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傑布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廉·傑布森
William Gibson
2008年3月17日,傑布森在巴黎宣傳《幽靈山村英語Spook Country》法國版
出生William Ford Gibson
(1948-03-17) 1948年3月17日76歲)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康威
職業小說家
國籍 美國
 加拿大
創作時期1977年-至今
體裁推想小說科幻
文學運動數碼龐克蒸汽龐克、後數碼龐克
代表作神經喚術士》(1984年)
獎項星雲獎雨果獎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迪特瑪獎英語Ditmar Award星雲獎極光獎英語Aurora Awards
官方網站
williamgibsonbooks.com

威廉·福特·傑布森(英語:William Ford Gibson,1948年3月17日)是美國裔加拿大推想小說家、散文家,公認為科幻分支藝術形式數碼龐克的創始人。傑布森1970年代開始寫作,早期作品多屬黑色小說英語noir fiction,背景設於近未來,探討技術控制論計算機網絡對人類「結合低端生活高新科技」的影響[1],早在1990年代互聯網普及前便繪出資訊時代前景。[2]傑布森自創新詞「信息空間」,意為「互相連通的普及數碼技術」,在短篇小說《整垮鉻蘿米》(1982年)首度應用,隨後寫入長篇小說處女作、名篇《神經喚術士》(1984年),自此廣為人知。傑布森的上述早期作品在1980年代被認為是對科幻文學的「革新」。傑布森隨後續寫《神經喚術士》,於1986年寫下《零伯爵英語Count Zero》,於1987年寫下《重啟蒙娜麗莎英語Mona Lisa Overdrive[3]。三部書統稱為《蔓生三部曲英語Sprawl trilogy》,以反烏托邦為主題。傑布森此後與布魯斯·斯特林合作,1990年合著的長篇小說《差分機》是蒸汽朋克藝術形式代表作。傑布森1990年代創作《橋樑三部曲英語Bridge trilogy》系列小說,探究近未來城市環境下的社會發展、後工業社會、以及晚期資本主義英語late capitalism等主題。自世紀之交,九·一一事件之後,傑布森寫下了一系列愈發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長篇小說,即《模式識別》(2003年)、《幽靈山村英語Spook Country》(2007年)、《零歷史英語Zero History》(2010年)三部作品,均設定於略同於當代的世界。這些作品是傑布森的首批主流暢銷書。傑布森最新的兩部長篇小說,《邊緣世界》(2014年)和《機構英語Agency (novel)》(2020年),重新開始直白地引入技術主題和典型的科幻主題。1999年,英國《衛報》稱傑布森「可能是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說家」;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稱其為數碼龐克的「黑暗先知」。[4]縱觀傑布森的寫作生涯,共著有短篇小說二十篇;並著有十部廣受好評的長篇小說,其中一部與他人合作;為數部主要出版物供稿;並經常與演員、製片人、音樂家合作。他的作品被認為影響廣泛,及於學術、設計、電影、文學、音樂、網絡文化及技術等多個領域。

早年生活

1984年,七十歲生日派對上的威廉·巴勒斯。巴勒斯在垮掉的一代作家中對青春期時的傑布森影響最為重大

童年,流離,青少年

傑布森出生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州臨海城市康威,童年大部分時間在父母生長的故鄉,阿帕拉契山脈中的小鎮維珍尼亞州威斯維爾度過。[5][6]傑布森小時候,家裏因為他父親在大型建築企業的管理工作經常搬家。[7]傑布森在維珍尼亞州諾福克就讀派恩斯小學(Pines Elementary School)。學校老師不鼓勵傑布森讀書,他父母對此感到不悅。[8]傑布森年幼時,[a]上小學一年多,[8]父親出差時在餐館噎死。[5]母親無法把這一噩耗告訴傑布森,讓他人轉達了他父親的死訊。[9]湯姆·邁達克斯英語Tom Maddox評論道:傑布森「生長在一個和J·G·巴拉德的夢境一樣令人不安的、光怪陸離的美國」。[10]

失去能給藝術家帶來一些奇特的長處。我尊敬的藝術家不少都經歷過痛心的生離死別。
——2007年8月19日威廉·傑布森在紐約時報雜誌上的採訪[9]

父親去世幾天後,傑布森和母親搬回了威斯維爾。[6][11]傑布森後來把威斯維爾形容為「一個現代性雖然算是來到,但深受懷疑的地方」,並認為他與科幻文學的聯繫,他的「原生文學文化」,就是從忽然被放逐的感受中起源的。[11][5]傑布森十二歲時,「一心只想當科幻小說家」。[12]他就讀熱衷籃球的喬治·威斯高中(George Wythe High School),荒廢了幾年,大把時間待在自己房間裏聽唱片、讀書。[8]十三歲那年,傑布森瞞着母親買了一本垮掉的一代文選,從而接觸到了艾倫·金斯堡傑克·凱魯亞克威廉·巴勒斯的作品;巴勒斯對傑布森的影響尤其深遠,使他對科幻文學大為改觀。[13][14]青少年時期的傑布森性格笨拙靦腆。他生長在他認為「大有問題」[12]的單一文化環境中,自覺地遠離宗教,讀科幻小說、巴勒斯和亨利·米勒的作品作為生活上的寄託。[11][15]傑布森學習成績不好,他母親不滿意,威脅他要把他送到寄宿制學校;結果他母親驚訝地發現傑布森很樂意。[8]當時傑布森的母親「長期焦慮,患有抑鬱症」,自從喪夫之後就一直待在威斯維爾,付不起送傑布森去他想去的加州南部的費用,把他送到了圖森的南亞利桑那州男子學校(Southern Arizona School for Boys)。[5][6][11]他憤恨私立寄宿制學校的管理結構,但後來回憶時,卻感激這段生活逼迫他社交。[8]傑布森在SAT考試中,寫作部分得了148分(滿分150分),但數學部分只得了5分(滿分150分),他的老師都不滿意。[8]

逃役,放逐,反文化

2007年,溫哥華幽靈山村英語Spook Country》讀者見面會上的傑布森。自從1985年受《溫哥華雜誌》之託,寫下要求以溫哥華為背景的《冬季市場英語The Winter Market》之後,傑布森一直極力避免設定他客居的這座城市為他作品的背景,直到寫下《幽靈山村》這部作品,才打破循規[16]

傑布森年僅十八歲時,母親就去世了。[8]傑布森從此離校,沒有畢業,很長時間孑然一身,去了加州和歐洲旅行,融入到反文化之中。[6][11][15]1967年,他「逃避因越南戰爭實行的兵役英語Draft dodger#Vietnam War」,前往加拿大定居。[5][11]當時,在兵役聆訊上,他對面試官坦白道,他人生的目的就是把每一種精神藥物都嘗試一遍。[17]傑布森評論他自己的行為,說他「不算真的逃了兵役,反正他們也沒征我」;[5]聆訊結束後,他回家買了張去多倫多的公交車票,一兩周後就上路了。[11]在2000年拍攝的,給傑布森作傳的紀錄片《威廉·傑布森的旅行英語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中,傑布森說他的動機與其說是良心拒服兵役,不如說更多的是想「跟嬉皮士小妞睡覺」和使勁抽大麻[11]他在2008年的一次採訪中,就這個話題闡述了一番:

我開始當作家的時候,標榜自己逃役,這不應該。我腦子裏有點模糊的想法,想逃兵役,就來了加拿大,可我從來就沒被徵召,所以壓根沒必要做這個決定。我也不知道,如果真被徵召,我會怎麼辦。我當時也沒個主心骨。要是他們把我征了,我估計就哭一場,然後跟他們去了。當然,我肯定不會喜歡服役的。

——2008年6月10日威廉·傑布森在io9英語io9上的採訪[18]

「流浪」了幾個星期之後,傑布森被多倫多首家head shop英語head shop(販賣吸毒用具的商店)聘為管理員。[19]傑布森發現自己無法忍受深陷於抑鬱症、自殺和硬毒品之中的美國逃役流亡者群體。[11]1967年愛之夏,他在加拿大廣播公司介紹多倫多約威老嬉皮士次文化的新聞片中出鏡,[20]片酬「五百元」,相當於二十個星期的租金,被他充作旅費。[21]除了在華盛頓特區待過「被騷亂撕裂的短短一陣」之外,傑布森在1960年代後幾年都待在多倫多;這段時間他邂逅了溫哥華人黛博拉·簡·湯普森[22],後來和她一起去了歐洲旅行。[5]傑布森回憶到,他們專門去法西斯當政、匯率划算的歐洲國家,包括1970年在希臘的某群島上以及伊斯坦布爾待過一段時間,[23]因為他們「但凡是用的錢有一點兒像硬通貨的地方都去不起」。[24]1972年,兩人結婚,定居在溫哥華,傑布森照看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家人靠他妻子當教師的薪水生活。1970年代,傑布森很大程度上靠在救世軍舊貨店裏搜羅低價工藝品,再高價賣給專門經銷商過活。[23]他發覺在大學保持好成績可以拿不菲的獎學金,這比工作掙錢容易得多,[14]便就讀了卑詩大學,在1977年取得了「一個沒什麼用的英語學士學位」。[5][25]研習英語文學使傑布森接觸了大量他原本不會讀的虛構文學作品,他認為這些作品給他提供了科幻文化中接觸不到的想法,包括對後現代主義的意識。[26]傑布森在卑詩大學第一次上了科幻文學課,教師是蘇珊·伍德英語Susan Wood (science fiction)。結課時,他受到鼓勵,寫下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全息玫瑰碎片》。[7]

