瑪露西亞的來信》 | Actas de Marusia | 米蓋爾·里廷 | 墨西哥 | 西班牙語 | |
《應許之地》 | Ziemia obiecana | 安德烈·華意達 | 波蘭 | 波蘭語 | |
《望鄉》 | 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 | 熊井啟 | 日本 | 日語 | |
《女人香》 | Profumo di donna | 迪諾·里西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1976 (第49屆) |
《黑人為白人作戰》 | La Victoire en chantant [m] | 尚-積葵·阿諾 | 科特迪瓦 | 法語 |
《表兄妹》 | Cousin, cousine | 尚-夏勒·塔凱拉 | 法國 | 法語 | |
《說謊者雅各》 | Jakob der Lügner | 弗朗克·拜爾 | 東德 | 德語 | |
《夜與日》 | Noce i dnie | 澤基·安特科扎克 | 波蘭 | 波蘭語 | |
《大佬七美麗》 | Pasqualino Settebellezze | 蓮娜·韋華穆拉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1977 (第50屆) |
《羅薩夫人》 | La Vie devant soi | 莫什·米扎西 | 法國 | 法語 |
《伊菲吉妮婭》 | Ιφιγένεια | 米哈利斯·卡科伊亞尼斯 | 希臘 | 希臘語 | |
《突擊英雄榜》 | מבצע יונתן | 梅納漢姆·哥蘭 | 以色列 | 希伯來語 | |
《兩顆寂寞的心》 | Una giornata particolare | 埃托爾·斯科拉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模糊的情慾對象》 | 法語 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 西班牙語 Ese oscuro objeto del deseo |
路易士·布紐爾 | 西班牙 | 法語 西班牙語 | |
1978 (第51屆) |
《嫁嬌妻》 | Préparez vos mouchoirs | 貝特朗·布里葉 | 法國 | 法語 |
《玻璃監獄》 | Die gläserne Zelle | 漢斯·W·蓋森德費爾 | 西德 | 德語 | |
《匈牙利人》 | Magyarok | 佐頓·法布里 | 匈牙利 | 匈牙利語 | |
《義大利萬歲》 | I nuovi mostri | 馬里奧·莫尼切利 迪諾·里西 埃托爾·斯科拉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
《人犬情未了》 | Белый Бим Чёрное ухо |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 蘇聯 | 俄語 | |
1979 (第52屆) |
《錫鼓》 | Die Blechtrommel | 沃克·施隆多夫 | 西德 | 德語 |
《威克的女孩》 | Panny z Wilka | 安德烈·華意達 | 波蘭 | 波蘭語 | |
《媽媽一百歲》 | Mamá cumple cien años | 卡洛斯·索拉 | 西班牙 | 西班牙語 | |
《女人四十》 | Une histoire simple | 克蘿兒·蘇台 | 法國 | 法語 | |
《忘卻威尼斯》 | Dimenticare Venezia | 弗蘭科·布魯塞蒂 | 意大利 | 意大利語 |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註釋
參考資料
- 總體
- 具體
外部連結
Template: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國家列表
Template: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
標籤#switch: lower-alpha,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
標籤#switch: lower-alpha
Template:Namespace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switch:]]'"`UNIQ--item-210--QINU`"'">
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switch:]]'"`UNIQ--item-210--QINU`"'" />
標籤
Template:Namespace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switch:]]'"`UNIQ--item-341--QINU`"'">
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switch:]]'"`UNIQ--item-341--QINU`"'" />
標籤
Template:Namespace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switch:]]'"`UNIQ--item-899--QINU`"'">
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switch:]]'"`UNIQ--item-899--QINU`"'" />
標籤
Template: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