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莎·拉特尼娜
拉里莎·拉特尼娜 | |||
獎牌記錄 | |||
---|---|---|---|
代表 蘇聯 | |||
女子競技體操 | |||
世界體操錦標賽 | |||
1954年羅馬 | 團體 | ||
1958年莫斯科 | 團體 | ||
1958年莫斯科 | 個人全能 | ||
1958年莫斯科 | 跳馬 | ||
1958年莫斯科 | 平衡木 | ||
1958年莫斯科 | 高低槓 | ||
1958年莫斯科 | 自由體操 | ||
1962年布拉格 | 團體 | ||
1962年布拉格 | 個人全能 | ||
1962年布拉格 | 自由體操 | ||
1962年布拉格 | 跳馬 | ||
1962年布拉格 | 平衡木 | ||
1962年布拉格 | 高低槓 | ||
1966年多蒙特 | 團體 | ||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
1956年墨爾本 | 團體 | ||
1956年墨爾本 | 個人全能 | ||
1956年墨爾本 | 跳馬 | ||
1956年墨爾本 | 自由體操 | ||
1956年墨爾本 | 高低槓 | ||
1956年墨爾本 | 團體輕器械操 | ||
1960年羅馬 | 團體 | ||
1960年羅馬 | 個人全能 | ||
1960年羅馬 | 自由體操 | ||
1960年羅馬 | 高低槓 | ||
1960年羅馬 | 平衡木 | ||
1960年羅馬 | 跳馬 | ||
1964年東京 | 團體 | ||
1964年東京 | 自由體操 | ||
1964年東京 | 個人全能 | ||
1964年東京 | 跳馬 | ||
1964年東京 | 高低槓 | ||
1964年東京 | 平衡木 |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獎牌記錄 | |||
---|---|---|---|
代表 | |||
競技體操 | |||
金牌 | 1963年阿雷格里港 | 個人全能 |
拉里莎·謝苗諾芙娜·拉特尼娜(俄語:Лариса Семёновна Латынина,1934年12月27日—)是前蘇聯體操運動員,有「體操皇后」之稱。她生於烏克蘭赫爾松,是第一位獲得9枚奧運會金牌的女性,曾經以18枚獎牌(9金5銀4銅)成為獲奧運會獎牌數最多的運動員,該個紀錄於2012年倫敦奧運被美國游泳選手菲比斯以22枚獎牌(18金2銀2銅)打破。
生平
拉特尼娜最初學習的是芭蕾,在其舞蹈指導離開後轉向體操。1953年,拉特尼娜高中畢業並進入了基輔列寧工學院學習並在志願體育協會繼續訓練。19歲時,拉特尼娜首次參加國際賽事,在1954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上獲團體賽金牌。
從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開始,拉特尼娜開始超越匈牙利選手阿格奈什·凱萊蒂,逐漸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成功的體操運動員。在那屆奧運會上,拉特尼娜共獲得個人全能、團體、跳馬和自由體操金牌、高低槓銀牌和團體器械操銅牌。
在世界錦標賽取得極其優異的成績(獲6項比賽中的5項冠軍)後,拉特尼娜再次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獲得團體、個人全能和自由體操金牌、高低槓及平衡木銀牌和跳馬銅牌。
拉特尼娜在1958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和1962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選手薇拉·恰斯拉夫斯卡贏得個人全能比賽。作為衛冕冠軍,拉特尼娜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再次獲得團體賽和自由體操金牌、個人全能和跳馬銀牌和高低槓及平衡木銅牌,使個人奧運會獎牌總數達到18枚。
拉特尼娜於1966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後退役,成為蘇聯國家體操隊教練,直到1977年。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上,拉特尼娜擔任了體操項目的賽事組織者。蘇聯解體之後,拉特尼娜在日本定居。
榮譽
參見
參考資料
- ^ LARISSA LATYNINA. 國際體操名人堂. [2006年3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3月17日).
外部連結
- Life Magazine images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關於拉里莎·拉特尼娜介紹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國際體操聯合會關於拉里莎·拉特尼娜介紹資料
- Gymn Forum: Complete list of Latynina's competitive resul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rofile on DatabaseOlympics.com
- (俄文) Larisa Latynina's profile in the Modern Museum of Spor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cludes photos of her and some of her decorations
- Larisa Latynina at Sports Reference
- (西班牙文) Latynina's profile at Perarnau Magazine: Latynina, a butterfly in the Iron Curtain