早期作品與數碼龐克的演化

傑布森考慮進修碩士並以「作為法西斯主義英語Fascist (epithet)文學的硬科幻」為論題。[14]他隨後在畢業前一年停止了寫作,並據一位批評家稱,收集了一些朋克唱片。[27]這段時間他從事了幾份不同的工作,包括在母校的一堂電影史課上助教三年。[7]1980年或1981年,傑布森在溫哥華一場他看得不耐煩的科幻展上,遇見了同一討論小組的成員,與他志趣相投的朋克音樂家、作家約翰·雪利英語John Shelly[28]兩人一見如故,結為一生摯交。雪利說服傑布森,讓他出售他的短篇小說,開始認真寫作。[27][28][27][28]

1977年,我初為人父,極度缺乏對「事業」這類東西的熱情,我開始重拾我十二歲時對科幻文學的興趣。與此同時,紐約和倫敦傳來了奇怪的聲音。我認為朋克是社會側面一顆十年前埋下、引線燒得緩慢的炸彈的爆炸,我認為這預示着什麼。就這樣,我開始寫作了。
——威廉·傑布森《1948以來》[5]

傑布森通過雪利與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劉易斯·夏納英語Lewis Shiner取得了聯繫。他們讀了傑布森的作品,發覺這是(斯特林語)「突破性的作品」,需要他們「放下成見,留意一下這溫哥華哥們;這可是前進的方向。」[11][29]1981年秋天,傑布森在科羅拉多州丹佛的科幻展上遇見了斯特林,對着四個人朗讀了史上第一篇數碼龐克短篇小說《整垮鉻蘿米》;他後來說,斯特林「全明白了」。[11]1982年十月,傑布森前往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參加ArmadilloCon英語ArmadilloCon科幻展,和雪利、斯特林和夏納在同一個名叫「鏡影之後:一覽朋克科幻」(Behind the Mirrorshades: A Look at Punk SF)的討論小組,夏納注意到這時「一個運動的概念成形了」。[29]在討論了一星期搖滾、MTV、日本、時尚、毒品、政治這些話題之後,傑布森離開這群討論小組的骨幹回到溫哥華,半開玩笑地稱「一個新的軸心形成了」。[29]斯特林、夏納、雪利、傑布森和魯迪·拉克後來一同成為了數碼龐克這一激進文學運動的核心。[30]

文學生涯

早期短篇小說

傑布森的早期作品,大多數是設定於近未來,探討控制論和數字空間對人類影響的短篇小說。他所用的高科技貧民窟、錄播的或廣播的刺激物(後來發展成在《神經喚術士》中極為着重描寫的「模擬-刺激」(Sim-Stig)組合)、反烏托邦中人類與技術和融合這些主題,在他出版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全息玫瑰碎片》中就已經出現;這篇小說刊載於科幻雜誌《出土》 (Unearthed)1977年夏季刊。[14]傑布森對「反烏托邦中人類與技術和融合」這一主題的執着被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布魯斯·斯特林形容為「布魯斯打出的一套結合高科技和低端生活的經典組合拳。」[31][32]1981年開始,[31]傑布森的短篇小說始見於《Omni英語Omni (magazine)》雜誌和《Universe 11》雜誌中,他收錄於其中的作品開始發展出一種蒼涼、黑色電影般的質感。他刻意與主流科幻儘量拉開距離(傑布森對主流科幻「有種美學上的厭惡」,這一點在他的《根斯巴克連續體英語The Gernsback Continuum》中有體現。),以至於他把最高目標設為成為「一個邪典人物,一個小號的J·G·巴拉德。」[14]斯特林散發這些短篇小說時,發現「他們都懵了……就是說這人寫的文章他們都看不懂……他富有想像力的主題大家都不理解。」[11]拉里·麥卡菲里英語Larry McCaffery評論道,這些早期短篇小說只不過是傑布森寫作才能的吉光片羽,科幻評論家達科·蘇恩文英語Darko Suvin則認為它們「無疑是(數碼龐克類型中整垮鉻蘿米》中的蔓生(Sprawl)設定,《約翰尼的記憶英語Johnny Mnemonics》中的人物莫莉·米利安斯英語Molly Millions,最終在他的首部長篇小說《神經喚術士》中成形。[28]

《神經喚術士》

港口上空的天色猶如空白電視屏幕。
—《神經喚術士》開篇[33]

《神經喚術士》是受泰迪·卡爾英語Teddy Carr之託,為專門收錄處女作Ace科幻特輯英語Ace Science Fiction Specials而作的。傑布森完成這部作品的期限是一年,[34]在寫作過程中,傑布森對完成一部長篇小說這個任務抱有一種「盲目的、本能的恐懼」,他認為他要寫出一部長篇小說還「差了四五年」。[14]1982年,《2020》上映,傑布森當時寫完了整部小說的三分之一;他看了頭二十分鐘,就「估摸着,(《神經喚術士》)完了,毀了。大家都得覺得我的視覺效果是從這部好看得嚇人的電影裏邊抄的。」[35]傑布森重寫了小說的頭三分之二十二遍,唯恐讀者分神,出版之後,他確信自己要「永永遠遠地丟臉了」;然而他最終寫出的這第一部長篇小說最終大大發展了他的創造力。[14]《神經喚術士》剛出版時,並未立刻就廣受歡迎,但它迎合了文化潮流,[36]很快就在另類文化圈中口耳相傳,有口皆碑。[28]《神經喚術士》成為了第一部獲得科幻小說「三頂王冠」[14]殊榮的作品——它同時獲得了星雲獎雨果獎當年的最佳長篇小說獎,以及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當年的最佳原創平裝本獎;[37]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了六百五十萬本。[38]1988年,勞倫斯·珀森英語Nova Express (fanzine)在他的《記後數碼龐克宣言》(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中提出,《神經喚術士》是「數碼龐克作品的典範」;[39]2005年,《時代雜誌》把《神經喚術士》列入1923年以來百部最佳英文小說名單中,並評價道:「(《神經喚術士》)面世時,可謂激進無比。」[40]文學評論家拉里·麥卡菲里英語Larry McCaffery把《神經喚術士》中的矩陣描述成這樣一個地方:「數據與人類意識共舞……人類記憶是成文的,機械的……跨越國界的信息系統變異增殖,成為驚人的新結構,它有着不可想像的、神秘的,最重要的是,非人的美麗和複雜。」[14]傑布森後來評價寫作《神經喚術士》時的自己,說:「我肯定請他喝一杯,但錢借不借給他,我就不知道了。」並說這部小說是「青春期著作」。[11]《神經喚術士》獲得的成功,使時年三十五歲的傑布森聲名鵲起。[41]

《蔓生三部曲》、《差分機》、《橋樑三部曲》

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傑布森《橋樑三部曲英語Bridge trilogy》設定地點的原型,在小說中被佔用

儘管傑布森的聲譽主要源於《神經喚術士》,他仍然改進着他作品的概念和風格。[42]他本打算新寫一部毫不相干的後現代太空歌劇,題為《野馬莎莉的日誌》(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與Arbor House英語Arbor House出版社簽了合同;但隨後傑布森與出版社就《零伯爵》護封的配圖一事意見不合,以至於鬧翻,傑布森於是毀約。[43]放棄《野馬莎莉的日誌》後,傑布森在1988年寫下《重啟蒙娜麗莎英語Mona Lisa Overdrive》。[14][28]這部長篇小說續寫傑布森的前兩部長篇小說,達到劇情上的高潮,沿用了世界觀和人物,是《蔓生三部曲英語Sprawl trilogy》的終篇。《蔓生三部曲》確立了傑布森的聲譽,[44]三部曲中的後續兩部小說,也都獲得了星雲獎、雨果獎和軌跡科幻獎的提名。[45][46][47]1990年,傑布森繼《蔓生三部曲》之後和布魯斯·斯特林合作寫下了架空歷史小說《差分機》,背景設於科技發達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背離了傑布森一貫以來的數碼龐克主題。1991年,《差分機》獲得了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提名;隨後於1992年獲得了約翰·W·坎貝爾紀念獎英語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提名。這部小說的成功使新生的蒸汽朋克文學門類受到關注,它也是這一門類最著名的作品。[48][49]傑布森的第二部系列小說《橋樑三部曲英語Bridge trilogy》包括著於1993年的「黑色幽默都市偵探短篇小說」[50]虛擬之光英語Virtual Light》、著於1996年的《伊朵兒英語Idoru》、以及著於1999年的《明日之星英語All Tomorrow's Parties (novel)》。三部曲中,第一部和第三部小說均以近未來洛杉磯為中心。整部三部曲都用比上一步三部曲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風格探討了傑布森小說中常見的身心和技術的超越這些主題。[51]沙龍網英語Salon (Website)記者安德魯·萊昂納德英語Andrew Leonard提到,在《橋樑三部曲中》,傑布森把筆下的反派從《蔓生三部曲》中的跨國公司和人工智能換成了大眾媒體:具體而言,就是庸俗英語tabloid journalism電視和名聲崇拜英語cult of celebrity[52]一條評論稱,《虛擬之光》描繪的是「資本主義末期,私人企業和利潤導向發展至其理論極點」。[53]認為大眾媒體是資本主義自然演化的產物這一論點在情境主義著作《景觀社會》開篇即有提及。萊昂納德評論《伊朵兒》,稱它是傑布森「重返巔峰」之作,[54]而評論家史蒂芬·普爾英語Stephen Poole則稱《明日之星》標誌着傑布森從「科幻大神到蹩腳近未來社會學家」的轉變。[55]

