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心臟移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心臟移植與原來的大血管示意圖
移植後的心臟在受體胸腔中的位置

心臟移植(heart transplant,cardiac transplant)是將同種異體心臟完整移植入受者,取代受者完全衰竭的心臟,恢復受者循環功能的複雜手術。主要適用於終末期心臟病的治療,並需體外循環移植物處置、免疫抑制劑治療等綜合技術的配合。

心臟移植屬於一種內臟器官移植心臟外科手術,不同於其它器官移植手術,在徵得供體本人及親屬同意的前提下,心臟移植手術一般是將已判定為腦死亡並配型成功的人類的心臟完整取出,移植並替換到所需患者胸腔,使患者暫時康復的高難度同種異體移植手術。心臟移植手術作為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選非常規治療手段,移植費用亦非常昂貴。

人類首例成功的原位心臟移植手術完成於1967年12月的南非,移植成功後,患者存活18天。現今心臟移植成功後的生存率隨着技術的發展逐年提高,國際心肺移植協會(ISHLT)統計的患者在接受移植後1年、3年、5年和10年同期存活概率分別是85.2%、78.0%、72.1%和60.1%[1];但心臟移植手術仍被視為一種非常規高風險醫療項目,主要受來自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兩方面的影響,如:等待時間長、移植排斥、供體受體選擇標準、捐贈流程、倫理、宗教和各地傳統文化等方面。

著名醫院

參考

參考文獻

  1. ^ 阜外醫院2015年度報告[永久失效連結]
  2. ^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5-16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含各医院专科排名). [2016-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1). 
  3. ^ 《中國醫院院長雜誌》:2014年度最佳專科排行榜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