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獵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戈壁獵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72 Ma
復原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屬: 戈壁獵龍屬 Gobivenator
Tsuihiji et al., 2014
模式種
蒙古戈壁獵龍
Gobivenator mongoliensis

Tsuihiji et al., 2014

戈壁獵龍屬名Gobivenator)是一滅絕傷齒龍科獸腳類恐龍,化石發現於蒙古戈壁沙漠中部晚坎帕階德加多克塔組英語Djadokhta Formation,模式種蒙古戈壁獵龍Gobivenator mongoliensis)所知於單個骨骼,且代表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晚白堊世傷齒龍科標本。[1]

發現與命名

戈壁獵龍由對比地孝亘(Takanobu Tsuihiji)、瑞欽·巴思缽英語Rinchen Barsbold(Rinchen Barsbold)、渡部真人(Mahito Watabe)、希什傑夫·察巴塔爾(Khishigjav Tsogtbaatar)、察巴塔爾·欽佐里格(Tsogtbaatar Chinzorig)、富士由人(Yoshito Fujiyama)和鈴木茂(Shigeru Suzuki)於2014年首次描述、命名,模式種是蒙古戈壁獵龍(Gobivenator mongoliensis)。屬名取自化石發現地戈壁沙漠拉丁語venator(獵人);種名取自發現化石的國家蒙古和拉丁語後綴-ensis(來自)。[1]

戈壁獵龍僅所知於正模標本MPC-D 100/86――一個幾乎完整、關節連接且含有顱骨的骨骼,保存於烏蘭巴托蒙古古生物學中心英語Mongolian Paleontological Center。顱骨大部分未變形且保存完好,僅缺少鼻部前段,而骨骼其餘部分僅缺少中段頸椎、位於肘關節以下的前肢骨骼、一些後肢骨骼和大部分腹肋,是由日蒙古生物探險隊所發現,代表已知的最完整的晚白堊世傷齒龍科標本。化石收集於戈壁沙漠中部德加多克塔組英語Djadokhta Formation的Djamin Khond地,可追溯至大約72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坎帕階晚期。[1]

描述

復原圖與體型比較

戈壁獵龍屬於傷齒龍科――一類體型纖細英語Gracility且近似鳥類的小型手盜龍類。所有傷齒龍科顱骨都有許多獨特特徵,比如下頜牙齒排列緊密、數量眾多。傷齒龍科的手爪類似馳龍科,一些成員擁有最高的非鳥翼類腦化指數,表明它們行為先進、感官敏銳。[2]本屬具有兩種自衍征以區別於其它傷齒龍科:①頂骨與一尖銳前端融合;②下頜上隅骨的後上隅英語Foramen前方有一個英語Fossa (anatomy)。另外兩個特徵也可能是自衍征:三個眶後枝形狀纖細和上人字骨的伸長。戈壁獵龍全長約為160厘米(5英尺),與蜥鳥盜龍相當。顱骨保存完好,具有擴大的上頜英語Fenestra (anatomy)和比眶上突長得多的淚骨前突――這是傷齒龍科的典型特徵。戈壁獵龍提供了該科許多鮮為人知的詳細解剖學信息(包括的形態),並支持其與馳龍科鳥類基群(如始祖鳥)的密切關係。越接近基幹鳥類的物種,其齶部的翼骨可能會愈加伸長,翼齶縫亦會減少。儘管戈壁獵龍的顱骨不能運動,但已具備鳥類可運動顱骨後期進化的先決條件,如上翼骨的缺失和齶骨間接觸面積的減小。[1]

種系發生學

對比地等人(2014年)利用高等人(2012年)發表的數據矩陣(徐星等人2011年分析的修改版)研究戈壁獵龍的系統發育位置。[3]由此產生的矩陣包括91個虛骨龍類及其以外的分類單元,這些分類單元根據363個形態特徵進行劃分。戈壁獵龍被發現是一種先進傷齒龍科,與其它晚白堊世傷齒龍科密切相關,如蒙古的蜥鳥龍扎納巴扎爾龍及北美的傷齒龍。以下分支圖顯示了分析中本屬在傷齒龍科中的位置。[1]

近鳥類 Paraves 

鳥翼類 Avialae

 恐爪龍下目 Deinonychosauria 

馳龍科 Dromaeosauridae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中國獵龍屬 Sinovenator

近鳥龍屬 Anchiornis

寐龍屬 Mei

塔羅斯龍屬 Talos

拜倫龍屬 Byronosaurus

IGM 100/44

中國鳥腳龍屬 Sinornithoides

臨河獵龍屬 Linhevenator

菲利獵龍屬 Philovenator

戈壁獵龍屬 Gobivenator

傷齒龍屬 Troodon

蜥鳥龍屬 Saurornithoides

扎納巴扎爾龍屬 Zanabazar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Tsuihiji, T.; Barsbold, R.; Watabe, M.; Tsogtbaatar, K.; Chinzorig, T.; Fujiyama, Y.; Suzuki, S. An exquisitely preserved troodontid theropod with new information on the palatal structur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golia. Naturwissenschaften. 2014, 101 (2): 131–142. Bibcode:2014NW....101..131T. PMID 24441791. S2CID 13920021. doi:10.1007/s00114-014-1143-9. 
  2. ^ Junchang Lü; Li Xu; Yongqing Liu; Xingliao Zhang; Songhai Jia; Qiang Ji. A new troodontid (Theropoda: Troodont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radiation of Asian troodontids.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0, 55 (3): 381–388 [2022-01-07]. doi:10.4202/app.2009.0047可免費查閱.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05). 
  3. ^ Gao, C.; Morschhauser, E. M.; Varricchio, D. J.; Liu, J.; Zhao, B. Farke, Andrew A , 編. A Second Soundly Sleeping Dragon: New Anatomical Details of the Chinese Troodontid Mei long with Implications for Phylogeny and Taphonomy. PLOS ONE. 2012, 7 (9): e45203. Bibcode:2012PLoSO...745203G. PMC 3459897可免費查閱. PMID 23028847. doi:10.1371/journal.pone.0045203可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