藍螞蟻

繼《明日之星》後,傑布森的文風更加傾向現實主義,保持敘事的連續性,是「猜想極近過去的虛構作品。」[56]科幻評論家約翰·克盧特英語John Clute把這種寫作角度解釋為傑布森對傳統科幻在「一個沒有可續的『現在』的世界」中不再可能實現的認識,把這種角度定性為「新世紀的科幻」。[57]傑布森的長篇小說《模式識別》(2003)、《幽靈山村英語Spook Country》(2007)、《零歷史英語Zero History》(2010)都把背景設定於當代,「差不多就是我們生活的那個」世界,[58]這也讓傑布森的作品首次成為了主流暢銷書。[59]在設定相同的同時,這幾部小說也有一些共同的人物,如神秘的營銷公司藍螞蟻的僱員胡伯特斯·比根德英語Hubertus Bigend、帕梅拉·曼瓦林等。

2010年,傑布森給所作的小說簽名

傑布森回答推特上對這一系列小說的名稱的提問(「《比根德三部曲》?《藍螞蟻系列》?到底叫啥呢?」)時,說「我還是喜歡『叢書』,就《比根德叢書》吧。」[60]然而,「藍螞蟻」卻成為了這一系列的通稱。[61][62]後來,傑布森稱他沒有為這三部曲命名,說「我等着看別人怎麼叫它呢」,[63]2016年,也在一則推文中用了「《藍螞蟻叢書》」一名。[64]

這一時期獨特地出現了獨立發展的同人註解網站,模識宅(PR-Otaku)和節點雜誌英語Node Magazine,分別批註《模式識別》和《幽靈山村》這兩部作品。[65]這兩個網站利用維基百科谷歌等網絡資源,考據引據來源、故事要素,並整合所得,相當於編纂了兩部書的超文本版。[65][66]評論家約翰·蘇特蘭英語John Sutherland (author)認為這種現象恐將「重構文學評論的方式」。[67]911事件發生之後,寫完了《模式識別》一百多頁的傑布森忽然認為主角的背景故事已經變得不可信,不得不把這一部分重寫了一遍;他稱這是「我對一部小說最奇特的體驗。」[68]他認為這場襲擊是歷史的一個節點,是「一種跳出文化的體驗」,並且「在某種意義上……是21世紀的真正開始。」[69]他是第一位寫出受911事件影響的長篇小說的作家,因此受到注意。[16]對911事件後美國文化的轉變,包括部族主義英語tribalism的復興、「社會嬰兒化英語Infantilization[70][71]等的觀察成為了日後傑布森作品的重要主題。[72]不過,他寫作的重心仍然「處於偏執和技術的焦點」。[73]

頭彩叢書

2014年10月28日,傑布森新系列小說的第一部《邊緣世界》發表。[74] 2013年4月19日,他在紐約公立圖書館露面,對小說做了簡短的描述,並朗讀了第一章《觸覺回饋裝置》的選段。[75]故事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年代:其一在距今三十年後的未來,其二在更遠的未來。[76]《邊緣世界》的續作《機構英語Agency (novel)》原定於2018年12月份發表,後推遲到2021年1月21日方發表。[77]據《紐約客》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特朗普當選和劍橋分析公司引發的爭議都讓他重新思考文本,對其進行修改。[78]2020年7月17日,傑布森發推特說:「第三/完結篇暫定名稱:頭彩」,[79]但2021年1月21日又收回前言,稱「我還是不給《機構》的續作起名叫《頭彩》了。不是因為(米高·梅卡尼克的《頭彩》),這本書我還打算讀一下,而是因為《機構》原本叫《Tulpagochi》。這名字我還是很喜歡,但那就不是同一本書了。」[80]

視覺小說

2017年,《邊緣世界》出版之後,《機構》出版之前,傑布森的漫畫(或曰視覺小說)《大天使英語Archangel (Gibson comic)》出版。《大天使》和《邊緣世界》都包括了各種時間旅行,但傑布森澄清道,這兩部作品並無關聯:「它們不是『同一宇宙』的。撕裂者(The Splitter)和超連續虛擬性(trans-continual virtuality)不是一種裝置(也不是同一種情節裝置)。」[81]次年,黑馬漫畫分五卷發行約翰尼·克里斯馬斯(Johnny Christmas)改編自傑布森的《異形3》劇本的同名漫畫,[82]2019年出版精裝合集。[83]

合作、改編及其他

布魯斯·斯特林,與傑布森合著了短篇小說 《紅星,冬季軌道英語Red Star, Winter Orbit》(1983)和蒸汽朋克長篇小說《差分機》(1990)

文學合作

全息玫瑰碎片》日後收錄的短篇小說中,有三篇是傑布森與他人合著的:1981年與約翰·雪利英語John Shelly合著的《酒吧里的歸棲者英語The Belonging Kind》、1983年與布魯斯·斯特林合著的《紅星,冬季軌道英語Red Star, Winter Orbit[65]、以及同年與米高·斯萬維克英語Michael Swanwick合著的《空戰英語Dogfight (short story)》。傑布森此前為雪利198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城市走過來了》(City Come A-walkin')寫了前言,[84]兩人隨後繼續合作,傑布森又為雪利1989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尋熱者》(Heatseeker)寫了前言。[85]雪利說服傑布森,讓他給電視系列節目《雙面麥斯英語Max Headroom (TV series)》寫一段劇情;但寫好之前,電視網就把節目取消了。[86]1990年,傑布森與斯特林合著短篇小說《歌利亞的天使》,[85]不久後擴寫為長篇架空歷史小說《差分機》,成書於1990年。1993年,兩人被請去「公開做夢」(傑布森語),共同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技術與教育大會(「阿爾·戈爾他們」[86])致辭反對數位落差[87],「震驚全場」地提議把所有學校設在線上、通過互聯網進行教育。[88]2007年接受採訪時,傑布森透露斯特林正在構思「第二部遞歸科幻小說,想法極好」,但傑布森正有其他創作,無法與斯特林合作。[56]1993年,傑布森為黃色魔術交響樂團的專輯《Technodon英語Technodon》作詞,並且受邀為主唱。[89][90]同年,傑布森又為黛比·哈利的專輯《Debravation英語Debravation》中的音軌《Dog Star Girl》作詞。[91]

電影改編、劇本、出鏡

傑布森開始受邀寫電影劇本的契機,是一位製片人在泰國一處度假村的海灘上發現了一本浸了水的《神經喚術士》。[92]傑布森早期的電影劇本最終都未能成形:《整垮鉻蘿米》(原定由嘉芙蓮·畢格羅導演)和《神經旅館》(Neuro-Hotel)兩部改編電影最終都未能製作。[86]1980年代末,傑布森寫下了《異形3》的一個(後來自評為「像塔爾科夫斯基」的)早期版本,其中只有幾處在定稿中得以保留。[86]2018到19年,黑馬漫畫把這部劇本改編為漫畫,共五部,由約翰尼·克里斯馬斯編繪。2019年,Audible英語Audible (service)把這部劇本製作成廣播劇,由德克·馬格斯英語Dirk Maggs改編,米高·比恩蘭斯·亨利克森出演他們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93]傑布森初涉電影產業時,就已經不受荷里活大片體系的限制。在一位美國製片人表達意向,要製作一部蘇美合拍、由蘇聯搖滾樂手維克多·崔出演的電影後,他一度與哈薩克斯坦導演拉希德·努格馬諾夫英語Rashid Nugmanov合作劇本。[94]傑布森當時忙於創作小說,但不願放棄這一包括了「在某種平行未來的列寧格勒的群毆儀式」的「怪得絕妙的項目」,於是派傑克·沃馬克英語Jack Womack去俄羅斯接班。由於崔遭遇車禍身亡,電影並未拍成。沃馬克最終根據在俄羅斯的經歷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把未來拋在身後吧英語Let's Put the Future Behind Us》,這段經歷也影響了傑布森的《模式識別》一書中與俄羅斯有關的部分。[94]1991年傑布森與日本導演石井聰亘英語Sogo Ishii的合作同樣未能成功,[28]兩人本打算在九龍寨城拍攝一部電影,結果1993年,九龍寨城就拆毀了。[95]

除了小說之外,傑布森還寫過幾部電影劇本和電視節目腳本

傑布森的小說常被改編,卻並不非常成功。傑布森《蔓生三部曲英語Sprawl trilogy》世界觀下的兩部短篇小說,曾大致遵照原著,被改編成電影:其一是1995年的《非常任務英語Johnny Mnemonics (film)》,由《約翰尼的記憶》改編,傑布森編劇,基努·里維斯、道夫·龍格爾、北野武出演;另一部是1998年的《新玫瑰旅館英語New Rose Hotel (film)》,由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托弗·沃肯、威廉·達福、艾莎·阿基多出演。其中,《非常任務》是史上第一部與其原著改編的CD-ROM互動式電子遊戲同時面世的電影。[53]截至2013年,儘管經歷了數年的製作困境溫琴佐·納塔利仍然希望能把《神經喚術士》搬上熒幕。[96]零伯爵英語Count Zero》和《重啟蒙娜麗莎英語Mona Lisa Overdrive》也被買下版權,有過改編成電影的計劃。[97]2006年,消息稱《伊朵兒英語Idoru》的日本動畫版已經開工,[98] 而《模式識別》的電影版也在製作當中,由彼得·威爾導演;然而,據傑布森稱,威爾已不再參與這一企劃。[99]2015年,曾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的作家兼導演西蒙·帕梅爾英語Simon Pummell鹿特丹影展上宣佈,計劃將傑布森的短篇小說《空戰》改編成電影。這部小說由傑布森與米高·斯萬維克英語Michael Swanwick合著,1985年七月首發於《Omni英語Omni (magazine)》雜誌。這部電影計劃由Hot Property Films製片公司的英國製片人珍寧·馬莫特英語Janine Marmot製作。[100]傑布森也經常與他人合作參與電視領域。他與友人湯姆·邁達克斯英語Tom Maddox共同創作了電視劇《X檔案》的兩集,《人工智能英語Kill Switch (The X-Files)》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英語First Person Shooter (The X-Files)》,分別於1998年和2002年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視台在美國播出。[42][101]1998年,傑布森為《X檔案》的周邊出版物《X檔案畫集》(The Art of the X-Files)寫了前言。[102]在原作者布魯斯·瓦格納英語Bruce Wagner的要求下,傑布森在電視迷你劇《野棕櫚英語Wild Palms》中客串出演。[103]《野棕櫚》的導演奧利弗·斯通在製作這部電視劇時,從傑布森的長篇小說中借用了大量元素,[50]電視劇停播後,傑布森為《野棕櫚讀本》(Wild Palms Reader)寫了一篇文章《全息影像的去處》(Where The Holograms Go)。[103]2002年,傑布森又接下一個角色,在短片《我的愛我的傘英語Mon Amour Mon Parapluie》中與道格拉斯·柯普蘭英語Douglass Coupland一同飾演哲學家。[104]除出演虛構電影作品之外,傑布森還是2000年由馬克·尼爾英語Mark Neale導演的紀錄片《威廉·傑布森的旅行英語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的主角。這部紀錄片給傑布森作傳,跟蹤傑布森駕車穿越北美大陸,探討自己人生經歷、文學生涯、文化解讀的旅程。這部紀錄片還包括了對傑克·沃馬克和布魯斯·斯特林的採訪,以及博諾The Edge朗讀《神經喚術士》的片段。[11]2016年,加拿大動畫工作室Last Studio Standing Inc.買下了傑布森短篇小說《蠻荒之族英語Hinterlands》的改編權,宣佈要將其改編為一部劇場版動畫短片和一部電視動畫劇集。[105]截至2018年4月,亞馬遜的一部改編自傑布森小說《邊緣世界》的電視連續劇正在製作當中。[106]

