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宣誓危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宣誓危機

宣誓危機是一戰期間的一場政治衝突,衝突一方是德意志帝國陸軍指揮層,另一方是約瑟夫·畢蘇斯基領導的波蘭軍團

畢蘇斯基在一戰爆發之初支持同盟國陣營,希望藉助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擊敗俄羅斯帝國。但在俄羅斯於1917年戰敗後,畢蘇斯基發現同盟國並非真心想讓波蘭獨立。根據1916年頒佈的《11月5日法案英語Act of 5th November》成立的波蘭王國不過就是德意志帝國的傀儡政權。

此時,畢蘇斯基決定轉換陣營,爭取協約國勢力——特別是英法兩國——對波蘭獨立事業的支持。1917年7月,同盟國要求波蘭軍團官兵向德皇威廉二世宣誓效忠。在畢蘇斯基的勸說下,軍團第1旅和第3旅的大部分官兵都拒絕宣誓。最後,軍團中持有奧地利帝國國籍者(約3000人)被強征入奧匈帝國陸軍,全都被降級為二等兵,之後被送上意大利戰線;而生于波蘭的其他被佔領地區的人則被關入位於貝尼亞米諾夫(Beniaminów)和什切皮奧爾諾(Szczypiorno)的戰俘營。仍有大約7500名官兵留在波蘭軍團殘部之中。畢蘇斯基和他的參謀長卡齊米日·索斯科夫斯基於7月22日被逮捕,而且被關進了位於馬格德堡的德軍要塞[1]

參考文獻

  1. ^ Fiddian Reddaway, William.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olan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50: 470. OCLC 5858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