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岳榮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岳榮壽
性別
出生1924年12月(99歲)
 中國湖北省夏口縣(今武漢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職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工大壩專家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獎項
  • 「大江截流和二江工程」分別獲得國家金質獎和銀質獎。
  • 二、三江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別獎;水總優質工程金質獎。
  • 「低溫混凝土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岳榮壽(1924年12月),男,祖籍四川成都,水工大壩專家。原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生平

1924年12月出生於湖北漢口。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父母遷回原籍四川成都市。1948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工學院土木水利系,曾任四川水利局技術員。1949年後,歷任武漢市水利局工程師,丹江13水電工程局施工管理處工程師,水利電力部第十二工程局施工管理處主任工程師。1971年9月以後,歷任葛洲壩工程局技術處副處長,工程局副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

一生致力於水利工程建設的岳榮壽,先後參加了武漢市哈爾濱市防洪工程設計與施工和丹江口、南河、黃龍灘等水電工程施工。其間,參加了1954年長江百年不遇洪水武漢防汛抗洪,職守張公堤長豐南北垸一帶,負責設計製造防止風浪對子堤襲擊的防浪排。

1971年9月起,受命擔負葛洲壩工程技術工作,直接參與大江截流的組織指揮和工程技術決策程。為實現長江截流,曾被派赴巴西伊太普水電站學習考察。1980年11月13日,大江截流指揮部正式成立,岳榮壽被委任為副總指揮長。1981年1月3日7時30分,長江首次截流成功。

1982年二期主體工程全面進入混凝土澆築。他以技術總負責人身份,主持解決低溫混凝土工程問題。該工程第一次使用了風冷骨料,解決了大體積混凝土夏季施工的難題,填補了國內低溫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空白。隨後,又積極主導推廣「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和「網絡計劃技術」的運用。1988年,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全面建成投入運行。

岳榮壽著有《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東江水庫移民安置經驗初探》、《葛洲壩二期工程提高施工水平的措施》等論作。在葛洲壩建設中,多次受到葉劍英、李先念、李鵬、谷牧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先後當選為中國水利學會理事,中國水力發電學會理事,湖北省水利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水利發電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宜昌市科協主席和政協副主席。

獲獎與榮譽

  • 「大江截流和二江工程」分別獲得國家金質獎和銀質獎;
  • 二、三江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別獎;水總優質工程金質獎
  • 「低溫混凝土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工程局網絡計劃技術應用獲得國家水利水電總局二等獎
  • 榮獲水電部先進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參考資料

  • 沈根才等,《中國電力人物誌》,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2年8月
  • 《葛洲壩建設中我所經歷的幾件大事》,中國能建網,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