藝術展、詩歌、行為藝術

傑布森經常與La Fura dels Baus英語La Fura dels Baus劇團等行為藝術家合作。圖為2007年五月La Fura dels Baus在新加坡藝術節英語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上表演

傑布森寫作了大量行為藝術作品中使用的文章。1989年十月,傑布森就與著名雕塑家、後來導演了電影《非常任務英語Johnny Mnemonics (film)》的羅伯特·朗格英語Robert Longo合作,[41]為一個名為「Dream Jumbo: Working the Absolutes」的藝術項目寫過這種文章,這一項目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羅伊斯禮堂英語Royce Hall展覽。[107]三年後,傑布森又為La Fura dels Baus在巴塞隆拿舉辦的Art Futura '92藝術展上的表演秀「記憶宮」(Memory Palace)寫了原始文案,表演秀上還使用了卡爾·西姆斯英語Karl Sims蕾貝卡·艾倫英語Rebecca Allen (artist)馬克·佩靈頓英語Mark Pellington創作的圖片,以及彼特·蓋布瑞爾等人創作的音樂。[89]傑布森在行為藝術方面最新的創作在1997年,與溫哥華一支飽受好評的舞團聖體紋身英語Holy Body Tattoo以及後來和傑布森成為朋友,為他管理網站的克里斯·哈爾克羅(Chris Halcrow)合作。[108][109]1990年,傑布森參與了「預見三藩市」(Visionary San Francisco)藝術展,這一藝術展設在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從7月14日舉辦到8月26日;傑布森為此寫了一篇短篇小說《斯金納的房間英語Skinner's Room》,設定在日益衰敗的三藩市,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關閉後被無家可歸者佔用,這一設定後在《橋樑三部曲英語Bridge trilogy》中被詳細描寫。[110]這一設定啟發了由建築師馮明(音譯)(Ming Fung)和克雷格·霍傑茨(Craig Hodgetts)創作的展項,設想在未來的三藩市,富人住在高科技、太陽供能的塔樓里,俯瞰衰朽的城市、破敗的大橋的情景。[111]這一展項還包括在顯示器上顯示傑布森探討未來,朗讀《斯金納的房間》片段的畫面。[89]《紐約時報》稱讚這次展會為「過去十年內由我國博物館發起的一次旨趣最高遠的,也是最值得稱道的,闡釋建築和城市兩個領域的努力」,而又評價馮和霍傑茨受傑布森小說影響的展項道:「一件強有力,但悲傷而不無犬儒主義的作品」。[111]這部小說後稍作修改,一年後刊登於《Omni英語Omni (magazine)》雜誌。[112]

密碼學

傑布森的一部特受好評的作品就是1992年的《阿格里帕(死者之書)英語Agrippa (A Book of the Dead)》,一首三百行的電子自述詩,是傑布森與丹尼斯·阿什鮑英語Dennis Ashbaugh和發行人小凱文·貝戈斯(Kevin Begos, Jr.)合作的。[113]這篇文章聚焦於記憶(標題中的「阿格里帕」就是一本相冊的名字)超脫於塵世的特性,原本錄入在一張3.5寸軟盤中,[114]附在一本藝術家書英語artist's book中發行。[115]這本書的內容是阿什鮑作的蝕刻畫,本來計劃做成光照下逐漸消失的效果,結果未能實現。[116]傑布森還提到,阿什鮑的設計「後來逐漸發展到包括了一個自我吞噬的軟盤,要實現的效果是只顯示文字一次,然後就自己把自己吃了。」[117]與五花八門的說法不同的是,這部作品所用的軟盤從沒有被「黑」(「hacked」)進去過:在網上廣為流傳的詩歌片段,都是從1992年十二月在曼哈頓的一場展示了詩歌內容的公開展覽上,通過暗中錄下的磁帶傳播開的:這盤磁帶的內容在展覽後的第二天,就被上傳到MindVox英語MindVox佈告板上,自此詩歌開始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118]自1992年首發以來,《阿格里帕》中的秘密隱藏了二十年。很多人都嘗試着破解代碼、破譯代碼,但程序的源碼很早就散佚了。艾倫·劉(音譯)(Alan Liu)率領團隊建立了網站阿格里帕文件(The Agrippa Files)[119],廣泛收集有助於破解《阿格里帕》代碼的工具和資源。他們與馬里蘭人文技術研究所英語Maryland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的馬修·柯申鮑姆(Matthew Kirschenbaum)、數字法醫學實驗室(Digital Forensics Lab)、多倫多大學密碼學博士生奎因·杜邦(Quinn DuPont)展開合作,向密碼學家求助,創立了「破解《阿格里帕》代碼挑戰」(Cracking the Agrippa Code: The Challenge),開出獎品懸賞破解這段加密詩歌的參與者。[120]2012年六月末,代碼被羅伯特·蕭(音譯)(Robert Xiao)成功破解。[121]

論文和短篇非虛構作品

傑布森零散地在報刊上發表過一些非虛構文章。他偶爾在《連線》雜誌上刊登幾篇長文,為《紐約時報》寫過幾篇社論對頁版,也曾給《觀察家報》、《噪聲癮英語Addicted to Noise》雜誌、《紐約時報雜誌》、《滾石》雜誌、《細節雜誌英語Details Magazine》供過稿。傑布森首篇重要的非虛構作品《有死刑的迪斯尼樂園英語Disneyland with the Death Penalty》引起了評論界的熱烈反響。[122][123]2003年一月起,傑布森開始創作網誌,就他對他本人當時的新作小說《模式識別》的反應提供「窺視般的見解」;但同年九月,傑布森就因為擔心可能影響創作,不再更新網誌了。[124][125]

2007年九月,威廉·傑布森在倫敦布盧姆茨伯里。評論界對他的虛構作品對晚期資本主義英語late capitalism後工業化社會英語postindustrial society的定性以及對資訊時代的預示大為讚賞

2004年十月,傑布森重新開始創作網誌,在創作《幽靈山村》時,時常不按順序地從小說中節選片段發佈在網誌上,在創作《零歷史》時亦然,只是不如先前頻繁。[126]到2009年七月,傑布森開始頻繁在推特上用筆名「GreatDismal」發表微網誌,而網誌基本棄置了。[127]2012年,傑布森發表了一部非虛構作品集,題為《不信那一味英語Distrust That Particular Flavor》。[128]

影響與評價

傑布森的行文為諸多學者所研究。2011年,一本研究傑布森行文的專著《威廉·傑布森文學導讀英語William Gibson: A Literary Companion》出版。[129]傑布森以影響力之巨,在1999年,被《衛報》記者史蒂芬·普爾英語Stephen Poole稱為「近二十年最重要的小說家」。[55]傑布森首部獲得業界認可的作品,是其長篇小說處女作《神經喚術士》,史無前例地獲得了三大科幻小說獎(即星雲獎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雨果獎),《郵政衛報英語Mail & Guardian》就此形容道:「這就像是同一年獲得了科幻小說界的龔古爾布克普利策一樣。」[53]在科幻圈子外,《神經喚術士》作為「對1980年代末時的生活的一種喚起」所得到的業界和大眾關注,同樣也是史無前例的。[130]而《觀察家報》注意到,「《紐約時報》過了十年」才開始提及這部小說。[6]傑布森的作品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關注,受眾不限於科幻愛好者。據勞拉·米勒所言,這是因為「讀者發現,在(他)幻想的,時而徑至於偏執的作品中折射出了對當代社會驚人的準確預言。」[131]這些作品經常被評論家帶入後工業的語境中,據學者大衛·布蘭德的說法,這種解讀方式「構築了一個對大型技術-社會關係的反映」,也是一種敘事化的後現代消費文化[132][133]評論家稱讚其對晚期資本主義英語late capitalism的描繪,[132]和「對客觀性,人類意識和由於技術而開始變得有問題的行為的重述」。[133]塔蒂亞妮·拉帕齊庫(Tatiani Rapatzikou) 在 《文學百科全書英語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中,將傑布森稱為「北美洲最受好評的科幻作家之一」。[7]

