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克里斯托夫·馮·施維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施維林元帥肖像,繪製於1740年前後

庫爾特·克里斯托夫·馮·施維林(德語:Kurt Christoph von Schwerin;1684年10月26日—1757年5月6日),是腓特烈大帝手下最著名的普魯士陸軍元帥,同時也是他在戰場上重要的引導者。其被視為一名出色的將領,先後參加了西里西亞戰爭七年戰爭,並在布拉格戰役中陣亡。

生平

施維林斯堡
施維林元帥之死,約翰·克里斯托夫·弗里施(Johann Christoph Frisch)繪

施維林於1684年降生於大選侯治下勃蘭登堡選侯國波美拉尼亞庫爾特的一個貴族家庭。父母是烏爾里希·馮·施未林(Ulrich von Schwerin,1648-1697 年)和安娜·盧克麗霞·馮·拉明(Anna Lucretia von Ramin ,1653-1745年)。他在1700年與兄長貝恩德·德特洛夫·馮·施韋林中校一起加入其叔叔德特洛夫·馮·施韋林中將的軍團,擔任少尉。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後,該團被調往荷蘭。他先後參加了謝倫山之戰赫希施塔特戰役。1703年,他在梅克倫堡-什未林公爵弗里德里希·威廉(Duke Friedrich Wilhelm)的軍隊中擔任中尉,1705年晉升上尉連長,1707年升為中校。

施維林之後又參加了拉米伊之戰馬爾普拉凱戰役大北方戰爭期間,他在瑞典指揮官馬格努斯·斯坦博克屬下參加了加德布施戰役。1708年他晉升為上校。1711年,施維林被派去執行一項秘密任務,拜訪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他從瑞典到本德爾呆了一年。1713年,施維林與卡爾十二世鬧翻,在本德爾被囚禁。1718年9月3日,他被梅克倫堡-什未林公爵弗里德里希·威廉晉升少將。1719年3月6日,他在梅克倫堡瓦爾德米倫附近擊敗漢諾威軍隊的入侵,於3月8日被晉升為中將。

什未林繼承了部分家族在普魯士的頭銜後,於1720年開始效忠腓特烈·威廉一世。1721年,他成為普魯士駐薩克森選侯國的大使,並於次年被派往波蘭王國王冠領地。1722年或1723年他擔任施溫迪步兵團團長,該團後來成為普魯士軍隊的精銳之一。施未林作為一位受過教育、富有人情味的古典騎士式的指揮官,有意識地與老德紹爾及其不懈的嚴格訓練相配合。

1724年,馮·施維林代表普魯士試圖阻止波立聯邦在前普魯士領土針對新教徒宗教迫害,但沒有成功。1730年,作為一名少將成為軍事法庭的成員,主審王儲腓特烈與密友卡特試圖逃亡的事件,同年他成為佩茨州長。這位性格開朗、熱愛藝術和科學的軍官在士兵王的軍隊中顯得與眾不同,但國王非常信任施維林,於1731年晉升他為中將,並在所有軍事事務上諮詢其建議。

1720年至1733年間,他在杜赫羅附近的卡默羅建造了一座類似住宅的莊園。1733年,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 (Friedrich Wilhelm I)參觀這座宅邸後,將這裏更名為施維林堡 (Schwerinsburg);莊園現在被稱為施維林斯堡城堡。同年,施維林被任命為梅克倫堡的帝國執行官,負責行使帝國對各邦國的干預權。1736年3月8日,他被授予黑鷹勳章並於3年後晉升為步兵上將。

腓特烈二世在1740年6月30日任命他為陸軍元帥,一個月後晉升為伯爵。在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莫爾維茨會戰中,腓特烈二世指揮犯下嚴重錯誤被施維林要求離開戰場,之後其設法贏得了一場慘勝。這場戰役結束後,他擔任布熱格尼斯要塞的指揮官。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中,施維林指揮來自格拉茨的軍隊,在1744年9月16日佔領布拉格的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757年七年戰爭布拉格戰役中,施維林率領左翼在霍莫萊山對奧地利軍隊發起首次進攻。當自己的團被敵人猛烈的齊射和炮火擊退,陷入混亂時,施維林沖了上去。他從參謀長馮·羅爾手中扯下第二營的旗幟,喊道「加油!孩子們,來吧!」,隨後縱馬帶頭髮起衝鋒。不幸的是他當即被奧軍霰彈擊中,隨後倒地傷重不治。

紀念

齊藤廣場上的施維林元帥雕像
位於薩爾諾的施維林之墓
  • 柏林雕塑家海因里希·貝特科博(Heinrich Bettkober)為施維林斯堡莊園和城堡創作的砂岩雕像,現在被施維林家族後人借出,放在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的入口大廳里。
  • 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威廉廣場上豎立了施維林身着羅馬服裝的大理石雕像。它由弗朗索瓦·加斯帕德·亞當 (François Gaspard Adam)設計,由他的侄子西吉斯伯特·米歇爾·亞當 (Sigisbert Michel Adam,1728-1811 年) 雕刻,於1769年完成。1862年,奧古斯特·基斯 (August Kiß)用施維林身着同時代軍裝的青銅鑄像取代了它。1945年後雕像被封存,直到2009年在原址附近的齊藤廣場上重建。原來亞當斯的雕像在1860年左右因年久風化原因被拆除,首先移至克洛斯特大街的皇家倉庫,然後又被放到新弗里德里希大街的士官學校,1882年移至利希特費爾德的新士官學校,1904年被移到腓特烈大帝博物館的小樓梯上,1944年左右固定在博物館地下室里。雕像在1986年被修復,隨後於1987年被放置到現在博德博物館的小樓梯(圓頂大廳)里[1]
  • 布拉格附近的什捷爾博霍利戰場上有一塊紀念他的紀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座紀念碑被拆除。
  • 薩爾諾烏塞肯區他的墳墓上還有另一塊紀念石。
  • 柏林軍械庫名人堂的半身像(已丟失)是由雕塑家朱利葉斯·莫澤(Julius Moser)教授製作的。
  • 勝利大道第28組紀念碑中的施維林半身像,由雕塑家約瑟夫·烏普埃斯(Joseph Uphues)製作,位於施潘道城堡內。
  • 普魯士亨利王子萊茵斯貝格方尖碑的正面為他獻上了一塊牌匾。
  • 施維林在布拉格之戰中的英勇犧牲在格奧爾格·威廉·海因里希·哈林的民謠《施維林將軍》和特奧多爾·馮塔內的兩首詩中被歌頌。

參考資料

  1. ^ Peter Bloch u. a.: Ethos und Pathos. Die Berliner Bildhauerschule 1786–1914. Beiträge mit Kurzbiographien Berliner Bildhauer. Gebr. Mann, Berlin 1990, ISBN 3-7861-1598-2, S. 33; Jörg Kuhn: Die Denkmäler preußischer Generäle vom Wilhelmplatz, Einführung und Katalog, in: Zur Wiederaufstellung der Generalsdenkmäler von Johann Gottfried Schadow und anderen Bildhauern auf dem Zietenplatz, Hrsg. von der Schadow Gesellschaft Berlin e.V., Berlin 2008, S. 11–24, bes. 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