文化影響

威廉傑布森——讓我們變酷了的那個人。
數碼龐克作家理查德·K·摩根英語Richard K. Morgan[134]

在《文學百科全書英語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中,拉帕齊庫稱傑布森的早期作品「革新了」當時被普遍認為「不重要」的科幻文學,[7]而他作品中的後現代美學促進了科幻研究英語Science fiction studies新角度的發展。[36]電影製作人瑪麗安·特倫希(Marianne Trench)稱,傑布森描繪的幻景「在真實世界中激起了火花」,史無前例地「決定了人們如何思考和談論」科幻文學。[135]1984年《神經喚術士》的出版迎合了文化潮流,[36]拉里·麥卡菲里英語Larry McCaffery因此認為,傑布森實際上開啟了數碼龐克運動,[14]是「使整個運動看起來新穎、超凡的那一位新穎、超凡的作家。」[28][b]傑布森的作品,不僅是數碼龐克和蒸汽朋克的核心作品,更被太空歷史學家德韋恩·A·戴英語Dwayne A. Day譽為太空背景科幻小說(又名「太陽科幻」,"solar sci-fi")最優秀的代表作,並稱其為「可能是(太陽科幻小說中)唯一超越了單純的幻想,而發人深省的作品」。[136]

傑布森(左)影響了科利·多克托羅(右)等數碼龐克[134]後數碼龐克英語Cyberpunk_derivatives#Postcyberpunk作家。[137]傑布森在寫作《幽靈山村英語Spook Country》時,也曾向多克托羅請教過技術方面的問題[138]

據《觀察家報》稱,傑布森的早期小說「被新生的一代Slacker英語Slacker黑客發現,用作了一種人生指南。」[6]他的小說使「數碼空間」、「上網衝浪」、「ICE英語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腦後插管」、「神經植入物」等詞成為流行語,並推廣了網絡意識(net consciousness)、虛擬交互(virtual interaction)和「矩陣」("the matrix")等概念。[139]傑布森在1982年出版的《整垮鉻蘿米》首創了「數碼空間」一詞,[c][140]意指計算機網絡構成的「大型自願幻覺」。[141]藝術家戴克·貝理雅英語Dike Blair評論道,傑布森「簡練而生動的用詞所展現的是圍繞着技術的情緒,而不是(技術的)機制。」[142] 傑布森的作品對一些流行音樂家也造成了影響:在音樂作品中受他小說影響的,有斯圖爾特·哈姆英語Stuart Hamm[d]比利·愛多爾[e]沃倫·澤文英語Warren Zevon[f]Deltron 3030英語Deltron 3030[146]Straylight Run英語Straylight Run(樂隊名稱即出自《神經喚術士》)[147]音速青春[148]等。

U2樂隊的專輯《Zooropa》受《神經喚術士》的影響很深[44],又為《神經喚術士》有聲書版配樂,[44]還在為傑布森作傳的紀錄片《威廉·傑布森的旅行》中出鏡[11]。傑布森也投桃報李,2009年八月作文點評其暈眩國度巡迴演唱會英語Vertigo Tour,刊載於《連線》雜誌。[149]Zeromancer英語Zeromancer樂隊也得名於《神經喚術士》。[150]

1999年上映的電影《黑客帝國》從標題("The Matrix")到角色再到故事元素,均受《蔓生三部曲英語Sprawl trilogy》的啟發。[151]其中,角色尼歐崔妮蒂英語Trinity (The Matrix)分別類似《零伯爵英語Count Zero》中的波比·紐馬克和《約翰尼的記憶英語Johnny Mnemonics》及《神經喚術士》中的莫莉·米利安斯英語Molly Millions[97]而崔妮蒂和《零伯爵》的主角透納學習開直升飛機時一樣,直接把教程下載到腦中;此外,《神經喚術士》和《黑客帝國》的情節都涉及力圖擺脫人類控制的人工智能[97]影評界還注意到,《黑客帝國》的攝影和基調也與《神經喚術士》十分相似。[152]傑布森本人最初在觀影之後,對《黑客帝國》未予置評,[11]而後來則稱其為「『數碼龐克』中的極品」。[153]2008年,傑布森獲頒發西門菲莎大學卡羅來納海岸大學英語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的榮譽博士學位,[154]同年被選入科幻奇幻名人堂,由與傑布森有合作的好友傑克·沃馬克英語Jack Womack致辭。[155]

預見,及預想造成的影響

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佈不均。
——威廉·傑布森[156][157]

早在早期互聯網在1980年代初出現之前,傑布森就已在《神經喚術士》中用「矩陣」("matrix")一詞來形容互聯網的形象。[158][159][160]這意味着傑布森在萬維網出現多年以前,就設想了一種環球通訊網絡[42]雖然,類似的觀念此前就已有人提出,其中也包括一些科幻作家。[g][b]在創作《整垮鉻蘿米》時,傑布森「產生了一種直覺,感覺(互聯網)會改變一切,就像汽車普及造成的大改觀一樣。」[11]1995年,傑布森提出,互聯網的出現,演變和發展這一過程是「本世紀內人類成就中史無前例的一個,也是最有趣的一個」,作為一種新文明的出現,其重要性堪與城市的出現相類;[88]2000年,又預測互聯網會導致民族國家的消亡。[11]

傑布森像。傑布森對技術、設計、都市社會學和網絡文化多有預見,並以此對其造成影響,使社會提前適應之,以此聞名。2008年3月14日攝於法國巴黎斯庫拉(Scylla)書店

觀察家注意到,傑布森對網絡發展造成的影響,已不止於預測;他被公認為遠在主流社會認識互聯網之前,就「建立了互聯網時代的圖像志」。[17]傑布森在《神經喚術士》中提出了「真人傀儡英語meatpuppet」這一概念;虛擬性交這一現象,也被認為是他首創的:他本人並未參與這種行為,而是首創了其概念。[164]桌面環境創作電子藝術設計的先驅藝術家,自認其設計受到了傑布森的啟發;[165]藝術方面,傑布森還獲帕森斯設計學院頒發榮譽博士學位。[166]史蒂芬·普爾英語Stephen Poole稱,傑布森的《蔓生三部曲》「為日後在現實中爆炸性發展的電子遊戲和互聯網這些虛擬環境奠定了觀念上的基礎」。[55]傑布森的合作者傑克·沃馬克英語Jack Womack在《神經喚術士》2000年再版後記中提出,傑布森對數碼空間的設想有可能經由《神經喚術士》在1984年的初版推動了互聯網(特別是萬維網)未來的發展,就此設問道:「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把某個事物寫下來,實際上就是促成了它?」[167]

研究傑布森的學者塔蒂亞妮·格·拉帕齊庫(Tatiani G. Rapatzikou)在《威廉·傑布森小說中的哥特主題》中就數碼空間主題的起源評論道:

傑布森描繪的這種從終端綜攝一切的意象中產生、體現於他筆下的數碼空間矩陣中的視覺效果,是受他看到幾個十幾歲的年輕人在遊戲廳玩電子遊戲的經歷啟發而得到的:玩家緊張的姿勢,遊戲對終端空間寫實的投射——如同在屏幕後存在一個真實的空間一樣——都顯示出這種對實相界英語The Real的體現操控了實相界自身。[168]

傑布森被認為是為數不多探索了資訊時代對城市社會空間構造未來發展的潛在影響的幾位觀察家之一。[169]傑布森對此的預見招致了一些批評:如馬克·佩斯英語Mark Pesce,儘管承認本人深受傑布森這些預見的影響,並認為「沒有其他作家(如傑布森般)如此雄辯地在情感上影響了黑客社群」,[170]卻摒棄了它們,斥其為「對暴力和脫離肉體的青春期幻想」。[171]

小說《模式識別》的劇情,圍繞着一系列匿名發佈、散佈於互聯網各處的電影片段展開。書中人物在各個網站上,對製片者的身份、動機、制影手法、靈感來源進行推測,這與日後2006年lonelygirl15英語lonelygirl15這一系列影片引起的互聯網現象暗合;傑布森本人後來否認自己的作品對lonelygirl15產生過影響。[172][173][174]傑布森對後來大行其道的真人騷電視節目這一社會現象也作了正確的預測[26]:如《虛擬之光英語Virtual Light》中就描寫了一個以《美國警察英語Cops (TV program)》為戲仿原型而加以誇張的真人騷節目。[175]

有預見性的作家這個說法我能接受。先知談不上。有這麼一個事,是在我1991年剛見到布魯斯·斯特林那會兒,我當時就喜歡上他了。(原文如此) 我們先握了個手,然後他就說,「干咱們這行簡直了!咱們就四處忽悠人去,然後咱們還能掙着錢。咱們把這破玩意兒編出來,還他媽真有人信。」
——2008年3月,傑布森在ActuSf上的採訪[71]

在1988年的一次採訪中,傑布森被問到他作品中的BBS術語是否與他使用BBS的經驗有關時,提到自己「在寫《神經喚術士》的時候就沒怎麼碰過電腦」,而與有大量BBS使用者的科幻社群的成員比較熟悉;在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電腦遊戲,傑布森同樣也沒玩過。[176]傑布森寫作《神經喚術士》,用的是一台1927年產的橄欖綠色愛馬仕便攜打字機,自述道:「就像是當年海明威出門的時候用的」。[53][176][176][h] 1988年,傑布森改用Apple IIc電腦寫作,軟件上使用的則是AppleWorks英語AppleWorks;電腦附有調製解調器(傑布森自稱「就沒用過」)。然而,截至1996年接受採訪時,傑布森出於擔心與陌生人通信會使自己分心、無法專注寫作,並沒有註冊電子郵箱。[88]而傑布森第一次訪問互聯網網頁,則是在寫作《伊朵兒英語Idoru》時,請網頁開發者為他設立個人站點之後了:在看到網頁之前,他本以為網頁「應該跟我以前見過的電郵和討論組這些東西差不多,更多地是純文本;結果等我一看,當場就目瞪口呆了。」[177]2007年,在被問及用哪款電腦寫作、有何電腦配件時,傑布森這樣說道:「我就只有一台2005年產的PowerBook G4,1G內存,(還有一個)無線路由器,就這幾樣。我就是趕不上時髦,基本上是趕不上。實話實說,我對電腦本身從來興趣就不大。我觀察的不是電腦,我觀察的是圍着電腦轉的人,看他們都幹些什麼。現在做這種觀察越來越困難了,因為一切都是在『圍着電腦轉』。」[58]

作品

註釋

  1. ^ 紐約時報雜誌[9]和傑布森本人[5]稱他父親死時自己六歲,而研究傑布森的學者塔蒂亞妮·拉帕齊庫(Tatiani Rapatzikou) 在 《文學百科全書英語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中稱他喪父時八歲。[7]
  2. ^ 2.0 2.1 一組遍佈世界各地、互相連接的計算機,所有人都可以用來不分地點地訪問數據、使用程序這一想法,最早見於1962年當時為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工作的約瑟夫·利克萊德的一系列關於「銀河系網絡」(Galactic Network)的備忘錄。[163]
  3. ^ 傑布森後來成功阻止了當時正計劃向虛擬現實領域擴展的Autodesk公司將「數碼空間」(cyberspace)一詞註冊成商標。[44]
  4. ^ 哈姆《Kings of Sleep英語Kings of Sleep》 專輯中 《Black Ice英語Intrusion 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s》、《零伯爵英語Count Zero》、《Kings of Sleep英語The Winter Market》 等音軌的名稱,都出自傑布森的作品。[143]
  5. ^ 1993年,愛多爾發行了一張名為《數碼龐克》的專輯,其中一道音軌題為《神經喚術士》。[44] 羅伯特·克里斯特高對愛多爾對數碼龐克的表達的評價很低,[144]而傑布森後來也說到,愛多爾「把(數碼龐克)搞得很蠢。」[86]
  6. ^ 澤文於1989年發行的專輯《Transverse City英語Transverse City》是受傑布森小說的啟發而創作成的。[145]
  7. ^ 約翰·布魯納英語John Brunner著於1975年的小說《電波騎士英語The Shockwave Rider》是互聯網和其深遠的社會效應以及數碼龐克這一門類的先聲。[161][162]
  8. ^ 1992年7月16日,傑布森在《重啟蒙娜麗莎》中的《作者後記》中寫道:

    我寫《神經喚術士》時,用的是一台所謂「發條打字機」,就是朱利·迪恩在千葉城的辦公室里的那種,你可能留意過的。那是一台愛馬仕2000手動便攜式打字機,是1930年代產的。它很耐用,又非常典雅,是E. PAILLARD & Cie S.A. YVERDON (SUISSE)這座工廠的產物。上覆有蓋,比我現在用來寫作的Macintosh SE/30英語Macintosh SE/30稍輕,表面刷了一層奇特的綠黑相間的裂紋漆,大概是要讓人想起會計用的賬簿封皮的顏色。按鍵也是綠色的,賽璐珞制,上面字母和符號的字樣則是金絲雀黃色的。(我有一次不小心把Shift鍵用點着的煙頭蹭了一下,於是這種早期塑料就給我來了一個現身說法,充分證明了自己有多麼易燃。)想當年,愛馬仕2000打字機是全世界便攜打字機裏面數一數二的,價格也最昂貴。我手頭的這台是我妻子繼祖父的,他當初算是個記者,當時就用它來寫文章,讚美羅伯特·彭斯的詩歌。我第一次用這台打字機,是上本科時用來寫英語文學論文,之後我頭幾次試着寫短篇小說,再然後到《神經喚術士》,都是用它寫的;電腦是從來就沒怎麼真的用過。

參考文獻

  1. ^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0-06-053982-5. OCLC 51342671. 
  2. ^ Schactman, Noah. 26 Years After Gibson, Pentagon Defines 'Cyberspace'. Wired. 2008-05-23 [2008-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4). 
  3. ^ 胡, 戈. 由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看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 (PDF). 東南亞縱橫. 2010年2月 [2020年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4月24日). 
  4. ^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7-09-07 [200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1).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Gibson, William. Since 1948. 2002-11-06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0). 
  6. ^ 6.0 6.1 6.2 6.3 6.4 6.5 Adams, Tim; Emily Stokes; James Flint. Space to think. The Observer (London). 2007-08-12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6). 
  7. ^ 7.0 7.1 7.2 7.3 7.4 7.5 Rapatzikou, Tatiani. William Gibson.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 The Literary Dictionary Company. 2003-06-17 [200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0).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Sale, Jonathan. Passed/Failed: William Gibson, novelist and scriptwriter. The Independent (London: Independent News & Media). 2003-06-19 [2009-03-12]. [失效連結]
  9. ^ 9.0 9.1 9.2 Solomon, Deborah. Questions for William Gibson: Back From the Future.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7-08-19: 13 [2007-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10. ^ Maddox, Tom. Maddox on Gibson. 1989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This story originally appeared in a Canadian 'zine, Virus 23, 1989.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Mark Neale (director), William Gibson (subject). No Maps for These Territories (Documentary). Docurama. 2000. 
  12. ^ 12.0 12.1 Gibson, William. Sci-fi special: William Gibson. New Scientist. 2008-11-12 [200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 
  13. ^ Gibson, William. God's Little Toys: Confessions of a cut & paste artist. Wired.com. July 2005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1).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McCaffery, Larry.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63–285 [2007-11-05]. ISBN 978-0-8223-1168-3. OCLC 233845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5). 
  15. ^ 15.0 15.1 Marshall, John. William Gibson's new novel asks, is the truth stranger than science fiction today?. Books.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2003-02-06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6. ^ 16.0 16.1 Wiebe, Joe. Writing Vancouver. The Vancouver Sun. 2007-10-13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17. ^ 17.0 17.1 Leonard, Andrew. Riding shotgun with William Gibson. Salon.com. February 2001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7). 
  18. ^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Talks to io9 About Canada, Draft Dodging, and Godzilla. io9. 訪談 with Annalee Newitz (San Francisco). June 10, 2008 [June 10,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1). 
  19. ^ William Gibson. Desert Island Discs. 事件發生在 16:41. November 19, 1999 [June 27, 2011]. BBC. BBC Radio 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有那麼幾個星期實際上我算是流浪了,但那是一段愉快宜人,飄忽不定的時光,現在想起那時候是在流浪我都覺得很奇怪。後來慢慢地,呃,不如說我很快就成了多倫多第一家head shop的管理員。 
  20. ^ Yorkville: Hippie haven (14 min Windows Media Video; "This is Bill" appears first after 0:45). 1967-09-04 [2021-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Rochdale College: Organized anarchy (16 min radio recording Windows Media Audio; interviews start after 4:11). Yorkville, Toronto: CBC.ca.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5). 
  21. ^ Gibson, William. That CBC Archival Footage. 2003-05-01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0). 
  22. ^ Poole, Steven. Profile: William Gibson. guardian.co.uk (London). 2003-05-03 [2010-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5). 
  23. ^ 23.0 23.1 Gibson, William. My Obsession. Wired.com. January 1999, 7 (1) [2007-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24. ^ Rogers, Mike. In Same Universe. Lysator Sweden Science Fiction Archive. 1993-10-01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9). 
  25. ^ UBC Alumni: The First Cyberpunk. UBC Reports. 2004-03-04, 50 (3) [2007-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8). 
  26. ^ 26.0 26.1 Parker, T. Virgil. William Gibson: Sci-Fi Icon Becomes Prophet of the Present. College Crier. Summer 2007, 6 (2) [2007-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9). 
  27. ^ 27.0 27.1 27.2 Calcutt, Andrew. Cult Fiction.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1999. ISBN 978-0-8092-2506-4. OCLC 42363052.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McCaffery, Larry. Storming the Reality Studio: a casebook of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 science fiction.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8223-1168-3. OCLC 23384573. 
  29. ^ 29.0 29.1 29.2 Shiner, Lewis; George Edgar Slusser; Tom Shippey. Inside the Move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Fiction 2000:Cyberpunk and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2. ISBN 978-0-8203-1425-9. OCLC 24953403. 
  30. ^ Bould, Mark. Cyberpunk. David Seed (編). A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2005: 217–218. ISBN 978-1-4051-1218-5. OCLC 56924865. 
  31. ^ 31.0 31.1 網絡推理小說資料庫上的威廉·傑布森 (ISFDB). Retrieved April 13, 2013.
  32. ^ Gibson, William; Bruce Sterling. Introduction. Burning Chrom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86. ISBN 978-0-06-053982-5. OCLC 51342671. 
  33. ^ 威廉·傑布森. 神经漫游者. Denovo譯. 江蘇鳳凰文藝. 2013-08-01: 3 [2021-05-24]. ISBN 9787539951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34. ^ Gibson, William. Neuromancer: The Timeline. 2003-09-04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0). 
  35. ^ Gibson, William. Oh Well, While I'm Here: Bladerunner. 2003-01-17 [200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6). 
  36. ^ 36.0 36.1 36.2 Hollinger, Veronica. Contemporary Trends in Science Fiction Criticism, 1980–1999.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July 1999, 26 (78)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2). 
  37. ^ "Gibson, William"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2-07..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Index of Literary Nominees. Locus Publications. Retrieved April 12, 2013.
  38. ^ Cheng, Alastair. 77. Neuromancer (1984). The LRC 100: Canada's Most Important Books. 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 [200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9). 
  39. ^ Person, Lawrence. Notes Toward a Postcyberpunk Manifesto. Nova Express. Winter–Spring 1998, 4 (4)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6). 
  40. ^ Grossman, Lev; Richard Lacayo. Neuromancer (1984). TIME Magazine All-Time 100 Novels (時代雜誌). 2005-10-16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2). 
  41. ^ 41.0 41.1 van Bakel, Rogier. Remembering Johnny. Wired. June 1995, 3 (6) [200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42. ^ 42.0 42.1 42.2 Johnston, Antony. William Gibson : All Tomorrow's Parties : Waiting For The Man. Spike Magazine. August 1999 [2007-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8). 
  43. ^ Gibson, William. The Log of the Mustang Sally. 2005-08-15 [200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8).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Bolhafner, J. Stephen. William Gibson interview. Starlog. March 1994, (200): 72 [2009-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8). 
  45. ^ 1986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1). 
  46. ^ 1987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47. ^ 1989 Award Winners & Nominees. Worlds Without End. [200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48. ^ Bebergal, Peter. The age of steampunk. The Boston Globe. 2007-08-26: 3 [2007-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4). 
  49. ^ Walter, Damien G. Steampunk: the future of the past.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9-01-07 [2009-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50. ^ 50.0 50.1 Platt, Adam. Cyberhero. The Talk of the Town (The New Yorker). 1993-09-16: 24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2-23). 
  51. ^ Alexander, Scott. Spook Country. Playboy.com. 2007-08-09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5). 
  52. ^ Leonard, Andrew. An engine of anarchy. Salon.com. 1999-07-27 [2021-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8). 
  53. ^ 53.0 53.1 53.2 53.3 Walker, Martin. Blade Runner on electro-steroids. Mail & Guardian Online. M&G Media. 1996-09-03 [200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54. ^ Leonard, Andrew. Is cyberpunk still breathing?. Salon.com. 1998-09-14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55. ^ 55.0 55.1 55.2 Poole, Steven. Nearing the nodal. Books by genre (London: The Guardian). 1999-10-30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8). 
  56. ^ 56.0 56.1 Dueben, Alex.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The Father of Cyberpunk. California Literary Review. 2007-10-02 [2007-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57. ^ Clute, John. The Case of the World. Excessive Candour. SciFi.com. [2007-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0). 
  58. ^ 58.0 58.1 Chang, Angela. Q&A: William Gibson. PC Magazine. 2007-01-10, 26 (3): 19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1). 
  59. ^ Hirst, Christopher. Books: Hardbacks. The Independent. 2003-05-10. 
  60. ^ Gibson, William. 23:28 - 7 okt. 2010. Twitter. [201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61. ^ Blue Ant Series. Goodreads. [201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62. ^ Blue Ant Book Series. Amazon. [201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63. ^ Gibson, William. 19:26 - 30 dec. 2012. Twitter. [201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64. ^ Gibson, William. 11:46 - 9 juli 2016. Twitter. [201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65. ^ 65.0 65.1 65.2 Garreau, Joel.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09-06 [200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5). 
  66. ^ Lim, Dennis. Now Romancer. Salon.com. 2007-08-11 [200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67. ^ Sutherland, John. Node idea. Guardian Unlimited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7-08-31 [200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6). 
  68. ^ Lim, Dennis. Think Different. The Village Voice (Village Voice Media). 2003-02-18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0). 
  69. ^ Bennie, Angela. A reality stranger than fic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07-09-07 [2008-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1). 
  70. ^ William Gibson Hates Futurists. TheTyee.ca. 2007-10-18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6). 
  71. ^ 71.0 71.1 Gibson, William. Interview de William Gibson VO. ActuSF. transcription with Eric Holstein and Raoul Abdaloff (Paris). March 2008 [April 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5). 
  72. ^ William Gibson with Spook Country. Studio One Bookclub (CBC British Columbia).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73. ^ Gibson still scares up a spooky atmosphere. Providence Journal.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6). 
  74. ^ Sloan, Robin. William Gibson's 'The Peripheral' stars a plucky female gamer with 3D printing skill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10-27 [2014-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8). 
  75. ^ Fenlon, Wesley. William Gibson Talks Sci-Fi and His Next Novel at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Tested. 2013-04-24 [2014-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76. ^ Watch William Gibson read from his brand new science fiction novel. io9. 2013-04-29 [2014-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77. ^ Compare https://www.amazon.com/Agency-William-Gibson/dp/110198693X/ref=sr_1_1?keywords=agency+william+gibson&qid=1554137189&s=gateway&sr=8-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ith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530536/agency-by-william-gibson/978110198693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8. ^ Rothman, Joshua. How William Gibson Keeps His Science Fiction Real. The New Yorker. 2019-12-09 [2019-12-16]. ISSN 0028-792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6) (英語).  參數|magazine=與模板{{cite news}}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newspaper=) (幫助)
  79. ^ Gibson, William. Third/final volume's working title: Jackpot. Twitter. [2020-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80. ^ Gibson, William. I don't think I'm going to call Agency's sequel Jackpot after all. Twitter.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81. ^ Gibson, William. To readers of both The Peripheral and Archangel. Twitter. [201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82. ^ Terror, Jude. Johnnie Christmas to Adapt William Gibson's Unpublished Aliens 3 Script as a Comic Book. Bleeding Cool. [2020-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83. ^ Conner, Shawn. Join William Gibson and Johnnie Christmas for a special launch of their book Alien 3!. Inside Vancouver. [2020-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84. ^ Gibson, William. Foreword to City Come a-walkin'. 1996-03-31 [200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6). 
  85. ^ 85.0 85.1 Brown, Charles N.; William G. Contento. Stories, Listed by Author. The Locus Index to Science Fiction (1984–1998). Locus. 2004-07-10 [2007-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4). 
  86. ^ 86.0 86.1 86.2 86.3 86.4 Gibson, William. William Gibson Interviewed by Giuseppe Salza (訪談). Cannes. May 1994 [October 28,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1). 
  87. ^ Sterling, Bruce; William Gibson. Speeches by William Gibson and Bruce Sterling at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 The WELL. 1993-05-10 [2007-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7). 
  88. ^ 88.0 88.1 88.2 Gibson, William. I Don't Even Have A Modem. Rapport. 訪談 with Dan Josefsson (Stockholm: TV2). November 3, 1994 [November 5,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89. ^ 89.0 89.1 89.2 S. Page. William Gibson Bibliography / Mediagraphy. [200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90. ^ Yellow Magic Orchestra – Technodon. Discogs. [200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5). 
  91. ^ Pener, Degen. EGOS & IDS; Deborah Harry Is Low-Key – And Unblond. The New York Times. 1993-08-22 [2007-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92. ^ Edwards, Gavin. Cyber Lit. Details. June 1992, (134)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4). 
  93. ^ Alien III Teaser.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1). 
  94. ^ 94.0 94.1 Gibson, William. Victor Tsoi. 2003-03-06 [2007-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0). 
  95. ^ Gibson, William. Burst City Trailer. 2006-07-21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1). 
  96. ^ Williams, Owen. Vincenzo Natali Still Hopeful For Neuromancer. Empire. 2013-10-28 [201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97. ^ 97.0 97.1 97.2 Loder, Kurt. The Matrix Preloaded. MTV's Movie House. Mtv.com. [2007-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3). 
  98. ^ William Gibson's Idoru Coming to Anime. cyberpunkreview.com. 2006-04-21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4). 
  99. ^ Gibson, William. I've Forgotten More Neuromancer Film Deals Than You've Ever Heard Of. 2007-05-01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3). 
  100. ^ Macnab, Geoffrey. Simon Pummell preps William Gibson adaptation Dogfight. 2015-01-27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2). 
  101. ^ Fridman, Sherman. "X-Files" Writer Fights For Online Privacy. News Briefs (Newsbytes PM). 2000-02-24. 
  102. ^ The Art of the X-Files. edited by Chris Carter and Carole Kismaric, introduction written by William Gibson. HarperEntertainment. 1998-10-07. ISBN 0061050377. 
  103. ^ 103.0 103.1 Gibson, William. Where The Holograms Go. 2006-07-22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1). 
  104. ^ Cast. Mon Amour Mon Parapluie. [2007-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21). 
  105. ^ Milligan, Mercedes. Last Studio Standing Bringing Sci-Fi Saga ‘Hinterlands’ to Screen. Animation Magazine. 2017-06-26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106. ^ Amazon is developing a TV show based on William Gibson's 'The Peripheral'. [2018-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1). 
  107. ^ Sullivan, Dan. STAGE REVIEW : A Young Pro Who Knows His Technology. Los Angeles Times. 1989-10-09 [202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108. ^ Gibson, William. Holy Body Tattoo. 2003-05-31 [200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0). 
  109. ^ Ditlea, Steve. Father of Cyberspace Sires Techno-Naïve Web Sights. 1997-03-12 [2021-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110. ^ Polledri, Paolo. Visionary San Francisco. Munich: Prestal. 1990. ISBN 978-3-7913-1060-2. OCLC 22115872. 
  111. ^ 111.0 111.1 Goldberger, Paul. In San Francisco, A Good Idea Falls With a Thud. The New York Times. 1990-08-12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112. ^ Gibson, William. Skinner's Room. Omni. November 1991. 
  113. ^ Liu, Alan. The laws of cool : knowledge work and the culture of in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06-30: 339–48. ISBN 978-0-226-48698-7. OCLC 53823956. 
  114. ^ Original 1992 Agrippa Diskette Used to Make Emulated Run of William Gibson’s Poem. The Agrippa Files.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115. ^ Liu, Alan; Hehmeyer, Paxton; Hodge, James; Knight, Kimberly; Roh, David; Swanstrom, Elizabeth. “I hesitated before untying the bow that bound this book together…”. The Agrippa Files.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116. ^ Simulation of Dennis Ashbaugh’s Fading Ink Concept. The Agrippa Files. [202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117. ^ Gibson, William. Introduction to Agrippa: A Book of the Dead. 1992 [200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0). 
  118. ^ Kirschenbaum, Matthew G. Hacking 'Agrippa': The Source of the Online Text.. Mechanisms : new media and the forensic imagination 2.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008 [2007-11-11]. ISBN 978-0-262-11311-3. OCLC 79256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5). 
  119. ^ The Agrippa Files. Agrippa.english.ucsb.edu. [2015-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7). 
  120. ^ Goodin, Dan. Solve 20-year-old mystery in William Gibson's "Agrippa"; win prizes. Ars Technica. 2012-07-11 [201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6). 
  121. ^ Cracking the Agrippa Code. Crackingagrippa.net. March 25, 1992 [December 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5, 2015). 
  122. ^ Gibson, William. Disneyland with the Death Penalty. Wired. September–October 1993, 1 (4) [2008-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1). 
  123. ^ Mehegan, David. Multimedia Animal Wired Visionary Nicholas Negroponte is MIT's Loud Voice of the Future. Boston Globe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95-03-01 [2008-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24. ^ Orlowski, Andrew. William Gibson 'gives up blogging'. Music and Media (The Register). 2003-04-25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4). 
  125. ^ Gibson, William. Endgame.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3-09-12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0). 
  126. ^ Gibson, William. Moor.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6-06-01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127. ^ Gibson, William. My poor old blog's just sitting there. WilliamGibsonBooks.com. 2009-07-30 [2010-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0). 
  128. ^ Kennedy, Pagan. William Gibson's Future Is Now.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ew York, NY). New York Times. 2012-01-13 [2012-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 
  129. ^ Frelik, Paweł. Review of William Gibson: A Literary Companion. Journal of the Fantastic in the Arts. 2012, 23 (3 (86)): 506–508. ISSN 0897-0521. JSTOR 24353095. 
  130. ^ Fitting, Peter. The Lessons of Cyberpunk. Penley, C.; Ross, A. (編). Techno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uly 1991: 295–315. ISBN 978-0-8166-1930-6. OCLC 22859126. [Gibson's work] has attracted an audience from outside, people who read it as a poetic evocation of life in the late eighties rather than as science fiction. 
  131. ^ Miller, Laura. Introduction. The Salon. Com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Author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0. ISBN 978-0-14-028088-3. OCLC 43384794. 
  132. ^ 132.0 132.1 Brande, David. The Business of Cyberpunk: Symbolic Economy and Ideology in William Gibson. Configurations. 1994, 2 (3): 509–536 [August 27, 2007]. doi:10.1353/con.1994.0040.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11, 2009). 
  133. ^ 133.0 133.1 Sponsler, Claire. Cyberpunk and the Dilemmas of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 Example of William Gibs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inter 1992, 33 (4): 625–644 [2020-01-18]. JSTOR 1208645. S2CID 163362863. doi:10.2307/12086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134. ^ 134.0 134.1 Morgan, Richard. Recommended Reading List. [2010-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1). 
  135. ^ Trench, Marianne and Peter von Brandenburg, producers. 1992. Cyberpunk. Mystic Fire Video: Intercon Productions.
  136. ^ Day, Dwayne A. Miles to go before the Moon. The Space Review. 2008-04-21 [2008-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4). 
  137. ^ Dyer-Bennet, Cynthia. Cory Doctorow Talks About Nearly Everything. Inkwell: Authors and Artists. The Well. [200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138. ^ Writing Fiction in the Age of Google: William Gibson Q&A, Part 3. Amazon Bookstore's Blog. 2007-06-24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0). 
  139. ^ Doherty, Michael E., Jr. Marshall McLuhan Meets William Gibson in "Cyberspace". CMC Magazine. September 1995: 4 [200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0). 
  140. ^ Branch, Jordan. What's in a Name? Metaphors and Cyber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20, 75: 39–70 [2020-09-26]. ISSN 0020-8183. S2CID 224886794. doi:10.1017/S002081832000051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英語). 
  141. ^ Prucher, Jeff. Brave New Words: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ce Fi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1. ISBN 978-0-19-530567-8. OCLC 76074298. 
  142. ^ "Liquid Science Fictio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by Bernard Joisten and Ken Lum", Purple Prose, (Paris), N°9, été, pp.10–16
  143. ^ Stuart Hamm. Kings of Sleep (CD liner). Relativity Records. 1989. 
  144. ^ Christgau, Robert. Virtual Hep. Village Voice. 1993-08-10 [2007-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1). 
  145. ^ Cook, Bob. Requiem for a Rock Satirist. Flak Magazine. February 10, 2002 [November 11,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146. ^ Patrin, Nate. Deltron 3030 Event II. Pitchfork. 2013-10-02 [202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147. ^ Straylight Run. MTV.com. [200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1). 
  148. ^ Grayson, Haver Currin. Sonic Youth: where to start in their back catalogue. The Guardian. 2020-05-25 [202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149. ^ Gibson William. U2's City of Blinding Lights. Wired. 2005, 13 (8) [2017-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150. ^ Interviews: Zeromancer. MK Magazine. 2003-11-01 [2008-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4). 
  151. ^ Hepfer, Karl. The Matrix Problem I: The Matrix, Mind and Knowledge. Erfurt Electronic Studies in English. 2001 [2007-08-27]. ISSN 1430-6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7-05). 
  152. ^ Blackford, Russell. Reading the Ruined Citie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July 2004, 31 (93) [2007-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4). 
  153. ^ Gibson, William. The Matrix: Fair Cop. 2003-01-28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6). 
  154. ^ 'Cyberspace' coiner returns to native SC for honorary degree. Reading Eagle. Associated Press. 2008-05-10 [2008-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55. ^ 2008 Science Fiction Hall of Fame Ceremony Tickets On Sale May 15. [2013-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0). . Press release April/May 2008.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and Science Fiction Museum and Hall of Fame (empsfm.org). Archived May 10, 2008. Retrieved 2013-03-19.
  156. ^ Rosenberg, Scott. Virtual Reality Check Digital Daydreams, Cyberspace Nightmares. San Francisco Examiner. 1992-04-19: C1. 
  157. ^ btr. 语言并不模仿现实,语言创造现实. 思南文學選刊. 2020-01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刊於《思南文學選刊》(2020年第一期)資訊欄目……(傑布森)最有名的警句是:『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佈不均。』 
  158. ^ Postel, J.. NCP/TCP Transition Plan. November 1981. RFC 801. 
  159. ^ Zakon, Robert H. Hobbes' Internet Timeline v8.2. Zakon Group LLC. 2006-11-01 [2007-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5). 
  160. ^ Matrix. Netlingo. [200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161. ^ Roger Clarke. A 'Future Trace' on Dataveillance: The Anti-Utopian and Cyberpunk Literary Genres. 1993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4). 
  162. ^ Hollinger, Veronica; Joan Gordon. Edging Into the Fu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35. ISBN 978-0-8122-1804-6. 
  163. ^ Barry M. Leiner; Vinton G. Cerf; David D. Clark; Robert E. Kahn; Leonard Kleinrock; Daniel C. Lynch; Jon Postel; Larry G. Roberts; Stephen Wolf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3.32. Internet Society: 1011. 2003-12-10 [2007-11-03]. Bibcode:1999cs........1011L. arXiv:cs/9901011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12-22). 
  164. ^ Blanchard, Jayne M. Sci-Fi Author Gibson Is 'Cyber'-Crowd's Guru. St. Paul Pioneer Press (MediaNews Group). 1993-09-12. 威廉傑布森雖然想出了虛擬性交這個概念,他可從來沒想跟這種事沾上一點邊,我可得說明白了。我還得解釋一下,這不是他死正經;這是因為科幻比現實精彩多了,科幻里的東西,現實中根本趕不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 
  165. ^ Kahney, Leander. Early Desktop Pic Ahead of Time. Wired. 2002-11-14 [200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7). 
  166. ^ Sci-Fi Writer, High-Tech Marketer on Awards Jury. Mediacaster. 2008-04-03 [2008-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167. ^ Gibson, William; Jack Womack. Neuromancer. New York: Ace Books. 2004: 269. ISBN 978-0-441-01203-9. OCLC 55745255. 
  168. ^ Rapatzikou, Tatiani. Gothic Motifs in the Fiction of William Gibson. Amsterdam: Rodopi. 2004. ISBN 978-90-420-1761-0. OCLC 55807961. 
  169. ^ Dear, Michael; Steven Flusty. Postmodern Urbanism.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March 1998, 88 (1): 50–72. doi:10.1111/1467-8306.00084. 
  170. ^ Pesce, Mark. Magic Mirror: The Novel a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MIT Communications Foru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1). 
  171. ^ Pesce, Mark. 3-D epiphany. Salon.com. 1998-07-13 [2007-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72. ^ edition of August 14, 2006 of the free daily Metro International, interview by Amy Benfer (amybenfer (at) metro.us)
  173. ^ Arndorfer, James B. Before Lonelygirl15, There Was William Gibson. Ad Age. 2007-12-11 [2021-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174. ^ Ahrens, Frank. The Lessons of 'Lonelygirl': We Can Be Fooled, And We Probably Don't Care. Washington Post. 2006-09-17 [2021-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175. ^ Gibson, William. Humility and Prescience. 2003-09-03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0). 
  176. ^ 176.0 176.1 176.2 An Interview with William Gibson. Computer Gaming World. September 1988: 30 [November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2). 
  177. ^ Rosenberg, Scott. William Gibson Webmaster. The Salon Interview. Salon.com. [November 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7, 200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